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孩子的性格比較好?

夜空中最亮的星77

中國古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其實對應西方的心理學研究也是如此的,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性格基礎在六七歲以內就已經奠定了。不過性格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日後接觸的人和環境也會影響到一個人的性格,但那多是比較表淺的影響,真正的核心是在生命的早期就已經確定了。

孩子的0~1歲主要養的是安全感,也就是說在一歲以內要儘可能即使無條件的滿足嬰兒的需要,不要覺得會把孩子慣壞,這個階段孩子需要通過你對他及時的回應來獲取最基本的對於這個世界的安全感。

1~3歲主要發展的是規則感,建立規則感的前提是父母和孩子之間是有良好的關係和充足的愛打底的,在此基礎上,孩子才會在不感到被傷害的情況下學習規則意識。父母不可以太過嚴厲和刻板,儘量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用理解的眼光去看待孩子。

3~6歲主要發展的是人際關係模式,這其實也是以孩子和媽媽爸爸之間的關係作為模板的,在家庭裡,父母需要明白,放在第一位的一定是夫妻關係而不是親子關係,只有夫妻關係穩固有愛的時候,孩子才能真的成為孩子,孩子也會有榜樣的概念去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如果是單親家庭也建議爸爸媽媽們不要把自己生活的重心完全放在孩子身上,而要繼續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這才是孩子需要的榜樣。

我是echo小茵茵,一個有趣又有料的親子漫畫家。關於這個問題,歡迎大家在在評論裡和我一起討論哦~


echo小茵茵

李玫瑾教授就說過,孩子性格的培養要在12歲之前,過了12歲,性格基本上就不會改變,能改變的只是人的認識。人的認識,一生中都可以改變,但性格不是,12歲之前就定型了。


而12歲之前,又基本劃分0~3歲,3~6歲,6~12歲三個階段,實際上尤以前兩個階段最為重要。

3歲之前,父母應該讓孩子感到足夠的信任和安全。最好是父母能夠親自帶孩子,至少在一歲半之前這樣,否則你會發現,小時候不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和父母有很大的疏離感,如果是由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帶大的孩子,他們說的話很聽,你說的話很難聽進去。

3到6歲,這個階段不能讓孩子約束太多,也不能讓孩子無法無天,要讓孩子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這個階段的孩子,孩子通常會有一些奇特的想法和一些古怪的問題,父母應該耐心對待,不應扼殺。

6到12歲,是孩子性格和情感的彌補期,也就是說,如果孩子在這個階段還經常愛發脾氣,性格暴躁,通過教育引導,還是可以改變孩子,但是到了12歲之後,孩子進入了青春期,真想改變孩子的性格,基本上就不可能了。

所以,父母還是要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


名師育兒

性格的培養其實在我們無意識的情況下就已經發生了,孩子很小的時候,在成年人無法理解他們表達的時候,他們對周圍世界的認知就已經發生,周圍人對他們的態度,是鼓勵,壓制,都會影響他們的反應。

我們不應該深究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孩子的性格,而是應該思考,我們的哪些行為方式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

首先 撫養人的情緒表達方式是最大的影響因素。我們表達情緒的方式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對孩子來說都有影響,潛移默化孩子都在模仿,很多時候我們說的“性格遺傳”其實都是我們在無意識狀態下的情緒表達方式被孩子模仿和學習後產生的相似情況。對於孩子來說,除了本能的哭和笑,很多的情緒行為都是來自於後天的學習,在還不會走路不會語言表達的時候,父母是不是會常常與孩子互動,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是不是會常常樂呵呵地笑,這其實就是我們通常就看到的性格表現了。孩子逐漸長大,父母的愉悅、生氣、傷心、恐懼、焦慮等等這些情緒產生的頻率和行為都會被孩子所看到,而這些行為表現都會成為孩子最初對這些情緒的認知,也會成為他們最初的可能也會是影響最深的反應方式。而這些反映方式在旁人看來,就是性格表現了。

其次 撫養人的態度。在孩子嘗試新事物的時候,我們是鼓勵孩子,還是阻止孩子;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我們是大吼大叫的批評,還是聽孩子解釋。我們的態度和行為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對新事物的反應。如果這個孩子表現出對嘗試新事物的膽小、謹慎,那很可能是因為成年人在對待他嘗試新事物時缺乏鼓勵,過多的提醒以至於成為干擾,過多的控制和干涉,不關注孩子的承受能力而一味地逼迫。過多地強調做事的結果要成功,而忽略了孩子在過程中的努力和進步。這些都會影響孩子的性格 。

最後我特別想說,世界上有千萬不同的人,正因為這樣的不同,我們才能發現更豐富的世界。所以,性格沒有絕對的好壞,只要根據自己的性格能夠找到適合的生活的方式,交友方式,表達方式,和世界上的自然生物相處的方式,就是好的性格。


蘭海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很簡單,那就是:培養孩子的性格,要從胎兒抓起。

早就有研究表明,孩子在胎兒時期,在媽媽的子宮裡,就可以感應到母親的情緒,母親的喜樂愁苦,平和焦躁,都可以準確無誤地傳達到胎兒那裡,胎兒也會跟隨母親的情緒狀態做出一些相應的反應。母親如果是很平和,很開心,胎兒在子宮裡,在羊水裡也會覺得很舒適很安樂;母親如果是很焦躁不安,胎兒在母體裡也會呈現出焦躁不安,通過TA異常的胎動表現出來。

研究也早已發現,懷孕期間母親如果總是情緒低落的話,孩子在出生後內向憂鬱的可能性會大幅上揚;母親懷孕期間如果總是焦慮不安,孩子出生也有很大可能會養成一個急躁的性格。

所以,懂得科學育兒的母親,會時刻提醒自己,在懷孕期間,將自己的情緒情感調整到一個平和穩定、積極樂觀的狀態,為自己的孩子創造一個比較好的先天的性格基礎。

那麼,具體該怎麼做?

1.家人共同努力,營造一個其樂融融的氛圍。和諧的氛圍應該是什麼樣的呢?簡單來說,家人之間儘量避免爭吵,同時增加愉快、平和的溝通。家庭成員從數量上不一定要多,但是,只要聚在一起,必定是有交談,有歡笑。這對胎兒來說,會是一個非常良好的影響。

居家住所,最好有朝南的臥室和客廳,孕婦要適當增加在朝南的向陽面活動的時間。家裡可以經常播放一些舒緩、輕快的音樂、歌曲,還可以種植一些喜歡的,對身體有益的盆栽,讓孕婦的心情保持愉悅。

2.女人懷孕期間應該多出去走動。天氣好的時候增加戶外活動,有利於形成孩子明朗、樂觀的性格。

3.夫妻之間應該多一些親密的交流。

同時,爸爸和媽媽還可以經常對著肚子裡的寶寶說話,把家庭的愉悅氛圍以及對孩子的愛傳達給TA。

4.孕媽媽要多與除家人之外的其他人接觸。朋友、同事、鄰居,都是這個期間要多接觸的對象。通過友好的社會交往,世界的美好和平以及媽媽生活周遭的和諧都會完美地傳達到胎兒那裡,為他形成一個溫、開朗的性格打好基礎。

5.孕媽媽可以積極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社會活動。比如丈夫、同事、好友去看電影,聽音樂會,看畫展,都是對孩子進行孕期薰陶比較好的途徑,比起單純在家裡聽莫扎特什麼的要好得多。

6.孕媽媽自己要保持一個平和、愉悅的心境。這一條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條。上面的所有的因素都跟外在環境有關,但這一條卻是要求孕媽媽為了培養孩子一個良好的性格,在孕期注重修煉自身。不管遇到多大的事情,面對多大的困難和壓力,孕媽媽始終要記得,你的肚子里正在孕育著一個寶寶,你的一切都會影響到TA,所以,隨時保持平和的心態、冷靜的作風、溫和的態度、愉悅的心情,以不變應萬變,相信你的胎兒也會受到良好的影響,形成一個良好的先天性格。


小書兜兒

孩子的性格培養要從小抓起,即使孩子的性格有部分是先天性的,但後天的塑造也是不可或缺的。孩子最善於模仿,大人能做的,自己也能做,在他的世界裡,我們就像是行走的教科書。這讓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良好的家庭讀書氛圍有助於幫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還能引導孩子思考問題,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一個每天睡前給孩子讀唐詩宋詞的家庭,外出遊玩時,孩子自然能說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的佳句。讓書香伴隨著每一個日子、讓閱讀伴隨著每一個家庭,這也是我的育兒理念。讀好書、好讀書,在閱讀中教會孩子為人處世的道理,更在快樂的時光裡教會孩子感知溫情與幸福。

做父母也是一生學習的功課之一。

自律的父母往往嚴於律己,充滿正能量;而不自律的父母往往寬於律己,充滿頹廢氣。

很多優秀又很有禮貌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大都是很有時間觀念,絕不會在家長會上遲到,他們衣著得體,言行舉止也讓人舒服;而很多成績糟糕的孩子,其父母參加家長會時,卻習慣姍姍來遲,甚至來了,也是低頭玩手機。

不懂自律,毫無生活秩序感,毫無時間觀念的父母,卻妄想把孩子調教成高度自律的優秀模樣,這無異於趕鴨子上架。

家長應該協助孩子製作一份時間流程表。讓孩子根據自己決定,該幾點起床、起床後先做什麼、吃完早餐後又該幹什麼,什麼時候做完作業等。家長要做的就是不要急於求成,多點耐心,多鼓勵孩子克服困惱,做一個自律的人。

讓孩子學著打理自己的生活物品。比如做好作業後要在第一時間內有條不紊地收拾好自己的文具用品;比如孩子開始做一件不太喜歡的家務活時,可以先讓孩子制定完成的時間,並告訴孩子,如能在規定時間內搞定,剩下的時間就可自由支配,逐步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和管理能力。



月月媽媽親密育兒

對此問題,每個父母都會有心底的答案,主流有以下幾個:

從胎教開始,孕媽媽的性格、心態完全影響胎兒的性格;

出生後就要培養孩子的性格,新生兒如一張白紙,是性格塑造的最好時機;

3歲及之前吧,畢竟有句老話叫“3歲看到老。”

任何時候都不晚,只要父母抱著一顆培養孩子良好性格的堅定信念

。。。。。。

個人覺得,在培養孩子性格之前,先了解孩子性格形成的時期和特點,然後再有所方法的進行性格的塑造。

一般來說,孩子的性格形成和特點有以下5個關鍵時期:

1.嬰兒期:

這個階段的嬰兒,生理需要完全依賴成人及時給予滿足。如果父母能夠在嬰兒期和孩子建立依賴關係,滿足孩子的需求,讓其獲得心理安全感,對於性格初塑造來說有重要意義。

2.幼兒期:

自我意識萌芽的階段,比如會表現出“我的,你的”“我要,我不要”等行為和心聲。“違拗性”與“依賴性”會交替出現,在性格塑造上就要注意合適的引導。

3.學齡前期: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進一步提高和,主動性加強,但當主動行動遭到失敗時可產生失望與內疚的心情。

4.學齡期:

當孩子發現自己有某些方面突出、成熟的能力,會得到社會的認可;如果孩子不能發現自己勤奮的潛力,就產生自卑心理。這也是很多父母發現孩子過了3歲有所改變的原因,通常會用長大了來掩蓋真實原因。

5.青春期:

青春期孩子的體格、認知能力的發展和社會的要求都在變化,性格的培養要注重在感情問題、夥伴關係、職業選擇、道德價值等問題上。

所以,什麼時候培養孩子的性格才好? 那就抓住上面5個關鍵時期吧。


親子成長教練

性格決定命運,孩子的性格決定孩子一生的成敗。因此父母們要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讓孩子能健康的成長。

其實孩子性格的培養應該從胎教開始。媽媽懷寶寶的時候就應該給寶寶一個好環境,夫妻關係好,寶寶的性格相對來說是較溫柔的。

孩子出生之後,父母要保持平穩的情緒,溫和愉悅地對待孩子。平時要尊重孩子,鼓勵孩子去獨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用懲罰的方式教育孩子,防止孩子產生逆反情緒。

多陪伴孩子,並不是代替孩子去成長,要不厭其煩地去教孩子,但一定不能包辦和代替。只有寬嚴有度才能教育好孩子。

培養孩子完美的性格並不是朝夕之事而是要時時刻刻的事,只有運用賞識教育,多尊重孩子,鑑賞孩子,鼓勵孩子,孩子就會養成完美的性格。


Insterstinglife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中國自古有這麼一句諺語:三歲看大。所以說孩子從出生就意味著開始培養孩子的性格了。有許多家長誤認為孩子大一點再進行教育,這是有認識誤區的。

教育孩子要從零起步,千萬不要等孩子長大再教育。教育,言傳重要,而身教更重要。

為什麼說三歲看大呢?嬰兒從出生到三歲這個階段,和外界接觸的比較少,也是家長陪伴孩子一生最密集時間多的一段時期,小寶貝在家長的呵護,陪伴和保護之中快樂成長。他們能接觸到的信息,知識,技能教育等,幾乎都是跟父母學的。這也就是說孩子的很多性格,都是這段時間形成的。

這個時期的孩子教育,不僅言傳很重要。而且孩子也不大懂道理,那麼身教才是更重要的。這個階段的孩子,模仿力極強,而且特別容易養成習慣。

如果在這個階段,父母陋習比較多,喜歡說髒話粗話,各種不良嗜好,孩子基本上一模仿一個準。特別是很多文化程度不高的生活環境裡面,大人喜歡教唆孩子說髒話,粗話,罵人。這種事真是糟透了。

父母不好的習慣,會導致在孩子幼小的心裡埋下了一個觀念:粗野無禮,不尊重別人,攻擊別人是有趣好玩的事情。 這個階段的孩子,還沒有分辨能力,他們會默認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當的。如果這個階段,父母喜歡吵架打架,那麼孩子就會認為,婚姻就應該是這樣的。很多人成年後,就會有婚姻的很多陰影。

教育孩子要從零起步,千萬不要等孩子長大再教育。教育,言傳重要,而身教更重要。



我是崇儒,歡迎指導分享關注,一起交流學習進步。


崇儒

我的回答是:從孩子出生開始。

1、為什麼要從孩子出生開始呢?

孩子在媽媽的肚子裡裡時,也會受到媽媽情緒的一些影響,但胎兒階段,大人能對孩子做的事非常有限,真正有效的工作還是在孩子出生後才開始的。

有的爸爸媽媽會認為,孩子剛剛出生,還什麼都不懂呢,除了吃奶就是睡覺,哪能談到什麼性格培養?要培養孩子的好性格,起碼要到孩子一兩歲、兩三歲,稍微懂點事才開始吧?

這種想法和與之相關的做法,很可能正是一些孩子變得愛哭鬧、愛發脾氣的根本原因。

我們曾經觀察過很多幾個月的小嬰兒,發現他們的表情、神態,已經有很大的差異,有的小嬰兒,神態非常安寧,特別容易笑呵呵地,表現得心滿意足,而且非常樂於和大人互動,互動時表現得非常愉悅,而有的小嬰兒,則表情木訥,和大人互動時,特別容易急躁、哭鬧。其實孩子的性格,從這個時候開始已經顯現出差異了。

有的爸爸媽媽可能據此認為,孩子這些差異,是天生的,但我們認為不是,恰恰是他出生後頭幾個月,大人對待他們的方式,造成了這種差異。

在笑呵呵、心滿意足的孩子身邊,總會有一個耐心、細緻、能夠細心體察孩子的需求並作出反應的大人,而在急躁、哭鬧的嬰兒身邊的,則往往是對孩子需求反應遲鈍,很少細緻觀察並滿足孩子需求的大人。

2、如何從出生開始,培養孩子的好性格?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做到兩點:

(1)對孩子的需求,快速做出反應

從孩子出生起,只要孩子哭了,馬上去觀察孩子,體察他的需求:是尿褲溼透了?是餓了?是困了?是想要人陪伴了?

尿褲溼了,馬上更換,讓孩子感覺到新尿褲的乾爽舒適;餓了,馬上抱起來餵奶;困了,輕柔地安撫他入睡;想要人陪伴了,就陪在一邊,哄哄他,和他“說話”。這樣,孩子就特別容易心滿意足。

有的爸爸媽媽,認為孩子的需求要“延遲滿足”,所以在嬰兒期,總是讓孩子哭上一會兒再去理他。這樣做其實就是在培養孩子的負面性格,你很容易發現,孩子變成了一個所謂的“高需求寶寶”,特別愛哭鬧,搞得大人疲憊不堪。

(2)和孩子在一起時,保持平穩、情緒,溫和愉悅地對待孩子

在孩子剛剛出生的頭幾個月(當然之後也是一樣),大人的情緒,會明顯地影響到孩子。一個情緒不穩的、急躁的、不耐煩的、粗暴的大人,很容易把原本很容易就心滿意足的小嬰兒,變成和大人一樣急躁、不耐煩的小嬰兒,而情緒平穩的大人,也會把安靜、平和的狀態,傳給孩子。

真心爸媽:


真心爸媽

孩子的性格培養從胎兒期開始,在胎兒期的時候,母親的情緒會影響到胎兒的情緒。所以有一個平和的心態孩子也會感受到母親的平和以及安寧,在孕期的時候媽媽多聽一些胎教的音樂多做一些孕期的運動。給孩子未來好性格的培養買一下基礎。

從孩子一出生要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孩子的出生本來就是一種創傷,從溫暖的子宮來到這個五花八門的世界,所以我們會發現嬰兒在他出生時辰的前後,可能會出現不明原因的哭泣,但在這個時候很多不明就裡的家長可能就會罵孩子或者不管孩子。這樣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其實這個時候正確的做法是多抱抱孩子多理解孩子。嬰兒期多做撫觸操,在孩子六個月之前孩子只要哭鬧及時給予正向的反饋抱孩子或者給孩子吃,孩子六個月之前怎麼寵都不過分。建立孩子良好的安全感,有安全感的孩子他的性格會更平和。

孩子六個月以後,給孩子制定規則,要注意一定要是溫柔而堅定。家長制定比如說孩子吃飯沒吃飯,就不允許去玩,那這個原則就不能因為孩子的哭鬧和更改。這樣養孩子知道家長的界限,以後孩子的性格會更堅定。



有些家長會用暴力管教孩子,那你的孩子自然也會學會用暴力來面對這個世界,孩子的性格就很很暴躁。

所以孩子的性格培養,從胎兒期就開始,而這個性格的培養最主要是家長要從自身做起,身體力行從而影響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