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航母首次“會師”遼寧號,雙航母戰鬥群的威力要比單航母戰鬥群強多少?

海日冬晴

航母戰鬥群的作戰能力,主要看空情保障範圍,和艦載戰鬥機的作戰能力。以遼寧艦為例,艦載機在30架左右,其中殲15殲擊機20架,由於該艦拆除了原有的老式導彈發射井改為機庫,遼寧艦各種艦載機數量將在50架左右。

在預警機沒有上艦之前,為艦載機做空情保障的是艦母上的艦載雷達和編隊內各驅護艦的艦載雷達。遼寧艦的艦載雷達對空探測距離約在400公里左右。


艦載預警機一種是進口的卡31預警直升機,一種是國產的直18預警直升機。直18的性能要優於卡31,直18服役形成戰鬥力後,可對約150公里外的掠海反艦導彈目標和200公里以外的飛機進行跟蹤和鎖定。就是說直18可以在距離編隊約400公里的空域連續巡邏至少5小時左右,航母上如果搭載5架直18預警機,就可以對600公里外區域實現24小時連續不斷的空中探測和監控。

這樣殲15的空情保障距離就擴展了將近一倍,而且還能獲得對海上和低空目標的引導信息。這樣看來,一個航母戰鬥群可以控制的範圍在25萬平公里左右,如果是雙航母形成合力,至少可以對50萬平方公里範圍內的敵對目標進行有效打擊。


新型航母艦載將是殲15的改進型號,即加裝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殲15B。有源相控陣雷達比脈衝多普勒雷達,探測距離更遠、目標分辨能力更高、多目標打擊能力也大大加強。搭配霹靂10、霹靂15和SD10A空空導彈,將具備200公里內的超視距作戰能力。殲15B屬四代重型戰機,除空空導彈外,還可攜掛空艦、空地制導武器,具備對海上和陸地目標的攻擊能力。

國產第二艘航母,與遼寧號形成雙航母戰鬥群,估計驅護艦數量也不會低於10艘,確保一定範圍的局域優勢應該沒問題。


燕北林叢

雙航母戰鬥群首先是艦艇數量上就要比單航母戰鬥群多出一倍,而帶來的效能卻要超過一倍。從防禦角度講,雙航母戰鬥群能夠放出更多的預警機,外推預警範圍。單航母戰鬥群預警機預警半徑為600-800公里,而雙航母戰鬥群的預警機則可以進一步外推到800-1200公里,防禦縱深顯著擴大,能夠提供更多的預警時間,更充分的做出防禦決策和準備。

由於護航艦艇顯著增加,那麼編隊各艦艇之間可以形成更大的防禦圈,指揮控制能力將得到大幅提升。在外層防空,由於艦載戰鬥機數量大幅增加,因此可以派出更多的艦載戰鬥機,外推防禦半徑。比如單航母的艦載戰鬥機距離母艦400-500公里,因為再撒開會由於數量上的不足而導致出現防禦間隙。但是雙航母戰鬥群撒出去的艦載戰鬥機數量多,那麼前置距離可以到母艦500-700公里,基本使敵方失去防區外發射反艦導彈的可能。而且外推防區,也能增加艦載戰鬥機攔截敵機的次數,減輕中層和內層防禦的壓力。

對於反潛也一樣,雙航母有更多的護航艦艇可以實施對潛搜索,同時還可以派出更多的艦載反潛直升機實施搜索和攻擊,這樣不僅搜潛範圍擴大,而且發現潛艇和攻擊潛艇的成功率也會明顯提升。

在攻擊作戰時,雙航母編隊能夠投入的戰鬥機數量增加。如果用於反艦作戰,可以進行更靈活的多向攻擊,達成更強的“飽和攻擊”能力。這樣,將會顯著增加敵方的防禦難度,突防成功率則會大增。如果用於對地攻擊,不僅戰鬥機數量增加,而且攻擊波次也會增加,可以連續向對手發起高強度攻擊。比如單航母向對方發起2輪攻擊,雙航母則可以發起3-4輪。(S)


聯合防務

這個問題好回答,雙航母威力鐵定比單艦強太多,這可從攻擊力和防禦力比較。

攻擊力:航母的攻擊力全靠艦載機,雙航母協同作戰可以提供雙平臺,一可提高艦載機起降頻率,增加攻擊次數;二可寬鬆搭配更多不同用途艦載機種,如空中格鬥的殲擊機,防潛艇的反潛機,轟炸機可配備對地攻擊的巡航導彈和高爆炸彈,對艦攻擊則配備魚雷和空艦導彈。當年中途島海戰南雲就是情報不準判斷失誤,對地和對艦攻擊把握猶豫不決,結果艦載機往返起降,慌亂裝卸不同彈種,被美國捕個正著,全軍覆沒。三可多角度全方位對敵攻擊,讓敵方自顧不暇防不勝防。四可提高艦載機作戰半徑。雙航母就有兩個起降平臺,若配合作戰,可以大大延伸艦載機攻擊半徑,艦載機可最大距離攻擊敵方,並靈活就近降落到另一艘航母上。

防守力:一可提供更大範圍的雷達防護網。二可相互協防,多一個防空平臺,減輕單艦防空壓力。三可增加對敵搜索偵查能力。大海茫茫,要在大洋中搜索潛在威脅僅靠單艦偵查能力捉襟見肘,而衛星偵查不能同步,且受天氣影響,還不能偵查潛艇。如果是雙航母平臺,則可相互配合,立體化搜索敵方佈署,實時共享偵查信息情報,大大提高我方航母防禦力。


踏浪歸來2018

根據相關報道,遼寧號航母回到大連造船廠例行維修,與再建的首艘國產航母共同合影同框,以如此方式實現了我國雙航母會師,意義巨大。正所謂雙拳難敵四手,一個好漢四個幫,我國雙航母形成的戰鬥力比單航母的戰力提升不是一倍,而是十倍。

航母是海上的移動軍火庫,是一座戰鬥力驚人的武裝力量,航母可以遠程巡航與執行攻擊任務,是一個國家海軍力量的重器!根據相關資料,我國的遼寧號航母是一艘中型偏大的常規動力航母,可以搭載60架戰鬥機,配備近2000戰鬥人員,是烏克蘭專為中國設計的一艘航母,以相關參數見下圖:

我國有了第二艘航母后,可以與遼寧號結成航母戰鬥群,威懾敵對勢力。國產航母建成後,可以快速訓練更多的航母戰鬥人員,有了相關參數後,可以再生產十艘航母,如此一來,我國的海軍力量將雄霸全球,任何敢損害中國國家利益的內外敵對勢力都將被我國的武裝力量打擊。

目前我國只有一艘航母,還不足以真正與第一海軍相抗!但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了二就很快有很多,這種威懾效果是目前雙航母對敵對勢力的最大戰力,也是對國人的激勵。有了兩艘航母,就相當於雙拳變成了八肢,相互配合下,在一定的局部戰爭中可以穩操勝劵。


大秦鐵鷹劍士

近日,我國訓練航母,遼寧號,返回大連港進行休整


而在大連港內,我國首艘國產航空母艦002號首次海試已經歸來,正在船塢內緊鑼密鼓的刮船底,準備迎接不久之後的第二次試航。

也就是說我國雙航母碰頭了

曾幾何時,在蘇聯尼古拉耶夫造船廠之畔,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瓦良格號航空母艦兩兄弟遙相呼應。但是不久之後,蘇聯解體了 兩兄弟也就此淪落天涯。(俄羅斯館軍艦叫他)

在瓦良格來到中國進行了變性手術之後更名為遼寧號服役,並且,遼寧號,現在看著她的妹妹。且在以後能看到中俄聯合20xx軍演上庫茲涅佐夫號,遼寧號,山東號,共同進行演習的畫面。

話說遠了,講解一下這個雙航母戰鬥群的戰鬥能力吧,這兩條航空母艦,別的什麼都不說,至少航空作戰能力乘二,(艦載機出動速度上升,有利於打擊編隊快速組成)



然後兩個航母打擊群融合那麼自然是防空能力也上升,(數據鏈指揮能力上升)

而且作戰程度上升,兩條航母在一塊兒,那麼就可以擠出更多的戰鬥機執行,戰鬥任務。


尋找丟失的方向盤

2018年5月28日,遼寧大連,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與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同框,中國雙航母首次“會師”,旁邊就是徐霞客號綜合保障船。

圖為“會師”現場照

由於航空母艦是一個防護能力較為薄弱的艦艇,所以需要其他軍艦的配合。一個航母打擊大隊是由多艘不同類型的軍艦組成的,如果是雙航母,那麼整個打擊大隊的軍艦數量會非常多,而且要以這兩艘航母為核心組成同心圓一樣的防禦陣型。

圖為美國航母戰鬥隊形

航母並不是越多越好,1+1並等於戰鬥力2,越多的航母加入對對航空運作影響越大,三艘以上的航母很難再2小時內投放或回收所有的打擊力量,再多的軍艦也只能把飛機停在機庫,並不能直接產生戰鬥力,在二戰中,幾乎沒有超過三艘以上的航母編制在一個艦隊中,這就是航母艦隊要發揮高效作戰的指揮能力和運作能力的極限。

圖為殲15機群在甲板上等待起飛

雙航母戰鬥群,一次性就能投入雙倍的戰鬥機參與作戰,而且航空調度也更容易,如果預計一個攻擊波次能夠出動12架J15戰鬥機(遼寧號一半的載機量),雙航母就是24架,如果一架攜帶4枚反艦導彈,以及一些空對空導彈進行自衛,那麼一次就是96枚反艦導彈,以2枚打一艘軍艦,就是48艘。而目前日本海自一共10個級別49艘驅逐艦,也就是說一個波次就能打掉差不多整個日本海上自衛隊。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有替換的,這次遼寧號到大連也是為了進行維護,航母要出航,就要維護保養,這樣可以輪替進行保養與巡邏,比起法國一艘戴高樂,出海回來維護海上就沒航母可用,那是強太多了。


軍情解析

因為中國淪落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百年國恥就是從海上開始的!

從此,有海無防的華夏族便在屈辱的泣血,泣淚中受盡苦難與屠戮,"東亞病夫","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羞辱接踵而至。

日本侵華戰爭中,在日本軍國主義的船堅炮利面前,讓多少炎黃子孫欲眼望穿,撕心裂肺,欲哭無淚!讓多少抗日先烈前撲後繼,血灑疆場!又讓多少在天有靈的中華英靈,依然在泣血,無法暝目!

然而,中華民族2018牟5月27日的今天,圓了晚清政府,北洋政府,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數先輩的海上強國夢想!因此說",今天絕對是值得炎黃子孫驕傲,華夏族俱歡顏與普天同慶的一天!

雙航母戰鬥群和單航母的火力對比不應該是I十l二2的類比,其火力打擊效果一定是1十1>2。因為,″雙航母編隊無論是從戰略威懾,還是火力打擊,和心裡震懾,,以及外防區,中防區,內防區的火力配置,防禦力量,都是單航母編隊無法比擬的。既然我國二艘航母同框出現,只要第三艘航母下水那天,也許就是我國擁有二個航母編隊那天。

中國遼寧艦航母編隊的實力,己經超過英法俄等國,僅次於美國航母編隊的實力。因此,"關於雙航母戰鬥群的威力比單航母戰鬥群強多少的問題,只能以美國航母編隊為參照"!

美國的尼米滋航母編隊的戰鬥編制為,一艘航母,2艘導彈巡洋艦,2艘導彈驅逐艦,一艘驅逐艦,一艘護衛艦,一至2艘攻擊核潛艇,一至2艘供應艦。艦載機85架,滿載排水量10萬噸。

美國這個大縱深,多層次,火力集中的一個航母編隊的攻防體系,足以摧毀一箇中等的國家。

中國的遼寧艦航母編隊的戰鬥編制(2016年)為,一艘航母,052C型驅逐艦2艘,052D型驅逐艦一艘,054A型驅逐艦2艘,056型護衛艦一艘,903型綜合補給艦一艘,2艘攻擊型核潛艇,艦載機50架,總計近20艘艦艇!滿載排水量6.7萬噸!


通過中美兩國的航母編隊實力對比不難發現,如果我國擁有雙航母編隊後,滅掉一箇中等國家簡直是不費吹灰之力的!

因此說,我國海軍現在空,地,海,三防一體的攻防實力,已經無可爭議的進入世界海軍強國序列。


相忘江湖71941665

歷史告訴我們,雙航母是打勝仗的關鍵。中國雙航母同框,這是可喜可賀的大事,必須得恭喜中國,成為當今世界上惟二有能力組建雙航母戰鬥群的國家。單航母戰鬥群嚇唬人的意義大一些,雙航母的實戰意義大一些。單純象小學生一樣比拼艦載機數量多少,沒有任何意義,重要的是,無論平時和戰時使用,雙航母的靈活性更大。

圖一:雙航母幾乎可以說是英國能在馬島戰爭中制勝的關鍵。

以平時而論,單航母幾乎不太可能維持一年365天,不間斷的海上巡邏。航母總需要加油,需要回船塢維護保養,附屬的護航驅逐艦、護衛艦和核潛艇,也需要定期維護保養。而雙航母就可以有個替換,在平時組成兩個單航母編隊,一個航母戰鬥群回家保養,另一個航母戰鬥群海上巡邏。

以戰時而論,視敵人的強弱和衝突的威脅程度,兩個航母戰鬥群可以合併,組成一個雙航母戰鬥群。強化防空和制海能力。美國在實戰中,對於中等規模的地區衝突,就會加強為雙航母打擊群,面對潛在的高威脅,甚至會強化為三航母打擊群

圖二:只靠一艘無敵號航母,無法為艦隊提供防禦。

以遼寧艦為例,大家經常會看到的照片是兩個前起飛點各放一架殲15,後起飛點不放殲15。這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遼寧艦目前的主業是防空,並非制海或是對地打擊。這是因為後起飛點過於靠近艦尾,艦載機無法進行降落作業。

優先防空,這是遼寧艦的先天限制,艦體太小無法放大甲板面積,並且不能通過後天的改造改進。然而任何戰役最終是靠進攻取勝的,單單防禦並不能獲得勝利。有了17號艦的加入,就可以大大增強打擊能力。一艘艦撐起防空傘,專職防空任務,另一艘艦的殲15團可以全力執行對地對海打擊任務。

圖三:馬島戰爭中,競技神號航母的機庫。

以史為鑑,雙航母戰鬥群在歷史的實戰中是非常成功的。英國之所以能馬島戰爭中獲勝,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擁有兩艘航母,可以組成兩個單航母戰鬥群,或是一個雙航母戰鬥群。阿根廷儘管非常英勇頑強,能偷襲謝菲爾德號得手,但始終無法穿透航母戰鬥群的防禦,更無法取得制海權。


厲兵

一艘航母作戰威力驚人,兩艘航母在一起怎麼樣?中國起步較晚,對於雙航母協作還是一個概念。世界上對於雙航母的作戰使用和訓練,目前只有美國海軍有這個能力,畢竟人家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對於雙航母戰術協作、攻擊輔助已經非常成熟。

放眼世界,當前能夠抵擋雙航母戰鬥群聯合攻擊的國家屈指可數,雙航母協同作戰,不是1+1等於2數字相加的問題,而是加倍相乘的效果,一箇中等國家,在雙航母的聯合打擊下,有可能毀於一旦。

雙航母作戰,一般都要拉開距離,互相輔助互相照應對方,比如敵方戰機轟炸一艘航母,而另一艘航母可能直接攻擊對方機場,讓對方飛機有可能回去找不到地方落地。再比如對某島作戰,兩艘航母可以從兩個方位同時發動攻擊,使對手必須做出多方位應戰,這就給對方的抵抗加大難度,使他疲於應付。



航母製造和使用,代表一個國家的經濟能力和軍事實力,雙航母協同作戰更是在這種實力上的提升,我國高新技術日新月異,軍事能力在增強,相信不久的將來,雙航母作戰技術肯定會成為現實!


夢裡青山1

雙航母不僅是1+1大於2的事。

首先氣勢上,雙航母戰鬥群更加的兇悍,編隊更大,佔用的海域面積更廣。美國更有三航母編隊,但不常見。雙航母編隊是國家意志的體現。因為很多國家還沒有航母,有航母的大多數兩艘是上限,出現雙航母編隊也就是把一國的大部分海軍都押上了。氣勢的來源還是國家的綜合實力。

雙航母編隊的實力更顯著,海面,水下,空中。如戰鬥機數量達到一定規模,,才能給對手以強大的壓力,而雙航母的載機很可能達到這個門檻,有時候,美國雙航母編隊的戰鬥機比一個國家的先進戰鬥機還多。雙航母編隊彈射器等起飛裝置更輕鬆,戰鬥機多,夥伴加油機等更安全,回收時,有雙航母安全性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