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記憶:拉大鋸扯大鋸,小北莊村看老戲

晉城記憶:拉大鋸扯大鋸,小北莊村看老戲

『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門口唱大戲,接姑娘換女婿,小外孫也要去。』我還記得我小時候還真的趕過會,跟著爺爺奶奶看過戲,空地上搭個臺子,前面有那種長木板當座位,去的早的能佔個座,去的遲了就只能自己帶凳子。不過我記憶中好像就這麼一次。

哦,對了,我96年出生。

01

小北莊是一個地道的城中村,上黨梆子老戲就是村裡老人們的最愛,村中的三峻廟、呂祖壇還經常會有戲班子唱戲,這裡也成為了老人們聚在一起看戲聊天的地方。從小北莊文化廣場向後眺望,就能看到不遠處的高樓大廈,可能就是一條街道相隔,一邊是現實,一邊是回憶。

晉城記憶:拉大鋸扯大鋸,小北莊村看老戲

02

其實我還真沒完整的聽過一齣戲,聽的和戲劇有關的就是李玉剛《新貴妃醉酒》。但是我喜歡戲劇,京劇豫劇評劇越劇黃梅戲上黨梆子,多多少少都聽過那麼一點。不過好像我喜歡上戲劇是因為張國榮演的《霸王別姬》。

晉城記憶:拉大鋸扯大鋸,小北莊村看老戲

03

我真的聽不懂這戲唱的是什麼,在電視上還勉強可以看看因為還有個字幕,但是我還是喜歡。那鳳冠,那戲服,那臉譜,那身段,那唱腔,雖然不明所以,但是依然被那種美感所折服。

晉城記憶:拉大鋸扯大鋸,小北莊村看老戲

04

如果說起唱戲,就算是我這麼一個門外漢都知道京劇裡最出名的『梅派』梅蘭芳。一個男人花一生的去演繹一個女人。果然到最後比女人還女人。不禁又想起來《霸王別姬》裡面的張國榮愛上了張豐毅演的西楚霸王。

晉城記憶:拉大鋸扯大鋸,小北莊村看老戲

05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一個人走路的時候就特別想唱那麼幾句戲,隨便什麼戲也好。結果發現自己一句也不會唱。我把這事告訴了朋友,朋友想了想說,估計......你上輩子就是個戲子。

晉城記憶:拉大鋸扯大鋸,小北莊村看老戲

06

戲子無義,舊社會都很歧視這個職業,我也不知道為啥,不過現在唱戲的都不叫戲子,叫藝術家。想想確實是很藝術。拋開自己的經歷、過往,用自己的靈魂去體味另外一個人的靈魂,還要用唱的把這個靈魂表現出來,確實很藝術。

晉城記憶:拉大鋸扯大鋸,小北莊村看老戲

07

古代凡是聖賢都叫什麼子,孔子,老子,孫子,孟子,鬼谷子,其實叫戲子也蠻不錯的,這個叫法比藝術家顯得更藝術。被歧視又怎樣?想想也挺好。因為本身就被排除在了這個社會之外,也就可以不去顧慮社會的那些規則,明目張膽名正言順地去做任何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有人罵便讓他罵去吧,開心就好。

晉城記憶:拉大鋸扯大鋸,小北莊村看老戲

08

每一齣戲都是一個故事,每一場戲也都成了一段回憶。可能是真的沒有經歷過那段歲月,只活了二十年,也都是在水泥森林裡,只能看得見眼前的苟且,真的看不見遠方的詩和田野。所以,好像更對那段歲月嚮往一點。

晉城記憶:拉大鋸扯大鋸,小北莊村看老戲

09

一場大戲,兩重院門,很多老人。當著兩張照片放在一起的時候,自己就站在遠處,一場一場的戲,一重一重的門,一群一群的人。他們不斷地疊著,自己不斷地退著。其實這也沒什麼,時間而已,歷史而已。或許再過千年,當那時候的人再挖出來一臺現在的電腦,也會有人和現在我一樣,想象著這成排的電腦擺在一起,抽著煙喝著可樂打著遊戲,不斷地重疊,他也不斷的後退,感嘆著這千年前的人們還能這麼打遊戲,真好。

晉城記憶:拉大鋸扯大鋸,小北莊村看老戲

攝影:李劍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