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視等企業被美政府以“莫須有”罪名列入黑名單

除剽竊知識產權外,美國對中國企業是否利用系統後門盜取機密的擔憂始終存在。除通訊業者中興、華為外,中國安防監控大廠海康威視、大華等業者也已被美方盯上,上了美國政府官方的黑名單。

中國《財經》雜誌報導,根據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得克薩斯州共和黨眾議員索恩伯裡(Mac Thornberry, R-TX)提出的草案(H.R. 5515, FY19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Bill),眾議院基於國家安全考慮,禁止美國政府購買中國生產的監控攝像頭等產品,這是對中國科技產品的最新動作。

海康威视等企业被美政府以“莫须有”罪名列入黑名单

被禁止品牌包括海康威視、大華、海能達、中興等廠商。

一直低調行事的海康威視忍無可忍。

海康威视等企业被美政府以“莫须有”罪名列入黑名单

報導指出,這項法案還須提交美國參議院表決,一旦通過還須由美國總統簽署才會生效。但要完全通過並付諸實施存在很多變量,美中之間談判斡旋的空間還很大。

美方已開始拆除相關監控設備

事實上,基於安全疑慮,哈茨勒爾所轄選區內的美國密蘇里州倫納德伍德堡(Fort Leonard Wood)陸軍基地,數月前拆除了 5 個海康威視生產的視頻監控設備。但事件前後,尚未發現任何與安全疑慮相關的證據。

海康威视等企业被美政府以“莫须有”罪名列入黑名单

美國密蘇里州倫納德伍德堡軍事基地

《華爾街日報》今年1月引述倫納德伍德堡基地貝克上校的話說,海康威視的設備是在一個閉路網絡內進行的,不會有安全風險,但在媒體披露後,他們仍然決定拆除這些有可能帶來安全顧慮的攝像機。另有美國國防部一名發言人對該報證實,海康威視攝像機並沒有連接到軍事網絡,但他拒絕說明其它軍事設施是否也使用海康威視攝像設備。

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 4 月 19 日發表的風險報告指出,中國政府可能支持某些中國企業進行商業間諜活動,以“提高企業競爭力並促進政府利益”。其中,中興、華為、聯想、浪潮、京東方、中國電子科技集團(CECT)、北京華勝天成等 19 家公司被點名。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高級研究員詹姆斯·劉易斯(James Lewis)表示,技術和創造新技術的能力已成為美中關係的關鍵要素。美中關係有緊密的商業合作,但相關機構之間也深度互疑,這一差異不可避免地會造成緊張局勢。

熟悉中國政府採購的美國人士也說,設備是否存在後門,數據是否安全,確實是美中之間的敏感領域,摩擦從未停止。中國一些敏感單位人員不能使用某些外國品牌的手機,也是出於類似考慮。

短期業務影響有限

但與中興不同的是,美方此舉對海康威視與大華的營運,影響不至於過大。

海康和大華是中國最大的安防攝像頭提供商。海康威視是全球最大的安防廠商,根據IHS報告,海康威視連續6年蟬聯視頻監控行業全球第一,擁有全球視頻監控市場份額的21.4%。

資料顯示,2017年,海康威視境外營收為122億元,佔比29.22%;境內營收297億元,佔比70.78%。境外收入是其業務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大華股份的境外收入佔比更高一些,2017年其境外收入為68億元,佔比36.12%。海能達2017年境外營收為32億元,佔比高達60.34%。

接近這兩家業者的知情人士透露,海康威視的美國營收比重僅約 8%,大華更只有約 3%。

海康威視最新回應

以下為黃方紅朋友圈發文全文:

5月25日,美國華爾街日報對議案情況作了報道,這也是該報自2017年以來第三次對海康威視進行專門報道。文章再次說明,雖然美軍基地Fort Leonard Wood移除5個海康威視品牌監控設備,但該基地主要工作人員在接受採訪時已明確表示移除(設備)並不是因為安全方面的風險。2018年初,海康威視在美國加州開放了一個實驗室,美國和加拿大政府相關人員可以通過履行必要手續查看海康威視銷售於北美地區的產品的軟件源代碼,可以檢查、驗證公司軟件、產品中是否安插有後門,我們以非常坦誠的態度歡迎政府監管部門的監督。Hartzler議員作為提案人,對所謂的產品安插後門未做調查和核實的情況下,以其主觀臆斷得出極其錯誤的結論。

最後,衷心感謝所有關心和支持海康威視的朋友們!海康威視將持續堅持國際化,我們將在國際化道路上走得更遠。見遠,行更遠!

本文綜合自中央社、浙江在線、C114中國通信網、觀察者網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