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狂犬疫苗存在濫用現象嗎?濫用的事例有哪些?

手機用戶6177806623

毋庸置疑,中國的確存在狂犬疫苗“濫用

的情況。我給“濫用”打上了雙引號,某些情況下的確很難界定是“濫用還是“不濫用”,因為狂犬病是目前病死率最高(幾乎100%)的傳染病,可以通過疫苗預防,但一旦發病幾乎不可治癒,這也是狂犬疫苗被濫用的直接原因;另外中國普遍對貓、犬等動物的管理混亂,動物狂犬疫苗免疫接種率較低,我國是狂犬病的流行區,情況較為複雜,因此,無論是原衛生部2009年版《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工作規範》還是中國疾控中心2016版《狂犬病預防控制技術指南》,對暴露後預防處置的“關口”相對把關都較為嚴格。

那麼哪些情況下接種狂犬疫苗是屬於濫用呢?下列這些情況不需要接種狂犬疫苗:

1、日常餵養、撫摸貓狗等家養動物,無需接種狂犬疫苗;

2、完整的皮膚(粘膜除外)被貓狗等動物舔,無需接種狂犬疫苗;

3、完整的皮膚接觸狂犬病動物或人狂犬病病例的排洩物,無需接種狂犬疫苗;

4、中國的人間狂犬病99%由家養的貓、狗通過抓咬傷傳播,理論上所有的哺乳類動物均可患狂犬病。但是人類對齧齒類(尤其小型齧齒類,如:花栗鼠、松鼠、小鼠、大鼠、豚鼠、沙鼠、倉鼠)和兔形目(包括家兔和野兔)的大規模檢測顯示,此類動物極少感染狂犬病,狂犬病病毒終端溢出性感染僅為偶發事件,說明此類動物並非狂犬病的貯存宿主,也不參與該疾病的流行和傳播,也未發現此類動物導致人間狂犬病的證據,因此暴露於這類動物,通常不需要接種狂犬疫苗;

5、被非哺乳類動物如禽類、魚類、昆蟲、蜥蜴、龜、蛇、鱷魚等咬傷、抓傷等,無需接種狂犬疫苗;

6、隔著很厚的衣服被可疑患病動物抓、咬傷,可疑動物的牙齒或爪子未穿透衣服與皮膚直接接觸,僅造成皮膚的機械性損傷,無需接種狂犬疫苗。

.............

上述這些情況如果接種狂犬疫苗,即為典型的狂犬疫苗濫用。


疫苗與科學


安平解裘康愛在線

防範未然肯定比亡羊補牢好,只是疫苗接種誰也不敢兒戲,因為誰也沒法肯定肇事的貓狗一定沒問題,更何況還有那麼長的潛伏期。要想在源頭杜絕問題,還是要在事主身上入手,做到貓狗百分百的疫苗接種,減少流浪動物數量,應該絕大部分的狂犬病毒可以消滅。這個在歐美國家已經實現了,可在中國還是需要過程去實現的一件事情。個人認為與其花大力氣的來給人事後處理,還不如花時間給源頭杜絕問題,再就是加強貓狗接種後的檢測,這是一種基本排除是否有狂犬病的☝️好辦法。既然肇事動物沒問題,那麼人就可以不要再去注射疫苗了。


梅子姐34

狂犬疫苗在中國是被動性免疫的疫苗,除非貓狗類動物抓咬傷一般不會去注射該疫苗。狂犬疫苗有著它的適應症,在國家的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裡是不存在狂犬疫苗的濫用問題。但在現實生活當中見過被老鼠咬傷雞喙傷也要求注射的,甚至兩人打架被咬傷一方要求注射的。其實這種情況是不用注射狂犬疫苗的,頂多注射一支破傷風針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