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濱區居民李新啟悉心照料臥床岳父,以孝樹家風

淇濱區福田六區居民李新啟

悉心照料臥床岳父,以孝樹家風

淇滨区居民李新启悉心照料卧床岳父,以孝树家风

李新啟照顧臥床的岳父

他和岳父親如父子

“我老家在林州山區,小時候生活困難,父母又早早過世了。”李新啟說,1964年年底,9歲的他來到鶴壁投奔叔叔,之後在叔叔家長大。雖然叔叔對他愛護有加,但父母早逝仍給他年幼的心靈留下了不小的傷痕。

參加工作後,李新啟經人介紹認識了妻子李富英。說起和岳父之間的“父子情”,李新啟說,他和老爺子都是從苦日子裡過來的人,他的岳母去世得早,老爺子一手把4個孩子拉扯大。李新啟剛認識李富英的時候,老爺子是不太同意這門親事的,“當時老爺子也是心疼自己閨女,怕閨女嫁給我受委屈”。

結果老爺子見過李新啟後就改了主意。原來,老爺子年輕時吃過不少苦,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養活了一家人,當他看到李新啟是個正派、肯吃苦的小夥子,也就同意了女兒和李新啟的婚事。

老爺子雖然沒有當面誇過李新啟,不過曾經說過的一句話讓李新啟開心至今。“俺媳婦是家裡的大姐,還有倆妹妹。當初說起給倆妹妹介紹啥樣的對象時,老爺子笑著衝我說‘就找你這樣的就中’。”聽到岳父對自己的認可,李新啟覺得自己和岳父的心更近了。

照顧岳父,他比妻子還用心

六七年前,李新啟的岳父因腦腫瘤落下了後遺症,剛開始生活還能自理,到後來身體越來越差,最近四年已經不能下床了,意識也不太清醒。

一家人開始輪流照顧老爺子,輪到李新啟時,他總是早早就過來,先幫老爺子蒸兩個雞蛋,然後喊醒老爺子,為老爺子擦洗後開始餵飯。

老爺子的房間不大,被收拾得乾乾淨淨。李新啟最怕的就是老爺子身上長褥瘡,他除了勤給老人翻身、擦洗之外,還給老人買了防褥瘡的充氣床墊。

由於老爺子不喜歡喝水和稀飯,為了讓他的腸道正常運轉,李新啟只能變著法兒哄他喝水。

“老李平常就是個心細的人,兩年前我摔傷了,照顧我爸更成了他的事兒。”李富英說,“照顧俺爸,他比我還細心,雞蛋、奶粉沒缺過,他說得保證俺爸每天的營養。啥時候該喂水了、啥時候該吃水果了,他都記著時間。”

以孝樹立良好家風

得知妻子誇了自己,李新啟有些不好意思。在李新啟看來,照顧老人理所應當。前些年,老爺子身體還可以時,他就喜歡帶著老爺子外出旅遊,“2009年我還帶著岳父去了趟香港,他可開心了”。

李新啟對老爺子的悉心照料也感染了家人,他的兒子李東昌感慨:“從俺爸身上,我學到了很多,他就像一個大家長一樣,讓我們這個大家庭的氛圍很好,大家都很用心地照顧姥爺。兩年前俺媽摔傷了,因為俺爸要照顧姥爺,俺媳婦看俺爸那麼辛苦,就主動幫忙照顧俺媽,我覺得這都是因為俺爸做了好榜樣。”

這時,李新啟的小孫女糖果睡醒了,她小心翼翼地走了過來,怕打擾太姥爺睡覺。“她可懂事,天天說太姥爺在睡覺,讓我們都小點兒聲。”李新啟說,小孫女喜歡黏著他,他來照顧老爺子,小孫女也跟著他來了。

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李新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將“孝”體現得淋漓盡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