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學生該不該去城裡上初中?

別看了小姐

筆者認為,如果是有條件的話,還是應該去城裡上初中的。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去,筆者的經經歷及身邊人的經歷可以提供借鑑和參考。

筆者出生於農村,小學在村裡,初中和高中鎮上,一直到大學才進入城市。說實話,在農村上學,對書本知識的掌握肯定沒有問題,在應試條件下,鄉村不失為一個好選擇。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進了城才發現自己在農村和鄉鎮上了解的真少,視野非常狹窄(村裡和鎮上相對閉塞,除了學習就是學習,筆者高三才接觸籃球,當時穿著涼鞋就上場,上大學後才知道打籃球應該穿籃球鞋,汗顏),思考問題的方式也比較單一,處理人際關係方面跟城裡的同學有明顯的差距。除了考試成績,其他幾乎一無是處。不誇張的說,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大開眼界。現在想想這何嘗不是一種悲哀。

當前雖然農村的教學環境越來越好,校舍翻修一新,課外活動場所應有盡有,但不得不承認,鄉村學校軟實力還有很大的差距,特別是優秀的教師仍然很難在農村紮根,好的設施成了一種擺設。城裡的條件則要好的多,不光學習,對孩子性格的培養,素質的提升都是潛移默化的。

既然您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說明您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希望您做出正確的選擇,為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學習和成長條件!


南繁北育2017

我覺得農村學生應該到城市裡去讀初中,原因是以下幾點:

1.城鎮和農村的教育資源相差很多。

我在讀初中的時候就有很多周邊同村的同學來到我們初中讀書。這我們很多人都知道的。教育和文化一般會集中到城市中心,因此,農村的教育資源相對於城鎮要少一些。比如優秀的教師,方便的多媒體設備以及一些優良的學習環境。特別是現在多媒體教學豐富的現在,教育資源和設備的差別,將極大擴散農村和城市之間的教育差別。



2.優良的學習環境和氛圍。

城市的初中裡面的優秀學生相對於農村要多一些。就學習而言,外部效應很重要。如果有一個好的外部正效應,這會給孩子帶來很多優勢,比如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學習計劃的制定。其次,城市的初中的教學管理也相對於比農村的初中要更正規,嚴格一些。



3.更有利於高中的升學以及未來大學的求學。

現在而言,很多孩子讀書都是為了之後考一個更好的高中,或者更好的大學,以求將來有個好的生活水平。直接從結婚來看,很多數據表明,城市初中的同學在生高中和大學的考區的分數要高於農村學校的學生。這是以上兩點學習資源和學習環境的差距,會使得的學生即使當初資質類似,但是在幾年求學過程下來,會有很大的差距。特別是對一些成績比較好的,比較聰明的孩子來說,兩者之間的差距更會給孩子的未來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


綜上,以上三點,我認為。如果可以的話更應該將孩子送到城市裡的高中,當然也要考慮家庭的經濟情況和孩子的求學自願。在權衡好了很多條件和前提下,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求學的環境。


金融大四狗97

如果有這個條件,當然是上城裡上初中。理由如下:

事實上,初中非常重要,甚至比高中還重要。如果初中學不好,就考不上重點高中,那麼也很難考上好大學。所以,如果可能,就要選擇上好一點的初中,而城裡的初中各方面都要比農村的好些。



城裡的家長,大部分都很重視孩子學習,孩子也會用功些,學校就有好的學習氛圍。農村孩子過去上學,也會受到好的影響,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城裡的初中,各種活動多,孩子們積極參與,開拓視野,綜合能力也會得到鍛鍊。



當然,上面說的都是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也有。如,孩子離家遠,只能寄宿,會帶來一些其它問題。現在很多家長選擇陪讀,也是一個好辦法。

此外,城裡的一些學校,攀比之風較重。農村孩子家庭條件不好,會感到自卑,影響到孩子的心裡健康。



綜上,如何抉擇,還要看自家的情況,既要給孩子提供好的教育,也要量力而行。


紅茶絲語

農村孩子該不該去城裡上初中?

太應該了!

不僅僅是上初中,小學甚至幼兒園時期,如果家裡有條件的話,就把孩子送到城裡上初中(當然是好的初中)。

說到這個,我真是深有體會,也非常感謝我的父母,願意為我付出。

我們村跟我一樣大的孩子,大概有11個。

到最後,除了我一個大學是本科之外,其他的10個人中,只有一個是大專,剩下的都沒上完學。

說實話,論智力,我不是他們中的佼佼者,我只能說我的運氣還不錯。

小學的時候和村裡的小孩子一樣,都是在村裡的小學讀的,成績還不錯。

父母見我還是個唸書的料,在我上初中的時候,把我轉到縣裡最好的中學。

當時農村孩子去城裡唸書要交很高的借讀費,所以,家裡也是很費勁,找了不少關係

所幸的是,我也沒有辜負眾望,考上了大學。

我現在沒事的時候,也偶爾會想,如果當時我和村裡的孩子一樣,到鎮上上個初中,頂多讀個高中,後來肯定沒有機會上大學。也許早早地結了婚,生了孩子,在流水線上日復一日地上班混日子。

所以,感謝當時努力的自己,感謝為我奉獻過的父母。



今日新農人

您好,我是蒼茫互娛,對於您的問題我認為應該綜合考慮。

對於那您說的教育大省可得說的就是山東省吧。以我的經驗來看,我還是建議您的弟弟應該去城裡上初中。理由有三

1.城裡教育資源較多,可以更快提升自己

您的弟弟可以進入實驗中學,應該說成績很好把。一般來說農村的學校學校較少,這樣您的弟弟每次比較只能和這一小部分人,但如果進入城裡,學生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可以通過他人激勵自己,促進自己的學習。另外城裡教育資源多,且較為方便,更容易豐富自己。

2.現在孩子比較早熟,適應能力強

今時不同往日,現在的孩子成熟的比較早,因此完全沒必要擔心不適應。當然一開始肯定會不適應,待上幾個月就習慣了,21天就會養成一個習慣。

3.初中是義務教育,完全不用擔心費用問題

義務教育階段,費用花費很少,農村城裡消費差不多。相同條件下,當然要選擇條件好的,畢竟還是為了孩子好啊。

總的來說,城裡比較好,建議您仔細考慮。


蒼茫互娛

這個一方面得看家庭條件。要是家庭有條件,自然還是去城裡讀初中的好,因為儘管現在網絡很發達,甚至很多小學生都有手機,但農村的封閉性還是存在的,很多農村的老年人的思想都還是比較封閉的,而他們往往又會用自己封閉的思想去教導他們的孫輩,導致孫輩的思想也會相對地比較封閉。

要是家庭沒有這個條件,也沒必要強行創造條件讓孩子去城裡讀初中。城裡的教育資源也許是要比農村的好,但強行創造條件會給家裡帶來很大的壓力,讓孩子也會感到很大壓力(不要以為孩子感覺不到),有一些壓力對孩子來說是好事,但壓力太大不利於家庭的和諧,要是孩子考試沒考好,而家長就拿為了孩子在城裡讀書而做了多少多少犧牲來說事的話,這對孩子更是一種極大的傷害,對孩子以後的身心發展會帶來不好的影響。

另一方面得看孩子的情況。要是孩子沒去城裡讀書的意願,就最好還是跟孩子商量一下(是商量,不是脅迫或逼迫),要是孩子實在不想去那也不要強迫,畢竟讓孩子去城裡讀書是為了孩子,如果孩子自己不願意而通過強迫(而不是其他方法,比如說先讓孩子在假期去城裡體驗體驗之類的)讓孩子屈服,那就不是為了孩子,而是為了讓孩子完成自己想飛又不能飛的願望。此外還要看孩子的品性,要是孩子在農村裡都不想學習,別想讓孩子到城裡了就會好好學習。家長要多反省自己問題,多和孩子溝通。要是孩子自己愛學習,那去不去城裡讀初中都可以,因為要去城裡讀高中啊,農村是沒有高中的。


觀影269

城市和農村的教育資源是完全不同的,以後學習的機遇也是不一樣的。視野決定格局,讓農村孩子去大城市裡上初中會去很好的經歷和經驗,也是一種鍛鍊,教育的條件有很大區別。當然,農村肯定有去城裡上學的孩子,就比如我自己,從小學的時候,父母就想盡辦法讓我去縣裡面上學,就是因為那裡的環境比農村的要好,當然上初中也是在縣城裡面,只不過接觸的同學們大多都是家庭經濟比較好的,生活習慣方面不太一樣,不過那也沒什麼,更能讓自己好好學習,奮鬥自己的將來。

既然選擇了離開農村去城裡上初中,就必須放棄家裡的安適和溫暖,畢竟,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是大多數父母又捨不得,考慮到年紀還小就離家那麼遠去一個陌生的環境裡學習和生活,又會有各種不適應。去城裡學習,有更多的資源和廣闊的知識面,但是自己還是要控制自己,要陽光,開朗,帶有正能量。那個最近播出的《變形計》特別符合這個話題,農村和城市交換,這衝擊太大,農村孩子或許回來後會嚮往城市的生活,會有努力往自己人生路上走。

我還是選擇應該去城裡上初中,記得那年暑假高考完,我和比較好的朋友一心要打工掙錢到大學用。我們找啦好幾份工作,就像那些收銀,售貨員,發傳單的,要不太累 要不工資不高,到最後就去餐館打工了,雖然還是累點 但是工資高啊,可惜沒過幾天,洗澡的阿姨用羊肉籤子扎著手回家休息了,那個經理就讓我們去洗盤子,我倆就一人一天,天天在洗碗池那待著,根本沒有時間和機會到前面看是什麼情況,於是在那個時候,我就暗下決心,真的是在什麼地方就有什麼樣的看法和生活,我必須跳出環境,有很遠的見識。我始終相信更好的環境和條件能給農村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改變,也許學習成長的日子裡少不了走偏路,但是依舊能給他們帶來新格局,新方向。


風很大753

社會經濟的發展,帶動家長們教育理念的更新,很多家長意識到農村教育的侷限性,讓孩子到城裡上學。

我認為有合適的條件,應該讓孩子去城裡上初中。


現在這種發展格局已經很明顯,農村的很多孩子去城裡上學,畢竟城裡的很多學校辦學質量好,教學水平高,讓孩子去接受更好的教育是每個家長都希望的。

還記得《虎媽貓爸》裡,趙薇飾演的畢勝男為了女兒倩倩上小學的事情操碎了心,一定要讓孩子上一所好的學校。並不是說別的學校不好,而是比別的孩子佔了學習的先機。

去城裡上學,可以讓農村的孩子儘快適應環境,跟上快節奏的學習生活體系,利於孩子今後的發展。

當然是有條件的情況下,我接觸過這麼一類群體,把孩子送到城裡,晚上放託管,到週五再把孩子接回來。

我的觀點是孩子最好是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如果想去城裡上學,最好有父母的陪伴。當然不是對託管不放心,只是覺得在孩子的教育方面,離不開父母的正面管教。


敏家的小淘氣

現在城市發展的越來越快,鄉村跟城市比變得越來越落後了,現在一個問題是鄉村學生的教育怎麼辦。

我認為題主這個問題問的很好,農村學生該不該去城裡上初中,我不知道大家的看法,我個人的看法就是應該去,去現在的農村學校,操場也不再是石子跑道,牆面也變得光鮮亮麗。教學也開始信息化,學校也建起了圖書館。但是老師的平均年齡還是偏高,在教學上肯定沒有市裡的老師更變通。體育課也就是操場跑兩圈,根本就沒有多專業的體育活動中心,雖然有圖書館但是也幾乎不開放。

我覺得他們就是在讀書皮,沒有課外活動,沒有獨立空間。把應試教育發揮的淋漓盡致。身邊也有在城裡上學的孩子,佈置的作業靈活性都要強,孩子的思想也要獨立和成熟。

所以我覺得應該去城裡上學


玻璃夢101

我的建議是應該去。

小學畢業也就不小了,基本可以獨立生活了。

市內的中學無論是在硬件設施還是教學水平都比鄉鎮的好好多。

給你講一個我的例子,我就是因為擔心離家遠而上的鄉鎮中學,學校老師教書都是按著書念,講課能力特別差,中考開卷考試,老師也不給我們推薦好的題寫到書上,平時上課也就是耗時間,到點就走,所以到最後好多人也沒考上個好的高中。

我親戚家的就在市裡上的初中,教學條件特別好,起碼考試的時候書上記得滿滿當當老師精挑細選出來的知識點。

雖然離家遠,但是有好多同齡人在一起生活,適應適應就好了,還有生活老師幫助呢。

市裡生活條件也好,教室宿舍有空調,食堂也便宜乾淨。

所以我覺得離家遠不是問題,有個好的前途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