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丨重慶南川法院:讓司法更好服務民生

“心裡那塊大石頭終於放下了”,當事人吳葉(化名)說道。原來,吳葉等491人在務工期間被拖欠工資達1580萬元。從2016年起,吳葉等人索要工資無果後多次到南川區政府上訪。在多方引導下,吳葉等人於2017年8月向重慶南川法院提起訴訟。經過法院幹警幾個月的努力,去年12月,吳葉等人終於順利領取到了工資。

人民日报丨重庆南川法院:让司法更好服务民生

開展執行案款集中兌付活動(資料圖)

“必須把人民群眾對公正、高效、權威司法的要求,作為人民法院的奮鬥目標!”南川法院院長孫養統說。2012年以來,南川法院審結涉及婚姻家庭、衣食住行、勞動保障等民生案件近3萬件,為困難群眾減免緩訴訟費用330餘萬元,讓群眾真正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獲得感。

人民群眾最絕望的是“求告無門”,暢通訴訟渠道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有效舉措。2015年5月以來,南川法院積極貫徹“有案必立、有訴必理”的立案登記制要求,加強訴訟諮詢引導,當場立案率始終保持在99%以上。訴訟渠道暢通了,群眾有事找法院解決逐步成為習慣,“信訪不信法”的壓力也隨之減輕。

南川法院實施審判資源結構調整,集中審判輔助事務、調整人案資源配置、實施案件繁簡分流、開展“辦案攻堅”活動。

徵地拆遷涉及重大利益。南川法院成立重點項目服務辦公室和巡回法庭,服務南川區徵地拆遷工作。“南川法院調集全院幹警成立了21個執行攻堅小組,統一開展法治宣傳教育、集中進行執行攻堅,讓一宗長達近兩年的21件徵地拆遷案件成功執結。” 孫養統介紹,2012年以來有效化解徵地拆遷案件達600餘件,其中強制拆遷案件僅41件,且無一惡性、信訪案件發生。

2017年5月13日,執行局負責人黃新正在備勤值班,下午2點30分左右,“執行110”電話響起,申請執行人王某電話舉報被執行人文某居住在湖北麻城南湖街道經營餐館。黃新立即驅車前往並於5月14日午夜1點抵達湖北麻城,最終案件成功執行完畢。

人民日报丨重庆南川法院:让司法更好服务民生

夜間執行

南川法院與南川區公安局共同開展打擊拒執違法專項行動,與高速路三支一大隊建立查控車輛運行軌跡機制,同時,與發改委、工商局、煤管局等部門建立協調工作機制,真正讓失信者“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在教育引導上,南川法院通過拍攝以“老賴遇到老賴”為主題的微電影、“以案說法欄目劇”、彙編執行典型案例等,積極倡導誠實守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