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樂縣:滿城綠意入畫來

連綿不絕的綠樹汪洋,一批精品綠化工程,挺起了南樂縣的“綠色脊樑”;綠園點綴、綠廊貫通、綠脈交融的綠化體系,令該縣煥發出勃勃生機。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催發下,一幅“城在林中、路在綠中、人在景中”的優美城市畫卷,正在南樂縣徐徐展開……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就是幸福。我們堅持高標準、高起點、高品位推進造林綠化,既響應了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也改善了民生福祉,向綠色要‘發展紅利’,讓人民群眾分享‘綠色福利’。”該縣縣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

近年來,圍繞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生態南樂的目標,按照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的要求,南樂縣著力做好“以綠蔭城、以水潤城、以文化城、以業興城”四篇文章,大力推進綠化水系工程建設,努力建設生態宜居的樂養之城、品質優良的樂遊之城、厚道厚重的樂家之城、開放繁榮的樂業之城。

“這裡原來是廢棄的磚窯廠,一到下雨,村裡就被淹。”在南湖公園項目工地上,楊村鄉三里莊村村民李順雨說。

不僅是南湖公園,一樣是由廢棄磚窯廠改造的東湖溼地公園,以及由風沙肆虐的黃河故道改造的森林公園,佔地9000畝的國儲林項目,依託馬頰河國家溼地公園打造的城郊綠化生態圈等,均是該縣立足改善生態環境打造的亮點工程,也是日後群眾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城區龍頭、亮點工程、全域綠網,是該縣高位規劃的生態格局,也是推進綠化水系工程的具體思路。按照生態優先、多規合一的原則,南樂縣聘請上海同濟大學規劃設計院編制完成《南樂縣城鄉總體規劃(2016—2035)》,同步編制綠地系統等20項專項規劃。城區規劃按照“一帶一路一城區”建設思路展開;依託高速公路、國道、省道、河流、溝渠等廊道的重要地段,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綠色生態長廊;農田網格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溝相連;29個生態示範村“房前屋後果樹成林、村莊周圍森林環抱”……

南樂縣以規劃為先導,引導造林綠化水系建設有序開展。嚴格按程序引進東方園林、鐵漢生態、億利資源、盛世園林等國內知名上市公司,採用PPP模式,確保縣城區綠化、濱河公園、森林公園、東湖溼地、南湖公園、全長25公里的大外環綠化水系貫通工程、全長17公里的馬頰河沿岸文化旅遊產業經濟帶等14個綠化工程順利推進。

在制度機制上,南樂縣實行縣級領導幹部分包鄉鎮和重點綠化工程,逐級簽訂目標責任書,嚴把苗木質量和管養關,解決了“年年栽樹不見樹”問題。栽植銀杏、柳樹、海棠等適宜當地生長的喬灌木100餘種,鋪設草坪150萬平方米。65公里長的生態廊道全部栽植直徑10釐米以上、適宜當地生長的全冠柳樹或梧桐樹苗,實現了當年栽植、當年成景。

為打造綠色生態宜居鄉村環境,南樂縣鼓勵動員成功人士捐獻樹款,購置石榴等經濟樹種,在村內大街小巷、房前屋後栽植;動員廣大幹部職工回鄉栽植一棵樹,掀起全民動員、全民參與的植樹熱潮,努力打造“有路必有樹,有路必是林蔭路”的綠色通道。“堅持綠色發展,更要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生態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南樂縣政府主管林業工作的負責人說。

造林綠化既要考慮生態效益,又要考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三效同步”,調動群眾積極性。2017年,南樂縣出臺經濟林產業發展意見,加大對連片發展百畝以上經濟林的獎勵力度,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發展林果種植。引進全國知名園林企業發展經濟林規模種植,打造從種植到深加工的完整產業鏈,促進三產融合協調發展。截至目前,已新發展特色經濟林3萬餘畝,建成重點園區17個,培育1000畝以上特色經濟林生產基地5處,全縣經濟林面積8.9萬畝。

同時,還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建成谷金樓蘋果、西邵紅杏、近德固晚秋黃梨等一村一品專業村8個;依託森林公園、馬頰河溼地公園,利用森林、溼地等林業資源開展生態旅遊發展之路,通過採摘遊、生態遊等吸引人氣,增加當地群眾收入。

據悉,去冬今春以來,南樂縣累計完成植樹325.6萬株,新增造林面積2.87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達30.6%,城市綠化覆蓋率達39.5%,村莊林木綠化率達3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2.58平方米。全縣林業產值143950萬元。

當前,南樂縣又全面啟動“水潤南樂、溝渠貫通”工程,計劃在2個月的時間內,對縣域內18條河道、溝渠,進行清淤、開挖,600餘公里河道溝渠全部連通,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滋潤城鄉居民,讓“宜居宜業宜遊生態城市”的城市名片更加亮麗、動人。(蔣曉宇 劉洪坤 馮雲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