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觀誠受罰,敲響金誠式PPP融資警鐘

金觀誠受罰,敲響金誠式PPP融資警鐘

葉中鮮

浙江證監局手起刀落,浙江金觀誠應聲而倒。

這事得好好梳理梳理:5月23日,浙江證監局在官網上發文指出, 在日常監管中,發現浙江金觀誠財富管理有限公司(工商登記名稱已變更為“浙江金觀誠基金銷售有限公司”)存在借用關聯方經營場地銷售私募基金產品、公開誇大宣傳等情形,反映出公司內部控制存在重大問題,經營管理存在較大風險。基於此,該局決定對你公司採取責令改正並暫停辦理基金銷售認購和申購業務6個月的監督管理措施。

金觀誠受罰,敲響金誠式PPP融資警鐘

浙江金觀誠基金銷售有限公司

浙江金觀誠身上自帶一層謎感,因證監部門的懲罰而“上了頭條”。小弟受罰,大哥浙江金誠控股集團也浮出水面。關於金觀誠基金銷售公司,其官網介紹,浙江金觀誠基金銷售有限公司是浙江誠澤金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旗下針對客戶基金理財投資需求的專業子公司。

金城集團從名不見經傳到顯聞於世,則是其宣稱有5700億元PPP項目奔湧而來,並誘發了證券時報的質疑機制。金誠集團作為一個賣理財產品的金融公司,華麗轉身於增加了數千億的訂單,一舉成為僅次於中國建築集團、中國交通建設集團的“全國三甲”,讓人不得不歎服其創造了一個“金誠速度”。

金觀誠受罰,敲響金誠式PPP融資警鐘

5月22日,金誠控股披露擬800萬港元收購集團旗下浙江金觀誠基金銷售公司。

PPP項目本身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受著嚴格的程序限制和條件約束,非一紙合同就能證明其真實性和可行性。對外宣稱的5700億元的項目,與可以查證的數據之間,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天壤之別,無據可查就開始融資,恰如外界所言,金誠集團“膽子也太大了”。

還記得那個驚豔世界的“巴鐵”嗎?那個近乎於“永動機”式的傳奇,忽悠得外界如痴如醉,高大上的高鐵投資方,用一個“科技畫餅”對外融資,繼而建成了一個龐大的非法集資帝國。以改變公共交通狀況為名的非法集資金融騙局,讓整個社會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相比較而言,PPP項目更具有迷惑性和誘惑力。地方政府的信用背書,項目的自帶的盈利性,加之利潤的可保障力,都足以令外界資本趨之若鶩。PPP看起來高大上,理解起來也晦澀難懂,通俗點講,就是“用社會資本辦公共事業,用明天的錢辦今天的事”,政府出項目引來資本建設、生產和經營,公眾享受公共福利帶來的便利,各取所需求,一舉多得。

金觀誠受罰,敲響金誠式PPP融資警鐘

浙江金觀誠發出情況說明,對投資者道歉,表示接受處理意見

至於項目是否真實,能否落地,還有待於後續性觀察。外界判斷項目的真實性,除了現場查驗,還有信息查詢與信息披露,最好的保護則是要相信“天上不會掉餡餅”。你想要高利潤,終將眼淚伴著本金齊飛。

物極反常則為妖,自古深情是渣男。不合理的現象背後,總歸有合理的解釋。穿透核查,金觀誠背後的大poss終將顯身。從媒體調查看,金誠集團在很多項目操作過程中,從項目流程,到資金募集,均對外宣稱為模式創新,其實很多地方都涉嫌違法違規。比如,金誠集團在項目操作中,普遍存在著自融自擔的情況,這顯然是不被允許的;PPP項目不能有回購,而金誠集團在給投資者介紹時,頻頻提到項目兜底回購,多重保障。另外,金誠集團對外發售的私募產品,很多時候沒有針對具體項目實施分離,存在資金池問題。

金融公司從事PPP項目不算牛逼,沒有產業和實業從事ppp也不絕頂牛氣,拿下項目後對外分包和合作也不算超級牛掰,尋求合作提取幾個點的項目收入,還得認購發行的理財產品,繳納1000萬-2000萬不等的保證金,一本萬利才真正是“牛上加牛”。最牛的在於,前有“巴鐵之鑑”,近有國家嚴控,外有金融風險,金誠集團還能把作為上市公司,還能把PPP融資玩得遊刃有餘,究竟是其能力太過強大,還是外界的約束力不夠,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金觀誠受罰,敲響金誠式PPP融資警鐘。政企合作PPP項目,不能成為資本炒作的噱頭,更不能成為非法融資的工具。金融風險高壓,龐氏騙局橫行,我們不僅要為浙江證券局鼓與呼,更加期盼,金觀誠受罰只是第一步,對於金誠集團謎一樣5700億元項目,是不是也需要權威部門給外界一個準確的說法和明確的明晰的判斷?政府要注意,公眾要謹慎,監管方也得及時介入,構築一道事前防範、事中干預、事後處置的防護網,讓金誠控股集團卸下濃妝,以真面目在公眾面前走現兩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