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民:中華蘇維埃國家銀行第一任行長

毛澤民:中華蘇維埃國家銀行第一任行長

毛泽民: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第一任行长

毛澤民 省委黨史研究室提供

他是中央蘇區“大管家”,紅色金融家,中國共產黨卓越的財經工作領導人,他把寶貴的生命奉獻給了中國人民壯麗的解放事業,天山腳下蒼松翠柏環繞之處,是他長眠所在,他就是毛澤民,毛澤東的弟弟。

毛澤民,字詠蓮,後改為潤蓮,1896年4月3日出生於湘潭縣韶山沖(今韶山市)。毛澤民十多歲時學會了幹農活,也能寫會算,在父母相繼去世後,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擔。1921年,在哥哥毛澤東的幫助下,毛澤民懂得了“國亂民不安生”的道理,毅然選擇從韶山到長沙,投入革命洪流。

毛澤民先是在毛澤東主事的湖南省立第一師範附小做校務。1922年,毛澤東主辦湖南自修大學,他又轉到湖南自修大學,學習中,他逐步接受了馬列主義,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2年底,毛澤民受中共湘區委指派,到江西安源路礦從事工人運動。1923年3月,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創辦了消費合作社,半年後發展為總社,毛澤民任總經理。由於毛澤民等人的努力,消費合作社開辦得很好,不僅幫助了窮苦工人,還為黨籌措了經費。工人們都說“他們大戰了一場資本家,打破了一切工頭制,建設了一個強大的大營寨”。

1931年7月,毛澤民到達中央革命根據地,任閩粵贛軍區經理部部長。年底,被委派籌建蘇維埃國家銀行。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1932年2月,中華蘇維埃國家銀行在瑞金葉坪成立,毛澤民任第一任行長。他採取一系列符合蘇區實際情況的財政政策,在不到3年的時間裡,就使中央蘇區統一了財政、統一了貨幣,繁榮了經濟,保障了軍民供給,此外還溝通了蘇區與白區的貿易往來。

在長征路上,毛澤民擔任有“扁擔上的國家銀行”之稱的十五大隊政委,負責攜帶160多擔黃金、白銀和蘇區鈔票,沿途還要負責接收沒收土豪的財物。在遵義會議後,又擔任先遣工作團副團長兼沒收徵集處處長,總供給部副部長,承擔著管理運輸、打土豪、籌糧籌款、保障紅軍給養的艱鉅任務。在他的睿智領導下,十五大隊克服重重困難,以足夠的黃金、白銀和及時的戰鬥後補充,為紅軍行軍打仗提供了有力保證。

在長期的艱苦鬥爭中,毛澤民積勞成疾。1938年他啟程去蘇聯休養,但當他到達新疆時,因交通中斷未能成行。此時,新疆軍閥盛世才打出“親蘇擁共”的旗號,多次要求共產黨派一名財經能手到新疆幫助工作。經中央批准,毛澤民化名周彬,留在新疆開展統戰工作。

此時的新疆因連年戰亂,導致經濟凋敝,物價飛漲。面對爛攤子,毛澤民憑藉多年的工作經驗,大刀闊斧地開展財政金融整頓。建立新疆統一的財政金融系統,廢除舊銀票,發行新幣,改新疆省立銀行為商業銀行,改革稅制,發行建設公債,制定財政、銀行、金庫制度及公務人員獎懲條例,使幾近崩潰的新疆的財政起死回生,面貌為之一新,有力地推動了新疆農牧業和文教衛生事業的發展。

毛澤民等共產黨人在新疆的出色工作,贏得了新疆各族人民的信任,卻使盛世才坐立不安。1942年,盛世才背信棄義,投靠蔣介石,關押了毛澤民等在新疆工作的全體共產黨員。1943年9月27日深夜,毛澤民被敵人秘密殺害,時年47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