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中國地理最重要發現之一的胡煥庸線,到底是啥線如此重要?

眾所周知,我國人口分佈的一大特點是人口空間分佈的不平衡。1935年,年僅34歲的地理學家胡煥庸教授發表的題為《中國人口之分佈》的論文中,第一次明確地以定量分析的結果指出中國人口分佈的這一特點。提出中國人口的地域分佈, 以黑龍江的黑河市—雲南省的騰衝縣(胡煥庸線)劃一條直線為界,劃分為東南與西北兩大基本差異區,該線東南部人口多,該線西北部人口少。

20世紀中國地理最重要發現之一的胡煥庸線,到底是啥線如此重要?

20世紀中國地理最重要發現之一的胡煥庸線,到底是啥線如此重要?

經歷近一個世紀的實踐驗證,雖然我國人口分佈有了一定程度的變化,如改革開放以來往東南沿海進城務工人員的增多,國家近幾年實行“西部大開發”政策,使西部地區人口逐年增加。但胡煥庸先生提出的人口分界線依然是中國人口分佈差異的基線。

在解釋東西人口分佈差異時,胡煥庸教授曾提出三個原因:自然環境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和社會歷史條件不同。第一個因素的作用最大,經濟發展水平也要受制於自然環境,而社會歷史條件對人口分佈的影響也離不開一定的自然環境基礎。

在沿海地區人口密度一般比內陸更稠密些,尤其是三角洲地帶等如: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人口密度會更大,這些地方城市密集,商業氛圍濃厚,人流量大,氣候溫暖溼潤。西北部地區人口稀疏,大體有塔克拉瑪干沙漠、崑崙山脈、青藏高原,這些地方有的是常年乾旱,有些是高寒地帶,氣候條件惡劣,交通不便,工農業基礎薄弱,發展歷史較短。

20世紀中國地理最重要發現之一的胡煥庸線,到底是啥線如此重要?

QQ在線人數

20世紀中國地理最重要發現之一的胡煥庸線,到底是啥線如此重要?

20世紀中國地理最重要發現之一的胡煥庸線,到底是啥線如此重要?

菜鳥物流

我們通過三張互聯網時代的地圖,隱隱展現出一條83年前畫下的“胡煥庸線”。滄海桑田,唯獨這條線沒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