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和矛是不是同一種兵器?

三鹿的腦洞

槍跟矛其實就是一種武器!

所謂“矛杆多為硬木或金屬,彈性差;槍用的是柔韌的白蠟杆”“有無紅纓”之類全是後人的腦補與總結,對於古代人來說根本沒有具體的分類與不同

在中華文明的歷史上,槍和矛是很難徹底區分的,只能大體辨別在不同時期其不同的稱呼習慣。

譬如在漢代及漢之前,槍特指削尖竹、木構成的軍事器械,而矛則需有其他材料構成的刃。但是發展到東漢末期乃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因為馬槊(丈八騎矛)的影響面太廣,導致步兵用矛也跟著叫步槊,使得矛這個稱呼越來越少被用到。再加上此時的趨勢是馬槊多做工精良、造價昂貴,步兵用矛卻偏向於縮短矛頭、使用單一材料的矛杆來降低成本。這導致積累到唐代,許多步兵用矛在形制上已經跟馬槊拉開了較大差距,更接近古代削木而成的“槍”,這一點使得許多人重新將步兵用矛定義為槍。但其後因為唐代槍類武器的廣泛裝備,反過來又影響了馬槊的名稱,使其同樣被稱呼為馬槍。

在唐代,槍矛兩種稱呼曾經有並用並行、難以區別的一個階段。其後,逐漸用槍代替了矛來稱呼此類實戰兵器,這一點也可以從後世的著作中管窺全豹。

南北朝時期馬槊在長柄武器中稱雄,在唐代,槍矛類地位更為顯要普及。馬槊的應用技巧,是唐代武官技能選拔的重要標準,《舊唐書》卷四十七中記載武官銓選:“凡試能有五,五謂長垛、馬步射、馬槍、步射、應對。互有優長,即可取之。”馬槊功夫成為五藝之一,可見對其的重視程度。

在唐代宗時河東節度使都虞候李筌編撰的著名軍事著作《神機制敵太白陰經》卷六中,曾詳細記錄了唐軍編練和器材編配的比率:其中一火編制五十人,裝配:“甲三十領六分,戰袍二十領四分,槍五十根十分,牌十面二分……”。長槍居然平均人手一支,唐軍裝備長槍類武器的普遍程度可見一斑。

可見此時對於軍隊來說,槍矛類武器已經統稱為槍了。宋明清時代也是如此,按《武經總要》、《武備志》的稱呼,正規軍隊用槍矛類武器統一被稱為槍。

矛、槊、矟一類稱呼其實還有,但主要集中於文學和修飾場合,不再作為制式裝備的稱呼了。

當然,這個也要看使用者和製作者怎麼稱呼。

比如《宋史》卷197:“三年四月,神騎副兵馬使焦偓獻盤鐵槊,重十五斤,令偓試之,馬上往復如飛,命遷本軍使。”

你看,到底喊成槍、槊、矛,其實都是看當時人的心情和習慣。古人怎麼可能為了現代的人去做什麼蛋疼的分類?


冷兵器研究所

不是哦!


1、矛杆多為硬木或金屬,彈性差、分量較槍重;槍用的是柔韌的白蠟杆,

但也有硬槍。所以槍矛主要區別還是在於頭



一般來說,槍頭輕,短,小,中脊隆起,杆子進入到槍頭的一半,屬於輕頭武器。而矛頭多數長,重,中脊不隆起,屬於重頭武器。




2、矛和槍的區別關鍵在於杆的軟硬,而不在於是否有紅纓。紅纓主要是裝飾性的東西,實戰用途不大,而且矛也有個別帶纓的。





3、矛和槍用法根本不是一回事。矛源自古時重騎兵的馬槊,以衝刺、砸為主,屬重兵器;槍法則不然,敏捷靈動、手步結合、招法多變。


Wmmmmmmmmay

兩者不是同一種兵器,在先秦時期,槍矛類兵器種類可謂繁多。差不多在商代,矛的形制就已經確定了,一個金屬的頭子,尖頭有兩刃,下面有個一體的套管,套在杆子上。先秦時期的矛有兩種,一種是夷矛,長度是二十四尺,一種是酋矛,長度二十尺左右,摺合成今天大約是四米八和四米。因為周代的尺比秦漢的尺要短,所以二十尺的矛在秦漢的計量單位下只有十八尺,所以矛也稱丈八矛。

上圖:周代青銅矛頭

矛是當時戰車上的主要武器,主流的駟馬戰車有三個人,一人駕車,一人持矛,一人射箭。除了車兵之外,步兵也裝備矛。

除了矛以外,還有很多槍矛類的兵器,比如殳、鈹、鎩,也包括槍,這幾種兵器各有不同。

殳,尖頭,但是無刃,有八條稜,而且有配重,可以刺擊和鈍擊,長十二尺,大約相當於今天的兩米四。因為殳的頭很重,所以杆子也都是用積竹木柲工藝製成的,堅固耐用。殳一般作為先鋒戰車的武器。

上圖:戰國時代的銅殳頭

鈹和鎩則比較特殊,這兩個都起源於短兵器劍。簡單說,這倆就是裝了長杆子的短劍。和矛不同,矛是頭外套杆子固定的,而鈹和鎩則是頭尾部插入杆子固定的。鎩,可以說是鈹的一種,特指有鐔的鈹。

上圖:鈹頭

上圖:漢代鎩頭

而這一時代的槍,則完全不是作戰用的兵器,而是老百姓用來防身的工具。將木棍子或者竹棍子一頭削尖,就是秦漢時期所謂的槍。

上圖:日本的竹槍,差不多就是中國秦漢時期“槍”的形象

到了漢代,戰車被徹底淘汰了。於是諸如殳、鈹、鎩等等與車戰相關的武器也跟著退出歷史舞臺。因為多功能卜字戟的出現,矛在步兵中的地位一度尷尬。但是因為騎兵的普及和鉤鑲盾的出現,讓矛這種兵器得以保留。

漢代的矛,刃開始變得很長,杆子也更加堅固,除了保留以前的刺擊功能之外,力氣大的話也可以進行劈砍和切割。另外刃長還有個好處,就是在刺入盾牌間縫隙的時候,敵人不能拽著利刃奪矛,也不至於砍斷矛杆。

上圖:漢代槊頭,總長通常在一米左右

這種新出現的矛,漢代人給它另外起了一個名字叫“槊”。東漢字典《說文解字》對槊的解釋簡單明瞭,“槊,矛也”。或許傳統的短頭矛已經退出軍隊,所以在東漢人看來槊就是矛,矛就是槊。

歷經魏晉南北朝,到了隋唐時期,因為甲冑技術的發展和馬鐙的出現,持槊的重騎兵和射箭的輕騎兵互相組合,足以在戰場上橫行霸道。而且這時候的矟頭已經沒有漢朝那麼變態長,迴歸到傳統的矛頭長度。

這一時期,人們也稱槊為矟,在唐代文獻中,往往將矛、槊(矟)分開稱呼,也就是說,矛和矟的概念產生了差別。

有人說,矛是步兵的,矟是騎兵的。其實這也是不對的,《新唐書》就有“騎數十,曳長矛”的記載,《舊唐書》也有“持矛躍馬”、以及“步卒據原,攢槊外向”的記載,可見矛也用於騎兵,矟(槊)也用於步兵。

其實矛和矟(槊)的差別依然是很小的,一般而言,有矟毦(也就是紅纓之類的飾物)的,稱之為矟,沒有的就是矛。

上圖:敦煌壁畫《張議潮統軍出巡圖》三名手持矟的騎兵

然而這種分類顯然是不科學的,多了個紅纓就是另一種武器,頗有些扯淡。其實這個時候,只是在唐代法律《唐律疏議》和一些歷史記載中依然沿襲著矟(槊)和矛的習慣稱呼和分類,

對於唐朝軍方來說,這一類武器並無差別,統稱為槍。

據《唐六典》記載,唐朝軍隊制式槍矛類兵器只有四種,一曰漆槍,二曰木槍,三曰白乾槍,四曰樸頭槍。漆槍是騎兵用的,木槍是步兵用的,白乾槍是皇帝侍衛羽林郎用的,樸頭槍是皇帝扈從金吾衛專用。

後世都沿襲了唐朝的做法,所有槍矛類兵器基本上一律以槍作為統稱。比如說宋代,只是在儀仗隊中依舊沿用矟這個古稱以顯得文雅,實戰軍隊中已經沒有矟的說法。到了明代,矟、矛這些概念就完全成為歷史,一律統稱為槍了

上圖:北宋《大駕鹵簿圖書》局部。圖中儀仗騎兵手持的長柄武器被標註為矟。

那麼槍為什麼又稱為熱兵器的稱呼呢?這得從宋朝說起。

宋朝開始出現早期的管狀發射火器。這種原始火器的威力有限,基本上只能依靠聲音嚇唬敵人的馬,如果殺傷敵人,就得點燃引線後端著杆子抵著敵人,用噴出的高溫火焰和鐵渣去灼燒敵人,很像是以火為槍頭的槍,所以稱之為火槍。

後來,這種“火槍”被髮射子彈的早期火銃(我們今天稱之為火門槍)給取代。到了明朝,大型的火銃取代了原先的石砲也就是投石機,故而大型的火銃被稱之為炮。而一些後裝長柄的單兵火銃因為可以在管子裡插入刺刀當長槍使用,故而依然被稱之為火槍,比如神機槍、快槍等。但是大部分輕型管狀火器還是稱之為火銃,比如三眼銃,鳥銃。

不過,後來和滿清作戰的明軍很多都使用這些火槍。明朝的這些火槍給滿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上滿清入關後以滿語作為國語,漢化程度有限,故而不分就裡,將所有的單兵發射火器都統稱為“槍”。這才導致漢字“槍”出現了歧義。

上圖:乾隆皇帝的玩具“連中槍”。按照明朝標準,這是一杆鳥銃

但是日本直到今天將“熱兵器槍”、“冷兵器槍”區分開來,槍專指冷兵器,而“熱兵器槍”依然稱之為銃。


中華冷兵器

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又可以說不是。


本質上都是刺擊形兵器,並且我今天所說的槍(冷兵器)是從原來的矛演化來的,所以廣義上他們可以算作一種兵器。


歷史上被稱作槍的兵器有很多,我們說的只是我們今天概念中的槍(冷兵器),也就是紅纓槍。它和矛無論從力學原理,和使用方法都有著極大的區別。這也是槍從矛的體系中分離出來併成為一種更為先進的兵器的原因。

槍和矛最大的區別在於杆的不同,槍的杆是軟的帶有韌性的,矛則不具備這個特點。所以槍的使用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技術叫做抖,矛則沒有。

矛因為是硬杆,在作戰中,刺擊到了敵人,使用者同是也會受到強大的反作用力傷害。尤其是騎兵作戰,那種傷害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這就是為什麼唐以前使用馬槊(做工達到極致的矛)都是名將了。





宋以後因為白蠟杆的出現,導致了槍的誕生,可以說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戰爭形態。具有韌性的槍桿可以彎曲槍身,從而卸掉反作用力,保護使用者不受傷害。明末秦良玉的白桿兵,縱橫天下,跟使用白蠟杆有很大關係。有一種說法是大槍的出現導致了後世內家拳的誕生。


丁見龍




上圖是矛,以及西方矛

矛,就是能刺就可以,隨便在木杆上裝上尖刺頭就是矛,以刺為主。




上圖是槍

槍就是除了刺還有一定的劈砍切割能力和砸的能力。

矛一般比槍長方便用來刺,比如外國的馬其頓陣,那些就是長矛,想用它當槍來舞,根本舞不來。


濁酒論武

中國歷史上槍和矛是很難徹底區分的,只能大體辨別在不同時期其不同的稱呼習慣。譬如在秦朝以前,槍特指削尖竹、木構成的軍事器械。槍,謂木兩頭銳者也——《蒼頡篇》。而矛頭一般需有金屬材料構成。矛,酋矛也。,建於兵車,長二丈,象形——《說文》。到了魏晉南北朝,矛這個稱呼越來越少,一般都叫槊,分馬槊和步槊。再到隋唐,槍這個稱呼又開始普及。


現在劃分矛和槍,一般認為矛長丈八,矛身用硬木或金屬,矛頭一般為錐狀,沒用槍擋;而槍長丈六,用彈木,槍頭一般為菱狀,以紅櫻為槍擋!


青銅矛頭


現代工藝還原的馬槊

比較常見的紅櫻槍


宇軒83

矛早於槍。矛是以刺為目標的單一刺殺武器,試想,丈八長矛,你除了拿它刺殺,還能將其舞動起來不成?矛也就成了剋制騎兵的有力武器。槍則是在矛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槍頭不僅有尖頭,還有側鋒 ,槍桿一般兩到三米,不過丈。這樣不僅能刺,還能做挑、撥、劃等各種戰術動作。槍一經發明,很快風靡全國,是中原步兵戰陣必備神器,直到抗日戰爭,還是抗日軍民不得已的武器。


雲卷飛山

小時候聽評書,說了槍矛槊的關係,其實他們都屬於穿刺型長柄兵器,他們按長度分為丈六為槍,丈八為矛,兩丈為槊,所以張飛的兵器叫丈八蛇矛槍,而小說中描寫其他如亮銀槍、問天槍等都沒有長度數字的描寫,因為按標準槍就是一丈六,大概就是現在3.5米左右。因此矛的長度應該達到接近4米,槊應該達到4.4米。注意這槊不是指馬槊,還有槍頭略短於矛頭和槊頭。


任飄零89281552

槍與矛外形很像但有本質差別,矛不能彎曲,槍受力後可以彎曲,騎兵用矛時是硬力搞不好自己顛下馬,槍有彈性可以卸力,借力打力,對騎兵自身更安全。

矛只適合刺這個動作,槍不僅可以刺還可以挑,砸等動作


克外快

矛和槍都是刺擊兵器,槍大家比較常見,這裡重點談談矛,下面說的只限於軍隊使用的兵器,而不是武術器械。矛的歷史比槍早很多,最早是車戰五兵之一(另外四個是戈、戟、殳、弓,不同的書記載不完全一致,也有說其他兵器的,但都沒有提到過“槍”)。一輛戰車上有三名戰士,御手負責駕車,車左為指揮官使用弓箭遠射,車右負責近戰使用其他戈矛戟等兵器。車戰的基本模式是雙方戰車相向衝鋒(兩車交錯而過,不相撞),兩車未接觸時車左放箭,如果沒射中,兩車接觸的一瞬間車右用戈矛戟相互攻擊,這過程叫“合”,一個“合”沒有分出勝負的話,戰車繼續掉頭再戰,這個叫“回”,整個過程叫“回合”,雙方不斷重複數個回合最後分出勝負。根據這種模式的需求,車戰兵器的特點是長,這樣才能更早一步攻擊到對方,而且要結實,否則兩車衝鋒的衝擊力就把武器折斷了。矛是按照這個需求製作出來的,所以要比槍更長更沉重,矛無法像槍那樣耍起來用。車右在奔馳的戰車上只有兩車交錯那一瞬間才有機會使用矛攻擊,一擊刺中難度很大,不如橫著掄的戈好使,更別說刺擊橫擊都行的戟了,所以矛即使是在盛行車戰的三代、西周、春秋也一直並不是首選,等到戰國以後騎兵崛起就更加沒有用武之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