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20億年後,銀河系開始和仙女座星系合併,誰會吃掉誰?

kogubuto

20億年後,銀河系開始和仙女座星系合併是個趨勢,但不是末日,合併是可以的,但不是碰撞。科學家發現仙女座星系正在向我們移動,我們也在向它移動,兩者合併的時間可能在20億年之後,大約在50億年後完成合並,整個過程是非常緩慢的。

首先,目前的推測是40億年後兩個星系才會相遇。二者實際上是相融合,並不是像吃豆人那樣“消滅”對方。二者大約會在70億年後融合為一個新的橢圓星系。目前我們還無法完全確定這場碰撞一定會發生。因為我們目前只能測得仙女座星系向我們靠近,但是存在仙女座星系屆時略過我們的可能。或者通俗地說,我們只看見遠處有一輛“汽車”駛來,但我們還無法斷定這輛“車”是否和我們在同一條車道上。

不過我們大可放心,和汽車不同。看起來無比龐大的星系內部其實非常空曠。目前天文學家認為,這一碰撞即使發生,對於地球的影響應該也是微乎其微的。何況那時的太陽已進入紅巨星階段,比起星系碰撞,紅巨星才是對地球更迫切的威脅。

此外,如果忽略紅巨星的影響,那時地球的夜空會無比絢麗。曾經有天文學家繪製了一組想象圖,描述整個過程中的夜空變化,我們可以看到天空中出現了兩個銀河,這就是仙女座和銀河系合併的主體部分,我們在邊緣,可以看得比較清楚。合併後形成一個新的星系,所有的一切都重新定位,包括地球。


川陀太空

喜歡天體物理就應該知道相對論,引力是相互的,所以到時候只是融合,中心黑洞就是對吸而已,不過不管擦肩還是相撞,都不能保證仙女座的其他恆星能與地球保持安全距離,宇宙中其他天體的引力能帶來蝴蝶效應,雖說是幾十億年後的事,不過思想還是應該放飛


CD-奇

類似事件沒人經歷過,只能憑藉現有的科學理論去分析。

星系的物質組成都極其相似,星系中天體的位置關係與結構也很相近,化學成分也相對穩定。如果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合併,他們不會發生化學反應,而有可能發生極為激烈的物理碰撞(碰撞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化學反應)。大家都知道銀河系是個十分龐大的恆星集團,但恆星(還有行星)分佈卻很稀疏,恆星的平均距離大約4-8光年,恆星與恆星之間都是真空,基本上沒有其他物質,根據這個模型,可以理解為將兩顆芝麻粒分別置於北京和紐約,再讓另外兩粒芝麻去碰撞他們,結果可想而知,北京和紐約的兩顆芝麻幾乎沒有影響。兩個星系也是如此,如果合併,其實沒有什麼影響。但在恆星密度比較稠密的銀盤中心,恆星相撞的幾率還是有幾億分之一。

按照這個理論,兩個星系並不能發生"碰撞",只是互相借路穿過而已,再按照原有的運動狀態(本身慣性)繼續前行,互不相傷。


中原客

再給地球一千年的時間,在沒有大的戰爭情況下,地球人肯定衝出宇宙,目前制約人類命運的兩個因素,壽命,速度,突破的發明總是那麼不經意,人類是神的寵兒,人類的誕生,一切都像是命中註定的,人類會掙脫枷鎖,就像哥倫布一樣,科學的盡頭就是“神學”,在前往科學盡頭的里程上會充滿荊棘,有時有可能會有危險,愛因斯坦說人類不可能研究出超過光速的飛行器,但我認為任何現階段的理論永遠不能解釋一個我們沒能認識到的世界,人類需要一個愛因斯坦一樣的偉人的誕生,


圍城161910399


不屈之夢

暫且不說名字 未來可能成就巨星系 未來也可以能相互撞擊 產生的新的文明及歷史,哪個時候需要天上的十萬天才能實現 等於人世間二十億年 才能符合規律 但是 到那個時候會有新的人類及新的物種出現 人類只是週而復始 滅亡再復生的進化著 某種結論 就是死亡不是劫數 反而是開始 也許未來就像中國神話小說裡的 (仙河星系) 就誕生 碰撞之後也許未來會在五億或十億年後才會有人類誕生 週而復始 歷史如此 宇宙也是如此 劫數就是定數 知道的人 無懼 不知道的人 反而害怕 超出認知 及意想常理 基本都可以認為不科學 不科學所以才可以探索未知 什麼都知道就談何求知


兼項背強

星系與星系相撞是宇宙中極為普遍的狀況,相撞的結局並非是誰吃掉誰,而是一種天體大融合,有可能銀河系的過去就是經歷了幾次的星系大碰撞,巨大的行星物質從何而來,也許是相互碰撞造成的多種物質發源地,我們的人類也用不了那麼久的時間就早以飛離開銀河系,早以把家安在其它星系中的行星之上,一代一代的繁衍下去,我們會真正成為宇宙中的旅行家想到哪裡就會走向哪裡,這是我們人類最大的希望所在。


我叫管金成

仙女星系吃銀河系,因為仙女星系的直徑有20幾萬光年,銀河系的直徑只有她的1/2。大魚吃小魚嗎😓 星系通過吃掉比自己小的星系來壯大自己,然後就是各大星系的終極之戰。幹年後,宇宙毀滅,遊戲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