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茶廠的7581磚,名副其實的熟茶標杆,一生的傳奇歷史!(上)

今天和國家高級評茶師、旗艦店“普洱藏家”掌櫃魯文鋒先生一起,向大家分享我們親自整理的《7581磚》的前世今生!

魯文鋒先生專注普洱茶20年,歷年藏有百年宋聘、1952年紅印、88青餅等珍品老茶。魯先生與普洱茶的事蹟,被新華網、鳳凰網,以及臺灣五行圖書《茶藝》雜誌社等多家媒體報道。堪稱名副其實的“普洱藏家”。

昆明茶廠的7581磚,名副其實的熟茶標杆,一生的傳奇歷史!(上)

▲7581的原點就出於昆明茶廠

昆明茶廠的前身是民國雲南中國茶葉公司下屬的復興茶廠。

一九三九年五月成立,他們租用金碧路四七七號房屋,加工川銷沱茶和普洱方茶。

廠長先後由雲南種茶公司經理鄭鶴春兼任,中間一度為來自內地的童衣雲;李宗桂任技術主任、副茶廠(解放後曾任下關茶廠廠長)。

來自內地的技術人員對普洱茶卻摸不著頭緒,他們又聘請一對在昆明專做沱茶的奔工汪汝欽、江汝云為工廠的技術員。

昆明茶廠的7581磚,名副其實的熟茶標杆,一生的傳奇歷史!(上)

▲工人們用發酵槽進行發酵

茶廠的沱茶原料主要來自勐庫和鳳慶,由順寧茶廠(鳳慶茶廠前身)代購;普洱茶原料則來自易武,由佛濃茶廠(勐海茶廠前身)代購。沱茶的商標是復興牌。

他們邊生產邊摸索,漸漸地,復興牌沱茶也成了瀘州、宜賓小有名氣的產品。宜賓市場甚至還出現了仿冒產品。

1950年,新中國茶葉公司接管舊中國茶葉公司的所有資產,復興茶廠自然也歸新中茶。

為了重新規劃茶葉生產和原料配置,公司將沱茶 業務分給了下關茶廠,復興沱茶的時代結束。

昆明茶廠的7581磚,名副其實的熟茶標杆,一生的傳奇歷史!(上)

▲復興牌沱茶

在復興茶廠的基礎上,中茶昆明茶廠幾次改名,並在1956年合營了華勝茶莊、復聚茶莊、頤和茶莊、協計盆誠煙茶莊、永興茶莊、順利茶莊等六傢俬營茶莊。

此時,他們更多地生產配茶、紅茶、內銷磚茶、花茶,舊茶莊的業主們也成了拿工資的技術人員,楊復眾號的楊禹三甚至還當上了副廠長。

1960年,茶廠正式命名為雲南省昆明茶廠。

昆明茶廠的7581磚,名副其實的熟茶標杆,一生的傳奇歷史!(上)

▲昆明茶廠

主要加工內銷青茶(即精選的曬青茶)、青磚、花茶、紅茶 和少量的邊銷茶。

為了生產花茶,他們每年將茶胚運到廣州,再從當地採購玉蘭打底、茉莉花窖制,每天徹夜工作。

由於昆明茶廠位於省茶葉公司眼皮底下,其他茶廠出問題的緊壓茶經常要拉回昆明茶廠進行技術處理,以達到生產和銷售標準。在製作內銷、邊銷茶時,所有級外原料是要發酵的。

因此,昆明茶廠很早就有自己的邊銷茶發酵工藝和技術。

但昆明磚茶和其他茶廠生產的磚茶還是有區別,除拼配比例不同外,昆明磚茶和景谷茶廠的相似,是沒有拼進紅副茶的,而其他茶廠生產的緊茶(包括磚茶、牛心茶),中間有百分之八的紅副茶調色。

昆明茶廠的7581磚,名副其實的熟茶標杆,一生的傳奇歷史!(上)

▲下關茶廠和景谷茶廠對磚茶的拼配比例

1973年,雲南省茶葉公司贏得了普洱茶的自主出口權。為了搞好出口,他們注意了兩個方面的調研,一個是向過去調配雲南原料出口的廣東同行請教,一個是主動和香港茶商聯繫,瞭解買方的真實需求。

1973年,當時茶葉公司主管普洱茶的業務員黃又新聽說,廣東茶葉公司有幾個一線從事普洱茶加工的工人在昆明白魚口療養院療養,他就請他們來昆明茶廠參觀、座談。

座談中他們瞭解到廣東普洱茶出口並不是生茶調到廣東就直接外運香港,而是要經過一個發酵工序,這個發酵工序在當時已相當成熟。

昆明茶廠的7581磚,名副其實的熟茶標杆,一生的傳奇歷史!(上)

▲發酵

茶廠的老茶師陳佩仁則認為這種茶與解放前昆明瑞豐茶莊生產的茶相似,他曾和他的父親一起試製過。

而在雲南,自從60年代末交通改進,緊茶由心臟形改為磚形後,公司已將粗老茶發酵工序省略了。

這兩個工藝改變帶來的問題後面我們還會提到。

◆◆◆◆◆◆未完待續◆◆◆◆◆◆

國家高級評茶師魯文鋒,攜手師父“普洱教父”白水清及“中國普洱茶第一人”鄧時海先生,創辦“普洱藏家”,只做專業的普洱茶!好茶就在“普洱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