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庸大學遺存今何在?(上篇)

九十年前,在瀋陽鐵西區滑翔小區的位置,曾經有一所和東北大學齊名的私立公益大學——馮庸大學。這是馮庸先生毀家興辦的大學,馮先生立志教育救國、工業救國,從1927年建校到1931年學校被日軍侵佔,馮庸大學流亡兩年後併入東北大學,在瀋陽僅僅存在了四年,短短四年卻培養出許多抗日誌士。今年是馮庸大學建校九十一週年,馮庸大學在瀋陽還留有哪些遺址?且聽阿琦慢慢道來。

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活動中,位於鐵西區沈遼東路25-6號的一處紅磚廠房被確定為“奉西機場附設航空技術部野戰航空修理廠”舊址,這裡也是目前馮庸大學唯一保留下來的一座建築。現在,這處紅磚廠房外掛著“瀋陽市第二冷拉鋼材廠”的牌子,裡面已經被改作庫房。

馮庸大學遺存今何在?(上篇)​倉庫現狀


八十歲高齡的張雲老人已經在倉庫周邊的瀋陽滑翔機制造廠家屬院裡生活了六十年,他回憶說:“這個小區原來是飛機場,庫呢都是後勤倉庫,人員都在這邊住。” 67歲的李春友老人也是瀋陽滑翔機制造廠的退休職工,當年負責家屬樓的規劃和修建,據他追憶,1976年進廠工作的時候,類似的廠房還有好幾處。 李春友:“大概是四個,最東邊那個是滑翔機廠的招待所,第二個就被滑翔機廠家屬安置,整個鋼材冷拉廠。第三個和第四個就是滑翔機廠的木工車間。” 2005年前後,瀋陽滑翔機制造廠土地出讓,改建商品房,除第二冷拉鋼材廠之外,其餘建築都被拆除。如今,只剩下這一棟紅磚砌成的老舊廠房形單影隻地矗立在高樓大廈的縫隙之中。

馮庸大學遺存今何在?(上篇)​倉庫玻璃幾乎沒有完好的了


55歲的馮先生從小就在這裡長大,這裡承載了他兒時的記憶。1975年2月4日,海城發生里氏7.3級強烈地震,紅磚廠房就成了附近居民的避難所。 馮先生:“院裡全都跑那裡,地震嘛,冬天多冷啊,二月份嘛,大家夥兒都核計蓋的真結實!” 老廠房的玻璃現在幾乎沒有完整的了,紅磚外牆經過九十年的風雨剝蝕,盡顯滄桑而厚重的歷史感。在炎炎夏日走進廠房裡面,讓人感覺格外涼爽。抬頭看去,鋼樑結構依舊完好,雖然沒有刷漆,但是卻看不出有生鏽的痕跡。

馮庸大學遺存今何在?(上篇)​鋼樑結構依然完好無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