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匆匆》: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朱自清《匆匆》: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匆匆》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

它的作者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寫於1922年3月,也是先生的第一篇散文。

文章緊扣“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稍縱即逝的無奈、焦急、和惋惜。

他認為,生命中“每一剎那有每一剎那的意義與價值!”,呼籲大家要振作精神,惜時奮進,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下深深的腳印”,而不要讓日子白白過去,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白白走一遭。

這篇文章在中學時課堂上曾學過的,然而今天讀來,體會更深,感悟更多。

所以借過來,想與大家共勉。以下便是它的全文。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裡呢?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

在默默裡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裡,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去的儘管去了,來的儘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

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裡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

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裡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

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裡閃過了。

在逃去如飛的日子裡,在千門萬戶的世界裡的我能做些什麼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裡,除徘徊外,又剩些什麼呢?

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

我何曾留著像遊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朱自清《匆匆》: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是啊,時間都去哪兒了?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以為時間很多,眼睜睜看著它流逝、空耗而毫不在意,但等到我們真的需要它,想挽留它的時候,才發現一切都回不去了。

時間,從來都不曾停止,它帶著青春、夢想和幸福,頭也不回地從我們每個人的身邊流過、消逝。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傷。”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一年之計在於春,“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讓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滿意義,每一次日升日落都寫滿耕耘,每一個春秋冬夏都灑滿汗水。

就從現在開始,我們給時間足夠的價值,它定會還我們想要的精彩!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