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在工廠上班的人,甘願每月拿著幾千元的固定工資?

星星職場

人性本就懶惰 ,大多數人不是迫不得已就不願意改變自己,放棄現在所擁有的東西,只有一少部分人不安現狀,還有一部分人是原本什麼都沒有,要想成功就要突破現狀,接受創新。


為什麼很多在工廠上班的人,甘願每月拿著幾千元的固定工資?

中國有幾億產業工人,分佈在各行各業。在外創業的商賈雖能賺取豐厚的利潤,也承擔著風險;商場如戰場,有成功的大款;也有破產身陷債務的“乞丐”。賺取的越多,同樣面臨巨大的風險挑戰

大多數選擇進廠當工人,會有很多原因,以下有幾點也是大部分人的原因:
1年齡太小,出去外面闖蕩家裡人不放心,找幾個同伴或者十里八鄉的朋友。親人一起去工廠,父母正好能夠安心,不求掙多少錢 有個事做 ,鍛鍊自己 學習社會經驗,也好過在家閒著學壞。
2.工廠雖然工資低,但有保障,最起碼能維持生活,發不了財但也餓不死,在外面闖蕩雖然有發財的機會,但失敗的機率也很大,所以結婚後有了孩子一般都會選擇工廠上班,日子雖然過的苦一些,最起碼不會讓老婆孩子捱餓,大部分結婚的人都會有這種危機感,年齡在25--50歲都會有,雖然一生平平淡淡,但也生活安逸。


3,一般工廠福利待遇確實不錯,保險都能交上,夫妻兩人都進工廠;雙方都要參加“社保”,到月每人有幾千元收入;除了生活開支,一年也有一、兩萬元存款;如企業效益好,福利好、工資高收入還不止。
4,沒有什麼專業的技能,沒有高學歷.對社會沒有太多經驗,只能做一些技術含量稍微低點的工作,剛下學年齡小不敢步入社會,等到年齡適合20多歲時,又會應為沒有技術.經驗.學歷不敢出去嘗試新的環境。

5.年齡稍微大了點,做不了重體力活,上有父母需要養老,下有孩子需要照顧,不敢去外面闖蕩,即使工廠工資低,只要一家老小能夠吃飽穿暖也就不敢調動工作。
6.這是多的一種 .年齡大小.學歷高低.語言組織能力不好這都是次要的,都是對自己不自信,不捨的放棄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潛能力不到拼經全力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能力,往往好多機會都是自己的膽小所放棄了。

還有很多很多種原因,不管是在工廠上班還是做生意,不管你現在的工作是不是你喜歡的還是為了生活.為了父母.為了孩子.為了愛人而去做的都很偉大, 人生苦短,有舍才有得。 突破自我,為自己的人生畫上一個無悔的句號。


哈哈段子

我06年中專畢業學校分到深圳廠裡打工,第一個電子廠做dvd的,流水線,線長特別兇。每天吃不飽,上班兩小時就餓的不行,做了幾天我們一起的幾個同學一起跑了,找了個小電子廠,做插件流水線,每天渾渾噩噩的。

每天加班到九點多十點,第一個月我記得拿了大概600塊錢吧,那時候好開心。第二個月公司工程部內招我沒事讓線長幫我投了個簡歷,有天開早會,線長說有些人怎麼才來就想上天,不看看自己幾斤幾兩,還想跳到別的部門,只能老老實實的坐流水線。當天下午工程部主管來面試,就是問萬用表怎麼用…沒想到居然通過了…第二天就到工程部上班了…那個月工資就八百多了…。做了兩個月,感覺不行,自己拿著地圖和同學兩個人在深圳坐公交跑,到處找工作,後來一人交了三百,中介帶我們去世界五百強的艾默生面試,沒想到兩個人都過了…反正也沒做多久,後面離職了,大概九月進了一家光電廠,洋華廣電,做觸摸屏的,那時候一個月工資大概1300左右了…

到13年期間做過通信電源組裝,還有航模組裝,音響廠擦木箱殼子。還去福建工地做了一個月電焊,我都沒做工,是之前那個和我一起跑深圳的同學叫我去的,現教。一個月3100。然後工地沒錢,不行,去了廣西一個工地,學剷車,有天晚上開剷車把後面貨車給懟了,老闆讓我去跟同學一起開混凝土攪拌站…開了三個月,每天換班,今天他上班我就休息,我上班他休息,三個月足足胖了三十斤。13年拿了叉車證去了上海,13.7-15.06月在上海找了家工廠上班,管吃喝拉撒住,三險一金都有,水電都不要錢,開始工資月薪1700,轉正了就2100吧,每個月還有兩百-300獎金。年底有年終獎,我只去了半年,也有三千的年終獎。然後接觸了騎行,一點工資根本不夠花…後來想去拉薩,就晚上去順豐做兼職,一小時17塊錢吧,每天四小時,61塊錢,一個月差不1800。後來順豐搞私人承包,工資漲了點,一個晚上大概70出頭。5月就開始準備工作,5.30離職,6.1日飛機飛成都,6.3開始騎行拉薩,7.5到拉薩,然後去了青海湖,揚州騎到北京,然後又烏魯木齊騎行獨庫公路,然後騎行新藏線到拉薩。10.20回上海,在原來廠子做了幾個月過年就回了,去年考了駕照,4.15拿到,然後因為過敏在家修養一陣,6月去觀致4s賣車,到10月離職,然後幫家裡下橘子。12月自己搞了個手工工作室,一個月大概3000收入吧。然後四月家裡資助買了車,昂克賽拉手動舒適版。現在很糾結到底做什麼工作

因為我知道現在真的需要規劃好以後的方向了。不然以後還是和現在一樣一團糟,有方向的努力才有用,不然都是瞎忙。我家裡一直還希望我去廠裡上班,但是我真的不想再去了,很排斥。現在每天都有面試邀約電話,都是房地產的,賣車的,,保險的,股票證券的,還有信貸的…唉。感覺都不是我想要的,也不是我適合的


用戶137670291

我跟我哥原來都是在廠裡打工,我哥平均一個月到手6500,忙的時候七八千,我一個月3500,他24歲,我20歲,我們不甘心,決定出來自己幹,我爸也是在廠裡上班,他死活不讓出來,那段時間天天吵架,埋汰我們,可是在廠裡有什麼意思!現在剛出來做生意,一切都不理想。


淚水會發光1

我之前在廈門工廠做設計。自然認識了不少一線工人。舉兩三個例子吧

1.一個三十幾的大哥,我們經常一起抽菸。後來熟了就瞭解他。他是雲南人,以前自己開了個摩托車維修店,賺的不錯,但是賭毒,不過毒倒不是大頭,也戒了,重在賭上,幾乎輸光了所有積蓄,店也開不下去了,導致離異。就到廈門打工,一個月4000左右。問他為什麼不回去重新搞,他說現在不想回去了,也開不動了,詳細不多說大概是這樣子。

2.喜聞樂見,簡單描述就好。三十歲大個,廈門本地人,拆遷戶,分得房產六套,rmb200w。但是老婆希望他上班。能理解,沒有自己一份事業再有錢難免會覺得度日如年空虛無力。

3.就說年輕人吧,很多是20左右。

有的人沒太多想法,從他們口中得知,其實現在的收入他們自己覺得是很好的,打算長期做下去,大多數是由於他們老家不好找工作,工資太低的原因。

有的人比較有想法,一個妹子是四川人,她就說了,和男朋友一起再賺個兩年就回老家開家店,餐飲業,挺好的。

其實你不理解他們,他們不一定過得比你不開心比你不充實。還有好多例子,我就不一一例舉了。


1hocean

我家是四川的,到廣州打工十多年了,剛開始給人家打工(本人比較能吃苦幹的工作一般同齡人幹不了)一個月4、5千吧,後面認識了一個廣西朋友人家覺得我老實、實在就和我合夥做生豬批發,一年下來能分20左右,家裡縣城已買好房,這兩天打算買了鋪面120萬左右,想以後回家做點小生意,又可以租給人家收租金,現在存錢真的沒用,


18811847916

之前在長沙的一家工廠幹中層,離開前7000左右一個月,很穩定,簡直太穩定了,穩定到你都看不到還有什麼希望。好不容易下決心離開了,現在工資6000一個月,補助也和工資差不多。以前是一個人緊著7000花,現在是一家人花工資自己花補助,自己手緊點補助略有節餘。差別在於年終獎金,以前年終獎拿一個月,現在幹得還行時年終獎能頂一年工資。

在工廠上班有在工廠的好,離家近,老婆孩子熱炕頭,有個家長裡短開車1小時到家;現在全國到處跑,掙得多點開銷也大,關鍵一月回次家,娃都跟我不親了,每次都要躲一會兒緩緩才讓抱。


江湖東南



為什麼很多在工廠上班的人,甘願每月拿著幾千塊錢的固定工資?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有點歧視工廠的工作,當然了,說起工廠,很多人都認為是髒亂之地,其實現在只要是正規的工廠,生產加工的產品要想出貨,大多都能過國家或者國際標準,比如IS9001之類的。而要通過此標準,5S是一定要通過的。

不少大學生在未步入社會之前,大多認為自己日後上班場所是位列市中心的高級白領大廈。等到真的簽了公司開始上班才會發現,現實如此慘白,上班的地方就是類似於富士康等工廠的車間,唯一不同的就是辦公室在車間旁邊,有辦公電腦而已。



根據工廠的崗位分為兩大類。

技術崗和管理崗

通常來說,這些專業:機械、電子、機電、物流等,或者簽署的公司如富士康、華碩、仁寶、等加工公司的學生,即使專業是人事、市場等,他們的辦公地點一定是工廠。還有些大型車企,絕大多數的崗位還是坐落於郊區的生產區域,除非一些辦事處才有可能在市中心。而往往來說,在工廠的研發部門卻是最吃香的,基本上兩三年的工作經驗,工資就能翻一番。

他們這些人拿的也是固定工資,即使現在每個月幾千塊錢,三五年後能上萬的絕對不在少數。



普通工人

除了有文聘有技術的人群外,工廠最多的崗位還是普工。針對這些人群,他們為何能夠安安穩穩在工廠上班,我總結幾點。

  1. 入門學歷低,只要肯吃苦耐勞一樣可以拿到較高的工資。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上大學,也不是所有人都沒夠上的了大學,而這批人為了生活和生存,工廠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 肯學肯幹,可以一技傍身。現在的工廠大多缺人,只要拿出踏實肯幹的精神,在工廠學到一門技術還是很容易的。即使跳槽,也可以拿到一份不錯的工資。
  3. 夫妻同心,一起打拼。越來越多的工廠都願意夫妻二人在一起上班,很多工廠為了留人,還專門設有夫妻宿舍。而且兩個人一個月的工資過萬可能是不成問題,前提是要加班。



我特別不願意也不想看到有人說什麼在工廠拿固定工資的話,誰都是在追求生活的穩定,為了讓家人過得更好,為何出去跑銷售一個月兩三千就是好,在工廠一個月四五千就是差。

職業不分高低。


職場一休

的確沒有人願意在工廠上班,每個月拿著幾千塊固定的工資,但是對於這部分人而言,他們沒有其他的技能,只會在工廠做工,這是他們最直接的收入來源,目前而言沒有更好的收入來源,所以他們才會選擇這樣的職業。一個人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收入有多有少,但是放在不同的視角里又會有不同的反應,比如說我們現在的工作一個月也就是這麼多工資,但我們還是得去做,在更有錢的人眼裡看來他們也非常不理解,為什麼我們還要做這麼辛苦的工作,對不對?所以在工作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不斷總結和提升,那作為一個場工,除了總結和提升自己的技術之外,更需要有一些管理和市場方面的技能,當你能夠為你的廠子銷售出更多的產品的時候,想必你就不再是一個成功了,當你能夠銷售產品,並且對產品有著更深刻的認知和了解,你肯定就能夠升職。

當然每一個公司的發展程度是有限的,有可能這個公司並不適合你的發展,那麼你在工作的時候,你就應該想一想自己的職業生涯究竟該如何發展和規劃,當你有了這個想法和規劃之後,你就要不斷地朝著這個目標去努力,在行業內建立自己的名聲。這樣很快你就能夠脫離固定工資,有著自己比較自由的職業,並且拿著比較高的工資了。

人總是在不斷進步的,當你意識到這一點之後,就不斷去努力就可以了,要知道每一個努力都會在未來給你帶來更好的收益。


變革家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有這樣的想法。不過做了多年就業工作,我可以說個一二。

首先就要說到農村了,現在年輕人,能在農村種地的有幾個?我想這是寥寥無幾了。不是因為別的,因為收入確實太少了,以現在的物價,種地根本就養不活一家人,或者說養不活自己。所以很多人的想法就是,若繼續在農村待著,孩子既受不到好的教育,家庭條件也不能得到好的改善。所以完全沒有呆的必要。

於是就出現了,大多數農村的青年都去城裡打工了。


不管城裡的工作如何,至少一個月幾千塊是有的。若是進入那種大型工廠,一個月三四千的工資,還管食宿,這就能淨賺,這樣一年下來也能攢幾萬塊了。這比農村種地強太多了。若是找了一個一般的工作,不管吃住,那一個月下來也還能剩下個一兩千,這樣也是強於種地的。


再者,出來的人,一般沒什麼特別技能,就只能在工廠裡做機械性的工作,所以他們基本上沒有什麼競爭力。而讓他們回去,又覺得丟臉,所以,最終就基本在廠裡幹一輩子了。等到什麼時候要淘汰人了,這些人就是最早被淘汰的對象了。

可以說這是很可悲的。


有人說,好吃懶做當小姐,不學無術做保安。不知道這個話對不對。


老王偵查記

自己擺攤做個小販也好,工廠也好,自食其力,不偷不搶不蒙不吭,就是好樣的。每一個正當的職業都值得尊敬 ,不偷不搶的搞什麼職業歧視。

正所謂窮人學手藝,富人學管理。如果自己一無所有想創業還必須要一是有文化,二是有資金,三是有項目。四要有堅定信念,不怕失敗的心理素質。五,吃苦耐勞,風吹曰曬,風裡雨裡。要頂住。想創業,必須得過這幾關,要三思而後行。

如果在一個行業跳槽還會有長進,要是什麼行業喜歡不喜歡的亂跳,到頭來看看自己一事無成,沒有特長,唯一有的是再也回不去的青春。 我有個朋友,一直很有想法,工作兩年就開始創業了,但是一敗塗地,之後借了家人的錢再次創業還是失敗。現在開始穩定工作了,問他要不要再去創業,他搖搖頭,心累了。

大多數人並不甘於現在,但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改變的。 其實腦子正常的人都有理想,那怕是拾荒者也想明天能多撿幾個礦泉水瓶,每個人的家境,個人能力,身體條件,運氣,心態不一樣,慢慢的折騰夠了,或者看開了,也就得過且過,說到底平凡的人更多那樣才可能太平。大多數人只想平平淡淡的過日子,上班是最平淡的,要發財光憑努力是不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