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個月,農村公路有3條新規定實施,每家每戶都要清楚,避免吃虧

近些年,隨著農村的經濟發展,許多農村地區也通上了水泥路,農民朋友也不用再擔心出行難的問題,公路的完善也為農村打通了致富的道路。2018年,國家為了補齊農村公路建設的短板,在不久前就印發了新的農村公路建設管理法,並且規定該法於今年的6月1日開始實施,新修訂的管理法幾乎每個條款上都做了不同程度的完善,如今,離新法實施只剩下15天的時間,其中有3條新規定每家每戶都要了解清楚,以免吃虧。

下個月,農村公路有3條新規定實施,每家每戶都要清楚,避免吃虧

①在資金管理方面,採取“先建後補”的方式。

新修訂的《辦法》中明確指出,將把農村公路的建設資金列入地方政府的財政預算,同時還增加了金融支持、資源開發、鼓勵捐助、捐款等籌措資金的方式來解決農村道路建設的資金問題,此外,辦法中還規定了中央補助的資金,地方可採用“先建後補”的方式來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進度,讓農民朋友提前受益,而且還規定農村公路建設時,不得讓農民朋友出工、備料,不能採取強制性手段向農民朋友集資,如果農民朋友參與農村公路建設,必須給予相應的報酬,不得拖欠農民工工資。

下個月,農村公路有3條新規定實施,每家每戶都要清楚,避免吃虧

②農村公路建設將採取“縣道縣建”、“村道鄉建”的方式,設定保修期限、收取質量保證金。

新修訂的《辦法》中這一條是最大的亮點,在過去,農村修建好的公路出現問題後,都無人管理修繕,如今,這個問題將得到有效解決,新版的《辦法》中提出,要按照“縣道縣建、鄉村道鄉建”的原則,也就是說在以後鄉鎮人民鎮府是村道的建設主體,道路的所有問題都由鄉政府監督管理,此外,《辦法》中還要求各地區必須設定質量保證金和保修期限,這樣一來,就徹底解決了農村公路建設無據可依、無人管理的問題,同時還能保障公路後期的質量問題。

下個月,農村公路有3條新規定實施,每家每戶都要清楚,避免吃虧

③農村公路修建必須優先保護“耕地”,徵用土地不得拖欠徵地補償款。

新修訂的《辦法》中提出,農村公路建設必須要堅持綠色發展,在設計上要做好耕地保護,尤其是永久基本農田、水利設施、生態環境和文物古蹟的保護要更加嚴格。此外,《辦法》還提出,修路需要徵地時,任何個人/單位不得拖欠農民的徵地補償款,如果存在挪用、剋扣、截留等違規問題,將給予嚴肅處理。

下個月,農村公路有3條新規定實施,每家每戶都要清楚,避免吃虧

以上就是下個月,農村公路要實施的3項新規定,對於這些規定每家每戶都要清楚,以免吃虧!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歡迎評論發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