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101》裡為什麼“土、黑、壯”的她暴火了

1969年7月20日,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打開登月艙艙門,沿著梯子緩緩走出,隨即,他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類第一個腳印,並說出了那句人人皆知的名言:給王菊投票!

?

《創造101》裡為什麼“土、黑、壯”的她暴火了

?

這個段子出自“陶淵明”之手。“陶淵明”是《創造101》參賽選手王菊粉絲團的名字,與魏晉南北朝時期田園詩人陶淵明同名。

詩人陶淵明一生獨愛菊花,王菊的粉絲把他們比做“陶淵明”,把王菊比做“菊花”。

如果你不瞭解王菊、“菊家軍”、“陶淵明”、菊式段子和菊姐表情包,不Pick她,沒看過《創造101》,卻已經被“給王菊投票”的相關信息包圍,那你一定是“菊外人”。

“陶淵明”所 Pick 的王菊,今年26歲,身高1.65米,是騰訊視頻自制綜藝節目《創造101》的一名參賽選手。她皮膚黝黑,頭髮爆炸,微胖身材,經常以濃妝豔抹出現在鏡頭前,與傳統意義上膚白貌美、身材苗條的練習生外貌標準“格格不入”。

而王菊的火,顯得有些意外。節目中的她,以踢館選手身份出現,憑藉補位名額入選,最開始被網友嘲笑“土、黑、壯”,從外在打扮到語言談吐,都與其他人不搭。被部分網友認為是最不適合做偶像女團的練習生。

?

《創造101》裡為什麼“土、黑、壯”的她暴火了

?

她多次吐露自己的心聲,想要留在《創造101》的舞臺上。她是主動型人格。她把參加《創造101》理解為“等風來不如去追風”,但部分網友卻認為鏡頭裡的她攻擊性極強。

有網友翻出她之前的資料,發現她大學畢業後先做小學老師,之後又做了培訓師、互聯網獵頭、模特經紀人。彼時的她清純嬌美,皮膚白皙,身材苗條。

?

《創造101》裡為什麼“土、黑、壯”的她暴火了

?

“你還想回到那個樣子嗎?”《創造101》節目編導問她。

王菊對著編導搖了搖頭,說:“不想回去。”

她給的理由是,當時不知道美的標準是什麼,自從她做模特經紀以來,她把獨立放在了第一位,“做自己”成了她的信條。“精神獨立,經濟獨立,我覺得太重要了。”她說。

詩人陶淵明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亂世,他喜歡的菊花被賦予了精神獨立的超時代意義;王菊在《創造101》這個“亂世”裡散發出來的敢作敢為、獨立堅強,被“陶淵明”們認為是某一個群體的價值觀投射,也是一個階層流動的象徵。

儘管如此多的意義賦予,但她此前一直不被看好,在第四期節目中差一點就被淘汰了,在同期節目“逆風營救”環節中,被《創造101》選手 Yamy 拯救,才獲得旁聽生資格。此後,有人認為她會在《創造101》第六期節目中捲鋪蓋走人,但是,她被現場觀眾投票留了下來,恢復了她作為節目正式練習生的所有權利。

截止5月29日晚11點,王菊在《創造101》官方打call榜上的排名已經超過吳宣儀、孟美岐等眾多人氣選手,位居第一。“陶淵明”的目的是幫助“菊姐”拿下那列地鐵,不過也有人在質疑,這是在過度消費王菊。

?

《創造101》裡為什麼“土、黑、壯”的她暴火了

?

據節目官方數據,457家公司,13778名練習生中,只有40家公司和101名女孩有機會進入節目。101個女孩最後只有11人能通過節目組成偶像團體,出道成功。如果王菊的粉絲力量能支持她站到最後,她有機會拿到一個出道名額。

而“陶淵明”多是年齡在20歲上下的女性,以及部分男性,他們自發製作了應援王菊說明書、投票王菊說明書、王菊系列表情包、應援菊姐段子……他們將一整套嚴肅的投票模式解構,與常規邏輯產生強烈的錯位反差感,賦予“萌、逗、驚”的意義。

比如去美團App刷評論支持王菊,用漂流瓶給陌生好友發送給王菊投票的鏈接,與爸媽談條件給王菊投票,自創“菊話寶典”以及搞笑拉票視頻。

這次應援過程已經從“陶淵明”圈層擴散到了更為廣闊的泛娛樂圈層,不知道王菊的人因為這次應援活動,知道了她的名字,或者知道了《創造101》這檔女團青春成長節目。

?

《創造101》裡為什麼“土、黑、壯”的她暴火了

?

“出圈”是《創造101》製作人邱越想看到的現象,她在最近的一次活動分享中提到,00後、90後生活在一個物質非常豐富的年代,除了常規的上學吃飯,生活會平淡無奇,可供他們追求的東西不多,但是他們卻是激情澎湃的人,這群人需要有事兒做,去釋放他的激情。

“這個有點類似於議程設置,現在年輕人對偶像追求的行為,比如每天去群裡打call、眾籌、徵集,用這些填滿了他們的生活。”邱越說,很多人追完最新一期節目後,發現沒事可做了,會很空虛。

節目製作方制定的每一個規則,都是為了圈住這群“沒事兒幹”的年輕人,一來是為了延續節目的影響力,二來是給觀眾提供可做的事情,三來是營造一個更為巨大的社群。

《創造101》裡為什麼“土、黑、壯”的她暴火了

有人會反抗這套法則,並在社交媒體中吐槽這套法則把粉絲放到了一個“餵養”和“支配”的位置;但有人會欣然接受這套法則,並且享受於其中,聊天話題涉及《創造101》,花錢消費會是節目出現的商品,每天給自己Pick的偶像投票、助威、傳播訊息,他們沒有覺得不舒服。

“年輕人做這件事並不是說到底有多愛這個偶像,而是他在追星的過程當中,他在這個團體裡面找到了事情來做,找到了他的滿足感。”邱越說,甚至有的人做了“粉頭”,滿足了他在日常生活中追求不到的那種成就感。

一個真正被人喜歡的人,一定有真正的個性和強烈的價值表達,這是女性偶像非常重要的一點,她一定是一個群體的精神領袖。

?

《創造101》裡為什麼“土、黑、壯”的她暴火了

?

邱越的另一個身份是企鵝影視天相工作室副總經理,她所在的這個團隊負責騰訊視頻的綜藝製作,從2016年開始,“創造偶像”成為騰訊視頻綜藝立志要做的事情。邱越參與了騰訊視頻的多檔綜藝節目製作。

“我們每次做綜藝節目,都會思考一個問題,年輕人需要什麼樣的偶像?”經過兩三年的摸索和研究,邱越想明白了,新偶像應該是一個產品,創造偶像是一個產品定位的過程。

王菊就是一個典型案例。在眾多膚白貌美的小姐姐裡,觀眾找到了王菊與其他人的差異化特徵,鮮明的價值觀,黝黑的外表,反差萌的動作,有些格格不入卻道理十足的霸氣。這在亞洲地區女性偶像團體選秀節目中,難得一見。

王菊在《創造101》大師課裡問授課老師馬東:“我並不覺得自己不是沒有實力的人,可是為什麼我自己認為的實力,還不如一些長得好看的女生?”

“導演組希望,你們在各自不同的方向,在各自不同的風格上找到自己,你只有做到了最大程度的不一樣,你才做到了最大程度的被需要。”馬東的這句話想要告訴王菊以及練習生門,要找到自己與其他人產生差異化的地方,並且產生價值,讓別人需要你。

而每一個練習生的夢想不是在《創造101》節目裡用來實現的,是在那裡用來被調整的。“你們的夢想在這裡會被一點一點地被修正。”馬東告訴她們。

這種修正的行為來自於節目本身,來自於他們自己,也來自“創始人”們的反饋。節目組也希望看到她們做出的調整,只有在保持某些特質的基礎上不斷適應“創始人”們的需求,她們才有可能成為SHE之後,席捲大眾圈層的女子天團,而不是侷限於某一個小圈層中。

?

《創造101》裡為什麼“土、黑、壯”的她暴火了

?

“從2001年到現在,沒有特別優質的、能夠風靡華語地區的女子音樂偶像團體了,長達17年的時間,(市場)一直沒有被滿足,市場飢渴到一定程度了。”邱越說,年輕人的需求越飢渴,這款產品成功的可能性會越大,而真正能夠打動年輕人的團體,是女生喜歡的音樂偶像。

為什麼國內在這麼長的時間裡,女子音樂偶像團體很難“出圈”呢?邱越分析,主流的偶像團體都是從男性消費者角度出發,組建以男性消費為主的女性偶像團體,這裡有一個問題是男性大多隻消費不傳播。

之前有人以消費能力和傳播能力為座標軸,對女性、小孩、寵物和男性進行了排序,排名第一的是女性,排名最後的是男性。邱越團隊在做《創造101》之後,發現參與互動的人,70%以上是女性,這讓她更加堅信了女性的消費能力和傳播能力。

《創造101》的節目已經過半,一旦11人出道之後會怎麼辦呢?

據娛樂商業媒體“三聲”報道,《創造101》總製片人、企鵝影視高級副總裁馬延琨說,11人在以後的兩年時間裡,全約簽在企鵝影視,她們只接受企鵝影視的管理,接受企鵝影視所有的經紀約的執行。企鵝影視和原公司會有一個合約上的合作,一起享受收益。

企鵝影視希望她們是一個完整的團體,也希望她們的活動是團體活動,所以和原來的經紀公司進行兩年割裂式的合約。

“假設有機會進到11強,我們的人就要放在裡面培訓兩年,相當於把我女兒送出去兩年,我們還管不了,我們是做好了這個心理準備的。”可米經紀CEO、領譽傳媒創始人周昊在“三聲”舉辦的沙龍上說,既然大家來參加這個節目,那麼就已經接受了分享經濟這件事。

可米·領譽旗下有6人參加了《創造101》,一直備受關注的Sunnee是其中之一,她在節目中的排名一直很靠前,最好成績排到了第六名。

?

《創造101》裡為什麼“土、黑、壯”的她暴火了

?

圖片來自Sunnee微博

馬延琨代表的是平臺,周昊代表的是供應商,現階段,平臺的力量遠遠大於供應商。“只有培養出更好的人,(做出)更好的作品,我們才有跟平臺議價的能力。”周昊說。

可是,現階段單憑一家經紀公司培養一個“出圈”的女子偶像團體,太難了。而平臺方參與到女子偶像團體的打造環節中,著手媒體、渠道、內容製作和商業化運作等工作,成為了整個偶像團體產業鏈環節中最吸流量、最耀眼的一環。

今年,平臺的代表作是《創造101》,也是已經結束的《偶像練習生》第一季。它們是這個產業鏈環節裡的綜藝產品,練習生則是節目裡面的工業化偶像產品。從出生的那一刻,就帶著流量的味道。

但不得不承認,從自身妝容打扮到商業產品代言,新偶像已經成功重塑了新的審美標準,引領了新的消費行為。

《偶像練習生》第一季已經遠去,而“陶淵明”給菊姐投票的浪潮還沒結束,這波新的泛娛樂風也還在吹。如果你不知道王菊,也不知道《創造101》,你一定是一個“菊外人”,不過,你也可以成為“陶淵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