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第二季:朗讀不改,初心依舊

《朗讀者》第二季開播有一段時間了,這一季的開場,董卿就說: 朗讀不改,初心依舊,第一期的主題叫作“初心”。 都說

愛一個人,始於顏值,忠於才華,合於性格,久於善良,陷與人品。初識董卿是在每年的春晚上,美麗端莊,嚴肅大方。後開她主持了《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才發現,哇,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要靠才華,從此喜歡上了董卿,喜歡上她主持的節目。 董卿說: 初心的形成也許很簡單,但是它的完成卻是一個很艱苦,而且很漫長的一個過程。
《朗讀者》第二季:朗讀不改,初心依舊​ 第一期節目請來了五位嘉賓,他們分別是姚明、徐卓、宗慶後、賈平凹、薛其坤。
姚明我們大家都不陌生,提起籃球,我們第一個能想到的中國人就是姚明,他朗讀了海明威的《真實的高貴》。 優於別人,並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應該是優於過去的自己。真正的高貴在於,糾正自己過去的錯誤,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人。風平浪靜的大海上,每個人都是領航員。但是,只有陽光而無陰影,只有歡樂而無痛苦,那就不是人生。”姚明說: 體育的本身就是競爭,每一個人的成功,他都淘汰了無數人,正是那些離開的人,成就了我們,包括和我們競爭的人。

《朗讀者》第二季:朗讀不改,初心依舊​ 第二位是徐卓,單聽名字我們可能不熟悉。但是在她出場前的那首歌

《一個真實的故事》,十分熟悉的旋律。忘了第一次聽這首歌是什麼時候了,感覺十分悠揚,後來慢慢聽說了這首歌背後的故事。徐卓為了繼承祖輩,父輩人守護丹頂鶴的使命,放棄保研的機會,去東北林業大學學習動物學專業。就像她的姑姑說的,我可以不要金錢,不要家庭,不要地位,不要我應得的一切,甚至連命也不要了,但我不信女子不能幹一番事業。
《朗讀者》第二季:朗讀不改,初心依舊​ 第三位是宗慶後,娃哈哈集團的老總。一個七十三歲仍在工作崗位上奮鬥的人,一個穿布鞋的老總,一個一年花銷不到5萬的老總,一個做飛機做二等艙的老總。說話樸實,沒有一點架子的老總。他四十多歲才開始創業,所以什麼時候出發都不晚。他做人的宗旨是
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立鴻鵠志,做奮鬥者,求真學問,練真本領,知行合一,做實幹家。
《朗讀者》第二季:朗讀不改,初心依舊​ 第四位是賈平凹,中國當代著名小說作家。記得第一次看見這個名字大概是在語文試卷上的閱讀理解,後來因為老是在語文試卷上看到這個名字,就記住他了。感覺賈平凹的作品十分有情懷,他寫的小說都是圍繞秦嶺展開的,他說中國的很多故事都發生在秦嶺南北,這是他的故鄉,他的根。賈平凹說:
我就像是土命,平時我穿著人的衣服,可能一到寫作,我就披上了牛的皮。​

《朗讀者》第二季:朗讀不改,初心依舊 第五位是
​薛其坤,清華大學副校長。
2016 年 9 月,有中國諾獎之稱的," 未來科學大獎 " 結果揭曉,薛其坤獲得 " 物質科學大獎 "。學界對此評價 " 實至名歸!" 2013 年,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楊振寧對科研成果的評價是:" 這是中國本土首次諾獎級的實驗,也是第一次在本土實驗的基礎上,發表出了諾獎級的科學論文。" 在他成功的背後,是多少個日日夜夜的努力。考研考了3年才成功,出過留學語言不通。在那個7-11實驗室,在馬桶上坐著睡著。沒有追求和付出哪來的成功?

《朗讀者》第二季:朗讀不改,初心依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