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埃及閱兵時,為什麼時任總統薩達特遭到了槍殺?

薩達特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國家的英雄

1、薩達特出身軍人家庭,由於家境貧寒從小就磨鍊了其堅強的意志,年輕時期就投入到納賽爾領導的埃及自由組織軍官,為埃及人民的獨立自由立下了汗馬功勞,薩達特從此成為了納賽爾的左膀右臂。而納賽爾一生致力於阿拉伯世界的復興和統一,在隨後的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埃及損失慘重並丟失了西奈半島,雖然壯士未酬,但薩達特從中積累了豐富的鬥爭經驗。

2、薩達特不僅是一名虔誠的伊斯蘭教徒,還是一位務實主義者,納賽爾去世後,1970年薩達特成為了埃及總統。常年處於戰爭狀態的阿拉伯國家極度依賴於蘇聯的軍事經濟支持,已經到窮兵黷武的地步,特別是第三次中東戰爭後整個阿拉伯國家都心力憔悴,士氣低迷。薩達特上臺後改變了納賽爾一些不切實際的政策,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去除了對蘇聯的依靠並贏得了歐洲和日本等國的支持,重新統一了阿拉伯立場。

3、為了挽回第三次中東戰爭埃及失去的尊嚴,薩達特開始謀劃了第四次中東戰爭。1973年發動了十月革命,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薩達特指揮埃及軍隊在戰爭初期重創以色列軍隊,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戰勝的神話,贏回了埃及人民的尊嚴,為收回西奈半島和往後的和平談判奠定了基礎。阿拉伯國家從此民族士氣大振,薩達特也成為了阿拉伯世界國家和埃及人民心中的英雄。

薩達特是第一個敢吃“螃蟹”的勇士,也是被殺的主要原因

第四次中東戰爭初期,雖然薩達特取得了勝利,但由於雙方實力過於懸殊,最終還是被以色列所擊敗。薩達特認為通過戰爭並不能給阿拉伯人民帶來和平的希望,於是做出了令世界矚目的舉動——簽訂戴維營協議,以以色列主動和談,主動打破了僵局。


在美國的斡旋下,薩達特頂著了阿拉伯世界國家的壓力,赴往以色列耶路撒冷同以色列鷹派人物貝京會談,兩國簽署了戴維營協議,正式結束了兩國長達幾十年的戰爭,並收回了大部分西奈半島,兩國於1980年正式建交。

薩達特邁出了歷史性意義的第一步,不僅為埃及人民換來了和平與發展,也推動了阿拉伯世界世俗化的發展,但卻成為了埃及和阿拉伯極端主義分子眼中的“叛徒”,揹負了阿拉伯世界人民的罵名,因此便開始謀劃了對薩達特的暗殺,於1981年10月6日,死於閱兵場上。

薩達特雖然把埃及人民帶入了戰爭,但也用生命的代價換來了和平,留下了一個世俗化和和平的埃及,薩達特無愧是埃及人民的英雄


賽門軍史

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軍事實力比較強勁,二戰後一躍成為中東頭號軍事強國,不過後來參加的幾次中東戰爭令人大跌眼鏡,被以色列幾乎揍得毫無還手之力。尤其是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空軍打的埃及措手不及,損失了300多架飛機,不到六天時間就全盤崩潰,這場戰爭為雙方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此後三年為了報仇雪恨,埃及人出身的薩達特當選總統。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取得了初期勝利,不過後期還是以失敗告終。1977年薩達特做了一個令埃及人極度痛恨的決定,他訪問了仇人以色列,在美國的干預下,兩國簽署和平條約,結束了戰爭狀態,但此舉惹火了埃及國內的反對分子。

1981年10月6日,埃及舉行規模盛大的閱兵式,當天下午閱兵典禮按照正常計劃進行,時任埃及總統薩達特正在觀看士兵行進時,距離檢閱臺最近的一輛炮車忽然停了下來,4名士兵向薩達特衝了過來,其中一名士兵手持一把衝鋒槍照著薩達特就是一陣掃射,當場將他打成了馬蜂窩,隨後這名士兵還扔出一枚手榴彈,將旁邊的幾名高級官員給活活炸死。


第一軍情

薩達特被刺殺,官方宣稱的是恐怖組織“伊斯蘭崛起”所為,原因埃及作為阿拉伯人的領袖,簽署了戴維營協定,被視為背叛阿拉伯世界。同時由於和以色列和解,被視為背叛伊斯蘭教



薩達特頭像

很多人都知道埃及,但是估計埃及的全稱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埃及國名全稱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國,注意這個稱呼,是阿拉伯在前,埃及在後。這個國名的意思是阿拉伯人在埃及地區建立的一個國家,那麼就有問題在於,如果埃及只是阿拉伯人在埃及建立的國家,那麼埃及的阿拉伯人和其他國家的阿拉伯人有什麼區別?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地圖

答案是沒區別,因為有阿拉伯人的埃及,那還有阿拉伯的利比亞等。這說明埃及是一個民族認同大於國家認同的社會,埃及人首先認同自己是阿拉伯人,其次才是埃及人。



阿拉伯人



納賽爾推動阿拉伯民族的統一未果。

由於體量、人口、經濟等因素,埃及是天然的阿拉伯地區領袖。納賽爾在建立埃及共和國後,高舉阿拉伯民族主義的旗幟,以團結阿拉伯世界,並嘗試統一阿拉伯地區。1958年,埃及和敘利亞成立了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就是這一路線的實踐。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國旗

由於高舉阿拉伯民族主義的旗幟,埃及也揹負沉重的負擔,這就是巴勒斯坦問題。1947年通過的聯合國181號方案,對於巴勒斯坦人實在是不公平。埃及作為阿拉伯世界的領袖,必然得為小兄弟出氣,不然誰還認埃及這個大哥。同樣的也還有伊斯蘭教因素,同為安拉的子孫,埃及也必須為巴勒斯坦出氣。這就是中東戰爭爆發的原因。



但是不得不說,埃及的軍隊實在是打不過以色列軍隊,納賽爾因此鬱鬱而終,他一生所奮鬥的事業,最終化為泡影。死之前的那一刻,他是否會想起當年意氣風發的時候,是不是想著重現阿拉伯帝國的榮光。



薩達特上臺後,鑑於實在是打不過以色列,再打下去是空廢埃及國力,徒增流血犧牲。所以推動了埃及和以色列的和解,簽署戴維營協定,為埃及拿回了西奈半島,並和以色列簽署了埃以合約。為此,薩達特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薩達特簽署戴維營協定

在前文中敘述過,埃及國內人口的主流思想,無論是阿拉伯民族主義還是伊斯蘭教,都視以色列為死敵,薩達特推動埃及與以色列的和解,是惹怒了埃及的兩種主流思想的人。

此時的埃及由於推動阿拉伯民族主義連連失敗,伊斯蘭宗教思想開始有迴歸的趨勢。這很好理解,阿拉伯人不行,那麼穆斯林行不行呢,總得試試。故此時的埃及,出現了幾個恐怖組織,刺殺薩達特的組織“伊斯蘭崛起”就是其中之一。

薩達特被刺殺現場

薩達特被刺殺,是在閱兵中進行。刺殺者是埃及軍隊上尉,此人將同夥混入閱兵隊伍裡。由於閱兵安保嚴格,沒有內應是無法混入的。埃及軍隊主要盛行阿拉伯民族主義,可以說,在當時的埃及,無論是阿拉伯民族主義者還是極端宗教分子都想讓薩達特死

所以,當薩達特簽署戴維營協定後,已經是凶多吉少,被刺殺是靴子落地了。


青山依舊笑長風

很多人看到這個題目,一開始有點震驚,不過我想了想我當時在埃及的時候和導遊的聊天,也便想得通了。當時在埃及金字塔下閒坐著,陽光照樣在金字塔上讓人無法仰視塔尖,似乎讓人無法企及古老的文明。我問導遊埃及人對待以色利的看法,他一句回答讓我吃了一驚,世界上沒有以色列這個國家,我當時就愣了一下。他接著說,我們的世界是不承認以色利的存在的。世俗的力量可見一斑,就可以想象出在37年前,當時社會的一些普遍思想和力量。



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埃及前總統,阿拉伯世界的傑出政治家。1970年時,現代埃及的建立者,納賽爾總統去世,他的副手薩達特接任埃及總統。薩達特首倡與以色列和談,用和平的手段收復了失地;他是一位外交的能手,是他打破了美蘇在中東製造的“不戰不和”的僵局。但是,他死在了自己人手裡,而且是在萬眾矚目的閱兵的時候,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



因為有人對他跟以色利講和強烈不滿,(我們當時還搭進去一個專家,有一名我方的人死去)當時戴維營協議一簽,埃及就被踢出阿拉伯聯盟,(薩達姆同時也躥起)所以薩達特可以說是修正主義。凡是對主持民族和解的領導都惱火,尤其是落後極端的民族。(比如甘地)暗殺薩達特的就是後來著名的mu si lin兄弟會。



還有讓我想起了以色列的拉賓,拉賓是猶太極端份子乾的...這麼看來,只要極端,不管先進還是落後,都一個樣啊!殺拉賓的是以色列的革命小將。



現在突然覺得約旦一直都是叛徒奸細,以前經常跟以色列通風報信…黎巴嫩有南黎軍站崗…埃及已軟蛋…敘利亞已肢解…西岸是法塔赫控制,共存共榮……加沙鬧的再兇,有隔離牆,不怕。


李三萬的三萬裡

薩達特是埃及最為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為推動中東地區的和平進程、埃及國內發展變革做出了巨大貢獻。也正因為他對以色列表現出的和平姿態,遭到極端分子的仇恨,最終於1981年的閱兵式上被混進閱兵隊伍中的極端分子當場槍殺。

薩達特出生於1918年,當時的埃及還出外英國的殖民統治之下。後來他畢業於皇家軍事學院,成為一名愛國的熱血青年軍官。1939年,薩達特在埃及另一位偉人納賽爾的支持下,在軍隊中從事反對殖民統治的活動。後來被英國殖民當局多次逮捕。

1950年,在納賽爾的支持下重返軍界,因能力出眾成為納賽爾的得力幫手,並在1952年七月革命中和納賽爾一道推翻了埃及封建王朝。薩達特後來被納賽爾任命為副總統。1970年納賽爾去世後,薩達特高票當選為新任總統。

薩達特執政後實行開放政策,推行了一系列政治經濟改革,提升了埃及國力,使埃及發展迎來了新時達。1973年,薩達特親自指揮了“第四次中東戰爭”,摧毀了以色列的巴列夫防線,收回了失地,贏得了崇高的威望。

獲勝後的薩達特認為戰爭不是問題最好的解決方式。1977年,薩達特衝破重重阻力,破天荒的訪問了阿拉伯世界的頭號敵人——以色列,並與以色列達成戴維營協定,結束了埃及和以色列長達30多年的戰爭狀態。薩達特也因此獲得了1978年度諾貝爾和平獎。



薩達特此舉引起阿拉伯世界的強烈不滿,埃及因此被開除出阿盟,薩達特也受到極端宗教勢力的極端仇恨。1981年,參加埃及閱兵式的激進軍官幫助3名極端組織人員混入閱兵隊伍,他們乘坐的牽引車在主席臺前停下,並在近距離對薩達特進行掃射,薩達特當場身亡。

薩達特遇刺身亡,舉世震驚。埃及為他舉行了隆重的國葬,以色列總理貝京等眾多政要出席了他的葬禮。


石頭有話說

薩達特是埃及的傑出領導人,在他的指揮下,阿拉伯軍隊第一次和以色列軍隊打成了平手,這一點難能可貴。

埃及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東戰爭中被以色列人打得一敗塗地,丟失大片國土,西奈半島整個落入以色列手中,讓以色列第一次擁有了防禦縱深,但是對於埃及來說則是奇恥大辱,以至於以後埃及軍隊的士兵上街都不敢穿軍服。

面對這種糟糕的局面,薩達特重新收拾殘局,重新組建了軍隊,同時利用消耗戰和以色列保持戰爭狀態,並且在蘇聯的幫助下,進一步的整頓了軍隊,為第四次中東戰爭做好了準備。第四次中東戰爭,雖然在成就了沙龍的武功,但是埃及在戰爭初期把以色列打了個措手不及,這也使薩達特本人在阿拉伯國家中的威望達到了頂峰,阿拉伯國家都在期望薩達特把戰爭繼續到底,消滅以色列國,但是這時候薩達特又做了一個巨大的轉變,訪問以色列,提出和平建議。

經過美國從中斡旋,埃及和以色列達成和平協議,以色列把西奈半島歸還埃及,埃及在西奈半島上不部署會威脅以色列生存的軍隊,這樣,埃及和以色列之間實現了和平。之後以色列和埃及之間基本上沒有再有緊張局勢。

和平對於埃及來說,好處是巨大的,對於以色列來說則是成功的瓦解了阿拉伯國家聯盟,從而使以色列再也不用面對多線作戰,極大的改善了自身的安全環境。同時,也是提出瞭解決以色列安全問題的一個原則就是土地換和平。

和平對於埃及來說是有著巨大的好處,但是對於阿拉伯其他國家來說,薩達特是叛徒,由於埃及當時是阿拉伯國家中軍事力量最強大的國家,埃及的推出使得阿拉伯國家再也沒有可能通過武力幫助巴勒斯坦建國,這樣對於阿拉伯人中極端派來說,薩達特就是比以色列還要可惡的敵人,現在穆斯林兄弟會的前身開始派遣成員滲入埃及軍隊,不過被埃及安全部門發現,在隨後進行的清洗活動中,抓獲了大批的極端分子,為此穆兄會準備報復,而且受閱部隊中有一個軍官的兄弟就在被捕的人員中,這樣就發生了這次爆發在電視直播下的暗殺行動,這次暗殺行動不只是殺掉了薩達特,同時還有其他很多的人遇難,包括當時中國駐埃及的武官。


有痰

1981年世界上發生了兩起總統遇刺事件,一位是米國總統的里根,一位就是這位埃及總統薩達特。



從兩起事件就可以看出來兩國的安保(保鏢)能力和水平。里根遇刺時,周圍的一部分警衛迅速撲向里根,將里根按倒,用自己的身體壓在里根身體上,就是說用自己的身體擋住可能再一次射來的子彈,在確定刺客被控制住後,他們又迅速將里根護送到防彈車裡,迅速脫離現場。。另一部分警衛迅速衝向刺客,將他制服。



而薩達特的警衛,在槍響的一瞬間各自找掩體保命,一個個全鑽桌子底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