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重的人,臉上會有哪些信號?

媽咪廚房說

溼氣,分為外溼和內溼兩大類。

外溼,是由於地域、季節、氣候環境等引起的,如夏氣候潮溼,或居家潮溼、涉水淋雨、穿著溼衣、洗浴後即吹空調等原因,溼邪侵入人體,水溼停聚而成病。常見表現為關節疼痛、腰痠背痛等。

內溼常與脾的功能失調有關。因為中醫認為脾主“運化水溼”,若脾虛,運化無力,則水溼內停,出現舌苔厚膩、食慾較差、腹脹、噁心、身體困重、大便稀溏、口舌生瘡等症狀。多由於素體脾虛或飲食不節導致。一般,內溼可通過舌苔厚膩、胃口好壞、大便性狀等症狀來判斷。

另外,溼可以熱化或寒化,轉化為溼熱或寒溼。這主要和體質有關。溼熱症狀主要表現為口乾口苦、口舌生瘡、身體倦怠、納呆噁心、小便色黃、大便不暢、舌苔黃膩等。寒溼症狀主要表現為頭身困重、胸脘痞滿、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脹或大便溏垢、舌苔厚膩等。


美可親子

有一句話是“十人九溼”,這是說明多數人都會存在一定的溼氣,只是輕重程度不同而已。一般體內溼氣過重的人,是會出現睏倦、身體四肢沉重、沒有食慾、手腳冰冷、皮膚起疹、臉上黏膩不舒服、肥胖,甚至出現腸胃炎現象等症狀。但除了以上這些症狀以外,還可以通過觀察臉上的一些細微的小變化,來確定身體上是否存在溼氣。

通常,臉上出現以下三個信號可以說明身體存在溼氣:

一、臉上皮膚出現粗糙現象。溼氣重多是因為脾胃虛運化功能差所致,而水溼停留體內就會影響到皮膚代謝,導致皮膚粗糙乾燥瘙癢等。尤其出現在臉部肌膚上,要清楚,臉部肌膚比身體上的肌膚更細膩,更容易受到溼氣的影響。

二、臉上雀斑加重,出現長痘痘現象。溼氣重影響身體新陳代謝,廢物無法及時排出,黑色素就會沉澱,從而導致色斑加重。毒素垃圾還會堵塞毛孔,引起痘痘等。當然有這樣的情況,也不能排除內分泌紊亂的因素。

三、臉部肌膚暗沉。身體溼氣重,外溼困阻脾胃陽氣,引起人體氣血運行不暢。臉部作為人體血管最密集的部位,氣血不足會明顯出現肌膚暗沉的情況。當然也要清楚,造成氣血不足的因素的確是與溼氣有關,但是也不能排除身體上的其他疾病,有這樣的情況,在去溼的同時,也是需要檢查一下身體狀況的,看是否有併發症的發生。

總之,一旦臉上出現這些信號,首先是需要確定是否是溼氣過重引起的。同時要也要清楚,身體溼氣重,不會僅僅表現在臉部肌膚上,其實是會影響到整個身體狀況的。


家庭醫生在線

身體溼氣重的五大表現

中醫認為,當體內溼氣重的時候,人會有以下的症狀:

1. 頭部沉重四肢乏

溼性重濁,其特點就是沉重,失眠,記憶力下降,易怒,煩燥。

2. 口中發黏舌苔膩

感受溼邪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口中發黏。

3. 胸腹脹滿尿不暢

溼為陰邪易滯留臟腑,阻礙氣血運行致脘腹脹滿,脾胃功能失常。

溼邪停於下焦,則小便短少而不舒暢。

4. 下肢浮腫便溏瀉

常表現為下肢浮腫,朝輕暮重,大便不成形,而且粘滯,便完後感覺不爽。

5. 腳縫癢,起水泡甚至潰爛。

中醫認為,當體內溼氣重的時候,人會有以下的症狀:


39健康網

溼氣,是中醫理論當中的一種特定類型的病邪的稱謂,這類病邪具有粘滯重著的特點。大部分人由於脾胃功能不好或愛吃油膩的食物,就很容易出現溼氣重的表現。除了大便粘膩、胃口不佳、陰部潮溼等症狀外,在面部也會有較為明顯的溼氣重的表現。溼邪困厄氣機使氣血運行不暢會使面部失於榮養而面色晦暗。而溼氣困阻與體內還會影響體內津液運行導致皮膚失於濡潤而變得乾燥粗糙。

此外血行與氣機以及津液運行受溼氣所阻,體內邪濁無法排出,加之血瘀容易形成雀斑黃褐斑等皮膚問題。因此,溼氣重的人應當重視運動以幫助祛除溼氣,同時注意飲食,多吃水果蔬菜,避免肥甘厚膩的飲食和大量飲酒從而減少溼氣加重的可能。此外,溼氣重的人還可以經常泡腳、艾灸、拔罐等方式以幫助排溼同時增強正氣以抵禦溼邪侵襲。


KK健康

1 、 肌膚暗沉,體內溼氣重

外溼困阻脾胃陽氣,引起人體氣血運行不暢,而臉部是人體血管最密集的部位,氣血不足會直接影響臉色,讓你失去紅潤氣色,變得晦暗無華。面色萎黃如姜,尤其在鼻翼旁及口唇四周。

2 、皮膚出油、長痘痘

溼氣重最不好的影響就是會令人長痘痘,由於溼氣重脾胃變差,身體的運化能力下降,再加上飲食不好,身體內的毒素無法排出去,表現在臉上就是長痘痘。溼氣重的人甚至連前胸,或者後背都會有痘痘。

3 、皮膚粗糙

溼氣重則脾胃的運化功能較差,水溼在體內停滯會影響皮膚代謝,容易使皮膚出現乾燥瘙癢等症狀。

4 、長溼疹

注意調整飲食,注意忌食辛辣刺激,避免進食易致敏的物品,如酒類, 海鮮貝類食 物應禁用、以清淡飲食為好。

5 、看舌頭與面色

在照鏡子時發現自己舌苔厚膩,或者舌體胖大、舌邊有齒痕,那就基本可以確定為脾溼。健康者的舌象一般較為紅潤,舌面的舌苔薄白而清淨,乾溼適中,不滑不燥。

6 、雀斑加重

溼氣太重會影響身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廢物無法排除,黑色素積澱,同樣會加速雀斑形成。


健康一線

溼氣重的症狀

1、肌膚暗沉:體內溼氣重,外溼困阻脾胃陽氣,引起人體氣血運行不暢,而臉部是人體血管最密集的部位,氣血不足會直接影響臉色,讓你失去紅潤氣色,變得晦暗無華。

2、皮膚粗糙:溼氣重則脾胃的運化功能較差,水溼在體內停滯會影響皮膚代謝,容易使皮膚出現乾燥瘙癢等症狀。

3、雀斑加重:溼氣太重會影響身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廢物無法排除,黑色素積澱,同樣會加速雀斑形成。

4、舌苔厚膩

假如您哪一天照鏡子的時候發現自己舌苔非常的厚或者發現自己的舌體胖大,並且舌頭邊緣還伴有非常明顯的齒痕的話,那就證明您體內的溼氣太重來了,應該及時的調理過來。

如果還伴有面色晦暗且發黃,早晨起床時眼皮浮腫,或眼袋明顯,這些信號說明體內的溼氣較重。

5、大便不成形

正常的大便是軟硬適中的條形,如果大便像熟得過度的香蕉一樣外形軟爛、黏膩,不成形,粘在馬桶上不易被沖走,這也說明你的體內有溼,消化吸收功能異常。

6、食慾差

如果到了該吃飯的時候,沒有飢餓的感覺,吃一點東西就感覺胃裡脹脹的,在吃飯過程中還有隱隱的噁心感。這種現象也是脾胃功能較弱,體內溼氣過重的表現之一,這種現象更容易出現在夏季。

7、小腿肚發酸

假如您在早上起床後會突然感覺自己的小腿肚非常的痠痛,並且感覺很沉重的話,還有的人會發現最近的體重增加了不少的話,那證明您出現虛胖的現象,也是體內溼氣重造成的。

8、精神狀態差

溼氣重的人常常會有胸悶的感覺,想長呼一口氣才舒服,身體特別疲乏,懶得活動,有頭昏腦漲之感,易睏倦,記憶力減退。

  其實這一點不難解釋,古人說“脾氣一虛,肺氣先絕”,說明脾氣虛到一定程度,肺金失養,就容易出現精神狀態不佳的表現。

點擊右上角藍色按鈕【關注】,每天與您分享優質的健康科普知識


華絡健康

“千寒易除,一溼難去。”如果體內溼氣過重,會讓人覺得渾身都不舒服。

一、是否有溼氣?

要想知道自己是否溼氣重,請仔細觀察身體如下五個方面:

第一、看食慾。

不吃飯也不覺得餓,吃了一點東西就感覺胃脹,吃的時候有噁心嘔吐的感覺,這些都是溼氣重的表現。

中醫認為,脾主消化吸收,我們吃下去的各種食物被脾轉化成可利用的營養物質和水,從而為身體代謝提供能量。溼氣在進入人體後最容易傷害到脾,所以脾溼過重會出現食慾不佳,消化不良等情況。

第二、看舌苔和麵色。

如發現自己舌苔厚膩,舌體胖大,或舌兩邊緣有明顯齒痕就說明體內有溼氣。此外,面色晦暗、發黃以及眼皮腫也是溼氣重的表現。

第三、看大小便。

如果大便不成形、稀爛,或者大便基本成形但比較軟,黏在馬桶上用水很難衝下,並且便後總還有排便不盡的感覺,就可以基本判定體內溼氣較重了。小便時尿量很少、排尿不暢也是症狀之一。

第四、看體重。

溼氣重的人很可能在短期內體重明顯增加,出現虛胖的情況,嚴重的甚至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問題。如果感覺自己的飲食、作息和原來一樣,但體重明顯增加,關節僵硬,起床時渾身痠痛,這多半就是溼氣重了。

第五,看身體狀態。

身體沉重、渾身痠疼,特別容易疲乏;活動時關節發緊、不靈活,頭昏沉而不清爽等都是溼氣重在作怪。

有的人還會表現出心慌胸悶、氣短懶言的情況。這是因為“脾氣一虛,肺氣先絕”,脾與肺的功能相互關聯、相互影響,脾氣受到溼邪的困擾,肺氣也會失去滋養, 就容易出現上述症狀。

二、如何去溼氣?

中醫認為一年分為五個季節,除春、夏、 秋、冬外,還有一個長 夏。長夏處於夏秋之 交,是一年中溼氣最盛的時期。

溼邪分為外溼和內溼兩種

外溼多因環境潮溼、涉水淋雨所致,內溼多由過食生冷而致脾陽受損。外溼可內傳臟腑,內溼也可外達肌膚,且溼邪又易與 風、寒、暑、熱、溫、毒等 邪氣相互糾結,進而化熱、化寒或化燥,其表現形式錯綜複雜。最典 型的病症有三大類,一是溼邪侵犯脾胃,導致食慾不振、腹脹、腹瀉等症狀,還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體發睏、 舌苔白膩等;其次,溼性重濁,“水往低處 流”,故易侵犯人體下 部,表現為水腫、身體沉重或四肢痠痛;三是由十溼性黏滯,還可出現腹瀉、小便渾濁、婦女白帶異常等,而且病程長,纏綿難愈。

中醫祛溼的方法包括化溼、燥溼、利溼、 滲溼等

不同的方法針對不同類型的溼和不同類型的病症。

脾胃病症多用燥溼法。

燥溼藥多具苦味,藥性有寒溫之別, 分別針對寒溼和溼熱所致的中焦脾胃病症。

寒溼中阻可表現為畏寒肢冷、噁心嘔吐、腹脹洩瀉、 舌苔白膩,可選用橘皮、蒼朮、厚朴等,燥溼與散寒同施。

溼熱內蘊多表現為口乾口苦、腹脹、人便稀爛熱臭、舌苔黃 膩,可選用黃連、黃芩、黃柏、苦參、龍膽草等苦寒性質的藥來清熱燥溼。

清熱解表多用化溼法。

化溼藥多為辛溫芳香之品。溼邪在上焦或在表者,表現為怕寒、 低燒、頭重而脹、肢體痠軟沉重、胸脘脹滿等。用香薷、扁豆花、厚朴花、 藿香等芳香類的藥可以解表化溼,代表方劑香薷飲、藿樸夏苓湯。

當溼與熱相結合,會導致發熱、口渴、咽腫、尿赤等,這時需芳香化溼藥與清熱解毒藥並用,代表方劑甘露 消毒丹。熱重於溼者, 病變中心偏重於胃,常選用芳香之品,如藿 香、佩蘭、荷葉梗、白扁豆、砂仁等。溼重於熱者,病變中心偏於脾, 常選用扁豆花、茵陳 蒿、厚朴花等。

小便問題多用利溼法。

利溼藥多性寒,主要用於下焦溼熱病 證,如小便淋瀝澀痛、尿赤、腹瀉、口渴不多飲、女性白帶異常等。

陽氣被水溼、寒溼所困可表現為小便不利、心煩口渴但不願多喝水或喝水容易嘔吐等,利溼藥與溫通陽氣 的藥並用,代表方劑五苓散。

滲溼法適宜體虛有溼或溼邪不嚴重的人。

滲溼的藥物作用平和,還兼有滋養的功效,如茯苓、薏苡仁、赤小豆等,使溼邪從小便排出。

祛溼最根本的是扶陽。

當人體陽氣充足時,溼邪就不會造成影響。因此,要防止溼邪侵襲人體,就要避免身體的陽氣受損,包括少吹空調、多運動、勤出汗、不貪食生冷瓜果等。


雨田歌兒

溼氣重,有十大表現,看你中了幾條!

1、齒痕舌

觀察自己的舌頭兩側是否殘留牙齒壓迫的痕跡,也就是俗稱的齒痕舌,這說明你體內的溼氣還是比較重的。

2、舌苔發白

看看舌苔的顏色,如果是粉潤紅潤,那就是比較正常的,舌苔顏色過於發白發黃,且比較厚實的,體內溼氣都比較重。

3、大便不成形

注意觀察大便是否成型,是否黏膩在馬桶上多次沖洗不乾淨,是否每次大便都感覺便不乾淨,如果以上症狀都有,說明體內溼氣很嚴重。

4、下肢浮腫便溏瀉

常表現為下肢浮腫,朝輕暮重,大便不成形,而且粘滯,便完後感覺不爽。

5、腳縫癢

溼氣重還會表現在腳上,有的人以為自己是腳氣,其實,很多時候或許就是溼氣造成的。溼氣會讓我們的腳縫變癢,甚至會引起潰爛,需要注意。

平時你是否會有這種感覺?

1、吃飯時沒有飢餓的感覺,而且什麼也不想吃?

2、吃飯的時候,總感覺有種隱隱的噁心感,吃下去的東西好像往上頂?

3、早晨起來照鏡子,總是發現眼皮水腫,有眼袋?

4、飲食跟作息並沒有太多變化,但是卻感覺自己體重明顯增加,有虛胖嫌疑?

5、關節僵硬、懶得動彈,起床時覺得渾身痠痛?

6、排便變得不正常,大便常常稀爛不成形,而且總有種排不盡的感覺?

7、常常有胸悶的感覺,想要常舒一口氣才舒服?

8、工作時腦袋好像不大靈活,容易睏倦?

溼氣重怎麼調理

通常引起溼氣重的原因有多種,當體內溼氣變多之後,人會很不舒服。錯誤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讓溼氣長久在體內不能排出,那麼應該怎麼辦呢?下面為大家介紹有效的方法,不妨一起看看吧

1、艾灸祛溼簡單又方便

艾灸祛溼是十分簡單的方法,有些時候,我們自己無法有效的將體內的溼氣排出,這個時候,通過艾灸的方法更快更有效,在艾灸之後,溼氣消除,你會發現自己更有精神,熱愛生活。

2、通過運動祛除體內溼氣

體內溼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溼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溼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病症。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溼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3、通過飲食祛除體內溼氣

①清熱祛溼粥

原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實各20克,燈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製作:將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燈芯花洗淨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實同煮成粥。

療效:清熱祛溼。適用於因體熱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滯不適,腹脹脘悶等症。

②.鮮土茯苓煲豬湯

原料:鮮土茯苓200克、豬[月展]肉500克、生薑1-2片。

製作:鮮土茯苓洗淨,切片狀;豬[月展]肉洗淨,整塊不必刀切。然後與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

療效:祛溼困、利筋骨、健脾益胃。

其實,去溼氣的辦法有很多,找到適合自己的就可以了。無論是生活習慣的調整,還是改變飲食方法,這些都有利於幫助我們去除溼氣。秋季人體溼氣會加重,所以不要掉以輕心,從現在開始調整,能讓身體更加健康。


成都咽喉覃建康

怎樣判斷自己溼氣重

很多人都有過這些症狀

身體乏力,晨起貪睡

大便不成形,小便不暢

口乾,口苦,痰多,咳嗽

頭髮油膩,臉上長斑起痘,滿臉油光

胸口悶,每天睏乏的不行

再瘦也會有小肚腩

......

其實這些都是溼氣重的表現

溼氣的典型特徵就是黏濁,所以大便糖稀,難以沖掉正是溼氣重最顯著的特徵。溼氣分為溼熱和寒溼。遇熱為溼熱,遇冷為溼寒。所以溼氣一年四季都存在我們身體裡面,不分季節,危害著我們的健康。

中醫認為,“溼氣”會引發和惡化多種疾病,生活中的很多疾病都跟溼邪有關,是健康的剋星。

初期表現:

舌像異常,大便溏稀不成形、皮膚起疹起痘,稍重時胸悶乏力、體態睏乏、咽喉腫痛。

進一步發展:

可能會出現關節疼痛,體型肥胖;久而久之還會引發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

溼氣表現在皮膚上會出現長斑長痘,暗黃無光;

表現在體型上就是水腫肥胖,大腹便便;

表現在精神氣色上就會出現無精打采,睏乏無力。

因為環境和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因素,每個人體內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溼氣。

如何判斷自己體內是否有溼氣?

起床時——看感覺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頭髮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件溼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這是體內有溼的一種表現。

如廁時——看大便

性狀:

大便粘在馬桶上了,衝好久才能衝乾淨。手紙三五張紙反覆擦也擦不淨,說明體內有溼。

顏色:

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香蕉形的。

體內有溼的情況下,大便的顏色發青,溏軟不成形(這是脾虛的重要標誌),總有排不淨的感覺。

洗漱時——看舌苔

早起刷牙前,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乾溼適中,不滑不燥。

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溼潤,則說明體內有寒;

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溼熱

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刷牙時——惡不噁心

看早上起來刷牙的時候,惡不噁心?有些人一刷牙就嘔吐、噁心,嗓子裡邊總是有絲絲拉拉的、不乾不淨的感覺,即使有吐痰,也是體內有溼氣的表現。

早起時——小腿肚子發酸

早晨起來感覺小腿肚子是不是發酸、發沉。當小腿肚子發酸發沉時,也是體內有溼氣的典型特徵。

溼氣為什麼會引起這些症狀呢?

溼氣重,其實是先影響人的五臟六腑,而後才在外表上顯現出來:

★ 溼在脾,則脾虛,溼在胃,則胃弱,溼在腎,則腎虛,溼在肺,則肺弱……因此,溼不除導致五臟六腑不調和,引起全身不適。

★ 由於五臟六腑受到溼氣侵害,由內而外影響到人體健康,在外會也有表症,如皮膚油膩,口乾口苦,嗓子幹癢,長痘,溼疹,腰痠背痛等等。

體內溼氣不除,在外表症也是治標不治本,懂得些許養生知識的人也會通過各種渠道找些除溼氣的方子服用調理,但是由於味道不佳及操作麻煩,做不到長期堅持服用,終究半途而廢。


何談

當人體溼氣較重的時候,就會顯現在體表,形成表徵。

這些表徵集中體現在身體的六個方面:

1、頭部

當溼氣入體,頭部是最先有所表現的部位。最初時,體現為腦袋昏沉、四肢乏力,伴有發熱畏寒等。此外,在臉上,還會有三大特徵:

(1)、由於氣血運行不暢產生的膚色暗沉;

(2)、由於脾胃變差導致的皮膚粗糙瘙癢;

(3)、由於新陳代謝被阻礙引發的雀斑加重。

2、關節

體內溼氣加重,侵入關節時,關節也會出現症狀。由於部分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四肢關節疼痛、關節靈活度下降等,都是最直接的表現。

3、消化不良

溼氣傷脾胃。體內溼氣重的人,脾胃的消化功能受到影響,會導致食慾不振、胸悶腹脹,還會導致口淡口渴和溼困的症狀。

4、小便渾濁、白帶過多

溼氣入體,傷及下體。溼氣重的人,小變渾濁,婦女白帶過多、陰部瘙癢。

5、舌苔厚膩

最明顯的表現,也是我們判斷溼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舌苔。在身體還沒顯現溼氣病症的時候,舌苔就已經清晰地預示了體內的溼熱情況。

6、大便不成形

溼氣入體,機體會出現長期的溏便。排洩物會粘在馬桶上難以衝淨。

對於溼氣入體,我們要做好日常生活中的預防工作。在體內溼氣較重時,也要學會用一些簡單的小方法祛除體內溼氣。

四個方法祛溼氣

食療

  利用食物自帶的除溼功能幫助身體清除溼氣,常見的又一米、淮山等。其中,薏米紅豆粥時家常除溼利器。

運動

運動能緩解壓力,也能排出溼氣。健康的有氧運動,養生活血的同時促進水分代謝 。 

飲食

溼氣傷脾胃。而均衡、清淡的飲食會讓你的腸胃負擔減輕。

少食用油膩食物,多吃生菜、西瓜、大白菜、苦瓜等食物,促進腸胃恢復。

祛溼調味品

下雨天裡,喝碗薑湯時最驅寒。同樣的,溼氣重的人,薑湯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