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在“更新”中改变

古巴在“更新”中改变

10月8日纪念格瓦拉集会现场。

古巴在“更新”中改变

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坚持继续“更新”社会经济模式。

提起古巴(Cuba),浮现在你脑海里的会是什么?色彩缤纷的老殖民地建筑?莫吉托(Mojito)?朗姆酒(Rum)?雪茄?古董老爷车?细沙银滩?还是,切·格瓦拉(Che Guevara)?

尽管逝世至今已50年,切·格瓦拉的名字仍然出现在古巴的每个角落。在这俨然“切的国度”里,你看到最多的“人物”是他——从街头的雕塑到钱币上的头像,都是格瓦拉那张著名的,戴着贝雷帽、留着小胡子、紧锁坚毅双眉、剪影般的脸。作为拉丁美洲最广为人知的符号,格瓦拉甚至已成为国际之间广为流行的一个文化象征——格瓦拉的肖像不仅出现在壁画、游行、音乐会、海报等各种公共场合,也被印在了T恤衫、邮票、杯子、钥匙链、皮带、棒球帽等许多商品上。对于很多人而言,他已经超越了为穷人谋利益的革命英雄范畴,成为当代的一个神话和偶像。

位于古巴中部的圣克拉拉市(Santa Clara),更是被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切的城市”。城里矗立着一座巨大的切·格瓦拉纪念碑和大型铜像,纪念他在“圣克拉拉战役”中取得的决定性胜利,他的遗体也安放在这里。10月8日纪念格瓦拉的集会正是在此地举行。古巴领导人劳尔·莫德斯托·卡斯特罗·鲁斯(Raúl Modesto Castro Ruz)、国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兼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米格尔·迪亚斯-卡内尔(Miguel Díaz-Canel)等党政军领导人和约6万名民众一起参加。当1967年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宣布格瓦拉死讯的讲话录音再次响起时,在场的人无不动容。在这段讲话中,老卡斯特罗呼吁古巴的孩子们“像切一样”,而这一口号至今仍然在古巴流行。

“切没有如他的敌人希望的那样死去,新的一代将他视为真正的革命者。”迪亚斯-卡内尔在集会上说。如同古巴首都哈瓦那(La Habana)的街头,时光仿佛凝固了一般,永恒地冻结在了革命之前的往昔岁月中——经典的美式轿车还停在路边,酒店内依然在夜间举办着在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流行的卡巴莱歌舞表演,海明威的粉丝仍在他最爱的酒吧La Bodeguita del Medio前驻足徘徊仿佛在等待一场偶遇……但与此同时,如今的古巴的确有些“不一样”了:青年男女穿着靓丽,发沾啫喱,朝气蓬勃地出门打拼;孩子们身着统一校服,系着领巾,在老师的带领下排队过街;来自迈阿密的豪华邮轮入港了,北美航班降落了,还有香奈儿(Chanel)的时装秀,《速度与激情8》的疯狂追车,教皇、美国总统的造访……仿佛努力昭示天下,一切都在悄无声息地巨变着。

不同于以往,现在作为游客的你既可以选择花几美元在老城区家庭作坊式咖啡厅来个面包夹煎蛋,再来杯鲜榨番石榴汁,也可以预定富人区高档酒店的烛光晚餐。就个人消费而言,在这两个地方用餐消费差价可达30倍之多。虽然,当地的餐厅老板们仍面临一些实际困难,比如个人还不能向银行申请贷款,无法顺利从正规批发市场进购原材料等,也经常会听见有人抱怨说,店面越来越多,竞争异常激烈。不过越来越放宽的政策和大量游客的涌入,依然可以让人看到希望。

“2011年古共六大之后,古巴社会确实发生了很多变化。世界都在关注。在全社会‘更新’过程中,将助推经济发展。”拉美问题专家徐世澄分析道。

这也许不一定是格瓦拉本人最愿意看到的,但想必会是古巴人民所乐意期盼。

古巴在“更新”中改变

镍是古巴出口的第一个出口产品,然而前景不甚乐观。

古巴在“更新”中改变

古巴重点投资的石油领域近年“性价比”不甚高。

快乐与哀愁

其实,古巴也曾“辉煌”过。革命前的古巴,很长一段时间是属于殖民权贵的乐园,他们住在豪宅里,推开窗便能看见绿树成荫的种植园。当时的哈瓦那就如同现今的拉斯维加斯一样。阳光、海滩、舞厅、赌场、赛马、乡村俱乐部,有喝不完的莫吉托,看不厌的帅气小伙子和迷人姑娘。艾娃·加德纳、弗兰克·辛纳屈、欧内斯特·海明威等美国名流都是古巴的常客。然而,声色犬马也难以掩盖残酷的现实——单一的制糖业持续衰退,没有任何可替代支柱,贫穷在纸醉金迷的掩盖下滋生;腐败、犯罪、娼妓和黑手党横行;抗议引发的暴力流血事件,使得每个古巴人都感到害怕。直至菲德尔·卡斯特罗的出现,人们似乎才看到了希望。也因如此,社会主义能够为古巴带来民主和改变成为了当时人们的普遍看法。

有时候很难说到底哪种选择才是正确的。多年来,古巴面临不利的国际环境。上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古巴遭受政治、军事、经济的三重打击,失去几乎是唯一的依靠;与此同时,美国的政治排斥与经济封锁不见减轻,甚至对其他向古巴投资的国家实施制裁性措施。

对游客而言,殖民风格的建筑和老式轿车是一种浪漫的情怀,但对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只是一种无法言语的无奈。这里没有可口可乐,没有“大富翁游戏”,甚至没有私家车。但满大街的老式轿车却令人眼花缭乱,这些收归国有的老爷车,完全符合新三年旧三年修修补补又三年的标准,在经济封锁后连更换的零部件都买不到了。但令人意外的是,和古巴的贫困一样,古巴人的快乐也是实实在在的。傍晚时分,经常可以见到古巴人聚集在昏暗的路灯下,弹着吉它唱着歌;在酒吧、餐厅、沙滩甚至街角,都有古巴人无忧无虑地唱着跳着。作为局外人,似乎很难想象生活如此拮据的古巴人,能够如此悠然自得。恐怕也很难理解,为什么古巴的犯罪率很低。同时也难以解释,为什么古巴的一些竞技体育项目水平位列世界前沿,古巴人的平均寿命高达78.3岁。

古巴人的豪爽快乐、怡然自得,除了有天生的乐天本性和阳光性格之外,社会安定和基本生活有保障,显然也是个重要因素。古巴公民从出生到死亡,所有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由国家来包办。在古巴,几乎人人都有工作;住房按需分配,人人都有地方住;全国不分城乡,人人享受公费医疗,而且连美容、植牙和住院伙食也包括在内;所有的孩子都能够而且必须上学,因为古巴实行的是全民义务教育,不仅学杂费全免,连校服也不用家长掏钱。还免费提供早、午两餐。“我爱这个国家,我不想离开它,”古巴人琼·佩雷兹-加西亚说,“但经济需要改变,让我们拭目以待。”

古巴在“更新”中改变

古巴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

“既不快走也不停顿”

在用词上,无论是普通民众如加西亚,还是古巴领导层都显得小心翼翼,尽量避免使用中国使用的“改革开放”和越南使用的“革新开放”,而是提出了“更新”的主张。“对于我们来说,改革已经完成50多年了,古巴现行的社会主义模式不需要改革,但要更新。”古巴国际新闻中心通常会这样纠正外国媒体的政治语汇。

关于古巴经济改革的时间,专家们有不同说法。上海大学特聘教授、拉美研究中心主任江时学认为,古巴经济改革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劳尔· 卡斯特罗上台后,改革的动作大一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徐世澄同意这一说法。他认为,严格来讲,古巴改革在苏东剧变之后,菲尔德·卡斯特罗在世时就已经开始。只不过,劳尔· 卡斯特罗上台后,古巴经济模式更新有所加快。但无论如何,古巴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都算得上是古巴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一次划时代的大会。这次会议,涉及经济体制和思想观念的较为全面的模式更新。允许、承认并鼓励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个体劳动者等其他所有制形式是古共六大的最大成就。

2010年,古巴改革新政公布第一个月,发放的首批个体营业执照中,就有将近1/4涉及餐饮业。上世纪90年代,法律还规定,私人开设的饭店不能超过6张餐桌,服务员不能超过五名。自政府为私营经济“松绑”以来,餐饮业呈现的繁荣景象简直让人耳目一新。如今,哈瓦那街头各种各样的时髦快餐店、豪华咖啡馆、高档西餐厅不断增加,相较于过去数目有限的几家国营餐厅,产品种类和服务态度简直是天壤之别。餐饮业的改革也带动了古巴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古巴旅游部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古巴接待外国游客266万人次,创汇1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了23.2%和9%。旅游部预计,今年古巴接待外国游客人数有望达到破纪录的470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一系列鼓励私营经济的政策也在不断推进,古巴私营、外资、合资、联营等所有制形式越来越多样。2017年,古巴个体户达56万余人,占全国劳动力的12%,而在6年前,这一数字仅有15万。个体户活跃在旅游、餐饮、房屋租赁、交通、销售等行业,成为近年来经济改革的积极分子。加西亚也与时俱进地开了一家修理电视、手机、电脑的小店,他没透露如今能挣多少钱,只是笑着说“多了很多”。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指出,古巴许多私人餐厅、宾馆和商店发展迅速,已成为真正的小型企业。健身房、水疗馆、电影院等新兴商业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都促使中产阶级缓慢地重生。

事实上,经过6年的探索和努力,古巴政府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改革成绩单。从2011年到2016年,古巴经济年均增速达2.8%,超过了同期拉美经济平均增速。在政策指引下,古巴对外贸易也呈现稳步增长的局面。今年上半年,古巴对外贸易实现了19.8亿美元的顺差。在此基础上,外汇收入的稳定同时增强了古巴的金融实力。今年1月至6月,古巴如期偿还了23亿美元的到期债务,继续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保持良好信誉。分析认为,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古巴取得这样的经济增长来之不易。不过,在外界看来,古共六大时提出的取消“货币双轨制”和“购货本”计划,直到现在仍未完成。继续推进经济改革,古巴还有取消凭本供应、货币双轨制、国有企业改革等一系列“硬骨头”要啃。

今天的古巴,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颇为相似,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古巴同样需要时间去探索。或许正如古巴领导人劳尔· 卡斯特罗所言,古巴更新模式既不能着急又不能停顿。

阴霾不定

尽管古巴经济重现增长,但改革仍面临不少挑战,特别是在美国政府“收紧”对古巴政策的压力之下,要实现全年2%的经济增长目标任务艰巨。

根据特朗普新政,美国政府将禁止美国企业与古巴军方控制的企业有生意上的往来,同时将限制以“人员交流”和“文化交流”为名的自由行。美国游客必须跟随旅行团,接受严格审查后,方能获批赴古旅行。这无异于给欣欣向荣的古巴旅游业踩了一脚“急刹车”—2016年,美国赴古游客人数达28.5万人,同比增长74%。2017年上半年,美国赴古游客再创新高,几乎追平2016年全年水平。但有迹象显示,随着贸易和旅游上往来的收紧,虽然官方和民间交流依然存在,数量上已有所减少。

“我们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我们有了大使馆,我们的商业航班正在开通,美国企业(在古巴)管理着酒店。放弃这一切,回到冷战状态,会令人感到惋惜。”曾经担任美国商务部长的家乐氏(Kellogg's)首席执行官卡洛斯·古铁雷斯(Carlos Gutierrez)告诉英国《金融时报》。就连一些美国媒体也表示:“对古巴重新发动‘半生不熟’的冷战是最糟糕之举!”

不过,这对于天生乐天、自力更生的古巴人民,并不算是什么天大的坏消息。当地学者对此也大多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因为相较而言,他们更迫切的需求是,从住房、个体户、通讯等变化的细节中窥见端倪,展望“更新”的未来。

古巴经济

古巴在“更新”中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