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青島市是如何將1211.1萬噸建築垃圾最大化利用的

據悉,青島市城鄉建設委以打造建築垃圾處理資源化利用的“青島模式”為主題,緊緊抓住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兩項重點工作,全面推進產業園區建設、再使用移動式破碎站等等,建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全面推進。

在初步處理建築中所生成的垃圾時,因為很多建築結構不夠集中,導致很多建築垃圾也不夠集中。因此在設置工廠時,對於建築垃圾的分散性也需要進行考慮,這樣才能夠提升處理效率。否則就需要花費較長的距離和時間進行運送,這樣不但增加運輸成本,還會導致二次汙染。所以移動式再生骨料生產模式將成為未來建築垃圾處理設備的重要發展方向。在生成建築垃圾的現場,人們就能夠初步處理這些垃圾。然後向骨料深度處理中心運送處理好的再生骨料後再完成相應的處理。這樣不但可以降低運輸費用,還會降低其對環境所帶來的影響。

分析 青島市是如何將1211.1萬噸建築垃圾最大化利用的

由破碎機、篩分系統、雜物分揀裝置、傳送機構和振動給料機、自行走功能一同構成了移動式建築垃圾破碎站。並且,將行動機構配置進去,可以說這個生產線是移動的,

(1)破碎機

在移動式破碎站中,破碎機是核心部件,破碎處理建築垃圾是其主要任務。中硬度材料是建築垃圾的主要特徵,黏性低,沒有過高要求含水量,因此,必須要確保石料破碎要求的設備都會在建築垃圾回收處理移動式破碎機中被應用。為了將再生骨料的自身性能提升,就應該將顆粒狀的物料破碎出來,有效減少片狀物料含量,並確保顆粒能夠均勻分佈。所以,一定要按照相應的標準和範圍控制破碎機的性能、效率和物料大小。

(2)篩分系統

為了將高質量的再生骨料製作出來,如果難以按照要求完成一次破碎,就要進行二次破碎,這就需要增設篩分系統,在對較大顆粒的混泥土塊進行篩選,再向破碎機中輸送,再次進行破碎處理,確保能有效破碎處理建築垃圾。

(3)雜物分揀裝置

分析 青島市是如何將1211.1萬噸建築垃圾最大化利用的

很多雜物存在於建築垃圾中,特別是有很多廢鐵絲、廢鋼筋材料存在於鋼筋混凝土中,因此,需要將一個雜物分揀裝置設置到移動式破碎機中,將廢鐵絲、廢鋼筋對再生混凝土骨料性能所產生的影響降低。

(4)振動給料設備

如果往破碎機中直接放入建築垃圾,這樣會給破碎機帶來巨大影響,如果長時間這樣做,就會導致其受力不勻稱,對設備的正常運行產生影響。所以,就需要在破碎機裝置前設置安裝一個振動給料機。振動給料機的最大優點就是能夠均勻給料。在振動物料後,往前移動,慢慢向破碎機前進入,如果建築垃圾的顆粒較小,會在棒條空隙間隙中掉落,從而發揮出篩分的作用。

分析 青島市是如何將1211.1萬噸建築垃圾最大化利用的

(5)自行走裝置

輪胎式和履帶式行走機構是移動式破碎站中兩種重要的行走機構。輪胎式行走機構便於普通公路上行走,轉彎半徑小,在工地內能夠快速進駐,設備靈活性高,節省時間。履帶式行走機構,能夠平穩行走、具備較低的接地比壓,能夠有效的適應溼地和山地環境。通常對全液壓驅動系統進行應用,它可靠性高,驅動力大。

截至目前,2017年青島市建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1211.7萬噸,可節約填埋土地1200餘畝,減少對周邊3600餘畝土壤和地下水源的汙染,實現產值約15億元,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全面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