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县:满城绿意入画来

连绵不绝的绿树汪洋,一批精品绿化工程,挺起了南乐县的“绿色脊梁”;绿园点缀、绿廊贯通、绿脉交融的绿化体系,令该县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催发下,一幅“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优美城市画卷,正在南乐县徐徐展开……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我们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品位推进造林绿化,既响应了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也改善了民生福祉,向绿色要‘发展红利’,让人民群众分享‘绿色福利’。”该县县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近年来,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南乐的目标,按照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要求,南乐县着力做好“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大力推进绿化水系工程建设,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的乐养之城、品质优良的乐游之城、厚道厚重的乐家之城、开放繁荣的乐业之城。

“这里原来是废弃的砖窑厂,一到下雨,村里就被淹。”在南湖公园项目工地上,杨村乡三里庄村村民李顺雨说。

不仅是南湖公园,一样是由废弃砖窑厂改造的东湖湿地公园,以及由风沙肆虐的黄河故道改造的森林公园,占地9000亩的国储林项目,依托马颊河国家湿地公园打造的城郊绿化生态圈等,均是该县立足改善生态环境打造的亮点工程,也是日后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城区龙头、亮点工程、全域绿网,是该县高位规划的生态格局,也是推进绿化水系工程的具体思路。按照生态优先、多规合一的原则,南乐县聘请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南乐县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5)》,同步编制绿地系统等20项专项规划。城区规划按照“一带一路一城区”建设思路展开;依托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河流、沟渠等廊道的重要地段,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色生态长廊;农田网格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29个生态示范村“房前屋后果树成林、村庄周围森林环抱”……

南乐县以规划为先导,引导造林绿化水系建设有序开展。严格按程序引进东方园林、铁汉生态、亿利资源、盛世园林等国内知名上市公司,采用PPP模式,确保县城区绿化、滨河公园、森林公园、东湖湿地、南湖公园、全长25公里的大外环绿化水系贯通工程、全长17公里的马颊河沿岸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带等14个绿化工程顺利推进。

在制度机制上,南乐县实行县级领导干部分包乡镇和重点绿化工程,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把苗木质量和管养关,解决了“年年栽树不见树”问题。栽植银杏、柳树、海棠等适宜当地生长的乔灌木100余种,铺设草坪150万平方米。65公里长的生态廊道全部栽植直径10厘米以上、适宜当地生长的全冠柳树或梧桐树苗,实现了当年栽植、当年成景。

为打造绿色生态宜居乡村环境,南乐县鼓励动员成功人士捐献树款,购置石榴等经济树种,在村内大街小巷、房前屋后栽植;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回乡栽植一棵树,掀起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的植树热潮,努力打造“有路必有树,有路必是林荫路”的绿色通道。“坚持绿色发展,更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南乐县政府主管林业工作的负责人说。

造林绿化既要考虑生态效益,又要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三效同步”,调动群众积极性。2017年,南乐县出台经济林产业发展意见,加大对连片发展百亩以上经济林的奖励力度,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林果种植。引进全国知名园林企业发展经济林规模种植,打造从种植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促进三产融合协调发展。截至目前,已新发展特色经济林3万余亩,建成重点园区17个,培育1000亩以上特色经济林生产基地5处,全县经济林面积8.9万亩。

同时,还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建成谷金楼苹果、西邵红杏、近德固晚秋黄梨等一村一品专业村8个;依托森林公园、马颊河湿地公园,利用森林、湿地等林业资源开展生态旅游发展之路,通过采摘游、生态游等吸引人气,增加当地群众收入。

据悉,去冬今春以来,南乐县累计完成植树325.6万株,新增造林面积2.87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0.6%,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9.5%,村庄林木绿化率达3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58平方米。全县林业产值143950万元。

当前,南乐县又全面启动“水润南乐、沟渠贯通”工程,计划在2个月的时间内,对县域内18条河道、沟渠,进行清淤、开挖,600余公里河道沟渠全部连通,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滋润城乡居民,让“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城市”的城市名片更加亮丽、动人。(蒋晓宇 刘洪坤 冯云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