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裡,為何說瑛貴人是浣碧對甄嬛的一個陰謀?

李亞東

《甄嬛傳》中的瑛貴人可真的是躺著也中槍的典型形象了,按說瑛貴人的入宮應該是浣碧安排的一條長線,不料這條線卻被三阿哥踩斷了。浣碧安排採蘋進宮可謂是一箭三雕之舉。

為了轉移皇上對玉嬈的視線,浣碧安排了侍女採蘋進宮侍奉皇上。採蘋是浣碧精挑細選出來的,是從王府到清涼臺拔尖的美人,且還會彈琴,宮中待了多年的浣碧對皇上的喜好應該多少還是瞭解的,她應該有把握採蘋這樣的女子進宮時會得到皇上的寵愛的。其實,浣碧的眼光還是極不錯的,採蘋進宮之後很快得到皇上寵愛,先是封為瑛答應,接著又晉為貴人。

浣碧以讓採蘋進宮是以維護果郡王的處境的名義,所以首先浣碧送瑛貴人進宮是為了果郡王。若採蘋能得到皇上寵愛,那麼以採蘋對果郡王的忠心必會維護果郡王。

其次,既然採蘋美貌拔尖,且擅彈琴,這和通音律的果郡王便可能存在有共同話題,而且採蘋已經跟了果郡王五六年,且曾在清涼臺伺候的侍女都是可信任之人,說明在果郡王心底還是覺得采蘋極為可信的,二人之間是否會有繼續發展的可能,私以為浣碧是有此疑慮的。

浣碧本就不是果郡王的心上人,再加上府上還有一個孟靜嫻,浣碧大概也不會再允許出現一個人來分果郡王的心了。所以,此舉也為自己除去了一個潛在的隱患。

再次,浣碧送採蘋進宮,很難說沒有威脅甄嬛的意思在裡面。果郡王躺雪地救甄嬛的事情當時在清涼臺伺候的採蘋必然是一清二楚的,而這樣的事情在甄嬛回宮之後已經是她不可觸及的一個隱秘。

此時,浣碧卻送了一個知道甄嬛和果郡王私情的人進宮,這不能不讓人多想,浣碧是在提醒甄嬛,她是有把柄在自己手裡的。從另一方面來說,假如瑛貴人這條線不斷,也許以後會盛寵不斷,那麼她還有可能分去甄嬛今日所受的恩寵。不管怎麼說,送採蘋進宮對甄嬛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而甄嬛在聽到浣碧送進宮的人是採蘋之後也是愣住了。


花溪小妖

是的,瑛貴人可不是個簡單的人

按照劇中說法,還是採蘋的瑛貴人是果郡王救助來的孤女,被果郡王派來照顧甄嬛,果郡王與甄嬛之事甚為機密,能來伺候甄嬛的必然是果郡王十分信任之人。


甄嬛因玉嬈之事受皇上冷落之時,與浣碧商議進獻美人給皇上,浣碧當即攬下了此事,回家便與採蘋商量送她進宮,這是一箭雙鵰之計,既可以安插一個釘子在甄嬛身邊,又可以除去自己身邊的一個隱患。


果然皇上十分喜歡採蘋,封為常在,並賜號瑛,瑛者,玉的光彩,而且瑛貴人彈得一手好琴,尤其是高山流水被皇上讚譽宮裡最好的,瑛貴人有如此琴技必不是進宮後現學的,而對一個流離失所的孤女最好的解釋就是她本出身名門,因為父兄輩見罪於皇上致使家族敗落,才貌雙全的採蘋才被果郡王救了下來,藏在清涼臺。



浣碧成了果郡王側福晉,必定旁敲側擊的打聽過,所以她要把採蘋送進宮,如果甄嬛繼續糾纏果郡王,浣碧就會利用瑛貴人的身世會威脅果郡王來要挾甄嬛,只可惜,瑛貴人具美玉光彩,為她招來了殺身之禍。


秋雨兮兮

浣碧之於甄嬛不同於流朱,不知浣碧從何時知道自己的身世的,自此便心有不甘,典型的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她對甄嬛是很嫉妒的,當然這也不能全怪浣碧,應該怪那個看似忠厚老實實,其實道貌岸然的甄遠道,敢做不敢當,即使不是浣碧,換作旁人,有這樣的身世,恐怕也不能像流朱一樣心懷感恩,忠心耿耿。甄嬛也是個有心胸的,浣碧的種種她都沒有計較,還十分為她打算,這個長姐比父親還要合格。但浣碧的不安之心始終不變,覬覦皇上不成,又因果郡王安慰她幾句轉而惦記起王爺。果郡王心中只有甄嬛,浣碧在家宴上設計使王爺珍藏小像掉落,繼而成功嫁入果郡王府為側福晉。採萍是王爺



別院侍女,因王爺對其有恩,對王爺忠心耿耿,王爺亦待她親厚。當初甄嬛在王府養病時,浣碧就對採萍採藍心生妒忌,旁敲側擊打聽她二人身份。如今入府主事,焉能不拔除眼中釘,說的好聽是為長姐解玉嬈之憂,實則是怕她和王爺日久生情,本來已有一個鐘情王爺多年的孟靜嫻與她平分秋色,她又豈能容許採萍這樣容顏嬌美柔情似水的女子存在。採萍雖
知道果郡王與甄嬛的關係,但她的忠誠浣碧是有信心的,要不然如若採萍揭發他們,果郡王必死無疑,那對浣碧做為甄嬛義妹也不能倖免。所以與其說送採萍入宮對甄嬛是一個陰謀,不如說是為她自己掃除隱患,她對暗戀王爺的葉瀾依無計可施,對鍾情王爺的孟靜嫻也無能為力,對付一個小小侍女還是遊刃有餘的。這就是浣碧的格局,永遠難成大事。可惜瞭如花似玉的採萍,雖被封為瑛貴人,卻被三阿哥連累,早早地香消玉殞。


梅花落肩頭

首先我想先說說我對浣碧的看法,這是個讓人很不舒服的人,倒不是因為她個人的性格行事,而是因為人設——她是甄嬛有血緣關係的妹妹,卻在家族中被當做奴婢使用。

讓血親為奴,這在儒家傳統文化中是極其令人不舒服的,雖然儒教有吃人的一面,但對於血緣非常看重,可以說儒家制度就是以血緣為聯繫建構起來的。浣碧就算是私生女,就算是罪之女,正常的對待方式是要麼乾脆不認,要麼送去別人家當一般女孩扶養,但不可能讓她在自家為奴,這是對甄家血緣的侮辱。(而且中國講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就算是罪臣之女,如果朝廷不想連親家一起整一般不會怎樣,也沒必要隱瞞) 試想,儒家最重長幼尊卑,卻讓一個實際上的小姐自稱“奴婢”去伺候另一位平輩的小姐,罔顧綱常啊!

流瀲紫還借鑑紅樓夢,紅樓夢裡可是連庶嫡都待遇差不多,但主子丫鬟地位天差地別的,丫鬟再厲害也可能被打死或趕出去,難道甄家會這樣對自己的血親女兒?連冰與火之歌那種私生子不算人的背景設定,都不敢讓雪諾當奴僕去伺候蘿蔔啊。 結果甄嬛傳裡還真這麼做了,從爹到甄嬛,居然沒人覺得這有什麼問題,也沒人把浣碧當血親,都是一副我養了你這個奴才你該感恩戴德的模樣?


因此我覺得浣碧後來背叛過甄嬛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對於瑛貴人是對甄嬛的陰謀我是不認可的。浣碧是有一點小家子氣但是最後她嫁與果郡王也算是滿足了她一生的缺憾。她送瑛貴人給甄嬛一是為了能從皇帝那裡及時打聽他對果郡王的態度。二是瑛貴人長相美貌,難保果郡王垂涎,因此以她小心眼的態度也要送瑛貴人出宮。既給了甄嬛一個人情,也免得後顧之憂。


歷史知二三

浣碧啊?整天就想著撬她長姐甄嬛的牆角的人唄。說實話,無論是看電視還是看小說我都特別討厭她,覺得她矯揉造作,還不擇手段。



眾所周知,她是甄嬛的妹妹,是她爹跟一個擺夷女子所生,因為她母親是罪臣之女,所以她爹沒敢公開,她娘死後悄悄把她帶回府中讓她陪伴甄嬛長大。她一直覺得她跟甄嬛都是小姐,憑什麼甄嬛可以入宮為妃她卻只能做侍女,因此一直想飛上枝頭變鳳凰。所以後來她背叛甄嬛也就不足為奇了。說實話,流朱死的時候好想給編劇寄刀片,為什麼死的不是浣碧?為什麼?為什麼?

浣碧入宮後想勾搭皇上,被甄嬛識破,說她跟甄嬛長得像,如果甄嬛出事,只會連累她,反而什麼好處都撈不到,所以她把目光放到了果郡王身上。

大家都知道果郡王珍藏有一枚甄嬛的小像,在皇上宴請摩格的宴會上,浣碧使計讓小像掉了出來,在皇帝的疑心中出來承認小像是她的,從而如願當上了側福晉。因為她是甄嬛的妹妹,所以果郡王讓她主持府裡的一切大小事。

她們第一次去清涼臺,浣碧就覺得采萍(也就是瑛貴人)長得特別漂亮是個大大的威脅。所以當她當上側福晉後,適逢宮裡選妃,就順理成章地把採萍送到宮裡做了瑛貴人。如果不是浣碧,採萍根本就不會入宮,不會遇到三啊哥,更不會因宮鬥而死去。


所以,瑛貴人真的好無辜啊。


哎喲喲63371

浣碧把瑛貴人送進宮,的確有自己的私心,但是說是對甄嬛的一個陰謀,倒也算不上。

首先看,瑛貴人進宮的直接原因是為了讓玉嬈拜託皇上。

甄嬛的親妹妹玉嬈入宮陪伴姐姐,卻因為長得像純元,被皇上看上了。

但是玉嬈看慣了姐姐在後宮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日子,不願意步姐姐的後塵,何況她此時已經和慎貝勒情投意合。甄嬛最疼愛這個妹妹,自然願意成全她,可是當時後宮嬪妃不多,皇帝的心思總盯在玉嬈上,所以需要再有個才貌不在玉嬈之下的人,吸引皇帝的注意。


這時候浣碧主動請纓,挑選美女。


玉嬈才貌雙全,又長了一張純元臉,皇帝一見傾心。要吸引皇帝的注意力,尋常的美女肯定不行,肯定需要那種傾國傾城,又多才多藝的美女。這樣的女子,果郡王府能有幾個?出類拔萃的瑛貴人就不幸被選中了。

其次,瑛貴人太美,浣碧送入宮,給自己除掉了一個潛在的情敵。

瑛貴人容貌出類拔萃,溫柔賢惠,又得王爺的信任,從果郡王讓她伺候甄嬛就知道,絕對是果郡王的心腹。這樣的人讓浣碧有危機感,府裡有一個孟靜嫻就夠讓她頭疼了,可決不允許再出現一個瑛福晉,所以趁這個機會把她送走,永絕後患。

第三,如浣碧勸瑛貴人入宮時所說,為了果郡王。


浣碧雖然自私,連姐姐甄嬛也背叛過,但是對果郡王是一片痴心,甚至在果郡王死後,撞棺而死。所以她再有私心,再嫉妒甄嬛,也不可能不顧及果郡王的安危。所以送瑛貴人這個對果郡王忠心耿耿的丫鬟過去,的確是為了果郡王。

至於瑛貴人知道甄嬛出宮後和果郡王的秘密,可能威脅到甄嬛等,以浣碧的智商,恐怕想不了那麼多,否則當初也就不會不分輕重的被曹貴人拉攏了。

當然後來事實也證明,瑛貴人的確對果郡王忠心耿耿,並沒有洩露過甄嬛和果郡王的秘密,沒有與甄嬛也敵。

只是可惜瑛貴人太過溫柔美麗,溫婉漂亮了,不僅迷住了皇上,更吸引了做事不經大腦的三阿哥,最終被他連累而死,真是紅顏薄命。



浣碧也是個可憐人,雖然所作所為並不討人喜歡,但是除了當時被曹貴人所騙,出賣了一次甄嬛,之後對甄嬛也算盡心盡力。最後甄嬛成全了她,讓她入了甄家的族譜,以甄家二小姐的身份風風光光嫁入了果郡王府,自然明白,她和甄嬛是一條線上的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不可能再對甄嬛玩什麼陰謀。


閒話甄嬛傳

《甄嬛傳》裡,瑛貴人和浣碧都是可憐之人。

瑛貴人本是果親王允禮所救的孤女,本身就夠可憐了,結果又被人送來送去,因為和三阿哥之間的事情,最終被皇帝賜死,以保全皇家的名聲。


浣碧本和甄嬛是同父異母的親姐妹,在家中只不過是一個奴婢,毫無親情可言,實在也是可悲可憐。

浣碧是喜歡允禮的,當甄嬛和她商議要送人給皇帝來爭寵時,浣碧立即就把瑛貴人送進了後宮。在這裡浣碧還是動了一點小心思的。

一方面,瑛貴人長得美,浣碧怕允禮對瑛貴人動心,對自己形成威脅,要知道,甄嬛已經和允禮有過一腿了,浣碧不會再允許有另外一個人對自己有威脅。


另一方面,瑛貴人還在果親王府中時,是親眼見過允禮和甄嬛之間那些不為人知的事情。如果瑛貴人有心要陷害甄嬛,隨便在皇帝面前一說,這些事情足以讓甄嬛死上一百次了。這就是為什麼甄嬛聽到瑛貴人進宮時會如此害怕的原因。

說白了,浣碧送瑛貴人進宮,既給自己除掉了一個潛在的威脅,同時也能震懾甄嬛,在甄嬛身邊安插一個隨時會炸的地雷,一舉兩得。


小鎮月明

瑛貴人,原名採蘋,果郡王所救之孤女,後在清涼臺做侍婢,之後被浣碧安排入宮,成為雍正嬪妃,最後被雍正賜死。那麼浣碧為什麼要安排採蘋入宮?她是出於何種目的呢?

浣碧嫁給果郡王如願做了王府的女主人,但果郡王心裡卻只有甄嬛一人,浣碧又怎會不知?她能主持王府大小事物也不過是果郡王看在甄嬛的面上。

皇上有意將玉嬈留在身邊,甄嬛為將皇上的注意力從妹妹身上移開,便想安排既可信又安全的人給皇上,這時浣碧變主動應下此事。當然!浣碧有浣碧的打算。既可以讓採蘋遠離果郡王身邊,使自己少個情敵,又可以在甄嬛的身邊埋下一枚棋子。

採蘋入宮成為了瑛貴人,她卻並不開心,原因是她已愛上果郡王。在御花園遇到三阿哥已經說明了一切,她說自己在思念家人,可她是孤女,哪來的家人?這家人說的就是果郡王。



浣碧怎會不知採蘋的心思,這才把她安排進宮。而採蘋以前又在清涼臺做事,說明當年甄嬛和果郡王在清涼臺發生的一切,採蘋都知道。這對甄嬛不就是一種威脅嗎?自己身邊少了個情敵,甄嬛的身邊卻多了個情敵。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採蘋年紀輕輕卻死於非命。

最可憐的就是採蘋,終其一生都是被人賜來賜去,為他人左右。可惜了這個溫柔善良的姑娘,到最後卻香消玉殞。


明天論娛樂

我不認為瑛貴人是浣碧對甄嬛的一個陰謀。

首先說動機,浣碧此時已經如願嫁給果郡王為側福晉,她現在的情敵已經從甄嬛變成了孟靜嫻,而且浣碧現在的身份是鈕祜祿家二小姐,甄嬛倒臺對她來說百害而無一利。如果她真要用對付甄嬛,也不會用瑛貴人,因為瑛貴人出身果郡王府,一旦瑛貴人出事,首先連累的不是甄嬛而是果郡王。所以就算浣碧再恨甄嬛,也不可能用自己府裡出去的人。


再者,如果說浣碧在剛入宮時心中有想法,那麼自從她跟甄嬛出宮修行再到回宮,一直對甄嬛忠心耿耿,再無二心,她沒有必要大費周章的再舊事重提,打擊報復甄嬛。而且瑛貴人在宮中會有什麼境遇,是一舉得寵還是老死宮中,浣碧一點把控力也沒有,又談何陰謀呢。

而且浣碧還要照顧到果郡王的想法,甄嬛若是出事,果郡王肯定會全力以赴去救援,到時浣碧不是更被動嗎?

所以於公於私,浣碧都不可能拿瑛貴人去陷害甄嬛。



瞳心看世界

當甄嬛聽說浣碧送來的人是採頻(瑛貴人)時,臉上止不住微微一笑,其實原因很簡單

採頻當初在清涼臺見證了甄嬛和王爺的一段英雄救美的故事。當時甄嬛被廢出宮,身患咳疾是果郡王救了她。


而採頻對果郡王的心思浣碧是清楚的,把一個知道甄嬛和果郡王底細的人送到宮裡去,加上這個人又是甄嬛的情敵,如果稍有不慎,這對甄嬛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定時炸彈。


不過還好三阿哥做死,不然浣碧的陰謀沒準哪天就實現了。

浣碧雖然是甄嬛的侍女,但她知曉自己的身世,加之又是一個有野心和不幹屈居他人之下的性格,和姐姐一樣喜歡的都是果郡王,偏偏果郡王對甄嬛愛得死去活來,除了自己是庶出之外,其他各方面條件都自覺不比姐姐差,但什麼好事都輪到姐姐頭上,種種原因造成了她內心深處不得不想和甄嬛爭一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