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佛山搶人大戰一觸即發!

2020年,佛山搶人大戰一觸即發!

佛山市“十三五”城市近期建設規劃 (2016-2020 年)規劃,把中心城區劃分為:禪城區、桂城街道、羅村街道、順德區樂從鎮。很多圈友都問我有什麼看法,我說我看到啊,只不過拖字訣,很多自媒體該報道都報道了,一片欣欣向榮,我本想就偷懶了,怎麼還不放過我呢?!

拖延症,是本人最大的壞毛病。可是作為一個住家男,我細細想想,還是拿起了小豬佩奇圍裙,操起了陌生而熟悉的鏟子。

嗯,我來炒冷飯了。

那些具體建設內容一概不提了,整個規劃,重點關注兩個就行:中心城區變化+人口增長。

實質就是人口搶奪戰。

2020年,佛山搶人大戰一觸即發!

點評如下:

理想很好,前途光明。

這中心城區範圍的確是冷飯了,細算起來,從2005年開始編制,歷經五年,2012年國務院批准。這是有意義的一年,那時候的東平新城已經給改名為“佛山新城”,而13年市國土資源城市規劃局明確說明,佛山市中心城區界線屬於土地管理工作界線,不屬於行政管理界線。

我的理解就是:老子的地老子做主。

佛山新城於是很快從市政府改為樂從鎮政府接管了。因此,這所謂的中心城區,坦白說就是形而散的。經過了六年的發展,離2020年還有兩年多的時間,這中心城區的存在感,各位感受到了嗎?

佛山新城的全新建設,倒是有所雛形了,但是羅村街道呢?南海對此似乎不太積極,除了佛山三號線,就只是湖了。而原來就是佛山中心的老城禪桂區域,倒是有了新的進展——禪城老區往西拓展禪西新城、桂城千燈湖往東深入三山新城。

2020年,佛山搶人大戰一觸即發!

這三所新城,關於佛山新城,我早有吐槽,也不贅言,至於後兩者,我倒是頗為讚賞的。

而目前擺在佛山面前,有事情比較尷尬,三山新城和禪西新城需要發展,那就需要導入人口,而導入人口需要軌道建設方便引流,但軌道建設的加緊議程又需要充足的人口。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管理的通知》,城區人口需要達到三百萬以上,其中對經濟條件較好,交通擁堵問題比較嚴重的特大城市,其城軌交通項目予以優先支持。

噢耶!佛山就是特大城市,可以開開小灶了。

但是目前的佛山城區夠三百萬人麼?廢話,佛山地鐵二三號線都建起來了就別追究細節了。

只是接下來的地鐵網建設,特別是涉及到三山、禪西的4號、11號線發展,估摸有些難度了。

佛山政府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們絕對要讚譽政府智慧。

小時候玩泥沙,圍小池塘灌水,水都滿溢了。怎麼辦?

把小池塘做大點不就解決了。

據廣東地理消息,5月最新的政府送審稿已經決議將“十三五規劃”的禪城、桂城街道、羅村街道、樂從鎮佛山中心城區合計361.66平方公里,往外擴至到大瀝東部、佛山西站、陳村、北滘,全新的佛山中心城區將達到578平方公里。

同時,2017年常住人口765萬,2020年將控制在910萬人。其中禪城區約130萬人, 南海區約360萬人,順德區約290萬人,高明區約55萬人,三水區約75萬人。2015年中心城區人口規模為241萬人,到2020年控制在220萬。這新增+中心外溢出來的人口,扣減三水高明後,就是去滿足新擴展的新中心區域的,換言之就是西站、大瀝東部、陳村北滘。

我們彷彿能看到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了。

中心城區擴大是為了鋪設地鐵網,而最接近的規劃是4號線、11號線,這是兩條東西-南北交錯的路線,三山新城、禪西新城無疑是最大受利者。至於西站陳村北滘均已受地鐵甘露,那麼剩下就是還沒明確的5、6號線了,換言之大瀝東部暫時為地鐵真空地段。

人口湧入+地鐵建設,小夥伴們心裡都拿起了一把算盤,在噼噼啪啪的一陣子後,基本可以列出大概梯隊:

不限購窪地:佛山西站,以獅山為代表。

限購小窪地:三山新城、禪西新城、北滘陳村。

限購暫時迴避區:大瀝東部。

小夥伴們都興奮起來了,那看來2020年一到,在政府操盤下,這些區域賺翻了。趕緊搶吧!

以上全錯。(哈,我也有機會皮一番)

點評還有下句:

然胃口太大,過猶不及。

佛山中心從來不能脫離廣州而存在。一貫以來都是中心弱於臨廣,而少之又少的臨廣加中心區域便是強中之強。

可佛山為了平衡地域發展,不能不走中心強經濟,臨廣弱政策的做法。

我們可以看到,佛山送審的第二階段中心擴容,已經沿著既定路線在走了。那就是第一階段先富帶動後富,然後走向共同富裕。很多人不能理解為什麼大瀝、裡水之地理位置如此優越,佛山卻一直讓其處於地鐵真空地段,其他偏遠如西樵三水都有地鐵規劃了。

原因在於,誰叫你胎投得太好了。

如果裡水大瀝攬上地鐵優勢,加上產業豐富,GDP強盛,強經濟再加強政策,豈不是大鵬展翅一飛沖天了?

佛山老城區加西部廣袤的土地怎麼辦?

所以臨廣經濟強區受政策打壓是必然的。

佛山加強中心拓展,把禪西、樂從、羅村本不臨廣的區域納入中心城區,就是為了地域平衡,可惜任道重遠。從2012年“禪桂羅從”中心城區規劃自國務院獲批以來,佛山花了五年,常住人口從726w增長到765w,不足40萬,年均增長不過8萬。中心城區除了千燈湖、佛山新城還算是稍具高大上形象,桂城到羅村一帶,仍是當年村裡樸素的小芳,鄉音沒改還是土。


何來特大城市中心一說!?

2020年,佛山搶人大戰一觸即發!

佛山深感人口是第一生產力,再好的基礎設施,沒人氣,只能是睡城。提出截止2020年,常住人口達到910w,三年內增長145w,年均增長約50w,這是一年抵過去五年的節奏麼?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廣州2017年常住人口1449w,提出2020年控制人口在1600w,三年增長151w,基本與佛山同速。佛山未來三年提出的人口增長值,竟然與老大哥齊頭並進了。雖說一線城市控制人口,外溢城市有殺錯沒放過。但佛山這樣的宏偉計劃,我還是要深深地抹一把汗。

廣州2014年到2017年,三年平均人口增長也不過是每年五十萬。可以預測,未來佛山將會在落戶政策、人口引流方面連續放大招。

另外,第二階段佛山中心城區從361平方公里,擴展到578平方公里。拜託,聽聽就算了,2020年能把當下的"禪桂羅從"中心城區盡善盡美就很不錯了。

佛山總面積才3875平方公里,從02年五區合併後的禪桂中心區開始(我們姑且當這個是最原始的佛山市區),面積大概238平方公里(佔比6%),到“禪桂羅從”361平方公里,中心城區按照規劃增長到9%(9%-6%=3%增長值),然而直到2018年,足足十六年才有一點點成績,中心城區規模還沒成型。

但佛山深感發展兵貴神速,馬不停蹄,中心城區最新規劃擴展到578平方公里,佔比15%(15%-9%=6%增長值),這可比第一階段翻倍了啊。你要問我幾時才能完成?

我們繼續以廣州做對比。

廣州面積7434平方公里,約等於佛山面積一倍。廣州02年時候以老四區為主城區,面積大概為279平方公里(佔比4%),截至今時今日也基本以老四區為市區代表。而廣州最新的2035年城市規劃,除了老四區之外,把白雲區北二環以南、九龍鎮以南區域及番禺廣明高速以北地區劃分為主城區,我粗略統計了下,大概面積900平方公里,佔比12%。

考慮到02年佛山廣州中心城區百分比差為2%(6%-4%),與擴展後的3%(15%-12%)相差不大。廣州規劃用17年的時光走完的路,佛山老弟你怎麼也不能搶步了吧。

可話不能說絕,最新納入的多是臨廣強勢區域,它們不過是找回了該有的地位,錦上添花而已。佛山弱勢地域鋪墊完成後,就是加深臨廣區域建設,形成廣州+佛山臨廣+佛山老中心的三為一體。廣州主城區更大的圓輻射範圍就達到和諧了。

2020年,佛山搶人大戰一觸即發!

感謝廣州房產原圖

佛山三年後若真達到人口目標。我們可以展望,屆時全國範圍,不會再有人對佛山品足論道了,彼時佛山,如此魄力、實力雄厚,已然成為廣州不可劃割的一部分了。正如我一直說的,廣佛,原本就是相愛相殺的一對。

衷心祝福佛山明天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