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共享經濟,未來之路在何方?

人才共享經濟,未來之路在何方?

互聯網人才共享時代,人才應該沒有邊界,跨界流動尋求發展。

Uber中國公關總監、優客工場執行合夥人高超總結了自2015——共享經濟原年——開始,共享經濟以裂變之勢洶湧而來,深刻改變著大眾的衣食住行、工作、健康、娛樂等方方面面,包括國外的UberAirbnbWeWork,到中國的滴滴、ofo、優客工場、小豬短租、在行等,推動著我們迅速進入一個“共享新紀元”。

20183月,滴滴已有了4億註冊用戶和1500萬名司機。根據《2017年滴滴出行平臺就業研究報告》,共有2108萬人在滴滴平臺獲得收入。

據普華永道管理諮詢公司的報告,2014年全球共享經濟的市場規模已位居個行業經濟第五名,約150億美元;預計到2025

年將增至3350億美元。共享經濟正在成為影響全球發展的新力量。

據中國國家信息中心共享經濟研究中心20182月發佈的《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18》,我國共享經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2017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49205億元,比上年增長47.2%

2017年我國提供共享經濟服務的服務者人數約為

7000萬人,比上年增加1000萬人;共享經濟平臺企業員工數約716萬人,比上年增加131萬人,佔當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的9.7%,意味著城鎮每100個新增就業人員中,就有約10人是共享經濟企業新僱用員工。

報告預測,未來五年,我國共享經濟有望保持年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長。農業、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有可能成為共享經濟的新“風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