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如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一沫江南

蘇軾,是歷史上最愛歡迎的詞人了,因為他的詞,包含了他那跌宕起伏的一生,隨便拈出一句,便能直擊人的內心,激發人們對於人生的感慨。

比如這一句——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出自——

臨江仙·送錢穆父

蘇軾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樽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這是一首送別詞,送的是他的好友錢穆,父是對有才得的男子的美稱。元佑三年,錢穆因坐奏開封府獄空不實,出知越州(今浙江紹興)。元佑五年,又徙知瀛洲(治所在今河北河間)。元佑六年春,錢穆父赴任途中經過杭州,蘇軾作此詞以送。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詞的篇寫蘇軾與好友一別三年,天涯各自奔忙,相逢一笑,依然像春天一樣溫暖。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這一句是稱讚好友的品德,說好友的心如古井一樣不起波瀾,高風亮節就像秋天的竹子。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

令人惆悵的是,好友連夜就要離開,詞人只能在淡月微雲中送別好友。

詞的最後,蘇軾表達出了自己對待離別的態度。樽前不用翠眉顰。翠眉,代借指酒宴上的陪酒的歌妓,在這離別的酒宴上,陪酒的歌妓們不用皺著眉頭。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逆旅,旅館。人生就像住在旅館,我也是其中的一個行人。

這首送別詞,一改以往送別詞的纏綿感傷,全詞曠達灑脫,不過,我總覺得這灑脫中有些許蒼涼的意味,特別是最後一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在詞中是對友人的慰勉和開釋胸懷,卻道出了人生漂泊無依的處境。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誰不是行人!!!


謝小樓

這問題看似簡單,其實細想也挺深奧呢!

人一輩子其實也就是一直在路上,在途中。一路的風景、意外驚喜或意外小事故,也都是人生的一部分,人的喜怒哀樂豈不是都會在途中表現的淋漓盡致嗎?

我們每個人都是行人,都是途中的旅行者,風景一樣時不同人不同心態也會有不同的收穫;風景不同時亦如此!

好好欣賞途中的每個景緻,謹慎邁出腳下的每步路,敞開心扉擁抱自然也就等於擁抱美好的人生和未來!


體感悟

對於現代人而言,一方面,發展的機遇眾多。時代為我們描繪出美好的發展前景並提供了大展鴻圖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承受的壓力巨大。首先是經濟的壓力。買房還貨、結婚辦事、子女上學、老人養老、看病住院、吃喝拉撒等帶來的經濟壓力沉重。其次是發展的壓力。工作不好找,有了工作還要考慮收入的高低、環境的好壞、發展的順逆。再次是精神的壓力。生活需求大,工作要求高,困難問題多,所有的壓力轉化成思想精神的壓力。壓力釋放的好能成為發展的動力,則諸事順;壓力釋放的不好,如雪上加霜,生活事業更難。

人生的道路向來都充滿了坎坷和荊棘,不論做什麼,都要接受命運的挑戰。適者生存,"窮"則思變。知識"窮",就加強學習;能力"窮",就努力實踐;素質"窮",就提升修養;理念“窮",就更換思想。只有自身強大了,逆旅才能變為順境,發展狀況、經濟狀況、生活狀況才能逐漸改變慢慢向好。


老漢心語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蘇軾的這兩句詞,既寫盡了人生無奈,也道出了旅行美好。

人生無奈似旅行。

安居樂業,是我們對生活最美好的嚮往。但仔細想想,又有幾人能做到呢?拋卻戰亂年代不說。父輩們上山下鄉,到廣州闖深圳,下海經商。到了天倫之樂的年齡,還要到孩子居住的城市,照顧孫輩。

而我們,從小求學。考上市重點初中,還想考省重點高中。只要不是出於無奈,都想去外省上個大學,甚至出國到海外看看。工作了,體制內嫌束縛,私企嫌辛苦。年輕時天天被安排出差,臨近中年又有數不完的應酬。

唯一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就是那方丈之間六尺小床。躺在床上,盤算著今天的工作,想著明天的安排,還有數不清的麻煩事。真正安靜下來,已經打呼嚕睡著了。

從外表上看,我們的家安住了,但我們的心真的安住了嗎?

世事如流水,過往不留情。人生似旅行,誰人不匆匆?



願當行人不願停。

米蘭昆德拉有一句名言:生活在別處。

不知為什麼,最喜歡坐著火車,看窗外的風景。眼前的景物不停的變換,思緒永不停留。那種感覺很愜意很親切。但火車終會靠站,風景也會變成嘈雜人聲。

一旦停下,就有數不清的煩惱撲面而來。房子啦車子啦,家庭啊感情啊。還有永遠看不清的未來。人人似乎都過得很光鮮,除了自己。

真希望火車一直往前開,永遠不會到站。沒有人與人的對比,不需要開乾沒完沒了的工作。誰的電話都可以不接,用沒有信號搪塞;誰的電話又都敢接,十分豪爽地回應,在火車上呢。

在路上,煩惱就被拉長,直到稀薄如空氣。在路上,快樂就在前方,無花無酒也舒暢。

逆旅行人是人生。

人生如果是一個旅館,你我都是匆匆而來的行人。其實挺好的。

因為旅行的人一定是開心的,放鬆的,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希望每個人的人生都如此。


Fandy

臨江仙·送錢穆父

蘇軾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樽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不知道為何,蘇軾的這句詞總讓我想起當代詩人海子的《小站》,只不過一個是宦海沉浮的歷經滄桑,一個是不諳世事的青春迷茫。



《小站》(1983)

我年紀很輕

不用向誰告別

有點感傷

我讓自己靜靜地坐了一會兒

然後我出發

背上黃挎包

裝有一本本薄薄的詩集

書名是一個僻靜的小站名

小站到了

一盞燈淡得親切

大家在熟睡

這樣

我是唯一的人

擁有這聲車鳴

它在深山散開

喚醒一兩位敏感的山民

得到隱約的回聲

不用問

我們已相識

對話中成為真摯的朋友

向你們訴願

是自自然然的事

我要到草原去

去曬黑自己

曬黑日記藍色的封皮

去吧,朋友

那片美麗的牧場屬於你

朋友,去吧


人生就是一場殘酷的旅程。或順,或逆。面對別人的嘲笑和譏諷,你是坦然面對,還是奪命而逃。面對別人的阿諛與奉承,你是居安思危,還是如臨深淵。我們都是行人,身上最重的包袱可能就是自己的思想。有的人自省,有的人自大,有的人自卑,有的人自嘲。

蘇軾詞中的“逆旅”是敬告友人,也是警示自己,因為“我亦是行人”,生老病死,喜怒哀樂,誰也逃不脫。而海子詩中的小站,是靜逸的,和諧的,神秘的,這可能是初出茅廬的年輕人眼中的那個無害的世界。

年近不惑之後,我更欣賞蘇軾了,就像一首搖滾《追夢赤子心》中那樣唱到:

向前跑 迎著冷眼和嘲笑

生命的廣闊不歷經磨難怎能感到

命運它無法讓我們跪地求饒

就算鮮血灑滿了懷抱

我惋惜海子。或許自殺一個純粹的詩人最完美的結局。但我們這些庸常還是要苟且的活著。


光明大先生

逆旅為旅館、客棧的意思。整句話的意思就是,“人生就像一座旅館一樣,不過是一時暫住之所,我自己就是路過這旅館的漂泊之人,只是暫時棲身於此而已。”表達一種人生無定的世界觀和自己落寞惆悵的心境。


夜燭隙談

其實我們的人生都是一場旅行,我們分別都是這場旅行的行人,在這場旅行當中我們會遇到許多人,大部分人都會擦肩而過,能夠攜手前行的不多,但是,終究會有,遇到了,就緊緊地抓住,一起走到這場旅行的盡頭,但是,旅行也意味著中途可能有人離去,所以,心態要保持良好。


心欣閱讀

人生就是一輛開往墳墓的列車,途中有人和你聊得來相處甚歡,記得就好,,因為他們始終要在與你不同的地點下車,下車就愉快的告別,今生就此別過。在漫長人生中,沒有回去的路,誰也別想逃過死亡的召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