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無規矩,不成方圓:愛不是縱容

很早就想說說關於孩子教育的話題,我一直認為“無規矩,不成方圓”,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一種本能,但是,

愛,絕不是沒有規矩,絕不是縱容。

我早已料到,這個孩子要的比吃的多,一會兒就不吃了,碗裡剩下了很多。我的這個心疼呀,卻礙於我作為主人的面子什麼也不好表示,我不是心疼錢,而是因為那被浪費的食物。因為從小媽媽就告誡我們:浪費糧食是一種罪過。

再後來,大人們繼續吃飯聊天,那個男孩穿著鞋就跑進了我的臥室(屋裡鋪著地毯),從裡面鎖上了門,不一會兒,從裡面就傳出了砰砰啪啪的聲音,我不知道里面發生了什麼,可是隨著他砰砰啪啪的聲音不禁心驚肉跳,怕他把我一些很珍視的東西給損壞了。

我不時地看看孩子的媽媽,可是她毫無反應,在我看來她完全沒有想管兒子的意思,甚至連一句“兒子,別鬧了,快點出來”這樣的話也沒有。我只好去敲門,這個男孩給我開了門,我看到他拿著一個充氣玩具在東砸西砸,而且不停地去拉我所有的抽屜,看到好玩的東西就拿出來。我好言相勸地把他從臥室帶出來,心裡有說不出的滋味。

小記——無規矩,不成方圓:愛不是縱容

過後和那天同來的一位男性朋友聊起天,他也表示了相同的看法:她怎麼養出這麼沒規矩的孩子,而且怎麼好意思帶出來?

還記得有一次家庭式朋友聚會,朋友們一共帶了三個孩子,三個孩子年齡都在五、六歲。每上來一道菜,這幾個孩子就開始嚷嚷著“媽媽,我要吃”,然後使勁地轉動餐檯上的轉盤,每個孩子都想先把菜轉到自己面前,沒等幾道菜上來,宴會還沒正式開始,玻璃轉盤上和桌布上已經有很多挾落的菜,弄得滿桌狼籍。

我在旁邊觀察到,孩子的媽媽們,沒有一個阻止孩子的這種行為,而且還把自家孩子喜歡吃的菜殷勤地挾到碗裡,最後同樣在碗裡剩下很多菜。目睹著這些孩子的如此表演,讓我再也沒有了胃口,養出如此沒規矩的孩子也讓我不禁從心裡瞧不起這些母親。

兩個故事中的朋友都有著高學歷,有著體面受人尊敬的工作,可是即使是這樣有學歷有知識的人,對孩子也愛到無原則,愛到無理性,如此縱容孩子如上所述的諸如此類的不當行為。

有文化的人教育出的孩子尚且如此,讓我不禁非常擔憂:我們的家庭教育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家長在給孩子關愛的同時,有沒有足夠的理性不讓這種愛變成一種沒有規矩的縱容?

小記——無規矩,不成方圓:愛不是縱容

而看看我們的鄰國,韓國,卻早已開始盛行“獅子型”教育。所謂的“獅子型”育兒法,顧名思義也就是像獅子養育幼獅那樣來撫養我們的孩子,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學會生存、懂得自立,勇於面對現實的生活,克服困難,充滿活力的挑戰自我,挑戰世界。韓國的很多家長們非常推崇這種迴歸原始自然的粗放型的教育方式。

而我們父母一直被公認為為孩子操心最多、關愛到無以復加,只要是孩子的要求,許多父母犧牲自己也要為孩子做到,甚至導致了孩子上大學,媽媽陪著當保姆的這樣可笑又可悲的事情。愛孩子愛到可怕的程度,真的令人無語。

“獅子型”這種迴歸原始自然的粗放型的教育方式是否值得當今中國的父母們借鑑呢?如何教子值得每一個做父母的人深思。

一位美國兒童心理衛生專家曾說過:“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我以為,這句話體現了人生的辯證法。每—個父母都應清醒地認識到他們不可能一輩子呵護孩子,孩子最終要走向社會獨自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困難,走他自己的人生。

小記——無規矩,不成方圓:愛不是縱容

在父母的百般溺愛和縱容下長大的孩子,長大後也會錯誤地以為周圍的人都應以他為中心,很難承受住挫折,這樣不完善的人格極有可能導致他在工作中與同事難以相處,也幾乎註定了其在婚姻中可能遭受的挫折。原因不言而喻:再也沒有人會象他的爺爺奶奶父母一樣對他有求必應,對他愛得如此沒有原則。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社會生活,自有它的規則,要想讓孩子適應社會,就必須讓孩子學會遵守“規則”。這涉及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尊老愛幼,有禮貌,寬容豁達,講誠信,守諾言,還有禮讓分享、遵守時間等等,這些優秀的品質都需要做父母的在生活的點滴小事中慢慢地對孩子進行有意識的培養。

父母愛孩子,應該有理性有原則地去愛。愛,應有度;愛,絕不是縱容。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