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橋區:以廉政文化涵養親清政商關係

去年以來,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多措並舉,以廉政文化涵養親清政商關係,取得明顯實效。2017年,全區共查處影響營商環境案件58件,紀法處理113人。今年1至4月份,全區新註冊市場主體4000多戶,比去年同期增加1080戶。

抓“關鍵少數”這個牛鼻子

“一把手”的作風往往能影響和代表一個單位的風氣。2017年以來,灞橋區在廉政文化建設中,緊緊圍繞“營商環境提升年”這個主題,始終以當“金牌店小二”和“五星級服務員”為標準,堅持從正面教育和反面警示兩個方面入手,抓好“一把手”的廉政教育。

持續開展警示教育。每年組織新提拔的同志到西安碑林廉政教育基地學習歷史上的清官廉吏和勤廉人物事蹟,傾聽廉政碑文蘊含的歷史故事。利用延安、銅川照金、渭南渭華起義等紅色文化教育和鼓舞大家不忘初心,砥礪前進。組織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參觀西安監獄,通過職務犯罪人員的現身說法警示大家明取捨、知敬畏、遵法紀,算好人生的政治賬、經濟賬和親情賬。大家深刻認識到服務企業發展是職責的應有之義,千萬不能把權利作為謀取個人利益的工具。區級領導每人包抓一個企業或項目,區級部門分別聯繫一家企業,堅持每月去企業和項目工地瞭解經營和進展情況,積極幫助協調和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廉政文化激發親商助企潛能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去年以來,灞橋區注重廉政文化氛圍的營造,堅持用勤廉文化佔領各級幹部的思想,抵制消極腐敗現象的侵蝕。

堅持“廉政文化潤心”。各單位結合實際,以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和廉政警句、廉政故事等為主要內容,通過書畫、圖片等表現形式,展示具有單位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設風貌。積極開展廉政文化“六進”工程,即廉政文化“進大院、進大廳、進樓梯、進走廊、進會議室、進辦公室”。在主要大街建設兼具便民服務和廉政宣傳功能的“城市驛站”,設立與環境相適應的反腐倡廉宣傳展板,利用辦公樓走廊建設廉政文化宣傳長廊,在會議室、辦公室、櫥窗等適合的地方懸掛反腐倡廉格言警句、漫畫等警示教育牌,在辦公桌上配置廉政內容的座右銘,做到廉政文化上街面、上板面、上牆面、上桌面,營造尊廉、崇廉的濃厚氛圍。

推行行政效能革命。廉政之風入腦、入心,佔領了各級幹部的思想高地,激發出全區幹部幹事擔當,親商助企的潛能。藉此東風,灞橋區在全區開展了“行政效能大提升,投資環境大整治”活動,各級幹部形成了“不要假裝很努力,結果不會陪你玩”的共識,積極對標杭州和成都等城市優化服務的做法,主動查找工作中的短板和問題,集中制整治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作風頑疾,提出改進目標和措施。對政府門戶網站升級改造,建成了便民服務大廳,實施了“互聯網+政務服務”,公佈了635項“最多跑一次事項”,出臺推進文化產業21條,設立了15億元的企業扶持資金。實施手續代辦制,局長坐窗口,科長當幫辦,項目審批階段全程陪同,項目落地後隨叫隨到。全區上下爭當“金牌店小二”,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五星級服務”。今年1至4月份,全區新增市場主體4000多戶,同比增長1080戶。

硬手段提升軟實力

灞橋區按照“企業項目延伸到哪裡,服務保障就跟進到哪裡”的要求,堅持把監督執紀問責準星瞄向經濟發展前沿一線,積極構建最佳營商環境,打造西安最美城區。

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嚴肅查處黨員幹部違規插手干預項目規劃審批、招標投標、建設管理、資金管理使用、竣工驗收等問題。開展“村霸”“沙霸”專項整治和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深挖嚴查農村幹部橫行鄉里、欺壓百姓、暴力斂財的違紀違法問題,重點查辦在村痞村霸、地痞市霸、工程領域、民生領域以及操控網絡金融平臺等涉黑案件背後充當“保護傘”的黨員幹部。2017年,全區共查處影響營商環境案件58件,紀法處理113人。

強力整治“蠅貪”。“一竿子插到底”,全區紀檢監察干部進村入戶,在全區開展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查政策落實、查資金賬目、查民聲民怨“三進三查”活動。採取隨機抽查、“點穴式”暗訪、“追蹤式”核查等方式全面排查問題線索;與扶貧、審計、民政、農林等職能部門加強聯繫,建立線索移送機制,對發現的問題線索,集中管理、建立臺賬,快速核查、辦結銷號。開展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治理,嚴查徵地拆遷領域虛報冒領、行賄受賄,教育領域有償補課、亂收費,醫療領域收受紅包、吃回扣,以及生態環境領域失職瀆職等問題,以強高壓、長震懾的堅強手段,營造廉潔清正的社會生態,增強企業經營者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灞橋區紀委監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