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2018 影像展,無反相機唱主角

近些年,攝影圈最大的話題便是“無反”與“單反”之爭,也是傳統的單反廠商佳能、尼康與新晉索尼的產品與市場表現的直接競爭。影像器材的終極便是全電子化,去機械結構,無反結構是要優於單反結構,只是目前的半導體技術還未達到理想的高度,自然現在的無反相機並非是終極。


傳統相機市場份額已經無法迴歸曾經的榮光,從CIPA發佈的數碼相機出貨數據來看, 每年都在萎縮已然是不爭的事實。不過,索尼全畫幅無反相機的市場份額已逆勢增長,隨著A7系列出現之後,勢頭越來越猛,到現在已經擠進全畫幅數碼相機第二市場份額。接下來的目標自然就是,穩坐第一的佳能。

CP+2018 影像展,無反相機唱主角

▲ CP+2018 開幕式

CP+2018 影像展,無反相機唱主角

上半年的橫濱CP+,下半年的德國Photokina,可以說是當年影像器材更新的兩大節點,趁勢不少廠商都會在此前後發佈新產品,定下新基調。而在CP+2018(橫濱相機及影像展覽會)上,近幾年勢頭迅猛的索尼和FE系統依舊是絕對的主角,新一代走量全畫幅無反A7M3終於發佈,並且帶著十足的競爭力,甚至有些許以下犯上的意味。同時,隨著FE卡口協議的開放,各大副廠也迅速下手,紛紛推出了自家FE系統鏡頭,一時間FE系統副廠鏡頭爆發。相對來說,佳能、尼康等傳統影像大廠依舊陪跑,並沒有傳聞之中的新趨勢、新產品出現。

CP+2018 影像展,無反相機唱主角

▲ 佳能全畫幅無反相機假想圖

無反相機目前依舊是索尼一家獨大,但,佳能已經表示重點將從單反轉移到無反相機,而尼康已經陸續放出消息,全畫幅無反相機產品接近上市,希望C、N二家的全畫幅產品儘早上市,百花爭豔對於消費者來說才是最好的現象。

索尼

索尼用“新基準”來形容A7M3,而A7M3的確也可以稱得上目前A7系列乃至中端全畫幅相機的一個“基準”。接近成熟的三代機身、接近專業旗艦的對焦系統、6K全採樣4K視頻,A7M3將會成為索尼微單™走量機型,與A7M2類似,延長更新週期,成為新的長青機型。

A7的整個系列目前已經更新至三代,機身的漸漸進化,使用體驗也逐步提升,同時市場也逐步接受全畫幅無反相機,由之前的續航、對焦、鏡頭群等等詬病,逐一改善,慢慢成為現在的全畫幅系統中的中堅力量,A7系列的身影已經遍佈各處,由小眾變為主流。

CP+2018 影像展,無反相機唱主角

▲ SONY A7M3(圖via:SAR)

佳能

佳能目前依舊是相機領域的絕對第一,豐富的EF系統鏡頭和擴展配件是佳能的優勢之一。鑑於目前無反迅猛的勢頭以及市場,佳能EOS M系統便是針對無反市場的試水之作,本屆CP+上發佈的M50,擁有更大的AF的範圍,支持純電子快門,並且支持4K 25p視頻攝錄,並且在M50上,也引入了全新的CR3 RAW格式,提供更小的體積,節約素材的存儲空間。EOS M50對於佳能而言,的確是一款頗具升級誠意的相機產品。

CP+2018 影像展,無反相機唱主角

▲ Canon EOS M50(圖via:dpreview)

近期,佳能在接受Asian Review採訪時表示,佳能將會繼續關注無反相機市場,並且會推出更多具有競爭力的無反相機新品。至於傳聞的佳能全畫幅無反,也表示將會在恰當時機推出。

尼康

尼康D850的問世,的確給市場帶來了一針強心劑,但由於市場控價的原因,D850市場表現並不如預期。縱使架構調整,新產品出現,但市場仍舊被超越與蠶食。傳聞許久的中端全畫幅D760、D620並未露面。反而在採訪時,表示尼康全畫幅無反相機已經接近推向市場,甚至連一部APS-C畫幅一部全畫幅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

不過,在本屆CP+上,尼康展臺除了舊產品以及情懷展品之外,官網也悄悄發佈了D7200、D7100、D810A、D810、Df、D4S、D4以及D500十款數碼相機的新固件,這也算是另類的驚喜吧。至於尼康的全畫幅無反相機,讓我們繼續等待吧。

CP+2018 影像展,無反相機唱主角

(圖via:dpreview)

富士

今年2月份,富士GFX 50S中畫幅無反相機已推向市場一週年,擁有了中畫幅系統之後,富士在無反領域幾乎是跨出了一大步。而對於自家傳統的APS-C畫幅,也並未停止,在CP+之前,推出了X系列專業旗艦數碼相機X-H1。其定位凌駕於Pro、T系列之上,並且也為X系列帶來了IBIS機身防抖,看來下一代X-Pro、X-T系列的機身也會獲得IBIS的加持。

除了機身內部,X-H1在外觀上也針對拍攝體驗,肩屏、更厚實的手柄、更堅固的卡口,也讓X-H1的機身成為富士X系列中最堅固的相機。傳感器以及圖像處理器的硬核依舊保持與X-T2同步(ISO 200),也算是一個小遺憾吧。

CP+2018 影像展,無反相機唱主角

▲ FUJIFILM X-H1(圖via:dpreview)

適馬

不來則以,一來便9枚。之前就有消息表示,適馬會為FE系統帶來一整套ART系列,但這一天真正來臨之後,A7用戶還是有說不出的興奮,從之前的無副廠可選,到現在大把的副廠AF鏡頭,有一種“吾家有女(FE)初長成”的意味。

之前單反鏡頭的ART定焦系列,所有的焦段全部被移植過來,為了數量,鏡頭的光學結構並沒有對FE卡口特殊優化,也就是說,為了適配短法蘭距,FE ART系列定焦鏡頭的體積與之前ART單反鏡頭另加MC-11轉接環相近。但,在軟件算法上兼容索尼機身的連續自動對焦(AF-C)功能和高速自動對焦功能。除此之外,Art系列FE版本鏡頭還會兼容機身防抖、兼容機身內的像差校正功能、支持防塵防滴濺以及支持適馬的鏡頭卡口轉換服務。

CP+2018 影像展,無反相機唱主角

▲ SONY A7RM3+SIGMA 35mm F1.4 FE ART(圖via:Clockmaker)

在CP+上,適馬接受採訪時也表示,針對FE系統,適馬還有一條單獨的產品線,會適配無反相機的短法蘭距,將會陸續推向市場,但具體時間並未透露。

騰龍

搶先適馬,騰龍率先公佈了自家FE系統AF鏡頭的計劃,計劃推出28-75mm f/2.8 Di III RXD 標準變焦鏡頭 ,並且將鏡頭全長控制在117.8mm,重量控制在550g。騰龍香港臉書同期透露,28-75mm f/2.8 Di III RXD採用了全新的光學設計,並且會在4月底5月初上市,並且價格會與2470ZA保持接近,但鏡頭素質會比肩2470GM。

其實,騰龍的標變之所以犧牲24mm廣角,僅僅是為了控制鏡頭的體積,使其更適合作為旅行標變。對於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標變,還是備受期待,同時,這也是FE系統副廠首枚AF標變,這焦段的選擇也是彌補了FE系統鏡頭群的不足。

CP+2018 影像展,無反相機唱主角

▲ SONY A7RM3+TAMRON 28-75mm F2.8(圖via:dpreview)

賓得/理光

如期,K-1 MarkII正式到來,升級幅度並不大,高感ISO提升到819200,像素位移高分辨率模式升級至二代,其他規格並沒有變化。外觀也只是K-1 Logo處有所變化,鑑於此,賓得官方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官方將會提供PENTAX K-1升級至K-1 Mark II的服務,國行K-1加3000元(非國行需6000元),即可升級至與K-1 Mark II相同的外觀與性能(官方將會更換K-1的主板與二代Logo)。

CP+2018 影像展,無反相機唱主角

▲ PENTAX K-1 Mark II(圖via:ephotozine)

除了K-1 Mark II發佈,賓得還公佈了K卡口鏡頭的路線圖,在2019年春天將會推出 HD PENTAX-D FA 70-200mm F4與HD PENTAX-D FA*85mm F1.4鏡頭。

CP+2018 影像展,無反相機唱主角

同時,在CP+尾聲,理光臉書公佈將會在2018年4月份上線新的GR官網,並且PENTAX Rumors也獲得一則有關GR III的消息,萬眾期待的GR III有可能在9月份的Photokina上發佈,讓我們靜心等待9月份的Photokina吧。


CP+2018 影像展,無反相機唱主角

CP+2018 影像展,無反相機唱主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