研究生複試中的面試環節,遇到不會的問題怎麼辦?

貝魚說

隨著調劑系統的開通,除了自主劃線的高校之外,各個高校的研究生複試也拉開了序目。因此如何在複試中發揮自己的真實水平。就顯得尤為重要。接下來我通過自己在複試面試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我的做法,分享一下我的故事;然後給今年參加複試的小夥伴提一點建議,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我的故事

我的綜合面試包括英語的自我介紹專業面試兩部分。

在英語自我介紹環節,中間可能有一點緊張,磕絆了一下,心裡面有了一點壓力。但是準備的英語材料還沒有表述完。此時我就把中間一部分給省略了,直接口述最後一段結束了。這樣英語的自我介紹部分整體上保證了流暢,沒有將沉默進行到底

在綜合面試過程中,老師問了一個知識點剛好是自己的盲區,但是我知道與它相對的另一個知識點的含義以及這個知識點和老師問的那個知識點之間的關係。就把我知道的和導師說了,並坦誠地表明自己對那一點不是特別熟悉;在一個畫放大電路的環節,我對電路的具體形態不是特別瞭解,就按自己的記憶,大致畫了一個,並經過自己的推理告訴了老師,這個放大電路是反向還是正向放大。

面試的過程中,能回答出老師的問題固然好,但是如果回答不上來,要把自己的思考過程,思考方式表達出來告訴老師。

一點建議

  1. 熟悉複試的整個流程,不要讓某一環節出現的問題影響到自己複試的整個效果;
  2. 留出更多的時間來準備複試筆試和自己學過的專業課的內容,這樣就不會出現我所面對的尷尬境況了;
  3. 複試過程中的一些細節要把握好,比如綜合面試開始時,先向各位老師問好;面試結束之後,走的時候記得關門。
  4. 對於面試過程中,如果問你關於看法,觀點的問題,不妨先思考一下,之後先敘述自己的觀點然後分點論述自己的想法。


貝魚說

坦白從寬➕調動知識去補救➕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應變能力。複試考的是邏輯思維能力和知識儲備,有了這兩樣,即使個別題目不會,也能拿到高分。




筆者考研複試是就遇到了不會的問題,但是在滿分150的面試中拿到了138的高分,下面就講講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希望有所借鑑。

1.做最好的準備

我考研時初試成績388,排名還算靠前,出了複試線以後,我就開始準備複試。作為新聞傳播類考研學生,必須要有紮實的知識儲備和對前沿知識的很好了解。

複試前的那個寒假,我把所有專業課書全部仔細看了一遍,刨除了一些特別細枝末節的知識,把一些重要的基礎知識又重新背了一遍,以防自己初試後長時間沒看書會忘記。

為了準備複試,我看了接近1000篇專業論文,尤其是目標院校著名老師的論文,幾乎三年來的全看了個遍,然後按照重要程度進行從一顆星到五顆星的標註,從中我收穫很大,尤其是瞭解到一些新聞傳播界近幾年來的研究熱點,還有更重要的是讓我學會了分析該專業熱點的邏輯,就是遇到一個問題應該如何分析和解答,比如這個現象回到理論當中是什麼概念,其本質是什麼,其優缺點是什麼,在實際應用中應該注意些什麼……等等。

2.做最壞的打算

我們複試時是12選8,淘汰四個人,按照考號排順序,我是第9個面試。我們在會議室等待時,除了默背知識點和自我介紹以外,我還做了另一件事。

那就是觀察從面試會議室出來的那些同學的表情。我現在還記得,第一個進去面試的同學穿著一件紅色毛呢大衣,佩戴一條黃色毛線圍脖,這個女孩後來成了我的研究生室友。

我發現,幾乎每位面試後出來的同學都是面如菜色,我就知道題目肯定不簡單,我要沉住氣,做最壞的打算。而且我也想著,說明可能大家發揮的都不是太好,所以自己不要有心理壓力,沉住氣就好。

3.看到面試題目後一定要有個預判

這個預判是你看到題目後,看看自己會不會,打算怎樣回答。比如我當時抽到兩道題,第一道題是談一類新聞報道,評價它,第二道是一個概念題,談談你對這個概念的認識。我看到題目以後迅速反應,因為發現第二道題明顯不會,就只能在第一道題上下功夫,把第一題好好回答,第二道題就運用自己已知的知識回答一下。

第一道題我回答完以後,老師是有質疑的,問我,你確定你說的這篇文章是深度報道嗎?給我一下子問懵了,三秒鐘以後我立馬反應過來。因為我第二道題不會,只能第一道題答得完美,才能通過面試,所以我一定要很堅定,我很肯定地對老師說,是的,這篇新聞就是深度報道,我在複習時看到過關於深度報道的定義,這類新聞有以下幾個要素,而這篇新聞就具備這幾個要素。而且我在實習時參與了這篇報道,從立意到採訪成稿再到後期的調查和跟進,讓這篇稿子從一個簡單的通訊變成了一篇具有廣大影響力的深度報道,老師聽後點頭表示讚許。

4.實在不會,坦白可以讓你贏得好感

輪到我的第二道題,真的沒見過,什麼叫兩個輿論場,我就跟老師說,我複習時接觸到很多跟輿論相關的知識,但是確實沒有見到過這個概念,說明我的知識層面的確有待拓寬,面試結束後我也會好好彌補。

老師們聽了以後,剛開始特別特別嚴肅的她們一下子笑了,說這個學生也太實在了,然後說你既然說自己看過很多相關的知識,那不妨猜一下吧。我對老師給予這個機會表示感謝以後,說我看過的輿論相關文章中,有提到過傳統媒體承載的輿論和新媒體承載的輿論存在很大差別,而且新媒體承載的輿論更加體現民意,卻也相應地很難控制,後面還說了很多。

後來,面試結束後走之前,我跟老師說自己認識到了不足,回去一定好好學習,補足短板,老師們給了我一個微笑。

5.遇到不會的題目,如何逆轉?

我上面講的自己的面試經歷,最終讓我拿到了面試高分,滿分150,老師給了我138。其中有一些地方需要注意。

坦白從寬有一定的好處,會讓老師覺得你是個實誠孩子,而且多數老師是喜歡實誠孩子的,你的印象分可能會增加。

如果有兩道或者以上的題目,你可不能跟老師你所有的題目都不會,那老師估計會傻眼,如果你不會的題目只有一道題,那還比較好處理。而且不會也不是說就不作答,而是先說自己看過相關的知識,然後迅速搜索腦海中的相關知識,讓老師知道,雖然這個題你不會,但是不代表你的知識儲備不行。

6.如果你不會,老師怎麼才能給你分?你要有邏輯思維能力和良好的知識儲備。

考研複試的目的是什麼?為了考察學生的能力,對於新聞傳播類學生來說,必備的能力有三種,即知識儲備,邏輯思維能力和學術前沿。具體的題目只是為了考察這幾項能力,題目本身不重要,你是否從題目中表現出自己的能力。

7.緊張沒事,老師們肯定會很嚴肅,但是其實人都很好

我們面試時,是15個老師對1個學生,當時都特別嚴肅,後來才知道其實老師人都特別溫和,脾氣也超級好。

而且,後來我聽導師說起當年我們那一級的面試,我抽到的那道不會的題,12個人中,有5個人抽不到,大家都不會,但是那道題只淘汰了一個人,就是特別天馬行空思路不著邊際的。所以呀,題目不會不可怕,如何調動知識快速應對最重要。

預祝所有小夥伴成功。


考研東住佛小仙女

3月28號剛剛做完汕頭大學新聞學院的研究生複試助理工作,想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開門見山告訴題主,不要慌!

不要慌!!!全部梭哈!

當老師突然問到你一個鬼魅魍魎的理論時,你需要做的,就是——

沉住氣,一邊緩慢地重複老師的問題確認無誤,一邊腦海裡飛速轉:

“我到底有沒有學過這個鬼東西?”

如果有,恭喜你,從你的腦海數據庫中找到它,整理整理清楚再發言

大部分情況下是沒有的,那麼,我來強行戲精一個:“對不起老師,我好像因為緊張暫時記不起***了”,同時,掛著略帶歉意的微笑,“我稍後要是想起來會馬上向您作答!”

哇,多麼完美的個人公關!

要是一問三不知,嗯...那就自求多福吧。

祝各位考生這段時間複試順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