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要可控、現金流要充足 企業境外融資需找準銀企共贏點

風險要可控、現金流要充足 企業境外融資需找準銀企共贏點

境外融資可以促進企業進出口業務發展,併為企業走出去提供支持。想要從銀行獲得融資支持,就必須先了解銀行是如何做境外融資的?如何考慮是否放款?日前,東方匯理銀行北京分行行長袁旭講述了境外融資的銀行立場。

貿易融資,這是銀行的業務之一。在商品交易中,銀行運用結構性短期融資工具,對進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與進出口貿易結算相關的短期融資或信用便利,旨在促進國與國、企業與企業間的進出口業務。

袁旭介紹稱,貿易融資分為兩項,一是大宗商品貿易融資,例如針對硬商品包括煤、石油、鐵礦石等,軟商品包括大豆、小麥等農產品;二是一般商品貿易融資,例如針對鑽石等。相較而言,大宗商品貿易融資對銀行更安全,因為能做大宗商品貿易融資的企業一定不是小企業,且大豆、小麥等農產品的需求量大、商品週轉率高,很少出現無法還款的現象。

“銀行為什麼喜歡做貿易融資呢?因為每筆貿易融資的背後都有貿易商品,如果企業出現破產等狀況導致未能按期付款,銀行可以通過變賣該批商品獲得現金。”袁旭說。

併購融資,即商業銀行向併購方企業或併購方控股子公司發放的,用於支付併購股權對價款項的本外幣貸款,主要用於中國企業在境外進行併購。中國近年來最大的海外併購案就是中國化工集團併購瑞士先正達,總價430億美元,其中250億美元靠併購融資獲得。

“銀行做境外融資主要考慮兩點:一是風險,二是現金流。”袁旭說,上述併購融資單靠中國化工集團的現金流是無法還款的,化工集團通過把部分債務下沉到先正達,通過先正達的現金流償還併購貸款。

對銀行而言,比並購融資更危險的就是項目融資。項目融資是以項目的名義籌措一年期以上的資金,根據項目產生的現金流來償還貸款。

袁旭表示,任何產生穩定現金流的項目都能做項目融資,例如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煤、石油、鐵礦石等大宗商品的開發等。項目融資對企業有三大好處:一是為企業提供槓桿,如果項目過大,單靠企業的資產無法支撐該項目,企業的現金流也無法承擔該項目時,銀行不會借錢給企業,而企業卻可以靠項目融資獲得項目資金;二是“美化”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如果企業在該項目中所佔股份沒有超過51%,該項目的資產和負債就不用併入企業報表,也就不會影響外部信用評級從而影響企業的發債成本;三是如果項目產生問題,銀行不能追索企業償還款項。

項目融資在境外的融資市場比較普遍,但中國的項目融資卻很少。袁旭稱,由於項目融資很複雜,沒有一年半載無法完成,而我國經濟體量、基礎貨幣量和貨幣乘數都很大,大部分的銀行都願意把錢借給大國企,導致大國企很容易拿到便宜且長期的貸款,沒有做項目融資的必要。“除非項目中的外企特別想做項目融資,例如中國石油的莫桑比克LNG項目。”

據瞭解,由於非常重視環保,東方匯理銀行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停止任何與煤炭交易掛鉤的項目融資,基本上所有的歐洲銀行也不會提供類似融資。此外,由於能做項目融資的鐵礦所剩無幾,鐵礦石的項目融資也很少。

袁旭表示,目前外資銀行能做的項目融資有兩類:一是石油和LNG大宗商品項目融資;二是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項目。近期,晶科電力等中國企業在全世界大力推動太陽能和風能等項目建設,對銀行而言,此類項目融資都是相對比較安全的。雖然新能源發電成本高,回報收益低,但由於政府補貼力度大,外資銀行也樂意做新能源項目融資,此類項目融資是最多的。此外,不是世界上所有的銀行都做項目融資,例如花旗銀行就無此業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