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意大利明明是個豬隊友,為什麼德國不拋棄他呢?

十三太保橫練金鐘罩

你好,我是二戰段子手,為您解答。

首先要澄清一點,儘管意呆利有時候的確很皮,但是也不是說就是個豬隊友。

意識形態相同

意呆利的老大,墨索里尼其實是法X斯的“鼻祖”。當然也是小鬍子的前輩,同時小鬍子也把他當前輩。(所以1944年墨索里尼被軟禁時希特勒去救他,還給他給意大利國家黨的名號;當然不是吃飽了撐的)什麼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那都是後來才加入的。法X斯國家第一個是意大利,第二個就是德國。(至於網上說奧地利是第一個嘗試建立法X斯的,請參考我前面的問答)而且當時歐洲就只有意大利麵和德國是法X斯國家,不緊緊報團難道還要互掐嗎?正所謂臭味相投。


戰略目的考慮

德國海軍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元氣大傷,根本無法跟英國佬抗衡,德國除了U型潛艇以外,哪來比得上英國海軍,根本不在一個級別。那麼由於意大利的海軍比較完善,比較好,就可以制衡一下英國海軍,雖然在之後作戰中一樣的渣,但好歹也是有的吧……

而且意大利掌控著地中海,可以對英國運輸船實施封鎖,趁機把英國人拖在北非,這樣德軍就有了進攻中東的可能性。

但麵條就是麵條,拿著現代化武器和土著打還不能贏(見下圖)


和阿爾巴尼亞打了3年,最後德國3個月解決。但是在北非也成功狙擊過英國的裝甲部隊,拖了18天,就這一點來說,意大利其實不弱,主要是有著一些奇奇怪怪的士兵和指揮官……


我是二戰段子手,更多精彩,請點關注。


二戰段子手

你以為只有墨索里尼領導下的意大利才是"豬隊友"嗎?錯!如今的意大利依然在坑德國的路上孜孜不倦!

利比亞戰爭期間,許多無家可歸的難民逃到了意大利,結果意大利給每位非洲難民發放了五百歐元,並讓他們拿著這些錢去德國。德國內政部最後將這件事公之於眾!

回首二戰時期,意大利在北非戰場的表現可以說讓希特勒無時無刻不在罵娘!一起來看當年意大利的坑爹表演吧:

在戰事吃緊的情況下,對意大利麵情有獨鍾的意大利士兵竟在戰場上煮起了意大利麵,最後吃的正香就被敵人全軍俘獲!(PS:完美的詮釋了吃貨)

在盟軍繳獲的意大利物資當中,紅酒的數量要比武器彈藥多得多(PS:你們是來開趴踢的嘛?)

某場戰役中,英軍和意大利軍交火還不到五分鐘,英軍就看見對方豎起了白旗。事後意大利俘虜解釋倉促投降的原因竟是彈藥箱打不開了(PS:你這是佛系武裝嘛?)

北非戰場,隆美爾發現了一處關押意大利俘虜的英國戰俘營,隨即便率德軍展開營救。可誰想德國人衝進去後,意大利戰俘竟然嚇得跟著潰逃的英軍跑了

(PS:大兄弟,我們是來救你們的)

最鮮為人知的恐怕要數墨索里尼的七個師團在北非被英國人兩個師團輕鬆擊潰,意軍13萬人被俘。這一潰敗直接導致希特勒進攻蘇聯的計劃嚴重推遲!
綜上,意大利的表現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怕敵人穩如狗,就怕坑爹豬隊友!當然,日本也不是個靠譜兒的主兒!偷襲珍珠港後,氣的希特勒罵了一天的娘!不過對於希特勒而言,法西斯陣營就他們仨兒,好死不如賴活著,湊合著用吧!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問這個問題的是不是真以為二戰意大利人真願意跟著德國混?除了墨索里尼那個被希特勒一口一個領袖一口一個老師拍的找不到北的老文青和一小撮缺腦子的腦殘粉,意大利從上到下,從平民士兵到將軍甚至法西斯黨高層,反對墨索里尼搞軍事冒險的人一抓一把,支持的反倒找不到幾個,多少人勸墨索里尼學學弗朗哥都勸不住,德國要拋棄意大利?意大利人巴不得呢!



希特勒忽悠墨索里尼老文青一意孤行進行軍事冒險

本來意大利獨立以後跟英國就是傳統盟友,1900年以後跟法國也是打得火熱,跟沙俄/蘇聯也是老生意夥伴,反而跟德國因為世仇奧地利的緣故關係不鹹不淡,墨索里尼被一個德國的奧地利下士忽悠去跟英法俄開戰,而且還是在資源軍事一無準備的情況下,你讓意大利人怎麼提得起勁頭來打仗?

意大利的戰備可以說一塌糊塗,無數人勸墨索里尼不要瞎折騰,然而墨索里尼已經被德國人灌了一肚子迷魂湯

再說豬隊友的問題,到底誰是豬隊友?意大利1870年才完成獨立統一,工業底子貧弱,工業資源更是窮到等於沒有(不要說石油,連煤炭都要靠進口),意大利軍隊裝備差,戰備差,儲備更差,加上不知為何而戰,戰鬥力自然不會強到哪兒去,問題在於,作為盟友,意大利已經竭盡全力了,北非運輸,運輸船和護航艦比例達到了1:1,甚至為四萬噸運輸船派出了10萬噸戰艦護航,意大利海軍/海運那點儲備油到42年初就燒的一滴不剩了,找德國要燃油支援,還給的嘰嘰歪歪的,那邊隆美爾還在一個勁催要補給,也不怕撐死。再說那個隆美爾,天天抱怨沒補給,問題北非就那幾個港口,唯一一個大港的黎波里也就能一次卸載三四條船,一個月也就幾萬噸吞吐量,班加西和託布魯克更慘每個月一兩萬噸吞吐能力,還要不斷遭到英國海空軍截殺,尤其託布魯克幾乎是去一條死一條,而隆美爾一個輕型師一天就要吃掉350噸,一個裝甲師還要再加50%。他隆美爾倒是牛,從的黎波里以東不到500公里的蘇特爾一路殺到阿拉曼,活活把運輸線拉長了將近五倍,然後拼命抱怨意大利人不給送補給——"羅馬應該能找到辦法"!合算意大利人應該是小叮噹,隨手就能掏個任意門出來?這到底誰是豬隊友?能無腦豬突的就不是豬了?

隆美爾恨不得把補給線拉出了從北京到廣州的距離——單靠一條破爛的海岸公路,還說"羅馬應該有辦法解決",這到底誰是豬隊友?


再說隆美爾手裡的意大利師,哪次隆美爾打勝仗的時候不是任勞任怨給他看著側翼?阿拉曼吃了敗仗把友軍扔在陣地上,自己帶著補給油料淡水開著卡車一路絕塵跑掉的是誰?在陣地上打到彈盡糧絕水盡的又是誰?一個師四千人在陣地上拼到只剩下三百個沒帶傷的是德國人還是意大利人?到底誰是豬隊友?

意大利步兵師在阿拉曼陣地拼到彈盡糧絕,德軍倒是帶著卡車淡水燃油補給撒丫子跑路了,到底誰是豬隊友?


再說地中海護航,克里特登陸為了掩護德國佬的運兵船一條几百噸小雷擊艦獨自去衝英國艦隊的是德國人還是意大利人?意大利海軍技術落後缺乏雷達,拒絕提供援助的是誰?明知道盟友裝備落後,提供裝備摳摳搜搜,幾十架梅塞施密特幾十輛三突四號就跟恩賜一樣的是誰?咱不跟英美這種好到穿一條褲子連原子彈技術和密碼破譯都能共享的盟友比,咱要個蘇聯待遇行不?光美國就援蘇坦克幾千輛,飛機上萬,卡車以十萬計,高標號航油以百萬計,電子管不光成品以千萬計,連生產線都一併給了,蘇聯1939年還算是英美敵對國呢,希特勒對墨索里尼老文青還一口一個老師,要個蘇聯待遇不過分吧?這到底誰是豬隊友?

看看蘇聯的待續,意大利人能不寒心?


再說東線,小土星意軍損失慘重,防線被突破不假,問題沒有意軍拼死拿著47毫米敲門磚去生扛T-34和KV的突擊,蘇軍完全有可能直接奔羅斯托夫去了好不好?沒有意大利8集扛側翼,曼施坦因不要說發動冬季風暴,連集結預備隊的時間都沒有好不?沒有意軍拿著垃圾裝備生扛拖時間,曼施坦因哪有時間把部隊撤下來堵住羅斯托夫?

意大利的47毫米敲門磚根本擋不住蘇軍T-34和KV,但是意軍好歹拼死拖住了蘇軍向羅斯托夫進軍的腳步——儘管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


這麼說吧,德國人把盟友當豬當炮灰當消耗品,各種看不上瞧不起,自己做豬隊友也只能收穫豬隊友,43年下半年之後的北意游擊戰,包括南斯拉夫游擊戰,德國人就好好領教了一把他們看不起的意大利人爆發以後的戰鬥力,像他們的前輩普魯士軍在法國把軍旗落到意大利加里波第紅衫志願軍手裡一樣,到最後德軍也得靠把墨索里尼賣給意共加里波第旅才能買到一條撤出意大利的路。

墨索里尼最後是被德軍當做買路錢賣給意共遊擊隊的——到底誰是豬隊友?


DDG的老船塢

意大利不是天生就該給希特勒當盟友的。確切地說,意大利這個盟友還是希特勒上躥下跳,左右示好才求來的。不是你想象中的英明神武的元首總領一切,想踢誰就踢誰的。


意大利對納粹德國從敵視、中立、親近再到最後成為盟友經歷了一段相當曲折的過程。1934年希特勒沒能吞併奧地利就是因為當年7月意大利出兵勃侖納山口。1935年4月,意大利又和英法一起組成反德的“斯特扎雷陣線”。因此,德國與意大利拉近關係對改善自身的戰略處境,打破西方的圍堵具有重要意義,不是意大利有求於希特勒,而是希特勒有求於意大利。


接下來德國通過阿比西尼亞戰爭與意大利拉近了關係,又通過西班牙內戰使意大利第一次和德國站到了一起。但此後英法並沒有放棄對意大利的拉攏,意大利也沒有要和德國一起發動歐洲戰爭的意願。如果德國此時拋開意大利,意大利必然被英法拉過去,甚至被蘇聯拉過去也說不定。墨索里尼不是非你希特勒不嫁,你不想要,大把的人想要。

意大利加入戰爭是在1940年,真正和德國綁定是在1941年加入對蘇作戰。我們就以此為分水嶺捋一下30年代到40年代意大利對德國的意義。

首先在1939年之前,德國需要意大利,這裡的需要是指需要意大利的支持。這一階段,意大利在德意關係中佔據主動。如果沒有意大利的支持,德國不可能吞併奧地利,也無法扶持佛朗哥。

在1939年到1940年,德國需要意大利,這裡的需要指的是意大利即使不支持德國,也不能步一戰後塵站在英法一方。事實上,意大利也做到了。

在1940年之後,儘管德國在德意關係上開始佔據主動,但德國依舊需要意大利,這裡的需要指的是需要意大利不垮臺。而如果意大利在1941年喪失利比亞,火炬行動將提前兩年展開,墨索里尼提前兩年完蛋,丘吉爾“柔軟的下腹部”構想提前兩年實現。所以德國必須出兵援助北非,而有一些人就好像覺得德國不出兵,盟軍打下利比亞就會靜坐在地中海南岸不動一樣。而如果希特勒拋棄意大利,意大利不是德國的盟友呢?那就更簡單了,連西西里島都不用打,盟軍一步就插到“鱷魚柔軟的下腹部”了。(不要設想意大利既不是德國的盟友,又不是盟軍的盟友,意大利所處的戰略位置決定其不可能置身事外,要麼此,要麼彼)

綜上所述,題主覺得德國什麼時候拋棄意大利比較合適呢?


七班的歷史課代表

意大利軍隊在二戰期間做了很多不靠譜的事情,嚴重了拖了德國的後腿,說意大利是“豬隊友”,其實一定也不為過。

說希特勒不捨得拋棄墨索里尼也是有原因的,早在德國的納粹黨沒有奪得政權的時候,墨索里尼已經早早就成為意大利的領袖了。1922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獨裁統治,此時的希特勒還是無名之輩。墨索里尼一直被希特勒看做是榜樣和老大哥,積極拉攏墨索里尼對希特勒發展法西斯事業是有一定幫助的。歸根到底,還是因為意識形態的相同,讓他們走到了一起。

雖說意大利老拖後腿,但是在戰略威懾上還是有一點作用的。意大利掌控著地中海,可以對英國運輸船實施封鎖,趁機把英國人拖在北非,這樣德軍就有了進攻中東的可能性。換句話來說,即使戰鬥力再不濟,最起碼也能提供點兵力吧,多拉一個,就比自己單打獨鬥要強。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組成同盟後,擁有的資源就會增多。不僅僅是指兵力上的增加,意大利好歹也是擁有不少殖民地的國家,也擁有不少的戰爭資源。德國不拋棄意大利,這些資源就可以共享,就可以為戰爭提供強大的動力。


自覺者的孤獨

沒有意大利,連豬都沒有了。

德國也想找實力強大的隊友,但是環顧一週之後,還真沒有選擇的餘地了。

西面的英法屬於打擊對象,北歐諸國挪威已被控制,瑞典在中立國的位置上提供鐵礦等諸多資源,芬蘭要幫忙打蘇聯,東歐里面,波蘭已被瓜分,蘇聯屬於下一塊肥肉,而且是希特勒早在我的奮鬥中定好的“生存空間”,西南的弗朗哥西班牙一直在耍滑頭,暗地裡給德國提供資源,東南方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已被佔領,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已被拉上戰車,塞爾維亞和希臘屬於蘇德開戰前要預先征服的後方。數來數去,歐洲列強裡只有意大利了,在地中海上,意大利海軍是唯一能抵禦英國海軍的力量。

東方,搭上了日本,自然不需要中國,儘管中國能提供鎢礦豬鬃等資源,但是日本陸軍能北上牽著蘇聯,南下能牽制英美,希特勒不希望日本招惹英美,但龐大的聯合艦隊的存在,必然會牽制大量的美英海軍。西方,美國人明裡暗裡的幫助英國人,屬於潛在的敵人。

除了意大利和日本,世界列強中已經沒有納粹德國可供選擇的對象。

從德國的戰略角度來看,東線始終是主戰場,南線屬於戰略防守,儘管隆美爾在北非戰場大放異彩,也拜託不了配角的命運。北非失利後,盟軍很快就登陸並解決了意大利,並迫使德國在南方投入更多的防禦兵力,而這,正是希特勒擔心的。


映雪生

意大利不管怎麼說也是當時世界五強之一,對 納粹德國來說是一個強有力的盟友,畢竟德國沒有多少機會能夠挑選到更好的盟友了。



德國崛起的過程中是非常曲折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德國的綜合實力實際上在自己的任何一個敵人英法俄之上。但是除了自己的傳統盟友奧匈帝國之外,周邊全是自己的敵人,德國被迫疲於奔命,在東西兩線同時作戰,最終走向失敗。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德國的情況更加不利。因為德國是一戰的戰敗國,軍隊規模,軍備狀況都受到限制,這會讓別人更加輕視德國。所以德國想爭取到實力更強的盟友實際上是比較困難的,由於法西斯理念,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走到了一起,雙方結盟共同對付英法。所以說這個盟友還是希特勒好不容易求來的,怎麼可能會輕易拋棄他呢。



在二戰中雖然的意大利軍隊的戰鬥力不怎麼樣樣,但是作為傳統強國也確實給英法造成了一定的麻煩,從客觀上牽制了英法的軍事行動。例如意大利雖然在北非作戰失敗,但是英國也不得不拿出來很大一部分軍事實力來保衛北非的殖民地埃及,這從客觀上減輕了德國的軍事壓力。


平安讀史

二戰時期意大利以拖後腿而聞名於世!傳說中的豬隊友就是二戰時期意大利這樣的。那為什麼意大利這麼大個包袱德國還不拋棄意大利呢?

第一點,德國需要盟友,一戰時期意大利就是德國盟友,雖然最後意大利背叛了德國,但是也有合作的基礎,二戰爆發的主要原因就是德國被一戰後的不平等條約壓迫的太過了,是必激起德國的逆反心理。而德國也沒狂妄到以自身實力單挑世界,德國也需要盟友,雖然二戰時期的意大利屬於那種“吃啥啥沒夠,幹啥啥不成”的角色。但是多少也能分擔一些壓力,而且除了意大利的脆皮坦克,小口徑無用火炮之外,意大利士兵雖然比不上德國士兵,但是相對於其他國家還可以。


第二點,二戰時期德國總理希特勒是納粹黨成員。而意大利總統墨索里尼是傳統的老牌納粹黨成員。而且墨索里尼可以稱的上是希特勒的老師,希特勒沒少受墨索里尼的影響,別的不說,希特勒還是非常認可墨索里尼是堅定的納粹黨分子。而且在希特勒發展初期墨索里尼給予了希特勒很大的幫助。在1943年7月墨索里尼被意大利國王逮捕之後,希特勒還派出了特種部隊去拯救墨索里尼。因為希特勒也不希望意大利納粹黨這個旗幟倒下。

說句笑話,二戰時期盟國在歐洲戰場很多時候都應該感謝意大利,要不是有意大利這個拖油瓶,德國還要輕鬆的很多,正是有了意大利這個豬隊友浪費德國很多的精力與兵力。盟國想要輕易獲勝也不是那麼簡單。


小小小百科全書

因為當時德國的盟友不僅有意大利,還有日本,羅馬尼亞,匈牙利等國,一旦拋棄意大利,會導致整個軸心國發生信任危機,正因為希特勒的這種懷柔政策,才使意大利投降後德國的其他盟友在蘇軍到來之前沒有發生崩盤。另一方面,一旦意大利不保,那麼德國的南翼將暴露給盟軍,盟軍可以通過意大利進入法國和奧地利,然後直搗德國腹地。


Lwj的老公

那是因為二戰前,希特勒去意大利博物館旅遊,不小心把維納斯雕塑的胳膊碰斷了,一直不好意思,所以不拋棄意大利,誰勸也不聽,另外據說他還特愛吃意大利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