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葫蘆剛摘下應該怎麼處理?

菲爾公子

我是講堂空空——寶玉石文玩知識傳播者,現在很多玩友喜歡文玩葫蘆,但是文玩葫蘆市場上的又太貴,於是自己就種了一些,但是等到我們的文玩葫蘆摘下架後,應該怎麼處理呢?空空帶大家來看一看。

採摘後

如果沒有陰皮的話在陰涼處晾曬3天到一星期左右,再放入清水中浸泡3到8小時,(葫蘆表皮與木質層之間有一層粘膜,像咱們使用的雙面膠, 泡一下可以使它失去點粘性)最好在晴天開始打皮,這樣會幹的快一些,對葫蘆也有好處。

打皮時

工具:可以用竹片,也可以用竹筷子。拿壁紙刀削出刀刃,不快了可以反覆削一削,但還是要注意安全,避免弄傷手。

打皮

打皮時用力些一定把那層粘膜與表皮一起刮掉,不然幹了以後會有細細的黑印,以後很難去掉,打皮時每一下都排的密密的,從上到下豎著排,最好不要橫豎交叉打。要一氣 呵成。間歇之後會有顏色不同的問題。打皮完成以後在清水中用鐵爆花(洗碗用的)仔細擦洗,然後用鹼水泡5分鐘 邊泡邊翻動。撈出清水洗淨。擦乾後,用器具慢慢的打磨,直至表面平整,葫蘆不大的話,打磨平整是很快的,但是要細心,馬虎不得,否則會打磨破掉。

打完後

晾曬

在陰涼通風處晾曬。經常變換方向,3至5天后拿起葫蘆常拍打拍打搖晃搖晃用力些(可以嘴朝下),慢慢的能聽到嘩嘩的葫蘆籽響了,這時基本就大功告成了,不停的葫蘆品種可能不一樣,這要看具體情況而定的,所以大家要多多的學習文玩葫蘆知識,這樣才能玩出不錯的葫蘆,大家關於文玩還有什麼想要了解的,可以找空空來聊聊!


文玩講堂

大家好,我是季老三,一名業餘葫蘆愛好者。因為喜歡,所以自己在小院裡也種了小葫蘆,把打皮的經過和注意事項分享給大家(記得第一次打皮是好緊張,什麼也不懂,不停的請教葫蘆種植師傅們,感謝教我從種植到現在把玩的師傅們 辛苦了)。葫蘆經過一百多天的生長,到了成熟採摘的時候了,那麼文玩葫蘆摘下來怎麼處理呢?現與您分享一下。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給葫蘆打皮。


第一選擇,皮色泛白的成熟葫蘆,摘下來在屋內用線綁好葫蘆的藤在屋內懸掛起來放上幾天(放置時間看葫蘆而定,一般三到五天即可)為的是讓葫蘆自然散失一部分水分(千萬不要放在像過堂風的地方,這樣容易出現因水分失去過快而出現打皮時抽裂情況)。

第二打皮。可以用竹筷子 竹板或者學生三角板等所料製品(工具的邊不能有毛刺)從葫蘆自上而下一次把葫蘆的外皮打幹淨(我用的是兒子的塑料尺子)。



第三打皮的葫蘆顏色。打過皮的葫蘆是草綠色的,打皮中只需把外皮打掉不要傷到葫蘆皮以內的“真身”。


第四注意葫蘆底部。葫蘆底部也就是葫蘆的小屁屁一定要打幹淨,以防葫蘆發黴。

第五檢查葫蘆打皮是否乾淨。當葫蘆打皮完畢後,看看有沒有沒打幹淨的,用洗完的鋼絲球輕輕像刷碗一樣的動作,把葫蘆皮全部清理乾淨。

第六鹼水處理。

清理乾淨的葫蘆可以在鹼水裡泡一會並不斷翻動。

第七清洗葫蘆。用清水給葫蘆洗個澡,洗澡完畢後用手巾擦乾。

第八葫蘆陰乾。以上程序完畢後,可以把葫蘆用線綁好懸掛起來放在屋內自然陰乾(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讓陽光曬到葫蘆,不要放在風口,不要放在桌子或地上,一定要懸掛。)等葫蘆的從溼到慢慢變幹後,我們就可也拿到外面去曬曬 過過風,有幾天葫蘆就變色了(這裡需要視葫蘆顏色而定需要晾曬多少天)。



第九莫著急。新葫蘆不要著急去盤,最好放上一兩年再盤。這樣葫蘆已經完全木質化,在上手把玩,顏色變化也快一些。


第十龍頭的保護。在打皮過程中注意不要弄斷葫蘆的龍頭(打皮時可以把龍頭趁著溼勁弄個好看的造型――千萬不要弄斷,適可而止)。

結束語:以上幾步就是新摘葫蘆的後期處理以及打皮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也是我打皮的一點小經驗,希望能幫到愛種葫蘆的朋友們。當然葫蘆種植專業戶是用葫蘆打皮機器來打皮的。


我是季老三,歡迎大家留言,一起交流學。


季老三

葫蘆打皮有技巧,打得好葫蘆就顏色金黃洪亮,不愛乾裂。打得不好,皮色永遠還是泛清白,還容易發黴,或者乾裂。



葫蘆剛摘下來的時機也是有講究的。首先需要確定它是否成熟了。葫蘆成熟度越高,乾透後皮色越好。如果是半成熟,很好判斷就不要摘下來。不容易判斷的是稍微有些不成熟的葫蘆。此時葫蘆皮剛剛泛白,仔細看還稍微留有絨毛,那麼一定要在藤蔓上再放一陣,只要不摘下來,它就不會幹扁。但是不可以放置時間過長,這樣會導致葫蘆皮色不理想。



摘下來的葫蘆,需要在陽光下再放置幾天,以利於先自然揮發一部分水分,免得打皮完畢後大量水分突然蒸發導致葫蘆皮的緊縮——一般來講,無論多麼成熟的葫蘆,打皮完畢到完全乾燥,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縮水。葫蘆越大,縮水的比例越大。(舉個栗子,如果一個直徑40公分的葫蘆,乾燥後直徑可以縮小兩公分,周長能夠縮小兩寸)



打皮的方式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少量幾個的葫蘆,適合用鈍刀刮皮,像西餐刀,牛角刀都適合。(銳利刀不行,會傷表皮)竹刀塑料刀一般刮皮不徹底。這種方法比較累,效率也低。刮皮完畢以後,還需要用鋼絲球再輕輕擦一遍,不然葫蘆乾燥後表面會有一層薄薄的白膜。



二是大量葫蘆的情況下,要用打皮機。就是在電動機上安裝鋼絲盤狀的打磨絲盤。這種方法是用機器盤端的飛速旋轉打磨去掉葫蘆表皮。好處是效率很高,效果比較徹底乾淨,不用再清理一遍。(通常大量的小亞腰葫蘆都用機器打皮)



這兩種方法在打皮完畢之後要統一把葫蘆在鹼水裡泡一遍。目的是減少晾曬不當造成的乾裂,同時葫蘆皮色會更加容易變成金黃色。鹼水泡完要把葫蘆擦擦乾,然後在有陽光的陰涼處通風懸掛晾曬,葫蘆四面不能互相接觸,否則很容易生長黴瘢。晾曬到一半乾燥時,可以完全放在陽光下,葫蘆皮的變色由太陽曬為最佳。




第三種是有不少葫蘆在藤蔓上就已經乾燥了或者半乾燥狀態,那麼這種葫蘆打皮用第一種方法是不行的,根本打不動。第二種也不行,打不乾淨。這種葫蘆只能先讓它慢慢乾燥,乾燥後再用水把外皮泡軟,然後用前兩種方法去皮即可。晾曬時不用泡鹼水。



泡鹼水

所有晾曬的方法,重點在於葫蘆四面通風,尤其不要接地,接地必然發黴。當葫蘆變色發黃,搖動裡面種子嘩嘩出響的時候,就可以拿下來把玩了。或者烙畫,彩繪,雕刻成其他工藝品。

葫蘆是天然可愛的玩物,自己動手打皮就是個開心享受的過程。葫蘆的人文底蘊和人格色彩就是從它打皮開始浸染的。誰打的皮,葫蘆就帶著誰的性格,遠遠感受,就像是有生命力,活的一樣!



我是《愛瓠說》葫蘆文化,書法篆刻,工藝美術的小築。常來看看!


愛瓠說

我一個朋友叫高英飛,走進他的家,就彷彿進一個葫蘆王國。屋地上堆的、窗子上 晾的、桌子上擺的、櫃櫥陳列的全是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葫蘆。



這些蒴蘆一部分是剛從別人家的葫蘆架上收購來的,一部分經過他的烙繪加 工,搖身變成了一件件饒有野趣又不失高雅的藝術品一一慈眉善目的觀 音、笑口常開的彌勒佛、活靈活現的蟈蟈蟋蟀、桐如生的梅蘭竹菊。



高英飛對文玩葫蘆的處理很在行。首先,不能在陽光下暴曬,曬會幹縮皮,放置陰涼乾燥通風的環境下自然陰乾。其次,不能在葫蘆上扎孔,那樣不僅破壞了葫蘆品質而且會黴變。



第三,葫蘆在半乾的時候要去掉葫戸的表皮,去皮過早會使葫蘆嚴重抽縮。去皮可用電話卡,銀行卡。第四,成熟不好的葫蘆皮,木質化程度低基本上都會黴爛,沒有保留價值。切記,不要用金屬物去刮皮,以免損傷葫蘆表皮 。



我的朋友選擇皮色發白的蘆打皮,他認為如果葫蘆的皮色是綠色的最好不要打皮。打皮從葫蘆頂端開始,用竹板輕徑刮掉葫蘆外皮,注意保護好葫蘆莛子。注意把葫蘆底部皮打幹淨,底部的皮如打不乾淨容易發黴。最後,用鹼水沾一下葫蘆外表面,掛在陰涼處陰乾。


聲宏紫閣

要做文玩葫蘆是比較麻煩的,首先是葫蘆的採摘,在葫蘆白中帶點黃色的時候是採摘的最佳時候,採摘後放在乾燥通風的地方使表皮均勻的幹好,就開始打皮,打皮後,洗淨陰乾,用繩子繫牢,放太陽下曬。時刻多關注天氣,不能淋雨,曬一年,就做好了。現在的文玩葫蘆多是作坊生產的,製作並不複雜,價格也不貴了。


森嶼海巷228472504

葫蘆表皮有一層蠟質層為其鎖住水分防止流失保護生長用,採摘下來後應用木質或塑料製品颳去表層的蠟質層避免傷害表裡,這樣可以有利於晾曬完全乾透防止黴變。採摘葫蘆時首先用手指按壓外表和觀察顏色看它的成熟度如何,如果較軟較綠說明成熟度較低,這樣的採摘後不刮皮晾曬也會整個黴變甚至縮水裂開,如果直接刮皮陰乾會導致縮水乾裂褶皺報廢,不過抽而不裂的葫蘆也是一種另類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