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期間,日本為什麼在佔領武漢後沒有對國民政府臨時首都重慶進攻?

STLY偉偉

當然有進攻,只是打不進去而已。

日軍如果想深入中國大後方,其實可選的路不多,一條是從山西過王河從陝西翻越秦嶺入川,另一條是從武漢宜昌一線沿著長江逆流而上直攻重慶或者繞漢水從安康打。

當然還有一條西南線路便是滇緬日軍過怒江襲昆明,從往北打,這條線路也不容易。但是滇緬戰區還是有收穫的,截斷了中緬公路的仰光補給線,讓大後方的補給成了大問題,這是另外一個話題,暫且不表。

那麼日本人從北方,也就是山西的道路,閆長官的晉綏軍也進行了殊死的抵抗,只是打不過日本人而已,這就是著名的太原會戰。

實際上太原會戰之後,最高統帥部還是決定把日本人擋在東邊,所以1938年委員長扒開花園口形成大面積的黃泛區,而用物理方法給阻擋了日本人西進的道路。同時及時開展的淞滬會戰,把日本人的視線拉到了長江沿線,這在戰略上是正確的。

那麼日本人只剩下了沿江而上的唯一一條道路,而國軍也是邊打邊撤,這中間發生了規模宏大的武漢會戰,以及壯闊的武漢(宜昌)大撤退,基本上日本人到達湖北之後,已經是強弩之末了。這裡向抗戰中執行武漢大撤退任務的民生公司致敬。

如果再想往西,直接拿下四川的後方基地,需要跨越漫漫的大巴山——巫山山系,而日本人不是沒有試過繼續往前衝,但是所有努力終於“石牌保衛戰”。

壯絕山河的“石牌保衛戰”

石牌是宜昌以西大約30公里,長江南岸平善壩和黃陵廟之間的一個小村落,因南北均為斷崖絕壁,江面又僅寬百餘米而成為一道天然屏障。國軍在此設立要塞,使其成為阻擋日軍侵略的有利據點。

1943年5-6月,日軍沿江而上,開始進攻石牌要塞,而國軍由11師負責守備,11師師長鬍璉,黃埔四期。他在戰前向後方父母妻子留下遺書,決心以死殉國。

父親大人:兒今奉令擔任石牌要塞防守,孤軍奮鬥,前途莫測,然成功成仁之外,當無他途。而成仁之公算較多,有子能死國,大人情亦足慰。惟兒於役國事已十幾年,菽水之歡,久虧此職,今茲殊慼慼也。懇大人依時加衣強飯,即所以超拔頑兒靈魂也。敬叩金安。

長官決心以死殉國,千鈞重擔,千鈞一髮,胡璉和8000子弟兵的肩膀,承擔起了中華民族的命運。他們要用血肉之軀,阻擋敵人的槍林彈雨,庇護風雨飄搖多災多難的中華民族,讓這個在戰火中飽受摧殘的民族,免於萬劫不復,免於亡國滅種。

日軍在石牌周邊集結了兩個師團、一個旅團,其中有被稱為“鋼鐵猛獸”的也是日軍在中國戰場唯一純野戰部隊的第十一軍,一共10萬兵力直面撲來。

第一次石牌保衛戰打了五天,在日軍大規模衝鋒以及飛機的掩護轟炸之下,我國軍將士奮勇作戰,數萬名日軍像螞蟻一樣漫山遍野衝上石牌,吶喊聲與槍炮聲響徹山谷,戰鬥最終進入白熱化。

在我國軍將士的奮勇作戰之下,石牌巋然不動,胡璉命其屬下將國旗插到最高峰,並嚴令守兵不得後退一步。他用電話告誡將士:“這一次一定要使日軍領教中國軍隊的作戰精神!”5月29日,胡璉對團長們發令:“從明天起,我們將與敵人短兵相接。戰至最後一個,將敵人枯骨埋葬於此,將我們的英名與血肉塗寫在石牌的岩石上。”

在山谷中,幾萬把刺刀寒光閃閃,幾萬顆喉嚨一齊吶喊,幾萬條軀體激烈碰撞,中日雙方几萬名士兵展開了最原始,最殘酷,最血腥的白刃戰。 人類自從發明了槍械後,再沒有過這樣慘烈的場面,幾萬人手持上了刺刀的鋼槍,用最原始的血液和本能,在殊死相搏。

最終,日軍進攻奪取石牌的企圖破滅後撤。6月2日,中國軍隊全線反攻,日軍潰不成軍,節節敗退,取得了以“太史橋大捷”為標誌的石牌保衛戰主戰場的徹底勝利。抗戰最後堡壘得以保存。

而自此役之後,日軍已無法向西行動一步,亦無法壓迫重慶政府投降。石牌戰役也被譽為“東方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當然,關於石牌戰役,不僅是上述所言,亦有很多細節和過程。但抗日戰爭中,我中華民族奮勇抗擊,全民一心,驅逐外國侵略者保存中華一脈,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歷史。


以上。



賞金掠食者

看了上面一些回答,大多都是從軍事角度來分析,認為日軍是打不進來!

但我並不認同這個觀點,我個人認為,是政治因素大於軍事因素造成日軍並沒有繼續進攻重慶!

很多人認為日軍強弩之末,繼續進攻重慶損失太大造成的,還舉了石牌之戰例子!

但這難免有言過其詞!

可以看看,中日爆發全面戰爭是在三七年,那時候第二次世界大戰還沒有爆發,可以說中國在獨力抗擊日軍,而日本也沒有其他戰場牽制,可以全力進攻中國!

縱使在中國戰場經歷幾次大規模會戰,日軍遭受了一定損失,但說元氣大傷無力繼續進攻,根本就說不通的,如果元氣大傷了,又怎麼可能在四一年發動太平洋戰爭奇襲珍珠港和美國宣戰,難道日本腦袋進水了嗎?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軍在中國戰場損失遠遠談不上元氣大傷,甚至可以用根本就沒傷到皮毛,對比日後太平洋戰爭和東南亞戰爭日軍傷亡過百萬規模來看,抗戰初期日軍傷亡不過數萬,根本不可能就讓日軍無力再繼續進攻,哪怕很多人舉的例子石牌之戰,日軍傷亡也不過不足萬人,不到半個師團兵力,不至於就能嚇阻日軍,否則幾年後日本還能有膽量和實力去進攻實力更加強大的美國?

三九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日本可以全力以赴進攻中國而沒有後顧之憂和牽制,如果他傾盡全力,進攻重慶是根本不成問題的!看看規模更大更加慘烈的淞滬會戰,武漢會戰,南京會戰,日軍都能堅持下去!

我個人認為,在拿下上海,武漢,還有當時中國首都南京後,日本對華戰略發生轉變,從當初的軍事進攻為主,轉為政治誘降為主,軍事進攻為輔!對華更多的是採取政治目的而非軍事全面佔領!

日本當時發動戰爭的宣傳是建立大東亞共榮圈,而不是全面軍事佔領東亞!既然是大東亞共榮圈,全部佔領了只剩下日本一家,那還談何共榮圈啊!

所以當時日本目的還是希望重慶政府歸順,加入大東亞共榮圈,這跟日本在中國佔領區組建汪偽政權和滿洲國道理一樣,日本也並沒有把佔領的中國領土直接劃歸為日本國土,而是在東北組建滿洲國,在關內組建汪偽政權!這都是政治上的考慮!對重慶政府目的也是如此,日本當時更多的只是想把重慶政府拉過來,和滿洲國,汪偽政權一起加入日本構築的大東亞共榮圈內!所以並沒有採取通過軍事手段一定要去消滅重慶政府,只是給他施加軍事壓力,好輔助政治目的的實現!

所以在武漢會戰後,日本停止了像一開始那樣的全面軍事進攻,並沒有進一步進攻重慶!

這種情況不僅在亞洲,也一樣在歐洲也如此!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席捲整個西歐,並且征服整個法國,並準備軍事入侵英國!但德國雖然征服了整個法國,但並沒有全部佔領法國本土,而是組建了法國維希政府,由法國貝當元帥組閣,德國只是佔領了法國北部地區!對入侵英國上,很多人也很困惑,在法國敦刻爾克大撤退,三十萬英國遠征軍倉惶撤退英國本土,緊逼的德軍竟然停止繼續進攻,眼睜睜看著三十萬英國遠征軍坐船離開,而不是把他們消滅在灘頭上,這讓後人很不理解,德軍本來可以輕而易舉就能全殲這三十萬英國遠征軍,希特勒為何卻在最後關頭下令德軍停止進攻放走英軍?並且日後也無限期推遲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轉而進攻蘇聯,導致整個戰爭期間英國得以倖免,還有就是僅次於希特勒的納粹第二號人物僅次於赫斯單獨駕機飛往英國,要和英國談判結束戰爭,結果被英國人給抓起來關押了一輩子!

等等跡象說明,德國壓根並不想軍事佔領英國,至少這不是首先選項,德國更優先考慮政治解決英國問題,結束英德戰爭,把英國給拉進第三帝國裡來!

其實不管德國還是日本還是任何國家,都清楚完全依靠武力來征服世界是最愚蠢的選擇,這等於單槍匹馬和整個世界為敵,最好的選擇是組建個同盟來分擔自己的壓力!

德國和日本意大利組成軸心國聯盟目的就在於此,甚至軸心國也並非僅只有這三個國家,還有羅馬尼亞,匈牙利,維希法國,保加利亞,波羅的海三國等,雖然人們更喜歡管他們叫僕從國!雖然他們並沒有完全主權,要聽命於德國,但又是獨立國家和政權,至少面子上過得去,德國對於他們來說是盟友而不是征服者侵略者!

日本在亞洲其實思路和歐洲的德國很相似,日本也在亞洲要搞個自己的聯盟,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雖然共榮圈裡的國家要聽命於日本,但面子上他們是日本的盟友,好聽一些也容易糊弄民眾,比如滿洲國和汪偽政權,他們自己都自認為自己是獨立國家獨立政權,和日本是盟友關係,這麼做對於日本的好處就在於能夠分擔壓力,更容易實現自己的目標,避免樹敵太多!實現政治目的!

畢竟把日本宣傳成盟友總比說做侵略者征服者要更容易達到宣傳目的和愚弄民眾目的!

這也是為何在日佔區滿洲國和汪偽政權統治區,會有那麼多的順民,雖然也有抵抗的抗爭的,但大多都選擇做了順民,為何會有那麼多的漢奸在和日本人合作!對於漢奸來說他們能夠獲得心理上的安慰和檯面上的藉口,我們不是出賣國家不是毀滅中國,日本是我們的盟友而不是侵略者!這就是政治手段的威力,甚至強過於槍炮,槍炮未必能征服日佔區上億人口還老老實實規規矩矩不惹麻煩,但政治卻能讓上億人口數千萬漢奸做了順民!

這也是為何會有很多人痛心疾首,為何抗戰時有那麼多的漢奸,為何日佔區那麼多國民做順民而不思反抗!

如果從單純軍事角度,在美國對日宣戰前,日本只和中國作戰,日本是有能力通過軍事手段擊敗重慶政府的,但從政治角度考慮,日本並不想通過軍事手段征服整個中國,因為他知道,就算軍事佔領整個中國,面對四億中國國民和龐大中國國土,所帶來的反抗和各種麻煩也是很棘手的,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兵力還有時間陷在中國,他也就沒有多餘力量和精力為日後擴大戰爭和美國宣戰並出兵東南亞和太平洋甚至美洲,所以政治手段要高於軍事手段,欺騙矇蔽中國人民,日本不是侵略者,不是來征服中國,我們只是盟友,為了組建大東亞共榮圈,我們是來幫助中國的,就像日本二戰期間還大肆宣傳過,他們出兵東南亞是來解放東南亞趕走白人殖民統治的,因為東南亞一直以來都是西方白人的殖民地,亞洲黃種人在白人面前一直都是低人一等,而作為同樣是亞洲黃種人的日本是來解放解救你們的,我們一起努力趕走白人,一起組建亞洲黃種人的大東亞共榮圈!

雖然這只是一種欺騙,一種政治宣傳手段,但又不得不承認,也確實矇蔽了一些人,甚至這個比例還不小,這也是為何日本佔領區很廣闊龐大,但真正反抗抗爭的只是少部分,大部分都選擇做了順民!在日佔區光靠自身力量也很難獨立擊敗趕走日軍!就像有的文章也說的,一個縣城幾萬人口卻只駐紮了十幾人日軍,竟然能相安無事好幾年,竟然都沒人反抗和襲擊日軍,這讓後人很百思不得其解,幾萬人就算一人一把菜刀也能把十幾個鬼子給砍翻了啊,哪怕這十幾個鬼子人手一挺機關槍也打不過那麼多人啊!更何況不正面來,來陰的,趁鬼子不注意背後打黑槍,他們不可能好幾年連門都不出吧!

軍事手段太直接太明顯,會帶來激烈的反抗,但宣傳和政治手段也確實能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就像當年滿清入關還打著為崇禎報仇的旗號呢,我們滿人入關不是來侵略中國滴,是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被迫自殺,我是來幫你們打李自成滴,為崇禎報仇滴!這也是為何那麼多明軍投靠滿清為滿清衝鋒陷陣,比如吳三桂,可以說滿清江山其實主要都是漢人軍隊打下來的功勞最大,這也是為何滿清建立後分封三個漢人藩王鎮守南方,後來的三番作亂正是這三個漢人藩王漢人軍隊!

確實滿清的政治攻勢矇蔽了不少的漢人和漢人軍隊,這也是為何小小的滿清能那麼順利就征服整個中華,已達到兵不血刃而屈人之兵,此乃兵法之最高境界!

日本也深諳此道,並沒有直接公開吞併中國佔領區,而是扶植起滿洲國和汪偽政權,光在日軍裡的偽軍就有百萬之眾,政治攻勢威力有時候要遠遠超過槍炮!

日本更希望給重慶政府施壓,讓他歸順加入到日本主導的大東亞共榮圈裡來,減輕日本佔領區壓力,讓重慶政府來管理中國,這樣比日本直接派兵管理遭受的抵抗和壓力小很多,中國人來管理中國人,雖然看起來日本是盟友,不是侵略者,但實質要聽命於日本,其實是一回事!

但畢竟不是所有人都那麼容易被矇蔽的,還是會有看透這點而奮起抗爭的,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總會有精英群體,比如八路軍就一直在抗爭抵抗,一方面不但要抗擊日軍,一方面還要提防國軍的反水,也怕重慶政府別叛國投敵了!可畢竟八路軍在當時相對於全國來說還是太弱小了,無法正面和敵鬥爭,只能依託運動戰游擊戰和敵周旋!

在蘇德戰場,很多德軍將領都指責希特勒的政策錯誤導致戰爭失敗,就像很多前線將領回德國開軍事會議都紛紛要求希特勒能善待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人民,給他們一定的自治權,因為他們是德軍潛在的盟友!德軍剛進入烏克蘭的時候,烏克蘭民眾可是夾道歡迎德軍的,把德軍看成解放者,是來幫烏克蘭趕走俄國人的!

只是希特勒這個政治蠢豬過分迷信軍事手段,認為德軍武力無敵天下,根本就不需要烏克蘭幫助,他拒絕了他的將領的建議,回答說,烏克蘭是劣等民族,他們不需要權利,只需要個主人!

德軍殘暴的對待烏克蘭人民,徹底粉碎了烏克蘭人的希望,雖然他們並不喜歡斯大林,但更不喜歡希特勒,沒有選擇,只能團結在斯大林周圍和德國抗爭!

本來可以成為德國潛在盟友的烏克蘭,最終卻成了德國最強有力的敵人,德國在蘇聯失敗在政治上而非軍事上,是希特勒幫助蘇聯人僅僅團結在斯大林周圍去擊敗自己!

就像四四年蘇軍發動反攻解放烏克蘭白俄羅斯戰役,就讓烏克蘭草原方面軍做主力,讓烏克蘭人去解放自己的國家,結果戰鬥力爆棚,殲滅一百多萬德軍,把所有德軍趕出蘇聯國土並向德國本土進軍!在希特勒眼裡劣等的斯拉夫民族最終攻克了第三帝國首都柏林,希特勒自殺!

看看現在烏克蘭內戰,烏克蘭和俄羅斯打的分外眼紅你死我活,其實他倆是世仇,烏克蘭人並不喜歡俄羅斯,當初被併入蘇聯也是迫不得已,自己沒能力擊敗蘇聯,德軍的到來最初給了烏克蘭人希望,希望能和德軍並肩戰鬥去打蘇聯,可沒想到,趕走一頭狼迎來一隻虎,希特勒還不如斯大林呢,比斯大林還要殘暴,烏克蘭人也真的實在是沒有別的路可走了,除了重新回到斯大林身邊!

希特勒就是太過於自信,太高估了德國的軍事力量,在他眼裡一切只有靠槍炮來解決,其他的根本就沒必要,最終第三帝國毀滅在隆隆炮聲裡!

就像有的德國將領說的,我們的元首正在幫助整個世界團結起來去擊敗我們!

德國不是敗於軍事,而是敗於政治,本來自己可以有大量的盟友分擔自己壓力實現自己的目標,可卻全都搞成自己的敵人了,幫助對手發展壯大!

希特勒還比較看重西歐,至少還能保持謹慎,沒有把法國英國等化為劣等民族,還是希望爭取到他們到第三帝國裡來,但對待東歐,他可就不那麼回事了,毫不在乎,劃歸到劣等民族行列裡,殘暴的對待波蘭,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等國斯拉夫民族,光波蘭就屠殺了六百萬波蘭人,比斯大林還要殘暴,不僅那些東歐國家,就算俄羅斯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支持和認同斯大林的,但在斯大林和希特勒之間做出選擇的話,也只能選擇斯大林,雖然並不喜歡斯大林,但至少還能活下去,選擇希特勒連活都活不下去,被徹底種族滅絕了,在希特勒勾畫藍圖裡,東方斯拉夫劣等民族就是如同猶太人一樣,要被從肉體上徹底全部滅絕才行,一個不留!集中營裡的焚屍爐二十四小時不停的加班加點的開工了!

政治的威力要遠遠超過了槍炮,德國本來是有可能贏得戰爭勝利征服整個蘇聯,可是他只選擇槍炮而沒選擇政治,結果帶來了帝國的毀滅!如果採取政治攻勢在輔以軍事手段,那會容易的多順利的多!給那些斯拉夫人一些希望,他們就不會不惜一切代價抵抗到底!可惜希特勒徹底毀了他們的希望,他們無路可退,除了戰鬥到底!

日本抗戰時期對華政策,也具有很大的矇蔽性欺騙性,不得不承認也確實有一定效果,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的漢奸和順民,就算本意上是征服中國,但檯面上也必須要擺出一副拿的出手的理由,也別太赤裸裸了!不管滿洲國也好,汪偽政權也好,實質上都是日本養的狗,實質上一切日本主導說的算,但檯面上至少也能拿得出手說得過去,我們是盟友,日本來是幫助你們滴!否則日本扶植滿洲國汪偽政權費那事幹嘛,直接公開吞併入日本帝國領土得了唄,脫褲子放屁費那二遍事呢!還不是處於政治宣傳目的來欺騙矇蔽中國人民來降低反抗和麻煩!所謂的以華制華,利用中國人來對付中國人,日本坐收漁翁之利能省不少功夫和麻煩!

如果能把重慶政府給拉過來,那麼日本就真的實現它政府整個中國並能長久統治了,中國傀儡政府來幫日本治理中國,日本能騰出手來去發動太平洋戰爭和美國爭霸世界!如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對付像中國這樣國土龐大人口眾多國家,完全依賴軍事手段是最愚蠢的,就算武力手段征服了,以後也會麻煩不斷永不安寧,看看歷史,蒙古人靠武力手段征服中國,可不足百年就被趕回蒙古草原,唐宋元明清裡,元朝是最短命的,不五百年!滿清入關,但也不得不面臨三藩之亂和民間各種反清鬥爭,比如白蓮教大起義席捲半個中國,反清復明從滿清建立到滅亡就從來沒斷絕過,一直是滿清心腹之患,太平天國大起義也差點要了滿清的命!為啥滿清皇帝大多比較勤政,就這局勢他敢不勤政敢掉以輕心嗎,這那麼勤政的,民間各種反清組織遍地開花,這要不勤政估計比蒙古元朝命還短就給趕跑了!辛亥革命口號就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韃虜是誰,還不是滿清,中國古代對遊牧民族的蔑稱,民族意識讓漢人的鬥爭就一直沒消停過,滿清皇帝如履薄冰,他敢鬆懈不勤政嗎?

所以日本對華政策傾向於以華制華,讓中國人來治理中國人,避免把日本推到前臺,來實現征服中國目的,降低中國人民族意識和反抗,你看,日本並沒侵略滅亡你們中國啊,統治你們中國的還是你們中國的政府啊,不管東北的滿洲國還是關內的汪偽政府,還不是你們中國人!我們只是你們的盟友,是來幫助你們滴!

如果在能把重慶政府給拉過來,那麼日本的如意算盤就真的實現了,征服整個中國了,還能減少很多的麻煩和阻力!

雖然表面上還是中國的政府在統治中國,他們和日本是盟友關係,但實質上都是日本養的狗,還不是日本說的算!只不過是換了個形式更有欺騙性更能糊弄人!

要不然看透這點的一部分中國人還是在奮起反抗的,我軍八路軍就一直在抗爭,只可惜,並不是所有中國人都如此!只能艱苦持久抗戰,以待國人的徹底覺醒!

政治具有很大的欺騙性,以達到兵不血刃而屈人之兵之效果,世界上這樣例子很多,就像伊拉克戰爭,美國打著自由民主把伊拉克人民從薩達姆獨裁下解救下來名字發動伊拉克戰爭,很大一部分伊拉克人和軍人不戰自潰,伊拉克軍隊大部分不是被殲滅的而是自己解散的,

美軍得以極小代價取得勝利,可如今伊拉克人腸子都悔青了,又開始懷念起來薩達姆了!被美國的政治宣傳攻勢欺騙了,可又能怎麼辦,沒有回頭路了,薩達姆在也不可能回來了,或許這也是為何美國和伊拉克傀儡政府那麼急著要處死薩達姆原因吧,將來伊拉克人民覺悟過來又該把薩達姆當成國家英雄了,趕緊處死以絕後患!

多虧了重慶政府最終並沒真的投敵,否則日本的如意算盤就真的實現了,中國終於堅持到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參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共同努力擊敗了軸心國!而滿洲國和汪偽政府也如同垃圾被扔進了歷史的垃圾堆,汪精衛的曲線救國論調也徹底破產,當初欺騙矇蔽了多少國人,還曲線救國,打著救國的旗號,實質是賣國求榮做了可恥的漢奸永遠刻在恥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小日本徵服中國念頭不是在近代,而是由來已久,也做了長期精心的準備,長期研究中國,也必定借鑑和吸取中國歷史上的多種經驗教訓,他們也清楚,只通過武力手段是不可能永遠征服中國的,就算暫時征服了中國,也不可能持久!

對於中國這樣的國土龐大,人口眾多的國家,中國人恢復民族意識進而激烈反抗是早晚的事,蒙古帝國和滿清就是例子,最終也都垮臺了,滿清歷代皇帝那麼勤政挖空心思寢食不安,可最後仍然也沒避免滅亡,對於五千年曆史文化沉澱的中華民族,要想永遠征服他,談何容易啊!小日本能不明白這個道理嗎

日本在二戰從來就沒有過人力不夠的時候,要知道日本當時有七千萬人口,比當時的德國人口還要多,德國才六千五百萬人口,如今八千五百萬,可如今日本有一億兩千萬人口!雖然戰爭會消耗會傷亡,但也不能光看到死了的沒看到新出生的,八年抗戰日本在中國戰場死亡五六十萬人,可這八年總共新出生的人口絕對比五六十萬多的多的多,八年多少十幾歲的孩童成長為青年又可以被應徵入伍奔赴戰場了?日本完全可以源源不斷的彌補戰場人力損失!所以不要把武力放在最優先的位置,政治才是目的,武力只是手段!就像美國要打某國,必定先花費數年甚至十幾年時間先政治攻勢削弱對手然後再投入武力,比如攻打伊拉克,第一次海灣戰爭到第二次海灣戰爭中間隔了十年時間,美國通過石油換食品和不斷的政治攻勢來打擊削弱伊拉克,然後才在零三年發動軍事進攻,結果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美軍幾乎以零傷亡二十八天就擊敗六十萬正規軍的伊拉克,用老蔣的話說,就算六十萬頭豬讓共軍來抓,三天也抓不完啊!要說政治攻勢,我軍可是得心應手,三年就消滅八百萬美式裝備國軍,靠的是什麼?難道這八百萬國軍都是被擊斃的?發動政治攻勢,不戰自潰,整軍整師成建制的起義投降而且還帶著全套裝備過來的,老蔣除了罵娘一點轍也沒有!哪怕八百萬頭豬漫山遍野的跑,三年都未必抓得完,更何況有手有腳全套美式裝備的國軍三年就打光了,問題是大部分根本就不用打不用費一槍一彈,人家自己主動成建制的來歸降了,這就是政治的威力,要遠遠超過武力,如果只靠武力來打,那麼要想消滅光八百萬裝備精良美式裝備的國軍,非得打幾十年,國家傷亡數千萬,全國淪為焦土不可,可如果政治攻勢優先,三年解決戰鬥建立新中國!要不然中國內戰剛爆發的時候很多國外軍事家都揚言中國會毀滅於內戰,就是他們僅是以軍事角度來看內戰,也確實,如果只拼武力確實整個中國得打廢了打殘了打成全國焦土寸草不生,可戰爭過程讓所有人大跌眼鏡,三年就完事了,八百萬國軍至少百分之八十是自己主動投降了,那還打個屁啊!要不斯大林在日記裡都寫了太不可思議了!可以看看第二次世界大戰打了六年造成七千萬人死亡,數千個城市淪為廢墟,數十萬村莊夷為平地,可見戰爭的破壞性有多大,戰爭後期整個德國都打成焦土,只有六千萬人口的德國死亡人口光軍人傷亡就超過一千萬,還不包括上千萬平民傷亡,就算擊敗了德國,蘇聯自己也付出了四千多萬人死亡幾千個城市淪為廢墟代價,看看斯大林格勒看看列寧格勒看看哈爾科夫看看基普!難怪斯大林看不懂中國上千萬軍隊大廝殺的內戰竟然三年就完事了,這也太容易了吧!如果從純軍事角度來看,絕對不能這麼簡單,整個中華大地會淪為焦土淹沒於炮火之中,可如果從政治角度來看,又太容易了,三年時間裝備落後的泥腿子就把八百萬美式裝備的國軍消滅光了,政治攻勢可是我軍強項,發動群眾,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並不斷對國軍官兵展開攻心戰瓦解鬥志,優待俘虜,國軍官兵也是窮苦人出身,幹嘛要幫著地主老財打仗?願意跟我軍走的,我們歡迎,不願意的,發路費放他回家,結果國軍要麼就是自己主動起義投降,要麼就是一觸即潰根本無心戀戰!


要知道中國古代兵法有云,兵戰為下,心戰為上,攻城為下,攻心為上,窮寇勿追,網開一面!

也說明了攻心要在攻城之上,是兵法家優先選擇,只有有勇無謀的莽夫匹夫才會盲目優先選擇武力手段!

窮寇勿追,把對手逼的太緊了,狗急還跳牆,兔子急了還咬人,反咬一口給自己帶來損失!

網開一面,攻城圍困敵軍不要四面都圍的太死了,要放開一個缺口,如果圍死了,斷了敵軍生還的念頭和希望,只能困獸猶鬥以死相拼,固守堅固城池死守,反倒增加自己的壓力,要付出更大傷亡強攻堅固要塞,就算攻下自己傷亡也是損失慘重,看看古代慘烈的攻城戰,屍體都能堆積到城頭上去,放開一個缺口給敵軍一條生路和希望,敵軍也就無心戀戰為了活命從缺口逃跑,然後再半路埋伏伏兵趁敵倉惶逃命無心戀戰一片混亂時機半路上一舉全殲,自己傷亡會降低到最低還能很容易拿下堅固城池!

古代兵法講究智勇雙全,而蔑視有勇無謀,從來都不把有勇無謀的對手當回事,因為很容易就能輕鬆擊敗他,真正的對手是有腦子的對手懂謀略的對手,諸葛亮手無縛雞之力,羽扇之間,百萬大軍灰飛煙滅!呂布三國第一猛將,卻落得轅門斬呂布,人頭落地下場!腦子永遠比拳腳威力更大!

要不看了那麼多回復,只是把軍事武力因素放在首位,我也無話可說!政治和謀略在他們眼裡一文不值,唯有武力打打殺殺才是唯一選擇!那還研讀什麼兵法,誰肌肉大誰胳膊粗誰就能當將軍唄,那多容易!


齊天小聖143432292

日本佔領武漢後,對國民政府臨時首都重慶進行過大規模的進功,但是,失敗了。

就其原因是日本在武漢會戰的時候,傷亡慘重,有約20萬人死於武漢戰役之中,還有數十萬人受傷,給日本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其次是我該戰爭結束了之後,日軍陷於湖南戰場上,並發動了湖南的衡陽戰役,懷化戰役等多項戰役,將大量的兵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無力他顧。

再有就是日本人想封鎖國民政府的海上運輸線,向南方徵兵,並對南方進行了大規模的封鎖,出兵與廣東,廣西等沿海地帶,對國民政府的海上運輸線進行封鎖,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兵力。

日本在出兵南下的同時,也發動了宜棗戰役等,這樣日本在這些戰役之中,使用了眾多的兵力,並有數萬人傷亡,使日本軍力得到了很大的壓力。由於戰線過長,日本兵力分散,所以大量的牽制了日本,大大地對重慶的進攻力度。

日本人也對重慶進行了正面功擊,比如說宜昌戰役時,石牌戰役等,在這些戰役之中,日本人傷亡慘重,寸步難進。每進一步都要付出慘痛的代價,不得已日本只能夠撤出戰鬥,使對重慶的進攻處於停滯階段。

由於日本對中國戰領的面積過大,所以各個地方的兵力非常的分散。所以,日本對重慶進行的進攻,因為處處沒有能夠得到預期的效果,而陷入了停滯階段。最終日本以轟炸重慶為主要目的,沒有對重慶構成實質上的威脅,而在重慶的門戶,宜昌和石牌戰役之中,從國民黨顯示出了頑強的抗日精神,這使日本人只能止步於石牌,而沒有前進一步。

說日本對國民黨臨時首都重慶沒有進行進攻的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我們如果仔細一查證這段歷史的話,我們會看到真正的重慶保衛戰。正確的重慶保衛戰是有許多戰役構成的,在整個圍繞重慶的戰役中,可以將許多的戰役規劃在裡面。對重慶的進攻雖然說不是面對面的,但是實際上有許多的戰役都是圍繞著重慶在進行,只是沒能夠把確認而已。

事實上在重慶保衛戰是相當長和相當巨大的一個戰役,我們不能因為沒有在重慶見到日本人與日本決戰,就否定了重慶戰役的存在,這是錯誤的。


幸福地帶2

日軍並不是不想進攻,而是進攻過,只是最終以失敗告終,至於為何失敗,原因主要是以下方面:

第一,日本佔領武漢後,國民政府遷都重慶,重慶成為抗戰大後方,國軍為了防止日軍進攻重慶,在武漢外圍部署了精銳的軍隊,北有第六戰區牽制,南有第九戰區虎將薛嶽的牽制,都是國民政府最精銳的部隊。

第二,進入重慶的要塞門戶石牌,地形險要,易守難攻,日軍發動進攻重慶的戰爭,國軍戰將胡璉在石牌要塞部署防守,藉著險要的地形,日軍猛攻不下,最後以失敗告終。

第三,日軍佔領武漢後,戰線過長,兵力不足,無力再發動大規模的作戰,中國的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第四,八路軍新四軍進入敵後抗戰,日軍後方不穩,為了鞏固後方,不得抽調兵力圍剿八路軍,把主要重點作戰由對國軍的正面戰轉入對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作戰。



第五,日軍後來發動太平洋戰爭,兵力更加不足,難以再組織有效的進攻。

因此,日軍雖然想攻下陪都重慶,但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最終都沒有進佔重慶。


津城沐雨

即便是進入全面抗戰階段,即便是前階段進攻順利,日本對中國的抗日決心能否持續到底也仍舊沒有正確的判斷和把握。

日本對國民政府陪都重慶的態度,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想打,但夠不著。

全面抗戰開始一年之內,日寇進攻順利,只要想佔領的地方,只要日寇下定決心增強攻勢,最後總能達成戰役目標,直到武漢會戰結束。日本需要一個喘息期,消化戰果,準備下一階段的進攻。

第二階段:(1938年10月至1942年5月)拼命夠就可以夠的著,但不太想拼命打。

隨著汪精衛發表“豔電”,倒向日本陣營,日本認為政治操作也可以實現對中國的拉攏目的,以戰促降,成立大東亞共榮圈是他們的目標。對重慶開展轟炸行動,妄圖摧毀中國軍民抗戰決心。

在這個階段,日本軍力正盛,即便是引發了太平洋戰爭,前期時的日軍也順風順水,不落下風,也實現對東南亞地區的全部佔領。應該承認,在武漢會戰結束後,到偷襲珍珠港之前的這三年間,只要日本繼續徵兵,擴大對華戰爭,目標堅決定在佔領重慶,並非難以實現。

話雖如此,國府即便是退出重慶,一樣也做好了把西康做好陪都的決心,西康失守,哪怕是退進新疆,抗戰意志不會因為重慶一城一池的取捨而動搖。

第三階段:(1942年5月至1943年6月)想打,也做了準備和試探,但啃不動。

太平洋戰爭前期的順利,也助長了日本侵略者的野心,他們看到了國府抵抗意志難以靠誘降和拉攏最終實現,為了儘快結束對華戰爭,把精力集中到對美對蘇作戰,在1942年9月,軍部關於徹底結束對華戰爭的“五號作戰計劃”得到了天皇批准,開始針對進攻重慶做準備部署工作。

五號作戰計劃路線圖

這段期間,他們為了打通去往重慶的通途,在中國戰場也發起了鄂西會戰,最高潮當屬著名的石牌保衛戰,中國軍隊靠大規模的白刃戰頂住了日寇的攻擊,守住了去往重慶的大門,這場戰役被西方譽為“東方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石牌保衛戰

與中國戰場相互輝映的是,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也扭轉了戰局,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戰役、瓜島系列海戰的結果,沉重打擊了日寇的氣焰,在美國的持續反攻下,日本不得已從中國戰場調走大量兵力對付英美,客觀上也使得日本對重慶的覬覦永遠停在了紙面上,1942年底,全面、徹底結束侵華戰爭的五號作戰計劃正式流產。

到了1943年夏天,持續五年半的重慶大轟炸隨著軍機被大量徵調進入太平洋戰場,也不得不結束。

第四階段:(1943年6月至1945年8月)不想打,自顧不暇。

該階段的中國戰場上雖然日軍仍有能力發起了打通中國大陸交通線的豫湘桂戰役,但其戰略目標已經近乎自保,已無事實能力進攻重慶,滅亡中國。

想得到救助的人,必須要先自救,中國軍隊以無限之犧牲精神,最終才得以和其他盟國一起,得以站在勝利者的舞臺上。


歷來現實

武漢會戰後,日軍曾進攻重慶,只是地面部隊未進入重慶。

抗戰全面爆發後,大半個中國落於敵手。作為抗戰的大後方重慶,日軍覬覦已久,為什麼未踏入重慶?

武漢會戰後日軍實力減弱,戰略方針重新調整。武漢會戰歷時4個月,中國軍隊傷亡40餘萬人,日軍雖然最終佔領武漢,但也遭受重創,傷亡25萬餘人,有生力量遭到消耗。日本戰前“給國民政府最致命一擊,迫使中國投降”的目的並未達到,抗戰轉入相持階段。



武漢會戰後,日軍的有生力量被削弱,日本大本營做出戰略調整:維持現狀,穩固佔領區,局部進攻。對重慶等地,以空襲為主。從1938年到1943年,日軍輪番轟炸重慶達數百次,遇難民眾達1萬餘人。


重慶地勢險要,交通不便,崇山峻嶺成天然屏障。作為戰時大後方,中國軍隊重兵堅守。石牌要塞是重慶第一門戶,日軍數次進犯石牌,皆被中國軍隊擊退,大敗而歸。

太平洋戰場開闢初期,日軍在太平洋和東南亞戰場節節取勝,掌控了戰局。日軍大本營決定集中兵力進攻我國後方地區四川,快速結束中國戰場戰事。但戰局急轉直下,日軍在太平洋戰場屢遭失敗,作戰計劃被迫取消,並發動了打通大陸交通線的豫湘桂戰役,無力顧及四川。


湘西會戰後,抗日戰爭轉入反攻階段,至抗戰勝利整個抗戰時期日軍地面部隊未踏入重慶。


歲月是一條河流

不是不想進攻,而是已到強弩之末境地,敗局已定,只看時間長短而已。

首先,從大局來看,淞滬會戰後,國際上開始制裁日本,並援助中國,日本資源不濟,而中國不斷獲得美蘇軍事資助,此消彼長就此開始,導致日本後期不得不發動太平洋戰爭想賭一把滅掉美國太平洋艦隊,控制馬六甲海峽,促使國際制裁形同虛設,逼迫美國談判。

再從中日兩國局部來看,日本雖比中國發達,但畢竟是小國,由於其是島國,所以更注重發展海軍,陸軍相對弱一些,雖比中國陸軍強很多,但是與傳統大陸國家機械化陸軍比就會弱很多(參考與蘇聯一戰,一敗塗地案例),而經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武漢會戰後,日軍戰線拉長,戰場逐漸在更大範圍的內陸,海軍起不到作用,而後方補給不斷被國軍小分隊和我黨遊擊騷擾(本來長期戰爭經濟崩潰,物質就不寬裕,再由於被困擾,前方能得到的補給就更有限_這就是以戰養戰以及燒殺搶掠的緣由之一),武漢會戰後,日軍已陷入困境,於是想集中有限兵力再深入威脅國民政府陪都,逼迫投降,然而蔣介石在宜昌以險部署重兵,同時薛嶽在長沙重兵策應,西北亦在國軍手中,日本想要破局兩個企圖,第一,攻佔長沙及湖南切斷中國從南方的國際軍援。第二,攻佔宜昌,威脅重慶,逼迫國民政府投降。然而,此兩個策略一方面因為宜昌保衛戰慘敗告終,一方面長沙五次會戰,3敗1平1勝陷入僵局。

所以,日本從此在中國大陸勝利無望,基於進入僵持之後的持久戰準備,日本改變策略,開始以局部勝利為基礎與中國談判逼和,甚至說只是為了東亞共榮,只要國民政府和談,除滿洲國其他地方都可歸還,奈何蔣介石作為最高統帥,已深知堅持下去日本必敗,所以堅決抗戰,這就有了汪精衛出走(汪精衛作為國民政府失去權利的一個重要人物,沒有參與太多決策,眼光畢竟相對窄)。

日本註定要輸,除非1.採用蠶食,從北到南慢慢消化分解,讓大象在不知不覺中死掉。然而,國人已經開始覺醒,國內反日力量此起彼伏,逼迫政府不要僵睡。2.一開始三個月速速搞定中國,控制中國與他一起聯手,幫助他稱霸世界(日本很長時間不願對中國宣戰,留有後路,中國也不願宣戰留談判後路),顯然,這不太可能,蛇豈能一口吞像?


牛牛的事兒

這個問題在戰術層面很難解釋,可能要放到戰略層面來探討。

先做個大概的總結

  • 壓制重慶,比攻陷重慶更有作用;
  • 即使攻陷重慶,也解決不了問題;
  • 混亂的戰略,錯失了攻陷重慶的機會;
  • 關鍵時刻,出現了比重慶更誘人的目標;
戰術看局部,戰略看全局。所謂看全局,往往要從“小問題”和“小事情”看起。

日本人的困境——如何打敗中國?

從1931年開始,日軍看起來在中國戰場所向披靡。1937年夏,時任陸軍大臣杉山元向裕仁天皇保證3個月打敗中國。

然而日本人發現自己陷入一個怪圈,似乎打贏了每一場戰役,卻離打敗中國的目標越來越遠。攻陷平津,攻陷上海,攻陷南京,攻陷徐州,攻陷武漢……每攻陷一座城市,日本人總會幻想戰爭結束了。可是中國人的抵抗絲毫不減,反而越來越頑強。

下圖——1937年,日本第20聯隊登上南京中山門後在城牆上刻了“大野部隊於13日上午3點10分佔領!”。然而該中隊長四方藤造剛刻完字從廢墟上下來時,就踩響了中國士兵埋的地雷。

山海關內,85萬日軍撒胡椒麵兒似的分散在漫長的戰線上,既不能一戰定勝負,又不能抽調去其它戰場。日本人就像穿著一件溼棉襖,脫了冷,不脫更冷。

更要命的是,不管是重慶還是延安,都看清了日本的命門。你想跟我決戰?沒門兒!老子就拖著,耗死你丫的。

稍有點腦子的人都能看明白,想依靠武力決戰解決中國問題,根本沒可能。

攻陷重慶能否一戰定勝負?

說一件小事。

1945年春,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制訂了進攻重慶的計劃,中日正面戰場最後一役湖南雪峰山之戰,實際上就是這個計劃的一部分。

而國民政府做出再次遷都的預案:如戰事不利,就遷都到西南邊境上的西康省(今四川和西藏的一部分),在那裡繼續戰鬥。

下圖——攝於雪峰山戰役

如果攻陷一個叫“首都”的城市,就能解決中國問題,1937年12月13日,戰爭就應該在南京結束了。

勝也罷,敗也罷,就是不講和。哪怕戰鬥到一兵一卒一寸土地,也要跟你日本人死磕到底,這樣一箇中國,日本是打不敗的

攻陷重慶,對日本人來說,除了讓溼棉襖更冷以外,沒有什麼實質意義,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問題

怎麼才能解決中國問題?

最穩妥的辦法,就是退出中國。但對貪得無厭的日本人來說,這顯然不能接受。

日本人也不傻,他們找到了另一種可能解套的路徑。

1、在湖南戰場保持對中國軍隊的打擊

2、全力打通平漢線

3、佔領宜昌,對重慶保持軍事高壓,逼迫蔣介石放棄抵抗,轉而走上談判桌,達成投降或者停戰協議。

至少在1940年下半年的窗口期,這個路徑是可行的,且差點成功。

比攻打重慶更有效的辦法是壓制重慶,刀架在脖子上比刀落下更有威脅

宜昌,失而復得,得而復失

1940年6月12日,13師團(代號“鏡”)攻陷宜昌。日軍原計劃,銷燬中國軍隊滯留在宜昌城內的戰略物資後,短暫休整幾天,隨即撤離。 因此,第13師團師團長田中靜一給部隊下達的命令是6月17日撤出宜昌。

下圖——重慶大轟炸

6月15日下午,裕仁的兩個親戚,陸軍參謀本部總長閒院宮載仁親王、海軍軍令部部長伏見宮博恭親王,分別代表陸海軍,面見裕仁。

博恭提出,海軍方面希望佔領宜昌,作為中轉基地,以此保持對重慶的戰略轟炸。

裕仁問他叔祖載仁:“對保有宜昌,陸軍有什麼辦法嗎?”

載仁回答說:“陸軍將把最精銳的第13師團放在宜昌。”

日本陸海軍難得的沒有撕逼,在這個問題上達成共識——佔領宜昌,對重慶施壓,逼迫蔣介石就範。

搞笑的事情發生了,接到“繼續佔領宜昌”的命令時,13師團已經在宜昌十幾公里以外了。17日凌晨13師團開始撤離,上午十點左右才接到“繼續佔領”的命令。這就很尷尬了!13師團只能調頭又往宜昌奔。 宋瑞珂的199師剛進宜昌,還沒來得及佈防,迎頭撞上奔回來的13師團,兩邊打了一場計劃外的遭遇戰。

半天以後,日軍二次佔領宜昌。 更尷尬的還在後面。按《第十三師團機密作戰日誌》記載,撤離宜昌前,日軍依照計劃,把城裡的軍事、交通、通信、營房全部破壞,想留給中國軍隊一個爛攤子。結果沒想到,自己接了這個爛攤子。以至於士兵連睡覺的地方都沒有了,但也只能認倒黴了。


尷尬歸尷尬,但宜昌真的很重要。佔領宜昌,鬼子相當於把刀抵在了重慶的咽喉上。蔣介石不得不第三次設立第6戰區,由陳誠出任司令長官,以保衛重慶。

桐工作

攻取宜昌後,日軍隨時有打重慶的可能。而在歐洲戰場,法國人的尿性也著實讓人大跌眼鏡。

6月14日,德軍攻陷巴黎。30多萬英法聯軍擠在敦刻爾克,等著撤往英倫三島。希特勒在歐洲大陸所向披靡,納粹德國前方再無敵手!至少當時看起來是這樣的。

1940年7月,東京換首相了。米內光政黯然下臺,近衛文麿二次上臺,東條英機出任陸軍大臣。與重慶方面儘快達成停戰協議,是近衛內閣最重要的工作目標。

接下來這一段,眾說紛紜,整個事件日本方面稱之為“桐工作”。

日本人一直在尋求與重慶方面談判,其中最積極的是三撥人。

  • 中國派遣軍總參謀長板垣徵四郎和情報課課長今井武夫;
  • 裕仁天皇的弟弟秩父宮雍仁;
  • 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多田駿;

這幫人沒安什麼好心,打著談判的幌子,其實就是想逼迫重慶方面妥協,在保住日本既得利益的情況下,儘快從中國戰場的泥潭裡脫身。

1939年底,板垣這條線有了進展。板垣手下駐香港武官鈴木卓爾,通過香港大學教授張治平,與一個自稱是宋子文弟弟宋子良的人接上了頭。

宋子良確有其人,宋子文的弟弟,曾任廣東省財政廳長。抗戰期間在西南運輸公司任職,一度居住於香港,在上海聖約翰大學讀書時,與張治平是同學。

能查到的史料看,與鈴木接觸的這個人,並不是真的宋子良,而是軍統特工曾政忠假扮的。按國民黨的說法,這是軍統設的局,意在套取日本人的戰略情報。

下圖——曾政忠

個人認為,國民黨的說法不盡屬實。套取情報的目的,肯定是有的。但未必就完全是假談判。

個人推測,談判應該是真談判,只不過重慶方面留了一手。談的攏,就達成停火,談不攏,就說是軍統的諜報行動。 總之談判在香港斷斷續續的進行著。

日本人一邊拼命的揮動大棒,一邊拼命的勸降。重慶方面眼看就要扛不住了!

百團大戰

1940年8月,百團大戰在這個時候打響,太關鍵了!

日本人在《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裡不無惋惜的寫道:“這(香港接觸)是八年中中日最接近的時候,但就在這種時刻,在華北,八路軍斷然發動了深出日軍意料的作為運動戰的百團大戰,因為覺察出了重慶政府和日本要進行談判的蛛絲馬跡。”

下圖——百團大戰中的彭德懷

1940年9月,重慶方面跟日本人徹底停止了在香港的接觸。

百團大戰的重大戰略意義在於

  • 在局面極度惡化的情況下,極大地振作了全國抗戰的士氣,為抗戰注入了一支強心劑。
  • 徹底打碎了重慶方面的動搖心理,斷了蔣介石與日談判的念想。
  • 延安的這個舉動,表明了中共抗日到底的決心,如果這時候重慶還繼續跟日本人談判,勢必背上賣國的標籤,而迅速喪失民心。
  • 緩解了正面戰場的壓力,使得日軍不敢抽調華北兵力投入後續的正面會戰。

縱觀整個抗戰,百團大戰可能算不上多有戰術研究價值的“名局”。但在戰略層面上,卻是很有牛的一招“妙手”。

南洋還是重慶?

法國轟然倒下,給亞洲帶來了重大變數。法國已無法保護在亞洲的殖民地印度支那,給了日本攻略東南亞的絕佳機會。


既然在中國的賭局中無法取勝,那就去東南亞碰碰運氣。

東京方面舉行了陸軍省和陸軍參謀本部的聯席會議,得出一個結論——中國一直抵抗是因為對日本的實力估計過低,而且自身依靠外援(赤裸裸的強盜邏輯)。

基於這個結論,按照日本人的想法,攻略南洋顯然比攻打重慶更加有效。佔領南洋,

  1. 可完全切斷戰略物資進入中國的通道。
  2. 可用那裡豐富的資源充實日本的國力。
  3. 可以把對無法解決“中國事變”而出現的抱怨化為取得南洋新勝利後的興奮(嗨完以後怎麼辦,顯然不在這些賭徒的考慮範圍內)。

東京將華南方面軍改為直屬大本營,而不再歸中國派遣軍指揮,理由是國際局勢變化太快,華南方面軍又處關鍵位置,直接歸大本營指揮可以達到所謂“針對局勢神速用兵”的目的。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要對東南亞動手了。


奇葩的日本人

縱觀整個二戰,日本人時不時的就會出現各種奇葩思維。

9月27日,德國、意大利、日本三國在柏林締結同盟條約。在此之前,三國還曾簽訂了一個針對蘇聯的防共協定。這種操作怎麼看都是針對蘇聯和美國的。

下圖——松岡洋右

But!日本這麼幹的本意竟然是握手蘇聯以及避免同美國開戰。時任外務大臣松岡洋右在御前會議上解釋道:(以下摘錄自御前會議記錄)

我們想與之握手的真正對象,不是德國而是蘇聯。與德國握手,只不過是為了與蘇聯握手創造條件。自德蘇兩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以來,兩國關係極為良好,所以通過德國的斡旋,日蘇關係調整有了可能。若以德、蘇為友,任他什麼美國、英國都不會考慮與日本開戰。

希特勒以為日本人是擺擺姿態而已,沒想到1941年4月13日,外務大臣松岡洋右訪德回國途經莫斯科時“順手”跟蘇聯人簽了個日蘇中立條約。希特勒當時就想,有句MMP不知當講不當講。

要不要攻打重慶,在日本人那裡延續了這種奇葩的思路。一會說要打,一會說不打,時而是東京大本營說要打,一線指揮官不同意打,時而是一線指揮官要打,東京大本營不同意。拖拖拉拉弄到1945年,上下一心要打的時候,已經沒機會了。

尾聲

1940年9月28日,裕仁在皇宮召見了新任陸軍參謀本部總長杉山元。以下內容出自出自木戶孝允的回憶錄 。

裕仁問:“你們把衛戍東京的近衛師團也調到中國大陸去了(因為兵力不足,近衛師團於1940年初被調往中國戰場),開始說調到華南,後來又調到華中,說叫他們打敗重慶政府,但最後又調回華南,你們有沒有一個堅決的計劃?”

杉山元,無言以對。

裕仁問:“現在,陸軍本部是不是感到中國軍隊很難對付了?”

杉山元,無言以對。

裕仁說:“現在政府承認了汪精衛政權,等於說跟重慶政府再沒有談判的餘地了,這是小孩子都知道的事。既然如此,你們有沒有把握徹底打敗他們呢?”

杉山元憋了很久,說了句:“很難。”


月下沒有花

日本並不是沒有對重慶進行進攻,而是沒有攻下來。當時的重慶是中國的陪都更想重慶,就意味著中國戰敗了。怎麼能說沒有進攻重慶呢?

日本人制定的戰略就是滅亡中國,他們在甲午中日戰爭之前,就制定了滅亡中國的大陸政策:佔領朝鮮,征服中國,稱霸世界。從這12個字可以看出日本人的野心是何其之大,1894年的甲午中日戰爭,就是這一計劃的具體實施。只不過當時日本的國力還很弱小,打中國勉強可以,但是卻沒有實力挑戰西方大國。但是到了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日本也已經完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國力大幅度上升。中國與日本的差距不是縮小了,而是擴大了,而且日本大體上已經趕上了歐美的步伐。這就是他們具備了發動戰爭的條件,再加上當時日本受的了經濟危機的影響為了解決經濟危機,日本採取了外部的解決手段即戰爭。

日本滅亡的計劃還表現在行動上,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1935年的華北五省自治,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1937年8月1日的813事變,1937年,南京被佔領.這一系列的事件意味著日本滅絕中國,而不是打敗中國。1938年武漢會戰之前還有三次大的會戰,中國也都戰敗了。中國國力受到了嚴重損失,但是日本的國力也受的了相當大的損失。尤其是軍隊損失巨大武漢會戰傷亡大約25萬左右,戰爭剛剛開始的時候,日本只組織了100萬軍隊,一次會戰,傷亡了接近1/4。再加上日軍佔領了中國廣大的土地,需要分兵駐守,這就導致了日本應與前線的作戰兵力減少了。導致雖然中國軍隊的戰鬥力低於日本軍隊,但是因為人數多,日本軍隊也無法打敗,從根本上打敗中國軍隊。

打仗是需要錢的,日本政府並沒有準備足夠的戰爭經費。為了不給自己製造太大的壓力,日本決定加大對中國的經濟掠奪,要進行經濟掠奪,就必須有充分的保護。在濟南提充足的經費之前,日本不可能再發動戰鬥。再加上當時日本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制裁,日本的經濟更是雪上加霜,限制了他們的戰爭潛力。

由於軍事上和經濟上的不足,日本採取了另外一種手段就是對中國政府進行政治誘降,以政治誘降為主,軍事進攻為輔。這件事即使上也反映出日本政府與日本軍方的矛盾,也就是說,日本並沒有形成一股合力。

加上當時咱們中國也有一些有利條件,政治上當時國民黨與共產黨已經完成了第二次國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團結了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進行抗戰。全國人民都支持抗戰,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在這時空前覺醒。經濟上,中國在積極的爭取美國的援助。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速度正在加快經濟實力迅速上升。軍事上,國共合作正面戰場與敵後戰場相互配合。再加上重慶位於大西南,山地眾多,日軍的優勢發揮不出來。

綜合上述原因,日軍其實是對重慶進行的進攻的,只不過最後沒有攻下來而已。我們要警惕日本的軍國主義,因為直到現在日本都有相當的軍國主義分子。不承認侵略中國的史實。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工作,增強中國的綜合國力,使歷史不再重演。

以上觀點,請朋友們指正


永遠

日軍為什麼不乘勝追擊拿下重慶?

因為被打敗啦!

日本攻下武漢後想進攻當時的陪都重慶,他們當時的進攻路線只有一條,那就是水路——長江,因為南面湖南沒有拿下,北方陝西沒有拿下。為了順利從長江進攻重慶,日本在攻佔武漢後隨後佔領宜昌。這是重慶的長江防線的最前沿石牌要塞就是日軍佔領的對象了。蔣介石非常重視石牌要塞的防守和安危,他不止一次地給第六戰區司令陳誠、江防軍吳奇偉指示,強調確保石牌要塞。



1943年5月,日軍攻陷宜昌後直撲石牌要塞,22日,蔣介石下令:石牌要塞需要1個師死守,日軍方面派遣了中國戰場唯一的純野戰部隊——第十一軍,也被稱為“鋼鐵猛獸”,還有其他兩個師團,共10萬兵力直撲石牌要塞。隨後中國各軍隊對日軍進行進攻,僅存的空軍也去轟炸日軍,5月26日,蔣介石指出石牌要塞保衛戰如同中國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嚴令死守石牌要塞,死守石牌要塞的十一師師長鬍璉當即立下遺囑,決心與石牌共存亡,並親臨戰場指揮。

最終在6月,中國軍隊擊敗日軍,成功保衛了石牌要塞(具體經過,大家自己去搜索和看紀錄片,戰鬥很慘烈,我方犧牲的人員有些還沒有槍高,還是個孩子……)。石牌保衛戰被稱為“東方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它挫敗了日軍西進得白日夢,粉碎了日軍攻打重慶的部屬,對中國抗日戰爭的最後結局產生了深遠影響。

勿忘先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