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畝梨樹,是如何做到產量高達160000斤的?

隨著現在農村種植業的不斷髮展,很多的農民朋友開始了種植梨樹,但是種植的時候要會管理種植技術,這樣才能更好的獲得更好的產量。

梨樹為我國主要果樹之一,除生食外,還可加工罐頭、梨酒、梨乾、梨脯等,深受群眾歡迎。梨樹結果早,一般2-3年開始投產,6年就能進入盛果期,盛果期二十畝可穩定在8000公斤左右。

二十畝梨樹,是如何做到產量高達160000斤的?

梨樹管理

1、特色果樹品種

即在顏色、品質、產量、成熟期、適種區等多方面的特點。如適合在南方省區種植的蘋果新品種南方梨子,因該類果樹的利用率高,所以經濟效益好,所以受到很多的農民朋友的鐘愛種植。

2、土壤

土壤深翻熟化是梨樹增產技術中的基本措施。深翻改土時間一般在秋季果實採收後,到冬季落葉前進行,其方法有擴穴、全園深翻、隔行或間株深翻。深翻深度一般以30-40cm為宜,有條件的地方可採取隔年輪翻,1、3、5年在原穴的兩側開深寬0.8m左右的深溝,2、4、6年在另兩側開深溝,結合施入益生源基肥。

二十畝梨樹,是如何做到產量高達160000斤的?

3、施肥

基肥每畝施如金果樹專用有機肥400公斤。生長期時追施四次肥。第一次花後肥,於4月中下旬施入,促進枝葉生長,花芽分化和果實膨大,每畝可施用藻藍蛋白衝施肥;第二次果實膨大肥,於5月中旬-6月上旬施入兩次,前期每畝施用如金果樹專用有機肥,後期每畝需配合如金多肽氨基酸葉面肥;第三次採後肥,於8月下旬一9月中旬施入,每畝可施用如金果樹專用有機肥,增加葉色,延長葉片壽命,恢復樹勢,效果非常明顯。梨樹全年施肥以“四位一體、平衡施肥”的原則,哪“四肥”——有機肥、無機肥、中微量元素和生物菌肥相結合的施肥方式。

二十畝梨樹,是如何做到產量高達160000斤的?

4、育苗

多用嫁接法,芽接或枝接均可,砧木主要是杜梨和豆梨,砧木實生苗前期生長較慢,而當年芽接時要求砧木粗度在0.7釐米左右,生產上可對砧木苗採取勤施肥水。

5、定植

苗木以落葉後秋栽為宜,秋栽苗木成活率高,緩苗期短,第二年生長旺盛,栽後若長處於乾旱應繼續澆水。栽植密度依樹冠大小而異。

配備授粉樹及三疏

梨樹為異花授粉樹種,多數品種自花不結實,必須配置花期基本相遇的授粉品種,主栽與授粉品種配置的比例最好是2:1或1:1,最少也需3:1或4:1,才能達到豐產穩產。三疏技術就是正確掌握疏花芽、疏花蕾與疏果的時期和方法。

1、疏花芽

結合冬季修剪時疏去過多花芽。冬季疏花芽,應按比例,原則上是花芽:葉芽=1:1,大約疏除全樹花量的1/2,但應注意梨樹當年花芽形成多少,生產實際中,骨幹枝以每15-18cm距離留1個花芽的密度為宜。注意只疏花芽,保留葉芽。

2、疏花蕾

冬季修剪時若疏花芽工作未進行,可在開花前,疏花蕾進行補救,疏蕾標準一般按20cm左右保留一個花蕾。疏蕾原則:疏弱留強,疏小留大,疏密留疏,疏腋花芽留頂花芽,疏下留上,疏除萌動過遲的花蕾,疏除副花蕾。

二十畝梨樹,是如何做到產量高達160000斤的?

3、疏果

應根據品種、樹勢、花期、氣候而定。花量多,樹勢弱,著果率高的應早疏;花量少的幼樹、旺樹應遲疏或少疏。天氣正常年份宜早疏,反之宜遲疏。一般每個果應具備25-30張葉片,正常年份1個果臺可留1個果,果形中等大的品種1個果臺可留1-2個果。

4、整形修剪

根據品種的不同,立地條件的不同,梨樹的樹形一般有疏散分層形、多主幹開心形、多主枝圓頭形等。疏散分層形整形修剪的技術要點:

(1)、定幹

定幹高度一般60-70cm,也可為40cm的。定干時,剪口要留7-8個飽滿的芽,如不夠定幹高度,可離地面6-10cm處短截,以便第2年重新定幹。

二十畝梨樹,是如何做到產量高達160000斤的?

(2)、骨幹枝的選留和培養

定幹後第1年冬,選頂端直立的枝條作為中心幹,逐年加以培養,如果枝條生長弱,可適當重剪。定植苗1年後,如基層選留主枝的枝條不足3個時,可對中心幹再行重剪,促使發枝,第2年冬選留方向和角度適合的枝條作為第1層主枝培養。

(3)、結果枝組的培養和修剪

將生長枝於冬季在基部潛伏芽處重短截,翌年抽梢如仍過強,則於新梢長30cm以下部位,再用同樣的方法重短截,直到形成一箇中小型枝組。大樹枝組細剪對提高產量、品質,及防止大小年有很大的作用。主要措施首先是控制花芽量,使樹勢與產量相適應效果比疏花疏果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