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好字,相伴終身——張老師寒假書法課頭條號同步課堂(二)

第二講 怎樣鍛鍊孩子書寫的手力

主講老師:張清平

一手好字,相伴終身——張老師寒假書法課頭條號同步課堂(二)

上一節我和大家講了有關孩子學習書寫態度的問題。家長的態度決定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書寫學習的重要性非常明顯,它不但是孩子必須擁有的學習技能,也是以後生活和工作的技能。就目前來說,關係到孩子在校的學習、作業和應考。長遠來說關係到他們的求職、工作和生活。

在我所教過的學生中,包括現在在學的學生,除了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等學生群體之外,還有部分是在職的社會工作人群,包括在校的從教老師。在這個比較特殊的群體中,部分人參加學習是出於興趣,他們有比較穩定的職業,也有比較規律的假期或空餘時間。學習書法,無論是硬筆書法或毛筆書法,其出發點是覺得寫一手漂亮的書法很自豪,僅是興趣使然而已。但也有個別的成年人,為了職業上的真需要,比如有的教師,學習硬筆書法,目的是能拿出一手象樣的手寫字去面對自己的學生或領導、同事。

一手好字,相伴終身——張老師寒假書法課頭條號同步課堂(二)

張老師的成人硬筆書法班

在這個電子產品觸手可及的年代,說起成年人到書法班學硬筆書法,有的人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事實上這樣做不足為奇。答案只有一個:書寫技能什麼年代都不會過時!小時候的功課沒做好,現在得花時間和精力去惡補!

所以,小時候該完成的功課,最好小時候就完成,“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別因小時候的功課沒做好而耽誤長大後的工作和生活。

書寫的過程需要手腦的充分配合互動完成,這一過程既是體力勞動也是腦力勞動,加上寫字本來是孩子不很樂意去做事兒,所以,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們去學習書寫顯得尤其重要。

上節課我已說過,我不贊成學書法越早越好的觀點,國家教育主張幼兒園的小朋友不寫作業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5歲以內的小朋友由於發育的自然規律決定,手指和手腕的力量都有限,因書寫過程是個手、眼、腦並用的動作過程,過度用手和用眼對小孩的身體不利。有的家長擔心,幼兒園結束後,接著就是小學一年級,如果不學會寫字,怎樣應付得了學校的作業?這個擔心是必須的,但教育局是不會給我們答案的。

一手好字,相伴終身——張老師寒假書法課頭條號同步課堂(二)

擔心是必須的,但是不必過於擔心,幼兒園小朋友有個最好的學習書法的方法,那就是畫畫。每個小朋友都是個天才的畫家,而且特別樂意這工作,父母叫他寫字,他心裡就犯咕嚕;叫他畫畫,就開心得跳起來!畫畫多了,小手自然有力氣,手指和手腕的肌肉自然會逐漸逐步變得結實,以至足以應付以後的作業書寫。而畫畫和寫字,在思維方式和用力方式上是有很大的差異的,一個相對自由,可以縱橫馳騁;一個矩度森嚴,力量集中。

因此,我建議幼兒園的小朋友,學寫字最好從畫畫開始。

一手好字,相伴終身——張老師寒假書法課頭條號同步課堂(二)

在我的書法課堂上,我常常為學生們準備一些空白紙張,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這些白紙大有用處,就是為那些指力和腕力不足的學生(包括幼兒園的小朋友)鍛鍊手力而準備的。孩子們可以在紙上隨便塗鴉,但前提要求是:必須按老師規定的規範書寫姿勢和正確的執筆方法來畫畫。要不然,這些紙張等於白費了。一點成效也沒有。

一手好字,相伴終身——張老師寒假書法課頭條號同步課堂(二)

按正確的拿筆和書寫姿勢畫畫,不失為幼兒園小朋友一個書寫入門、鍛鍊手力的好方法。一般小孩4歲開始就可以用這種方法有意識地逐漸鍛鍊他的執筆寫字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畫畫儘量使用鉛筆,也可以用和鉛筆同樣形狀大小的中性筆或彩色筆,這樣目的是使孩子形成拿筆的感覺。起初時間不宜過長,漸漸的逐步加長鍛鍊時間和每天的次數。小孩寫寫畫畫時,大人儘量在旁觀看,不時提醒一下孩子拿筆姿勢和坐姿。畫畫完成後,建議孩子在畫面寫上題目和自己的名字,先寫少量字,逐漸引導孩子多寫些文字,做到圖文並茂。孩子不懂的字,大人可以用另紙寫出讓孩子對著寫,千萬不能越俎代庖,否則,以後孩子畫完畫後,就直接找你題款了。

一手好字,相伴終身——張老師寒假書法課頭條號同步課堂(二)

畫畫是鍛鍊孩子用正確手法書寫的最好、最有效方式。手法形成後,可以引導孩子描寫一些簡單的漢字或數字,這個時期儘量多描少寫,多描一方面可以幫助孩子形成在規定的線條(筆畫)內運筆的習慣我控制筆畫的能力,另一方面還能讓他在描寫的過程中認字識字,逐漸形成對漢字結構的理解和欣賞能力。這一能力即是我們書法教學上常說的“眼法”。

至於怎樣幫助孩子學習正確的拿筆方法,我們會在以後的章節中繼續專題學習。

一手好字,相伴終身——張老師寒假書法課頭條號同步課堂(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