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學習繪畫有什麼出路?

不羈嗯吶

繪畫的出路一直都在,不只是2018年。當然,繪畫藝術的道路也總是充滿著荊棘和坎坷,自古如此,從未改變。繪畫藝術發展到今天,受到各種新思潮和時代變遷的影響,新的繪畫風格層出不窮,新的作畫技法不斷被嘗試和推出。選擇美術專業的人,面臨著更多的機會,同樣也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從美術教育到美術設計,再到獨立的繪畫工作室,還有諸多與美術相關的工作,選擇很多,壓力也越來越大。



我們先說一下最有代表性的油畫專業,儘管繪畫風格各異,繪畫水準參差不齊,但是總有一大批油畫家享受著大眾的讚譽。收入不菲,繪畫創作也相對自由,這類專業畫家無疑是大家最為羨慕的對象。隨便舉幾個例子:中國油畫界的領軍人物,堅持古典寫實主義油畫風格的楊飛雲;以令人歎為觀止的超寫實繪畫聞名的冷軍;極富藝術個性的畫家陳丹青等等,不勝枚舉。這些人堪稱油畫領域的權威,不用擔心收入,也不用擔心出路,唯一擔心的是他們的作品找不到突破的方向,這對於藝術家來說是一種煎熬。


必須承認,更多從事美術工作的人都必須為了生計苦苦掙扎,甚至為此不惜迎合別人的審美習慣,拋棄自己的藝術思想。最為人熟知的工作莫過於行畫畫師了。以深圳和北京為代表的諸多城市,聚集了一大批行畫工作者。他們大多是些繪畫水準還不足以獨立完成藝術創作,或者創作的作品還很難得到大眾的認可。但是也有不少很有繪畫水準和藝術追求的人迫於生計暫時混跡其中,他們人雖在此,大多心有不甘。

其實,學習美術專業的人,可供選擇的出路並不少。儘管隨著攝影技術的普及和發展,一些畫像之類的小技已很難有立足之地。教育界、影視圈以及各種需要美術功底的設計工作,對於繪畫工作者來說,道路是曲折的,前景卻是光明的。


驚龍軒

感謝提問者。中國美術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商周時期就有了,商青銅器上的圖畫就是真實存在。 中國美術作品融入詩歌等,與畫一體。注重神,讓人看了之後心曠神怡,遐想無窮,沉醉在畫中的此情此景。


西方繪畫注重形,直接的表達,不需要過多的文化基礎,讓人一目瞭然,西方畫家多數集中在裸體畫方面。

一副優秀的畫作需要在客觀的基礎上,自然地抒發作者以圖言志、以圖寄情、以圖寓理。更多的是體現在作品展示的內容,人文,以及作者的創作思想,表達的方式,色彩不同,人物的刻畫,山水鳥獸以及天地日月之自然美,配以詩詞歌賦,書法等。這樣的作品才是精品,真正經得起時間考驗。



我理解,中國書畫家,把自己傳統美學藝術的精髓,寫意寫實融合,藉助油畫色彩絢麗的優勢,融入詩詞歌賦進去,我想,這才是中國油畫發展的未來。而不是一味地學習西方畫家一般去畫人體。



崇儒



自從產生了繪畫,藝術家們就一直在探索繪畫的發展之路,繪畫藝術永遠在路上。

中國畫源遠流長。從大量的考古文物中發現,和《詩經》一樣,至少在3000年前的商周時期,就有了中國畫的雛形。到漢末兩晉時期,中國畫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水準。有唐盛世中國畫緊隨詩歌,通過絲綢之路和海路傳播到東亞西亞南亞以及歐洲,對世界繪畫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兩晉時期的中國繪畫



中國畫博大精深。以寫意為主的中國畫通過神似和意境,融入詩歌與書法,為中國畫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表達空間,在世界繪畫發展史上可以說獨樹一幟,獨領風騷。

西方在十一二世紀發明了用植物油調和顏色形成一種新的繪畫顏料後,給繪畫帶來了重大變革,取得了跨躍式的進步。至歐洲文藝復興運動以來,西方繪畫不僅產生了眾多藝術大師和大量經典作品,而且形成一套科學系統完整的繪畫藝術理論體系,逐漸取得世界繪畫的主流和主導地位。

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繪畫





自上個世紀初西方繪畫正式傳入我國,經過近百年一代又一代藝術家們的學習借鑑探索實踐,作為西方繪畫的主要畫種油畫,在我國落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創作出許多優秀的作品。

當代中國畫家作品






但是也要看到,這些年來傳統的中國畫倒顯得落寞甚至有些邊緣化了。這是很不應該的,也是亟需改變的。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學習西方繪畫藝術,不能以捨棄自我的優秀傳統為選擇。中國畫有中國畫的優勢和特色,在許多地方絲毫不遜色於西方油畫。繼承中國畫好的地方,借鑑油畫的寫實技巧和對色彩的運用,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研究中國繪畫的理論,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繪畫品質和風格,應該是中國繪畫今後包括2018的出路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