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劉備沒有諸葛亮的幫助,劉備能不能建立蜀國?

小衛

我是歷史問答達人“青言論史”,樂於為您解答中國古代史的相關問題。


歷史沒有假設,但並不是不可以做合理的假設。有關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劉備估計很難建立蜀漢政權。

劉備是在什麼時候得到諸葛亮的呢?是在他最喪的時候。這時候他寄居在劉表帳下已有數年,但是劉表並不信任他,還處處提防他。手裡要兵沒兵要錢沒錢要地盤沒地盤,誰要是說劉備以後至少能打下一個益州,估計他自己都不信。

但是諸葛亮到了劉備的身邊,一切就都不一樣了。諸葛亮給劉備指明瞭方向,那就是隆中對裡面所說的“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這是劉備集團直到覆滅以前都基本執行的戰略方針,前後共計五十五年。

戰術天才可以有很多,但是戰略天才,往往一個都很難遇到。劉備像沒頭蒼蠅一樣亂竄了許多年,這時候才醍醐灌頂大夢初醒,知道自己的戰略方針應該怎麼走。

而在劉備南征北戰的時候,幫他看家護院、鎮守後方的那個人,也是諸葛亮。劉備能在前面好好打仗,後方不起火,還有人給他運糧草,都是因為諸葛亮管事管的好。可以說,諸葛亮就是劉備的蕭何,包括劉備自己也是這麼想的。

所以說,如果沒有諸葛亮,劉備作為一個二三流軍閥,想要在建安十二年能夠脫穎而出並且最終三分天下,基本是痴人說夢吧。



青言論史

我並沒有認真讀過《三國志》,卻認真多遍地讀了《三國演義》,小說中把劉備不但描述得落荒而逃和愛流淚的人,還把劉備寫成不懂戰略戰術的人,沒有孔明剛一事無成。

真的這樣嗎?劉備,一生以戰爭為職業的一個人,孔明沒有出山前,軍旅生涯二十七年,一個人對一個職業從完全不懂開始,從事該行業二十七年,他的水平一定會很高,如果劉備無雄大略,那麼曹操一定是平庸之輩,只有同等水平的人才相互佩服,林丹不會佩服一個業餘的羽毛球水平的人,“天下英雄唯使君與吾”這話出自孟德之口,只有英雄才識英雄。一個沒有考得駕駛證卻無證開車二十七年,又有多少人駕車技術能與他匹敵?曹操北伐袁氏三子時,許昌空虛,天下諸候都有實力乘虛襲擊許昌,但只有力量單薄的劉備明知力有不濟,也敢為之,這等戰略見光,放眼當時,唯“天下英雄唯使君與吾”矣。劉備依靠劉表,有圖荊州而取西蜀之意,皆南、北不可圖,這樣戰略意圖被羅貫中隱去。

諸葛亮,出茅廬時,一丁點戰爭經驗也沒有,我可以肯定地說,博望、新野這兩場戰鬥,孔明只是出計謀,實際完善與指揮是劉備,什麼地方是用兵之地、什麼地方該用多少兵對於完全沒有戰爭經驗的孔明來說,無疑是一個不會開車的人只聽說別人怎麼開車,叫他去開動不可能,小說中把孔明神化了,這等同一個不會開車的人,看完教人駕車的書籍馬上成為世界級的越野大賽冠軍一樣令人不可信。

劉備即使沒有諸葛亮也能成就其事業,但可能會推遲一點罷了。


量容宇宙88797

答案是不能。

劉備直到48歲還在寄人籬下、一事無成,除了劉備沒有自已的地盤、實習弱小外,還有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劉備沒有清晰的戰略規劃。

我們來分別對比,有諸葛亮和沒有諸葛亮時,劉備會如何做?

赤壁之戰前,劉備依附劉表於荊州,駐新野。



如果沒有諸葛亮,劉備會在荊州一直待下去,會一直感慨我劉備怎麼一事無成,腿上都長了肥肉,大丈夫志在四方,也就整天空想了。

有諸葛亮時,諸葛亮告知劉備取天下的戰略規劃,明確告知劉備要佔據荊、益兩州,聯吳抗曹,逐步一統天下。劉備終於恍然大悟,原來取天下是這樣的啊,劉備立馬熱血沸騰,並且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另外諸葛亮給劉琦出了個主意,導致劉琦請求出任江夏太守,這給後來劉備的逃亡提供了棲身之地和數萬甲兵。

當曹操南下攻取荊州時,劉備又跑了。



如果沒有諸葛亮,劉備又會跑去哪裡呢?也許是蒼梧郡吧,反正劉備對孫權又不熟,當魯肅見劉備時,劉備親口告訴魯肅,準備投奔蒼梧太守吳巨,因為他們有交情。如果沒有諸葛亮,那劉備有可能會去蒼梧,那樣的話三國沒劉備什麼事。

有諸葛亮時,諸葛亮力勸劉備聯吳抗曹,並自告奮勇出使東吳,成功幫孫權算了一筆政治帳,說服孫權聯合劉備,共抗曹操。

劉備北征漢中,擊敗曹操奪取漢中。



無諸葛亮時,糧草、兵員鬱是問題,包括後方成都的穩定,都是需要穩定的環境。沒有諸葛亮,能否在漢中擊敗曹操都是未知數。

有諸葛亮時,劉備不用為後方擔憂,諸葛亮足兵足糧,為劉備省除後顧之憂,併成功的打贏漢中爭奪戰。

之後,劉備稱帝,諸葛亮首功。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雖然我們對三國時期的知識幾乎全部來自《三國演義》,似乎有些不太可靠,但是《三國演義》在某種程度上是反映了那段歷史的真實。單就劉備的性格及其處世的假仁假義的文韜武略,是不足成為獨霸一方的一代梟雄。所以,諸葛亮在幫助劉備建立蜀國方面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本人認為,沒有諸葛孔明,劉備不能建立蜀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