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屬於佛系還是油膩?

80後屬於佛系還是油膩?

一個多月以來,我們遭受著網絡發展的巨大沖擊,在這波洪流中,大家紛紛躺槍被貼上了不同的標籤。

70後拿走了油膩,90後霸佔了佛系。剩下的80後請允許我給貼上一個苦逼的標籤。雖然有點牽強,但是這正是大多數80後生活的一種狀態。後退一步成為“佛系青年”已然不可能,但往前一步成為“油膩中年”卻是所有80後所不能躲過的。而且80後比起70後,有著更大的生活和工作壓力,70後買房那會兒,中國房價還算有良性,現在大部分70後也沒了車貸房貸的壓力。

80後屬於佛系還是油膩?

80後的苦逼源於生不逢時,大學畢業,正好趕上了大學不再包分配,開始自己找工作。80後買房,正好趕上了中國房地產市場瘋狂暴漲,要把自己一半的收入貢獻給銀行30年。80後生孩子,正好又趕上了國家提倡生二胎,生不起養不起。這是一個比70後更加油膩的年齡,比90後更加想遁世的歲數。

傳統媒體時代,電視和報紙等媒體掌握著話語權,在80後剛剛走上社會,參加工作的時候,80後的種種離經叛道行為,被媒體和網絡放大,遭到批判。在當時,以韓寒為代表的80後,輟學寫書種種作為,被正規主流媒體視為誤導青少年健康成長。當時80後被貼上的標籤可是垮掉的一代,最終80後登上了網絡舞臺,掌握了網絡話語權,終於媳婦熬成了婆。隨著90後的崛起,又有人開始講90後是非主流,跟當年批判80後一個套路。

尚未遠去的“中年油膩”是個偏負面詞彙,是年輕人後對中年人的吐槽。對久經職場,經驗自詡的中年人不屑一顧,將經驗分享與賣弄吹噓完全劃上了等號,各種不服氣。本質是意圖上位的90後與70、80後之間,一場關於資源爭奪的“戰爭”。年輕人有理想,有抱負,有向上的拼勁值得讚揚鼓勵,可是僅僅兩個月,便開始“佛系”。如此消極,毫無追求,豈非不戰而降?被打臉嗎?還是在看破紅塵後選擇的一種自嘲或者稱之為心靈的自我保護。

80後屬於佛系還是油膩?

80後在巨大的生活壓力下,變得更加的務實但無趣,失去了對生活的熱情而變得油膩不堪。在“社會險惡”、“工作太累”“人生艱難”的藉口中消極,用“佛系”麻痺自己,最終成為自己當初最討厭的樣子。結果只能是人到中年,一事無成,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困頓中苦苦掙扎,蓬頭垢面。然後將自己未有施展的理想抱負寄託在下一代身上。在煙霧繚繞中,將不堪回首的經歷包裝吹噓為成功經驗,感嘆自己生不逢時的苦逼生活。

其實無論是油膩還是佛系的態度,在生活中都是不可取的。裡面都包含了強烈的負面情緒,即對生活反覆蹂躪的無奈與妥協。有的人會將這種心態稱之為成熟,可我卻不這麼認為。這兩種態度都是對生活的一種逃避和得過且過。有的人曾經討論過關於勇敢的話題,什麼才是真正的勇敢。勇敢不是你敢於做什麼,而是你很害怕做什麼。但是為了達到目標你還是去做了這件事情,這才是真正的勇敢。所以無論是70後,80後,還是90後,希望你們在瞭解生活的真相之後,還能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熱愛生活,享受生活。那麼這樣的一生才是沒有遺憾的一生。

80後屬於佛系還是油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