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循環航空發動機相比於傳統渦扇發動機有多厲害?

t815856169

這種″厲害"體現於用當今最先進的四代機與未來的五代或六代機去較量性能,沒有可比性!

可變循環發動機與當代渦扇發動機最大不同是,它除具備當今高性能渦扇發動機性能之外,還具備火箭發動機的特性,使戰機飛出大氣層外的臨近空間,具備在空中和臨近空間,以四代機的超聲速或五代機的高超聲速兩種高度、兩種速度的能力,兩種性能可根據需要隨時轉換,這就是可變循環發動機之名稱的由來。而裝了這種發動機的戰機才稱得上是空天戰機。


而空天戰機的作戰能力將是當今所有戰機無法比擬,也就是說空天戰機可以對四代以下戰機隨意戲虐,而它的飛行高度和速度對後者連其機載武器來說連望塵莫及的資格都沒有,乾脆就是沒的玩了!除此而外,由於它的高速,使其攜載的任何攻擊或空戰武器都具備了高超聲速性能,使它無論對空、對地、對海打擊作戰中,其射程、精度、威力都會有大幅度提高,更重要的即使是一枚普通炸彈,凌空一擊,對手也只能坐以待斃,無法攔截。

然而,在可預見的未來,這種戰機還只能適用於有人和無人作戰系統搭配投入使用,無法做到全部釆用有人機投入凌空戰場。當然,這種方式也是未來作戰方式的主流發展方向。


鐵嶺鋒

說到發動機,不論是輪船、飛機、哪怕只是個摩托車,配置發動機的作用都是至關重要的。飛機的發動機有很多種,變循環航空發動機和渦扇發動機就是其中的兩種。

渦扇發動機的優點在於加速度上的效率非常高,在提升飛機的速度上有很大的功勞。但是也只有在這種模式下才更能顯現其意義。那麼渦扇發動機在不需要這麼大效率時候的模式能調節嗎?人類的每一科技成果,幾乎都是因為想要在現有的基礎上打造更完美的結果。人們希望發動機能支持多種模式切換。比如飛機在作戰時候,需要大量的能量支撐,所以渦扇發動機的作用比較顯著,但是,輸出大,耗能也大,在不作戰模式下,如此的高耗能,既是一種能量浪費,續航也大大打折。此時與變循環航空發動機一對比,就弱很多了。變循環航空發動機的特點在於能隨時切換模式。在作戰模式下,可以切換成高效率輸出,作戰成果不熟渦扇發動機;而在非作戰模式下,又能切換成節能模式,既節約了耗損,也續航。

變循環航空發動機其實很早就有,只是後來沒有發展起來,有關專家認為沒發展起來的原因有二:一是之前的技術不行,無法滿足需求;二是當時的飛機的要求,配置渦扇發動機就可以了,也就沒考慮在變循環航空發動機上大費周折的研究了。

新中國成立之初,很多高科技產品依賴進口,這些年的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慢慢也在很多領域擺脫了進口的情況。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必定能在發動機的領域有著更重大的突破!


利刃軍事

現在各種飛機使用的發動機主要是2種:1,渦噴發動機。2,渦扇發動機。

渦噴發動機擁有高空高速性能好的優點,而渦扇發動機的高空高速性能不及渦噴發動機,但是在巡航飛行時更加省油。

而變循環發動機,在理論上可以兼顧這兩種發動機的優勢。

變循環發動機的基本原理並不複雜。

這是渦噴發動機。

而渦扇發動機就是在渦噴發動機前面裝一個風扇,外側再多一層。

經過燃燒室的一層被稱為內涵道,而沒有經過燃燒室的則被稱為外涵道。

聰明的人肯定已經發現了:如果渦扇發動機的外涵道關閉,那不就是個渦噴發動機了嗎?這就是變循環發動機的基本原理:通過發動機內部機械結構的調整,使得發動機能夠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切換。

通過各個涵道間的調節板,關閉或開啟一部分涵道,切換工作模式,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比如超音速飛行就變成渦噴,亞音速飛行就變成渦扇。

變循環發動機的優勢不在推力,而在省油。

我舉個例子,F-22為了超音速巡航,它的發動機涵道比只有0.3,涵道比越大越省油,對應阻力越大。那麼很明顯,0.3是一個折中的數字,它既要估計超音速飛行時的阻力,又要估計亞音速飛行時的油耗。

但是如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切換涵道比,比如超音速飛行時涵道比0,變成渦噴,亞音速飛行時涵道比0.6,變成渦扇,這樣就能實現更遠的飛行距離。

因為實際使用中,飛機會經常在各種速度間切換,以不同的速度飛行,很顯然0.3涵道比的最優區間是很小的,而變循環發動機0-0.6可變涵道比可以適應更大的飛行區間。

另一方面,未來下一代戰鬥機的飛行速度還要提高,單純的渦扇發動機或者渦噴發動機都不能完全滿足需求。所以發展變循環發動機,是第六代戰鬥機的基礎技術。


貞觀防務

可以這麼理解,一臺自適應變循環發動機能當幾臺普通噴氣發動機使。它融合了渦扇發動機,渦噴發動機,衝壓發動機的優點,同時具有這三種發動機的優勢。

美國當年下馬了變循環發動機一是因為技術不太成熟,YF120沒有明顯的性能優勢,同時風險過大。二是F-22並不需要飛3倍音速以上。

圖一:美國的變循環發機早在黑鳥上就實用化了。J58可以當渦噴和衝壓使。

渦扇發動機,渦噴發動機,衝壓發動機這三者的優勢區間是完全不同的。渦扇發動機適合亞音速飛行,比較省油,所以現在所有的民航客機,全都用渦扇。而在跨音速飛行時,一直到約兩倍音速,渦噴有優勢。但是飛到3馬赫以上時,渦扇和渦噴全都不行,真正靠譜的是衝壓發動機。

美國第六代戰鬥機,要求油耗低,航程遠,又要求飛得快,能飛3-5馬赫。目前人類所有造出來的發動機,包括YF120都不行。

所以美國搞了新玩意,叫做自適應循環發動機,在低速飛行時,象渦扇一樣工作,在跨音速飛行時,象渦噴一樣工作,在高速巡航時,象衝壓發動機一樣工作。

圖二:變循環發動機原理圖。通過調節片來控制氣流走向。

中國的殲20已經研發成功,正在瞄準美國的六代機進行科研。換句話說,中國用於替換殲20的戰鬥機,必須飛得更快。目前殲20的極速約為2馬赫左右,下一代戰鬥機將在3馬赫以上。再牛的渦扇也沒法裝備這樣的戰鬥機,只能是自適應變循環發動機才可滿足。

從原理上說,普通渦扇發動機相當於一個大桶套了一個小桶,每個桶叫做一個涵道。空氣從大桶出,燃氣從小桶出。渦噴發動機只有一個桶。而自適應變循環發動機則總共有三個桶。第三個桶內的氣流溫度較低,可以提取更多的功率。

圖三:請注意,只有自適應循環發動機才有第三個涵道。

從技術水平上講,目前美國的變循環發動機技術相當領先,達到了約7級水平,而9級則是NASA認定的最高一級,即量產成熟型號。中國想要在第六代戰鬥機上不被拉下差距,就必須抓緊自適應變循環發動機的研發。


厲兵

在人類航空動力第一次打開了噴氣式發動機這個大門之後,空中飛的東西都如同發現了新大陸,速度和能量的權重一下佔據了所有有關航空器設計的第一位置。對於航空動力的追求,人類一直都是以貪婪和完美的角度去拼搏。也正是這樣科技的進步在工業領域,第一時間就會反映在航空發動機上。

在最早的離心式渦輪噴氣發動機出現瓶頸之後,人們迅速設計了兩種現在主流的航空動力,渦輪風扇發動機和渦輪噴氣式發動機。有很多人認為渦噴和渦扇是父子關係,其實不然,這兩種構型一開始就幾乎是同時被提出的。然而因為渦扇發動機對於材料和加工以及各個重要部件的設計要求在當時是無法想象的,所以渦噴發動機首先被人們研製並且使用。

在結構上渦扇發動機只是比渦噴發動機多一個最前面的大風扇,然而正是這個風扇使得渦扇發動機能夠有兩個噴氣通道,就是內外涵道。內外涵道的比值就叫涵道比,通常外涵道越大越省油,但是推重比小;涵道比越小,渦扇發動機爆發力越足但是更耗油,推重比更大。這樣我們就可以發現,渦噴發動機就是涵道比為0的渦扇發動機。

渦扇發動機省油,可以讓戰鬥機有很優秀的作戰半徑。而渦噴發動機推力足。那麼有沒有辦法可以讓渦扇發動機和渦噴發動機的優勢結合起來又吧劣勢彌補呢?變循環發動機或者叫可變涵道比發動機就出現了。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按照需求變化涵道比的發動機,在巡航的時候涵道比變大這樣可以省油。在需要進入超音速跨過音障時把涵道比變小。

這樣的技術到今天為止連美國人都還在費力的實驗,目前為止並沒有一款實用的變循環發動機問世,就是在實驗室裡的樣品也還遠遠達不到能飛的地步。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就提出將變循環發動機作為下一代戰機的主要動力,無異於是畫大餅。


軍情解析

傳統的渦扇發動機,具有很多良好的優點,比如耗油率低、推力大等等。但是這種傳統的發動機有個致命的缺陷,就是環境適應度比較低,發動機一經制造出來熱力循環特性就無法改變了。這使得傳統的發動機模式單一,只能在特定的環境下發揮出最佳優勢,且僅限於有限的飛行範圍,不能夠長時間處於最佳狀態。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也為了讓發動機能夠在各種各樣的情況下保持最佳的狀態,就開始進行了新式發動機研發,在經過一代代的驗證機的更新與改良,世界上終於研發出了第一臺經過飛行驗證的新式發動機YF120,也就是現在的變循環發動機。

相較於傳統發動機,新式發動機是一種多設計點發動機,不僅僅侷限於單一的模式。並且新式發動機的各類熱力循環參數並不固定,能夠根據不同情況調節,以達到任何情況都具有最佳狀態。總而言之,新式發動機的總體性能遠超老一代發動機。


楠竹一

種花家的軍事兔來回答。這個話題要從頭說起。

二戰後噴氣式飛機的發動機經歷了這麼幾個階段。最開始是渦噴發動機。

但是渦噴發動機太廢油了,一二代戰鬥機(舊美標)普遍使用渦噴發動機,結果就是單發的MIG-21航程最大1300km,重型的F-4掛上3個副油箱航程也才2600km。於是人們搞出了渦扇發動機。

渦扇發動機就是壓氣機前的風扇直徑擴大,並設置外涵道,因為外涵道不燒油而且能提供一定的推力,所以渦扇發動機相對比較省油。

但是渦扇發動機並不是完美的,多出來的外涵道也增加了不少阻力。所以一般而言,渦扇發動機的優勢區間是400-1000km/h之間,渦噴發動機則更擅長高空高速環境。對應的,渦扇發動機因為引入了外涵道,所以結構上也更加複雜。
從戰鬥機發展的角度看,渦扇發動機取代渦噴發動機幾乎沒有受到什麼阻力,因為當時來看,戰鬥機還無法做到超音速巡航,所以0.4-0.5,0.5-0.7,0.7-0.9這三級涵道比的渦扇發動機帶來的總體收益非常可觀。
從原理上講,渦噴發動機的優點和渦扇發動機的優點並不完全矛盾,通過調整發動機的機械結構,改變發動機部件的尺寸,外形,位置,理論上的確能夠讓一種發動機綜合這兩種結構的優點,於是就誕生了變循環發動機。

簡單的說就是通過設置在各個涵道前端的調節板,關閉或者打開某個涵道。沒有了外涵道的渦扇發動機就是渦噴發動機,渦噴發動機加個外涵道就是渦扇發動機。因為這種發動機的工作原理是可以改變的,所以就叫變循環發動機。

但是,在以超音速飛行時要調整飛機發動機的內部結構,雖然原理不復雜,但是從工程角度看還是相當困難的,特別是當要求發動機具備很好的可靠性時。
不過,變循環發動機確實也不是什麼新鮮玩意了,1966年服役的SR-71就是使用變循環發動機的。另外,SR-71和U-2可以說世界上最早在設計時對飛機外形考慮綜合隱身技術的飛機,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雷達反射面積。
不過當時的變循環發動機根本沒有多大用,在SR-71上,實際上沒多大作用。雖然有一種說法是因為SR-71是變循環發動機所以可以長時間以3M速度飛行,這是扯淡。因為變循環發動機本質上只是在渦扇與渦噴發動機之間切換,如果渦噴飛不了三馬赫,那麼變循環飛不了,除非你能把發動機工作模式變成衝壓模式。(但是SR-71的J-58也只是在渦噴與渦扇中間切換)

美國人在SR-71上用變循環發動機多多少少有些實驗的意味,而且SR-71的J-58變循環發動機性能並不怎麼好。

接下來說說ATF計劃(產物是F-22和YF-23)時期。當時實際上美國的變循環發動機還是比較成熟了,在試飛中YF-120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是,當時的YF-23和YF-22雖然在結構上,鈦合金的比例增加了許多,但是仍然不能讓它們飛到2.5M以上,這就無法完全體現變循環發動機的技術優勢。(以鋁合金為主要材料的飛機最多隻能飛到2.5M,速度再往上因為溫度的升高,高溫下鋁合金的飛機會迅速解體)
結果就是,以當時的眼光看,YF-120這樣一款變循環發動機仍然沒有取得對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的絕對優勢,因為以1.5-1.8M的速度超音速巡航,變循環發動機的技術優勢不大,而且可靠性方面問題還很多。
總的來說就是在實際使用中,變循環發動機仍然有各種各樣的限制,還是不如渦扇來的實在。
這是過去,讓我們把眼光放到未來。
實際上美國人對於變循環發動機的發展從未停止過。
如今中美俄的第五代戰鬥機都服役或接近服役,本著服役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的模式,中美俄對於下一代戰鬥機的研發絕對是提上日程的。
第六代戰鬥機必須要對第五代戰鬥機在性能上有碾壓的效果,才能被稱作是六代機,那麼六代機的關鍵技術革新是哪些呢?
首先是變循環發動機。對於戰鬥機而言,速度和機動性的提高是不變的主題。當今第五代戰鬥機已經能做到超音速巡航,且最大飛行速度都接近2.5M。下一代戰鬥機的巡航速度或者最大飛行速度必須更高,同時還要滿足的較大的作戰半徑,單純的渦噴或者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都無法滿足這些需求,那麼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變循環發動機。
既然說到下一代戰鬥機,那麼不妨談談目前公認的技術發展方向:1.碳-碳複合材料:傳統的航空材料無法讓飛機飛到超過2.5M的速度,鈦合金太貴昂貴,下一代戰鬥機應該是以碳-碳複合材料和鈦合金做主要材料的飛機。2.先進航電AI:如今Su-35S上已經裝備了基於AI的“決鬥系統”,可輔助飛行員作戰,在未來AI還將取得長足的發展。3.變循環發動機:為了讓戰鬥機飛的更遠,飛的更快,一種兼具渦扇,渦噴發動機的新型發動機將被裝備。4.先進IRST光電系統乃至量子雷達:在近20年來,飛機隱身技術沒有取得什麼進展,但是反隱身技術卻發展迅速。

種花家的軍事兔

變循環航空發動機可以使發動機的熱力循環發生變化,從而改變發動機內部流路的變化,這是因為飛機的飛行速度並不是勻速的,他是在不斷調整變化的,為了讓飛機在飛行時能發揮良好的性能,所以就需要一個可以適應不同飛行狀態的發動機,以前的飛機一般是渦噴就只能是渦噴的模式,渦扇也只能用渦扇模式,這樣會形成一種高油耗,白白浪費資源。



一開始的變循環技術主要是調整發動機的流量和涵道比,這主要是需要適應高速飛行和可續航的經濟原因,後來經過現代科技,比如傳感器和數字技術的發展,發動機的控制不再是機械計算元件的簡單機械液壓控制變成複雜精確的控制,而是通過涵道比的變化和對核心機流量的控制,完成發動機在渦輪風扇與渦輪噴氣工作模式間的轉換,使飛機在各種飛行狀態下都有可以滿足需要的性能。



渦扇發動機多用於現在飛行速度在400到1000公里的飛機上,這符合絕大多數的飛機飛行速度,渦扇發動機在是在渦噴發動機的基礎上增加了風扇,一部分空氣通過外函道向後推,另一部分空氣進入壓氣機,兩者形成高溫高壓噴氣混合形成合成推力。

飛機發動機的技術核心是在於提高燃油的使用效率,能夠提供更大的高速推力,提高飛機的超速巡航和攔射能力,減低中低空飛行和亞音速的耗油率。



變循環噴氣發動機改變的是他的熱力循環燃氣渦輪發動機,只要改變了變循環的發動機循環參數如空氣流量和含到底增壓比等,就能讓發動機適應各種飛機的飛行狀態,比如在爬升和加速時,飛機需要一個強大的推力,這個行為如果有變循環噴氣發動機完成的話,飛機就會有一個更加良好的運行狀態,所以他就要滿足高速飛行的要求,又要滿足低速待機長行時間或者遠程持久飛行的要求,同時還得節省資源。總結起來就一句話,“變相循環發動機是飛機擁有低油耗的經濟能力和擁有高速推力的好東西”。


軍事一點通

這個問題,說起來簡單,講起來複雜,為了通俗易懂地講解這個問題,我們姑且另闢蹊徑從如下角度入手

我們知道,飛機是在天上飛的,汽車是在地上跑的!汽車的速度是車輪轉速提供的,車輪對地靜摩擦,車輪速度就等於汽車速度了

那麼,飛機呢?飛機在天上飛的時候,飛機輪子不轉啊!它的速度誰決定呢?估計大家都清楚,發動機的排氣速度決定!如果排氣速度是5米每秒,飛機絕對飛不到6米每秒,因為這相當於發動機噴口在以1米每秒速度往發動機裡吸氣,如此發動機在提供製動力,而不是動力,必然會從6米每秒減下來!

知道噴氣速度決定飛機速度後,我們再來探討同等發動機功率輸出下,噴氣速度,與噴氣質量的關係,我們知道E=1/2MV²,發動機輸入多少能量,就會讓空氣帶有多大動能,排氣質量M大,排氣速度V就小,又F=Ma,M大,發動機推力就大,所以,給定發動機輸出功率下,推力和排氣量成正比,和排氣速度成反比(這和汽車發動機是一樣的,轉速越高,可輸出的扭矩越小,所以,起步,上坡,費勁的地方要低擋,小速度大力氣)

我們還知道,飛機在天上飛,唯一的阻力是空氣阻力,空氣阻力和飛機速度成正比,那麼,由此可知,飛機的速度越大,飛機在克服阻力上所消耗的能量就越多,這告訴我們,同等發動機功率輸出下,同等距離上飛機飛得越快,飛機發動機浪費的功W=FS就越大,飛機越費油

到此為止,這個問題就有答案了,

在非作戰狀態下,把發動機加粗,增大進氣量,從而減小排氣速度,可以讓飛機在較低速度下獲得更大的推力和更遠的航程,

在作戰狀態下,把發動機變細,讓進氣量減小,排氣速度增大,讓飛機獲得更大的速度

什麼是變循環呢?通俗理解,就是給發動機多加幾個帶開關排氣口,通過控制開關實現排氣口徑的增大減小,根據作戰狀態需要,隨時調整,同等航程下,大大省油,同等油量下,大大提高航程,


丟了自己259793923



變循環航空發動機相比傳統渦扇發動機結構不同,從而改變熱力循環發動機迴路發生變化,這是因為飛機飛行速度並不是很快勻速,它在不斷調整發生速度變化。為了這架飛機飛行時能發揮性能,就需要一個可以適應不同飛行狀態發動機。



美國最早SR-71黑鳥裝上J58變循環渦輪航空發動機,因為黑鳥高度很高飛行,飛行員身穿宇航服駕駛這架黑鳥偵察機高度很高速度飛行,空氣稀薄,而起飛爬升,降落階段,飛機飛行速度低,空氣密大,只需要轉少空氣就可以,多餘空氣通過進入旁路流經發動機,不進入燃燒室相當於渦扇發動機。



變循環航空發動機適應不同高低空環境要求和不同速度,需要大量空氣流量不同,現在渦扇發動機適應中低空就可以滿足,飛行到高空進氣道就會明現有效不足,發動機推力下降,甚至停車危險。變循環發動機主要為渦輪發動機低速和高速適應不同飛行差別,低速時工作發動機狀態,高速時工作變成衝壓發動機。變相循環發動機可成為經濟實用,臆未飛機發動機低耗油和擁有在變速循環發動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