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經略談46:如何破除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地藏經略談46:如何破除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慈因積善,誓救眾生。

手中金錫,振開地獄之門。

掌上明珠,光攝大千世界。

智慧音裡,吉祥雲中,為閻浮提罪苦眾生,作大證明功德主。

大悲大願,大聖大慈,本尊地藏菩薩摩訶薩。

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

【是諸眾生所造惡業,計其感果,必墮惡趣,緣是眷屬為臨終人修此聖因,如是眾罪,悉皆消滅。若能更為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眾善,能使是諸眾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現在眷屬利益無量。】

【是故我今對佛世尊,及天龍八部、人非人等,勸於閻浮提眾生,臨終之日,慎勿殺害,及造惡緣,拜祭鬼神,求諸魍魎。何以故?爾所殺害,乃至拜祭,無纖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結罪緣,轉增深重。】

1、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這個大家在佛經裡常常會看到,一共有8大類的眾生,分別是:

天人,是6道中最高一道天道的眾生;

阿修羅,是很有修為的修羅;

龍,是龍族的眾生,多指各個級別的龍王;

夜叉,是一種有大力的非人類眾生,有天行夜叉,還有地行夜叉;

還有乾闥婆,這位是樂神;

緊那羅,這位是金翅大鵬;

迦樓羅,也是一位樂神;

摩乎羅伽,這位是大蟒蛇神。

這8類眾生都發誓擁護佛法、護持修持佛法的人

2、學佛,要信佛,以信為基礎

我們說學佛,要信佛,以信為基礎。

但是很多人不信佛,比如說你信佛了,佛說在凡夫界有6大類的生命形態,也就是我們說的6道眾生。

這6道眾生,都有什麼?

有天人,天人就是我們傳說中的神,正神。

阿修羅,是仙、有天仙、地仙、人仙、動物仙。

人道,這3道勉強算做3善道。

你有信嗎?

很多人不信,因為我沒有看到,所以我不信。

那麼簡單舉個例子,一個種子種在了土裡,一切的條件都具備了,那麼你為什麼會相信他一定能長出來呢?

如果不相信的話,天天去看,看了幾天發現沒有發芽,那麼種子能發芽一定是假的了!

結果呢,沒有幾個人會去懷疑,種下的種子能發芽。

但是很多人卻懷疑同樣看不到、摸不到的6道的真實程度,就像學佛很久的人,依然不相信有佛菩薩有這樣的事情。

地獄不只是佛教這樣說,幾乎所有的傳說體系、所有的宗教體系、所有的思想體系中,都存在這個地獄。

這6道中都是凡夫,只是各個不同,都有對應的執著和分別,於是可以相互幫助,相互的扶持 。

但是在生死大利前面,求這6道眾生,又有什麼作用呢?

於是在生死大事的前面,拜鬼神,求精魅,怎麼能有利益呢?

3、自作自受

【假使來世,或現在生,得獲聖分,生人天中,緣是臨終被諸眷屬造是惡因,亦令是命終人殃累對辯,晚生善處。何況臨命終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據本業,自受惡趣,何忍眷屬更為增業?】

這個臨終的人,他是有做下善行或者有殊勝的因緣,比如遇到過地藏菩薩、觀音菩薩等等,這個聖因就足可以幫助他在輪迴裡,免去墮落惡道的。

但是死後排擺的宴席那幾千條命要不要算在他這個死人身上呢?

就算是有聖因免除惡道的都會這樣,何況那些臨終的人,在世的時候沒有做下過一點點的善,連在心裡升起一點點的善念的這個善根都沒有得到滋養和保有。

一定會根據各自造作的業力,自己承受自己招感的惡趣的。

4、依教奉行、功不唐捐

【譬如有人從遠地來,絕糧三日,所負擔物,強過百斤,忽遇鄰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轉復困重。世尊,我觀閻浮眾生,但能於諸佛教中,乃至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塵,如是利益,悉皆自得。】

世尊,我觀察這南閻浮提的眾生,但凡能夠在各個佛陀的教誨中,造作下一個毫毛那麼多, 一滴水那麼多, 一粒沙那麼多 ,一顆塵那麼多的善事,因為是在佛陀教誨中造作這一點點的善事,這善事雖然很小,但是也會有巨大的利益,而且這個利益決定是功不唐捐,自種自受,自做自得。

5、如何破除4種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長者,名曰大辯,是長者久證無生,化度十方,現長者身,合掌恭敬,問地藏菩薩言:大士,是南閻浮提眾生,命終之後,小大眷屬為修功德,乃至設齋、造眾善因,是命終人得大利益,及解脫否?】

【地藏答言:長者,我今為未來、現在一切眾生,承佛威力,略說是事。】地藏菩薩回答道他 說 這位長者啊 我承蒙佛陀的威威神力加持 現在就為了現在的和未來的一切的眾生 簡單的說一下這個得利益的事情

我們知道有4種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4種相,就是來自於分別。

因為有我的執著,於是產生了對他人的分別,於是產生了對立的人相;

因為產生了人相,於是就產生了和人相對立的眾生的相;

在這所有的過程中,還添加了一種對權威人士相的執著。

破掉這4相,就是菩薩了。

在金剛經中,包括後來為金剛經註釋的金剛經論中,文殊菩薩問了世尊,這4相的問題。

這4個相,以我相為首,破了這個我,其他的3相,就會跟隨著破掉。

就像楞嚴經中,世尊手中拿著打結的絛巾,這6個結,怎麼才能解開?

解開一個算不算都解開了?

解開一個不算都解開了。

但是打結的方式一樣,於是會解開第一個,就可以解開最後一個,也就是真的會解開一個結了,那麼餘下的結都可以按這個方式去解開了。

而這我相,就是第一個結,這個結誰來解開?怎麼解開?不解開會有什麼情況產生?

這一系列的問題,一下就出來。

那就會非常非常的渴望得到指點和答案,這個時候有佛菩薩能給我們真實的 、恰當的、及時的指點,這是多令人高興的事情啊。

這個歡喜才是法喜,於是要有一個疑情在,才能有個法喜來,連疑惑都沒有 法喜必須沒有啊。

南無本師釋迦佛

南無本師釋迦佛

南無本師釋迦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