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西走廊上,沿絲路長城尋古覽勝

專注中國西部旅行,一個有深度有溫度的旅行平臺

在河西走廊上,沿絲路長城尋古覽勝

在河西走廊上,沿絲路長城尋古覽勝

甘肅是中國現存長城遺蹟較多的省份之一,境內長城總長度達到3600多公里,是秦、漢、明三代長城的西起點,有著名的天下雄關嘉峪關、“長城第一墩”以及全國保存最為完好的漢·明長城(遺址)等。

烏鞘嶺長城

在河西走廊上,沿絲路長城尋古覽勝

作為戍邊重地,烏鞘嶺的戰略地位歷來為古代統治者所重視。漢朝和明朝統治者都在烏鞘嶺上修築過長城。據有關專家考證,烏鞘嶺上現存的明長城仍然是蘭州到武威段保存最好的部分。

烏鞘嶺東望隴東,西驅河西,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烏鞘嶺長城雖然是夯土牆,但從這些僅存的殘垣斷壁中,依稀可以想象當日的雄渾大氣來。據有關專家介紹,現存於烏鞘嶺上的長城是萬里長城中海拔最高的一段。由於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和落後的生產工具等條件,當年在烏鞘嶺上修築長城的艱難程度可想而知。烏鞘嶺是青藏高原、黃土高原的交匯地,多砂石、少土,更少黃土,築長城所需的黃土大多從外地運來。現在,烏鞘嶺上的明長城在馬牙山的映襯下十分醒目。

山丹漢·明長城

在河西走廊上,沿絲路長城尋古覽勝

漢·明長城在山丹境內蜿蜒連綿近百公里,被專家譽為“露天博物館”,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古長城。漢長城在北側,明長城在其裡,兩者相距10米~80米。像這樣修築於不同時代而平行延伸且保存完整的長城,在國內實屬罕見。尤其是這兩條長城又同蘭新鐵路複線、312國道並肩而行,與312國道在2642號里程碑處交匯而過,形成了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遙相互應、交相輝映的壯觀景象,往來車輛行人無不駐足觀賞。

懸壁長城

在河西走廊上,沿絲路長城尋古覽勝

懸壁長城位於嘉峪關關城北8公里處石關峽口北側的黑山北坡。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為了加強嘉峪關的防禦,肅州兵備道李涵在暗壁以外,峽南側的山頭上開始,監築了一條長15公里的片石夾土牆。工程完成於嘉靖十九年(1540年),使關城防禦更加嚴密,古稱“斷壁長城”。 因城牆自山上陡跌而下,在山脊上似長城倒掛,鐵壁懸空,封鎖了石關峽口,俗稱“懸壁長城”。

在河西走廊上,沿絲路長城尋古覽勝

懸壁長城原牆現只餘一截,底闊4米,上寬2米,高0.5-6米不等。片石層厚10-15釐米,土層厚10-12釐米。現存750米長城經1987年重修,其中有231米城牆懸掛於高150米,傾斜度為45°的山脊上,高達6米,片石、土層厚度如舊。在牆頭增築垛牆和宇牆,首尾各添築一墩臺,在首墩和山坡上築臺階式饅道。遊人拾級而上,平坦處如履平地,險峻處如攀絕壁。頗似北京八達嶺長城。有詩讚雲:“萬里長城萬里關,迭障黑山暗壁懸。”

嘉峪關長城

在河西走廊上,沿絲路長城尋古覽勝

嘉峪關長城在嘉峪關市西南隅, 因建於嘉峪山麓而得名,是明朝萬里長城西端的終點, 建於1372年。關城平面呈梯形, 面積33500餘平方米, 城牆總長733米, 高11.7米。城樓東、西對稱, 面闊三間, 周圍有廊, 氣勢雄偉。關城四隅有角樓, 高兩層, 形如碉堡。登關樓遠望, 塞外風光盡收眼底。

在河西走廊上,沿絲路長城尋古覽勝

嘉峪關關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寬約15公里的峽谷地帶,該峽谷南部的討賴河谷,又構成關防的天然屏障。嘉峪關附近烽燧、墩臺縱橫交錯,關城東、西、南、北、東北各路共有墩臺66座。嘉峪關地勢天成,攻防兼備,與附近的長城、城臺、城壕、烽燧等設施構成了嚴密的軍事防禦體系,又被譽為“天下第一雄關”。

長城第一墩

在河西走廊上,沿絲路長城尋古覽勝

長城第一墩,又稱討賴河墩,是嘉峪關西長城最南端的一座墩臺,也是明代萬里長城最西端的一座墩臺。長城第一墩於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由肅州兵備道李涵監築,北距關城7.5公里,墩臺矗立於討賴河邊近56米高的懸崖之上。

在河西走廊上,沿絲路長城尋古覽勝

對於它的雄險,著名長城專家羅哲文先生曾經有過生動的吟詠:“嘉峪關,雄險畫皆難,墩堡遙遙相互望,長城道道連關山,猿臂也難攀”。在一萬多華里的明代長城線上,墩臺無數,密如繁星,而嘉峪關長城第一墩與河北山海關渤海之濱的“老龍頭”遙相呼應,共同構築起中華長城“龍”的首尾,成就了中華民族“龍”的美名。如果說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豐碑,那麼“長城第一墩”就是這座豐碑崛起的地方。

敦煌漢長城

在河西走廊上,沿絲路長城尋古覽勝

敦煌境內北端現存除鹼墩子至馬迷土的漢長城幹線外,還有玉門關至陽關、陽關至黨河口、馬迷土至彎腰墩的漢長城支線。隨著兩千多年歲月的流逝和風雨流沙的破壞,部分長城被夷為平地,多半長城保存下來。其中玉門關西面黨谷隧一帶的長城保存較好,地基寬3米,殘高3米,頂寬1米,為我國目前漢代長城保留最完整的一段。

在河西走廊上,沿絲路長城尋古覽勝

敦煌漢長城的結構並無磚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敦煌北湖、西湖一帶,生長著大片紅柳、蘆葦、羅布麻、胡楊樹等植物,修建長城時,就用這些植物的枝條為地基,上鋪土、砂礫石再夾蘆葦層層夯築而成。以此分段修築,相連為牆。長城內則低窪地鋪蓋細沙,稱為“天田”,以觀察腳印之用。

線路推薦

蘭州—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敦煌

最佳旅遊時間:5-9月

甘肅是長城的天然博物館——烏鞘嶺長城、山丹漢·明長城、懸壁長城、嘉峪關關城、長城第一墩、敦煌漢長城,以及橫亙於河西走廊戈壁之上、隨處可見的漢、明長城,這些珍貴的長城遺址、遺蹟,串接成一條絲綢之路上的歷史文化長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