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和武漢誰的面積大?

鄧衍強

比較兩個地級市,說到經濟實力哪個強,發展潛力哪個好,一般都會有點爭議。

但是如果僅僅是比較區域面積,誰大誰小一目瞭然。

總的來說,鹽城地區面積大於武漢面積,但城市建成區方面,武漢遙遙領先於鹽城。

地區面積方面

武漢市面積8494.41平方公里,有13個市轄區。

鹽城市面積1.7萬平方公里,下轄地區3個區、5個縣、1個縣級市。

在地級市這個層面上,鹽城面積要遠遠大於武漢。

城市建成區方面

最新2016各城市市區建成區排名顯示,武漢建成區面積553平方公里,鹽城建成區111平方公里,在城市建成區方面,鹽城遠遠比不上武漢。

兩城市的相似點

在溼地灘塗方面,兩個城市都排在是國內城市的前列。

武漢溼地資源居全球內陸城市前三位。截至2010年,武漢市溼地面積3358.35平方公里,其中天然溼地面積1561.86平方公里,人工溼地面積1796.49平方公里。

鹽城沿海灘塗總面積4550平方公里。隸屬於東臺、大豐、射陽、濱海、響水等縣(市、區)的沿海灘塗,可供開發利用的面積達1300平方公里。射陽河口以南沿海地段還以每年1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大海延伸,是很具潛力的土地後備資源。


駑馬

鹽城全市面積達1.7萬平方公里,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武漢全市面積為8494平方公里。

如果只論地理面積,鹽城肯定大於武漢,而且是武漢的兩倍。不知道別的答案什麼意思,提問者如果只是詢問面積,就是傻X了嗎?為什麼要地域攻擊?

而且武漢也沒有發達到天上去,這樣就看不起鹽城了嗎?本人不是鹽城人,但我覺得一些武漢人是不是太膨脹了。

武漢不是很發達嗎?為什麼這麼多年,經濟始終比不上鹽城省內的老大哥蘇州,蘇州只是地級市,而武漢又是省會又是副省級又是國家中心城市。

當然衡量一個城市不能只用土地面積,經濟、文化這些指標都很重要。在這些綜合方面,包括市區建成面積,武漢都要遙遙領先鹽城,但是能不能不要地域攻擊?

任何問題,不管在你看來幼稚與否,還是幼兒園水平,但尊重別人是一切的前提。


堅果旅行

這個沒有疑問,也不具備可比性。拿一個地級市和湖北省會城市對比本身就吃虧,另外武漢這幾年發展特別快,別說鹽城的人口只有200萬,就是鹽城的城區面積也只是武漢城市面積的一半,武漢的城市面積是8494.41平方公里,鹽城城區是4921平方公里。武漢的城市面積比江蘇省會城市都要大很多,南京城市面積為6587.02平方公里。

鹽城固然是江蘇不可忽視的地級市,GDP發展也不錯,人口也不少,並且位於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北翼,地理位置具備很大優勢。但是武漢對比,略顯吃力,如果和湖北的二副對比,勝算很大。能和武漢對比的城市還是省會城市南京,另外武漢的GDP,2016年 也是領先南京的,武漢為112301.54元人民幣(2016年),而南京10503.02億元人民幣(2016年)。所以綜合對比,鹽城不具備和武漢對比的條件,二副可以。能和武漢對比的就是同為省會城市的南京。

感謝大家閱讀我的回答,歡迎發表不同觀點!我是江南怡閱,提供湖北各地快資訊,每天怡閱,分享知識傳播快樂,只為推送給最美的你!


怡閱荊楚

鹽城和武漢,一個是三線城市,一個是二線城市;一個是普通地級市,一個是省會城市。如果比經濟,鹽城自嘆弗如;但是要比面積,武漢靠邊站。

我看了幾個人回答的問題,答非所問啊,比面積,不是比的主城區面積,而是比的是整個面積,鹽城有絕對的自信心嘛。

鹽城的面積有多大?1.7萬平方公里!作為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市,這是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我們的土地面積大在哪?大在灘塗!

而武漢的面積才8500平方公里,只是大鹽城一半啊,這樣的比較才不是一個量級層面的比較呢。而且,鹽城的面積還在不斷地擴大啊。

這可不是“鹽城新鮮事”胡吹亂侃。因為鹽城地處黃海之濱。黃海里有黃河入海口衝出來的大量泥沙,還有長江的入海口的泥沙,在黃海翻騰沉澱,隨著海水的慢慢退去,成陸灘塗。

這是有證據的哦。先來說說范公堤,就是鹽城人熟悉的老204國道,是為了紀念在曾在東臺當鹽官的范仲淹而修建的。那時的范公堤以東全部都是大海哦。東臺的海春軒塔就見證了茫茫大海東遷的歷史。

據國土測繪部門的報告,鹽城的地域面積每年都以3~5萬畝的速度在增大。可以說,閉著眼睡一覺,鹽城的土地都在增長。都是因為鹽城的海岸是淤長型海岸!

所以說,要比面積,鹽城稱老大,而且還會一直壯大滴!


鹽城新鮮事

鹽城大,但城區跟武漢沒法比,鹽城經濟不行,GDP才5000多個億,沒武漢強,在江蘇才排第七,人均更不行,才7萬多一點,在江蘇排個倒數第四吧。在江蘇鹽城也是個3檔城市,不知道在湖北能排到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