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65940905
首先回答樓主的問題,以色列並不是只搶佔了巴勒斯坦的土地,也佔領了其他國家的部分領土。比如,發生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佔領了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同時還佔領了6000多平方公里的埃及西奈半島、1600平方公里的敘利亞戈蘭高地、埃及管轄的加沙地帶,又從約旦手中奪走了東耶路撒冷,並宣佈整個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
很多朋友說,以色列並不是搶佔巴勒斯坦的土地,只是將屬於自己的土地拿回來,因為自古以來,巴勒斯坦就是猶太人的故鄉。說在N多年前,耶路撒冷就是猶太人的故鄉,這點並不成立,只能說猶太人在阿拉伯人之前,曾在耶路撒冷居住過。在以色列人入住耶路撒冷之前,曾有許多民族(包括亞摩利人和赫人)在這裡混居 。當以色列人進入迦南的時候,一支迦南部落——耶布斯人住在今天耶路撒冷附近(稱為耶布斯)。以色列人的猶大支派征服了耶路撒冷城,而由便雅憫支派佔領該城,與住在城內的耶布斯人和平共存。
我們先來說說耶路撒冷的大體歷史
公元7世紀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斷移入,並和當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現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也就是說,在公元1世紀,羅馬帝國將猶太人從耶路撒冷趕出來的,假如有一天,你家來了很多人,說在很多年前,自己的祖先曾在你家住過,這裡應該是你的地方,讓你搬出去,你會作何感想。總的來說,如果按照以色列人的說法,整個世界的地圖應該重新規劃了,美國人得回到原始森林了。
走進伊拉克
以色列是一個相當獨特的國家:公元前11世紀猶太人的祖先建立了古以色列國,公元前586年古以色列被巴比倫王國所滅,然而出乎以色列人預料的是巴比倫王國沒多久也被新興的波斯帝國滅了,更令他們沒想到的是波斯王居魯士居然同意他們復國,只要復國後的以色列臣服於波斯即可。於是以色列就以波斯附庸國的身份得以復國,波斯帝國被亞歷山大大帝所滅後以色列又成為亞歷山大帝國的附庸國,亞歷山大帝國分崩瓦解後以色列成為塞琉西王朝和托勒密王朝爭奪之地。羅馬興起後將以色列併入敘利亞行省,又扶植了希律家族為代理政府。此後猶太人屢屢掀起反抗羅馬統治的武裝起義,公元70年羅馬軍攻陷耶路撒冷,大批起義者被殺,七萬餘猶太人被賣為奴隸。132年猶太人再次發動起義,這次起義於公元135年被鎮壓,幾十萬猶太人遇難。之後羅馬廢除了以色列的附庸國身份,將猶太教聖地耶路撒冷徹底夷為平地並將猶太人驅逐出祖祖輩輩世代居住之地。
自此以後猶太人就一直在世界各地漂泊,一直未能建立自己的國家。在長期的漂泊過程中猶太人遭遇到的是歐洲各國的白眼、迫害,甚至是屠殺,於是從19世紀末開始猶太復國主義思潮興起。既然要復國,那就必須得有一塊合適的地方來建設新以色列國。就當時的國際環境而言:以色列復國之地不能選在歐洲,因為歐洲列強不是猶太人這樣的小眾民族惹得起的。也不能選在美洲,儘管猶太人在美國混得還不錯,但要在美國視為自家後院的美洲建國是不現實的。非洲儘管早被歐洲列強瓜分完畢,但因這裡的開發難度大,貧窮落後。富有的猶太人可以通過交易從列強手中得到一小塊復國之地,而身為小眾民族的猶太人儘管惹不起歐美列強,但要壓制當時還處於原始部落狀態的非洲土著還是不成問題的。然而以色列卻沒選擇建國於此——這主要基於兩方面原因:就猶太人內部而言在非洲建國儘管可行,但不要忘了猶太人是一個有幾千年的商業基因的民族,而非洲的貧窮落後並遠離發達經濟帶的地緣區位對以色列的貿易開拓顯然是極其不利的;就猶太人先找復國的外部支持而言在非洲建國是無法獲得大國支持的,事實上儘管猶太復國主義從19世紀末就已興起,但卻是在二戰後因為得到美國的支持才得以實現,而美國支持以色列建國說到底是為了壓制阿拉伯國家,從而最大限度維護美國的中東利益,如果以色列在非洲這種遠離大國核心利益的區域建國,那麼自然對大國就沒什麼利用價值了,又如何能獲得復國的外部支持呢?
在世界地圖上一一排出了不適合建國的地區後以色列人最終發現其實只有中東是唯一適合建國的:猶太人無論在那裡建國,作為一個小眾民族要想壓制當地的本土居民必須依賴大國的支持。二戰後美國成為全球霸主政治、經濟、軍事等各領域全方位的頭號強國,但還沒強大到足以單憑一國之力宰制整個地球。而那些同美國的地緣距離越疏遠的地區美國越難以管控——畢竟強龍不壓地頭蛇。而中東地區恰恰是同美國的地緣距離越極其疏遠的地方,所以美國需要在中東扶植自己的利益代言人,尤其是考慮到中東地區對美國維繫自己在國際上的石油美元霸權的重要性,這一利益代言人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以色列恰恰就是最適宜扮演美國的利益代言者的。中東地區儘管國家眾多,這給美國從其中挑選盟友提供了不少選項,但要扮演美國的中東利益代言人的角色可不是任何國家都可以的:扮演這一角色的國家不能太弱,否則根本不足以替美國製衡一群中東地頭蛇;可也不能太強,因為國與國之間從來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久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如果美國扶植的盟友強大到一定程度本身就會成為新一任的中東地頭蛇,進而威脅到美國在該區域的利益。
古以色列所在的迦南地區恰恰是中東的核心關鍵地帶——這裡地處西亞、北非交接地帶,控制了這裡就可以將伊拉克、敘利亞等西亞阿拉伯國家同埃及、利比亞等北非阿拉伯國家分隔開來,從而避免阿拉伯國家形成一個統一的強勢地緣政治實體。以色列選擇在此建國正符合美國分化瓦解阿拉伯國家的既定策略,因此以色列在建國過程中選擇和巴勒斯坦爭奪迦南地區其實一是因為回到祖先故地的心理情結作用;二是為了配合美國的中東戰略以換取美國對以色列建國的支持。
問題是以色列在迦南地區建國後引起了阿拉伯國家的普遍敵視並由此導致了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五次中東戰爭。而在歷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曾一度佔據過埃及的西奈半島、敘利亞的戈蘭高地以及黎巴嫩、約旦等國的土地,然而除了戈蘭高地之外以色列最終卻將這些好不容易搶到手的土地換給了埃及、黎巴嫩、約旦等國,自己仍專心致志於在巴勒斯坦地區的擴張。這說到底還是因為以色列實在太小了,天然缺乏戰略縱深,儘管一再戰勝阿拉伯國家,然而阿拉伯國家戰敗這麼多次之後其整體國力仍沒太大的損傷,可以色列只要戰敗一次恐怕就將面臨滅頂之災。顯然對以色列而言:得罪整個阿拉伯世界並不是什麼明智之舉,所以對阿拉伯國家採取分化瓦解的策略更符合以色列的國家利益,況且有些阿拉伯國家本身還是美國盟友,同樣需要依賴美國支持的以色列自然要給人家留幾分薄面。而這些阿拉伯國家一方面被以色列打敗過,另一方面在被打敗後居然得到以色列返還的土地,自然也不好意思在巴勒斯坦問題上再過於為難以色列。
除了分化瓦解阿拉伯國家的戰略考量之外,以色列最重要的盟友美國的態度也令以色列不得不歸還這些土地:要扮演美國的中東利益代言人的角色可不是任何國家都可以的——扮演這一角色的國家不能太弱,否則根本不足以替美國製衡一群中東地頭蛇;可也不能太強,因為國與國之間從來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久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如果美國扶植的盟友強大到一定程度本身就會成為新一任的中東地頭蛇,進而威脅到美國在該區域的利益。以色列恰恰符合美國的需要:首先以色列憑藉彈丸之地數十年對抗比自己龐大得多的阿拉伯國家並且不落下風,這就證明了以色列的實力;另一方面以色列也不可能強大到足以威脅美國的中東利益的地步——以色列畢竟太小了,天然缺乏戰略縱深,儘管一再戰勝阿拉伯國家,然而阿拉伯國家戰敗這麼多次之後其整體國力仍沒太大的損傷,可以色列只要戰敗一次恐怕就將面臨滅頂之災,這意味著以色列在相當漫長的時間內都需要美國的支持才能維持國家安全。如果以色列通過侵佔阿拉伯國家的土地而迅速強大起來,那麼美國還會一如既往地支持以色列嗎?離開美國支持的以色列如果單獨面對整個阿拉伯世界的圍毆又會怎樣呢?
然而在以色列侵佔的土地中還是有一塊被以色列保留下來的——原屬敘利亞的戈蘭高地。這是因為從戈蘭高地居高臨下,以色列加利利海以及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可以一覽無餘,戈蘭高地戰略地位可想而知,誰佔領戈蘭高地,誰就佔有控制權。另外戈蘭高地大大小小的湖泊相當於北京的密雲水庫,是以色列的水資源。戈蘭高地對以色列具有生死攸關的意義,聰明的以色列人是無論如何不願放棄戈蘭高地的控制權的。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以色列雖然強大,但卻不敢隨意改變一個地區領土和自願的分配,他也沒有這個能力與世界為敵,他能改變的只是他能改變的,比如說巴勒斯坦地區,在以色列人看來,他們在這一地區建國、存在和發展是理所當然的。
他們有理由也有能力在這一地區翻江倒海,因為古猶太人曾在這一地區生存發展並建立文明。
對猶太人來說,500年一個輪迴似乎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公元前1100年,猶太人一度在今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以色列國和猶太國,並繁衍發展500餘年,到了公元前600年,以色列國被亞述人和古巴比倫人先後滅國。
眨眼又是500年,到了公元66年,猶太人爆發民族大起義,不成想被古羅馬血腥鎮壓,並將古猶太人全部流放,猶太民族自此開始了2000多年的流亡生活。
雖然世代顛沛流離,但猶太民族自身文化卻被完整保存了下來,這就為他們復國提供了可能,猶太人內部也一直有在巴勒斯坦地區復國的動議。
不過變為現實則是二戰後,1948年在美蘇的強力推動下,流落世界各地2000多年的猶太人最終完成復國,就是當今的以色列。
在以色列看來整個巴勒斯坦地區都該是他們的,所有的巴勒斯坦人要麼順服,要麼滾蛋,因此以色列不斷的蠶食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間,巴勒斯坦擁有的土地比當初美蘇協商下劃定的區域要小的多。
以色列當然不會去侵佔他國的土地,比如說埃及的西奈半島,以色列即使完成了事事上的侵佔,卻仍然主動歸還給了埃及,不是以色列不想,而是不能,任何一塊土地的取捨都是1歷史因素和現實因素的疊加。
如果以色列到處亂咬,引來的只能是更激烈的反抗,如果中東阿拉伯國家一致的強硬,對以色列來說,也不是什麼好事情。
歷史三日談
首先,題目中的“搶”字很辣眼,這種直接把以色列定性為侵略者,似乎有失偏頗。“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追根溯源,巴以之間的土地爭端,隱含著很多歷史淵源,下面我分兩部分回答題主的問題。
一,為什麼以色列只“搶”巴勒斯坦的土地?
因為猶太人最早在巴勒斯坦地區建國,以色列認為該地區屬於猶太民族,此舉是為了復國。
早在公元前11世紀,以色列人就在巴勒斯坦地區建國——猶太國和以色列國,之後羅馬帝國滅掉了猶太人的國家,猶太人被迫出走到世界各地。後來巴勒斯坦地區幾經波折,曾經被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統治過。也就是說,很多民族曾在這裡生活過,最後是阿拉伯人長期佔據此地。
19世紀末,猶太人開始出現復國迴歸浪潮。到二戰結束,已有60萬猶太人從世界各地移居巴勒斯坦地區,他們與當地的原住民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發生了愈演愈烈的暴力衝突。之後在1947年,聯合國通過181號決議,在巴勒斯坦地區分別建立阿拉伯國和猶太國,耶路撒冷由聯合國管理。1948年,以色列國正式成立。
巴勒斯坦及周邊國家的阿拉伯人認為聯合國偏袒於以色列,堅決不同意181號決議。之後,埃及、伊拉克、約旦等阿拉伯國家向以色列宣戰。五輪中東戰爭下來,以色列以少勝多(在美國和聯合國幫助下),已奪回巴勒斯坦地區的大部分土地。
個人認為,巴勒斯坦地區的領土爭端,正如其他國家和鄰國發生領土紛爭一樣,都是歷史和戰爭遺留問題。以色列只“搶”巴勒斯坦的土地,認為奪回祖先的領土理所當然。而巴勒斯坦不聽從聯合國決議,不僅失去了應有的家園,還致使本國老百姓淪為難民流亡於鄰近阿拉伯國家,簡直得不償失!
二,以色列為什麼不去搶其他國家的土地?
至於以色列為什麼不搶別的國家的領土的提法不夠準確。面對多個阿拉伯國家的宣戰,以色列以少勝多,不僅“搶”了巴勒斯坦的土地,也“搶”了其他國家的土地。以色列在歷次中東戰爭中,曾經佔領過埃及、約旦、黎巴嫩等國的土地,但又逐步把埃及、約旦的土地都還回去了。
為什麼會這樣?實際上,這是以色列躲避國際社會譴責和分化阿拉伯世界的策略。
搶佔不是本國的土地就是侵略,以色列並不想成為阿拉伯國家的公敵。為了分裂阿拉伯世界,以色列採取了離間計,凡是跟以色列關係密切的,不但不搶土地,還把以前佔領的土地如數奉還,這些國家得到了好處,自然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見,以色列以土地換“和平”,放棄部分侵佔領土的做法別有用意。
當然,有一個地區是以色列人不願歸還的,那就是原屬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因為從戈蘭高地居高臨下,以色列加利利海以及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可以一覽無餘,戈蘭高地戰略地位可想而知,誰佔領戈蘭高地,誰就佔有控制權。另外,戈蘭高地大大小小的湖泊相當於北京的密雲水庫,是以色列的水資源。戈蘭高地對以色列具有生死攸關的意義,聰明的以色列人是無論如何不願放棄戈蘭高地的控制權的。
個人認為,巴以土地爭端問題由來已久,孰是孰非,難以辨別,光靠戰爭解決也於事無補。只有兩國本著和平解決的誠意,做出合理讓步,才能在巴勒斯坦地區和平共處。但願兩國早日化干戈為玉帛,還中東一個和平!
有書共讀
因為當初英國把所佔地以約旦河為界一分為二讓他們自治的時候,聯合國通過約旦河西岸以色列巴勒斯坦分別建國。河東岸是外約旦。以色列如期建國,可阿拉伯國家認為聯合國分配不均,巴勒斯坦拒絕建國,並聯合約旦,埃及,伊拉克,敘利亞對以色列發動戰爭,幾乎將這個剛剛成立的猶太國扼殺在搖籃裡。先不說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分配均勻不均勻的事(其實都是貧瘠的荒地),以色列有幸打贏了這第一次中東戰爭,並且佔領了很多當初聯合國劃給巴勒斯坦的土地。但巴勒斯坦不是一個國家,他沒建國。以色列走的是一條自由民主之路,這個吃盡了苦頭的民族不能從道義上落個不講理名聲,所以幾次戰爭他把所佔約旦,埃及這些國家土地統統吐出去,僅僅佔領巴勒斯坦這個不是國家的土地。戈蘭高地是因為這個地方經常便利襲擊以色列本土,得不到安全保障的以軍至今不肯放棄。猶太人的土地是從貝魯特大地主手裡一寸一寸買來的,以色列建國又是聯合國通過的,阿拉伯國家就是以大欺小,可惜一次一次被暴打,被揍得鼻青臉腫才老實了。巴勒斯坦後悔去吧,為什麼當初不建國。(阿拉伯兄弟國家擁有石油,又人多勢眾,我國為了不得罪他們到了九幾年才敢和以色列建交)
152904428
以色列不僅搶劫巴勒斯坦的土地,而且還搶奪其他國家的土地。
以色列先後入侵過埃及,約旦,黎巴嫩和敘利亞。還侵犯過伊拉克,沙特的領空。以色列在中東地區頻頻的侵略行為屢見不鮮。
1956年,以色列侵入並第一次佔領了埃及的西奈半島。並在此後配合英國和法國,阻擾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但最終失敗撤回。隨後,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突然襲擊,又一次佔領了西奈半島。以色列在這裡修築軍營,妄圖長期盤踞。直到1980年,以色列才歸還了3分之2的西奈。而剩下的土地,直到1983年才歸還埃及。
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攻佔了屬於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從那時開始,以色列就一直屯兵紮營。沒有一點歸還的想法。以色列還在這裡舉行過內閣會議。敘利亞政府從來也沒有放棄收回主權,一直反對以色列的強橫態度。自敘利亞內戰以來,以色列三番四次進入敘利亞進行轟炸,破壞民房,殺害士兵。這是對敘利亞是國家主權嚴重挑釁!
以色列又在1982年發動了對黎巴嫩的侵略戰爭,攻佔黎巴嫩首都貝魯特,並進行了血腥屠殺。從此,以色列在黎巴嫩南部扶持傀儡政府和偽軍,駐軍貝卡谷地,試圖以此控制黎巴嫩。要不是黎巴嫩真主黨的戰士誓死捍衛主權,以色列至今都還會盤踞如斯。直到現在,以色列還佔領著黎巴嫩的舍巴農場。
以色列的建國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處處充滿了對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屠殺,用這些人民的血淚獲得了自己的生存。
以色列人並沒有資格在阿拉伯人面前用古老和“原住”來證明自己有理由建國,如果這是個合適的理由,土耳其或許可以試試在祖先居住過的中亞建立統治。實際上,以色列的建國本身就是英法這些西方國家的一個陰謀,他們將以色列作為西方滲入中東的一根釘子,強行敲打在阿拉伯民族的血肉之軀上,榨取他們的血汗。以色列從來就不尊重巴勒斯坦國家的主權,任憑自己的意願去屠殺,去掠奪他們的村鎮,強制性的隔離,這已經引起了國際上不少人的憤慨,然而,受到一些網絡媒體和無良公知的鼓吹“中以親善”,“猶太恩情”,“猶太智慧”影響,讓廣大的中國人民對於事實受到了誘導性的誤解,現在,就來看一看這些所謂“智力高超”,“感恩戴德”“善良”的猶太暴徒的惡行吧。
1. 巴爾達特?謝克村大屠殺(1947年10月3日)那天,一些尤太主義者闖入該村,打死了共60名當時正在各自家中、手無寸鐵的巴勒斯坦人。
2. 薩拉村大屠殺。1948年2月15日,持有武器的尤太人攻擊了這個村莊,炸燬了20棟房屋和屋內的人。
3. 阿布·卡比爾村大屠殺(1948年3月31日)。尤太主義恐怖主義者在村民們從屋子裡逃走的時候將他們殺死。
4. 利迪亞大屠殺:(1948年7月11日)。莫舍?達延領導的以色列突擊隊實施了此次屠殺。當時,一些巴勒斯坦人試圖在達哈馬什清真尋求庇護,以色列人攻擊了他們並殺死了寺內176個人。那天晚上被打死的人總數達到426人。
5. 阿爾比尤恩村大屠殺(1948年10月29日)。那天,以色列軍隊攻擊了該村,他們命令村民在廣場集合,之後向他們掃射。
6. 阿爾·巴納村和戴爾·阿薩德村大屠殺。以色列軍隊包圍了這兩個村子並通過麥克風命令村民們集中在兩村之間的一塊空地上。他們先打死年青人,一位聯合國觀察員這樣形容當時的屠殺,“手無寸鐵的人們在沒有做出任何憤怒的舉動和任何挑釁的情況下就被殘酷地打死了。”
7. 卡爾切爾亞村大屠殺(1948年10月10日)。一群以色列定居者在以軍的保護下攻擊了座落在以色列和西岸之間綠線上的村莊。當村民誓死反抗的時候,以色列動用了飛機和重型武器,打死了70人。
8,貝魯特大屠殺1982年9月16日到9月18日,以色列人配合黎巴嫩基督教民兵在貝魯特一共殺死了3500名巴勒斯坦難民,抵抗者和當地居民。
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以色列軍警作威作福,用鐵絲網和高牆隔絕了巴勒斯坦村莊之間的交通,老百姓去自家的土地耕種,摘果子都有死亡,受傷的危險,一個輕微的發怒,真情的表達都有被以色列軍警開槍打死的危險。前法塔赫領袖阿拉法特的家鄉因為以色列擴大移民點,已經被以色列推平變成了猶太人的居住點。在巴勒斯坦,這樣的村莊,人民被趕走,推土機壓過變成以色列居住點的不在少數。
以色列人不僅僅在物質上壓迫著巴勒斯坦,在精神上也壓迫著巴勒斯坦人,巴勒斯坦人在約旦河西岸的佔領區升起國旗會被以色列軍警監視。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多數是穆斯林,穆斯林們視阿克薩清真寺為三大聖地之一,然而以色列政府佔據下的耶路撒冷已經對阿克薩的朝覲進行了幾十年的破壞,意在削減朝覲的規模,並對清真寺建築進行破壞。
當然,巴勒斯坦人不會任人宰割,從不平等的貝福特計劃出世以來,巴勒斯坦人就展開了反對,埃及,敘利亞,約旦這些阿拉伯國家對自己的兄弟國家也給予了很大支持,然而,在多次戰爭中阿拉伯國家敗多勝少,以色列憑藉更強的實力,美國的支持獲得了勝利。阿拉伯國家的聯合也隨之分崩離析。巴勒斯坦人只能靠自己的戰鬥去反抗以色列人,所以才有了哈馬斯,所以才有了法塔赫和千千萬萬的行動。然而這一切都會被以色列國家汙衊為“恐怖主義”。如果巴勒斯坦人的行徑是所謂的“恐怖主義”,那麼以色列的行為就是“國家恐怖主義”,國家集體的對另一國進行壓迫。以色列整個國家已經在這種他們咎由自取的所謂“恐怖主義”中像古代斯巴達人鎮壓希洛人那樣不得不全民服兵役。
為什麼國際社會沒有對巴勒斯坦人進行有力的支持,為什麼國際社會對以色列的種種挑釁選擇漠視。
因為國家相交,國際集團相交的出發點是國家利益,沒有多少大國願意去得罪以色列。一個不強大不自立的國家,面對欺凌只能是被宰割,而屠夫在宰割的同時還可以為你製造更多莫須有的罪名。媒體,輿論?輿論完全可以按金主的要求選擇要報道什麼,不報道什麼,如何修改,如何誘導。
大家應該要從巴勒斯坦的遭遇中看到什麼是“弱國無外交”,什麼是“打鐵還是自生硬”。當國家變成又弱又窮的境地,主權會被侵犯,人民會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會被監禁封鎖,知識分子會被壓制。到那時,連傳達事實,在世界上表達憤怒的話語權也會被蠻橫的奪走!
我們要感謝祖國,提供給我們一個安全辛福的環境。
請記住。
弱國無外交!
朱興子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以色列這個國家。以色列是一個位於西亞黎凡特地區的國家,地處地中海東南沿岸,北靠黎巴嫩、東臨敘利亞和約旦、西南則為埃及。1948年以色列宣佈成立,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以猶太人為主體的國家。根據1947年聯合國大會表決通過的《1947年聯合國分治方案》,將巴勒斯坦地區分為兩個國家,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別擁有大約55%和45%的領土,耶路撒冷被置於聯合國的管理之下,以期避免衝突。按照這個決議以色列國土面積1.49萬平方公里,但目前以色列實際管轄面積25740平方公里,除了1800平方公里佔領的敘利亞戈蘭高地,其他都是巴勒斯坦地區的領土。
以色列通過幾次中東戰爭額外獲得了巴勒斯坦地區將近一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其實以色列也並不是只搶佔巴勒斯坦的土地,而不去搶佔其他國家的。當然,要搶佔也得是搶佔鄰國土地,這其中不僅敘利亞被佔了戈蘭高地,通過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還佔領了面積達八萬平方公里的埃及西奈半島,通過這次戰爭,以色列極大地拓展了自己的戰略縱深。這次戰爭也極大地激發了猶太人的民族自豪感。但是這次戰爭也為第四次中東戰爭埋下了隱患。 1973年10月6日14時,埃、敘使用優勢兵力在炮兵、航空火力和防空火網掩護下,分別向西奈半島(西線)、戈蘭高地(北線)同時突然發起進攻。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以色列由於沒有做好戰爭準備,戰爭前期便遭遇了失敗。正是這次戰爭使以色列人明白即便再廣闊的戰略縱深也並不能保障以色列的安全,以色列需要強化自己的備戰體系。所以這次戰爭之後以色列便歸還了原本埃及的西奈半島,並且停止了進一步的領土擴張。
至於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很早就開始居住在這裡,並在建立了自己的國家以色列國,以色列國在大衛的兒子所羅門時期達到了鼎盛。公元1世紀,耶路撒冷被羅馬大軍攻破,聖殿被拆毀,猶太人被迫流落到世界各地,自稱為猶太人。所以猶太人一直將巴勒斯坦地區看做自己的故土。
所以說以色列並不是只搶佔巴勒斯坦的土地,現在以色列依舊佔領了敘利亞的戈蘭高地,曾經他也搶佔過埃及的西奈半島,只是第四次中東戰爭的失利讓以色列人明白,戰略縱深的拓展並不能保障以色列的安全,而且領土的擴張容易產生更多不穩定的因素,以色列需要改善與周圍阿拉伯國家的關係。至於搶佔巴勒斯坦地區的土地,以色列人認為巴勒斯坦原本就是自己民族的故土,只是阿拉伯人也居住在這片土地上。
李姓先生
這個問題問得好,答案就在一個字“搶”,如果是搶別人的,肯定是處在道德上不利的一方,如果只是拿回自己祖先的土地呢?
問題就在這,巴勒斯坦地區歷史上爭議就比較多,早在公元前,猶太人就在這裡建國,猶太和以色列兩個國家,之後猶太人的國家被滅,猶太人出走到全世界,二巴勒斯坦地區幾經波折,阿拉伯人、突厥人等好多民族先後統治過這裡,當然最後是阿拉伯人長期佔據這裡。
因為這麼多民族在這裡生活過,加上獨特的歷史原因,耶路撒冷又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共同的聖地。這一地區的歷史就更復雜了。可以說,從歷史上看,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在這裡生活過,甚至猶太人更早就在此建國。
那麼,問題就來了,猶太人認為拿回祖先的領土,這是理所當然,這不叫搶。正式因為這個原因,以色列人在巴勒斯坦地區生根發芽,甚至憑藉一小國之力,獨自對抗整個阿拉伯世界,而且還打贏了,領土是越來越大。
至於,以色列為什麼不搶別的國家的領土。
1,巴勒斯坦地區在歷史上與猶太人有關係,這就是出師有名,猶太人可以理直氣壯地對這裡提出領土要求。拿回祖先的東西,這不叫搶,這叫物歸原主。當然啦,阿拉伯人則是長期生活在此。到底是誰更有理?當然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個問題,樓主也不知道怎麼判定。
以色列選定這裡建國,因為這個歷史原因,使以色列人特別團結,如果換成別的地方,可能就沒有那麼強的歸屬感了。
2,聯合國在1947年,通過了巴勒斯坦地區的分治決議,明白了吧,換句話說,領土是基本上劃分好的。尤其是正義的直接雙方,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至於其他的阿拉伯國家,雖然理所當然的會支持巴勒斯坦,但畢竟不是直接衝突方,只不過是來幫忙的,也是想群毆以色列的。
以色列如果侵佔這些國家地區土地,那就是侵略,但是和巴勒斯坦之間,那則是原有問題的繼續,以色列也很清楚這點。
3,為了分化阿拉伯世界,以色列很精明,如果每個國家都侵略,那就是阿拉伯的公敵啊。可是我偏偏要分化阿拉伯人,那怎麼辦呢?跟我以色列搞好關係的,我不禁不搶你土地,還把以前佔你的土地還給你。
以色列在歷次中東戰爭中,佔領過埃及、約旦、黎巴嫩的土地。但是逐步把埃及、約旦的土地都還回去了。這些國家得了實際好處,當然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埃及前總統薩拉特因為主動和以色列和平往來,被自己軍隊強硬派暗殺。但是實際上,埃及要回了自己被佔領土。別的阿拉伯國家,一看跟以色列搞好關係,能把領土拿回來,都不怎麼想管巴勒斯坦的事情了。畢竟自己離以色列太近,打起來,被佔領的是自己的土地。以色列也不像樹敵太多,就跟其他阿拉伯國家保持和平。
所以,這是以色列的策略,拉攏分化阿拉伯人,要不然,以色列怎麼在中東屹立不倒半個多世界?講策略、軍事又強大,還有外援,的確佔盡優勢。
寰球視角
一看這個提問,就知道提出此問題的人士,不瞭解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關係,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的血緣關係。
1,首先,這個提問是不準確的。不是以色列人只搶巴勒斯坦領土,是以色列的猶太人迴歸自已的故土。有許多朋友看過《聖經》就會了解知道其中的歷史原因。經過五次以阿戰爭,以色列先後佔領和佔領過除了巴勒斯坦以外的阿拉伯鄰國的領土。至今以色列的猶太人和鄰國的阿拉伯國家,及阿拉伯人各有表述,沒有公論和定論。
猶太人的先輩與阿拉伯人的祖先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共同居住在古迦南地區,即今天的西奈半島以北,紅海北部,今約旦西部及約旦河谷以西,黎巴嫩南部,敘利亞南部包括戈蘭高地在內的南部廣大地區,地中海東海岸廣大範圍內的領土。即上帝賜給古猶太人流奶流蜜的家園。《聖經》中《舊約》和《新約》的主要發生地,有許多猶太教,基督教的聖地,有眾多的歷史文獻記載。
2,分家與各自宗教的形成。亞伯拉罕(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的共同祖先)的妾先生了兒子以實瑪利,後來他的正妻撒拉生了兒子以撒。
後來亞伯拉罕的妾和兒子對同父異母的弟弟圖謀不軌,想傾吞家產,竊用名聲,獨享恩惠等被趕出了家園,從此兄弟倆分道揚鑣了。後來各自的子孫分別有了自己的宗教,一個族群信仰了猶太教(只有上帝的子民才有資格),一個族群開創了伊斯蘭教至今,因為本人對伊斯蘭教不太瞭解,在這裡不能妄議。
3,由於宗教信仰和教規的不同,猶太教是一夫一妻制,伊斯蘭教是一夫四妻制。在古西亞和中東地區,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人口迅速增長,也分出了許多教派,但是人口不斷增長,在歷史上先後形成了多個阿拉伯人的強大帝國,橫掃西亞,中東,北非,東歐,南歐,中亞等區域。由於信仰猶太教人的人口增長緩慢,後來從猶太教分出的教派眾多,如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等,信教人口也增加快速。
後來發生了多次因兩大宗教派別的原因,政治信仰的不同,對資源財富的追求等眾多原因引起的歐亞戰爭。
在歷史的長河中,在歐亞各大帝國的爭奪疆域的你來我往的戰爭中,猶太人也有幾次的輝煌頂盛時期,但比較少而短,大部分時期是阿拉伯人的天下。
猶太人的聖殿多次被燒被毀,多次被奴役,被流放,被趕出家園,被殺被搶奪等就是歷史的見證。
4,由於猶太人勤奮,團結,爭錢不擇手段,具有巨大的財富等原因,流浪在各國的猶太人已沒有了祖國,又是一個富有的小群體,再加上被居住國的政府和人民羨慕嫉妒恨,經常遭遇各種不公繼續受到迫害。二戰時德國希特勒就是拿猶太人及財富下手開殺的,至少有600萬猶太人被殺和迫害,就是最好的例證。
5,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猶太人就考慮在亞洲的中國東北哈爾濱地區,前蘇聯的與中國東北隔黑龍江的猶太州,歐洲,北美,南美洲等地尋求建國,由於各種原因都未成功。直到二戰結束後,全世界的猶太人在猶太復國主義的號召下,才開始考慮原有的故鄉。即今天的巴勒斯坦地區,迴歸家園籌建國家事宜,恢復上帝賜給的國名:以色列(與上帝角力或與上帝摔跤的大力士)。
在原英國的管轄範圍內的巴勒斯坦地區和英國的默許下,支持下,再加上在美國的大力支持下,以色列於1947年11月聯合國通過決議才開始正式建國。
6,以色列建國後,幾乎同時就進入了與周邊的阿拉伯國家爆發了五次阿以戰爭,也就是以阿間迴歸與反迴歸,或是佔領與反佔領的爭奪領土的大規戰爭,在全世界的猶太人支持下和猶太人財團控制下的美國國會和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最終以色列大獲全勝。至今仍佔領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巴勒斯坦部分地區,也佔領過埃及的西奈半島及蘇伊士運河等阿拉伯人的領土。
以色列建國初期的以阿戰爭,以色列是在聯合國允許的範圍的戰爭,後來周圍的阿拉伯國家聯合起來圍攻以色列,被迫超出了當初的建國領土,至今以阿各有說法,阿拉伯人認為是侵佔他們的領土,以色列人說是奪回自己的家園,還遠運不夠。
在當今的國際事務中,領土爭奪中只有用綜合實力說話了,政治,外交,經濟談判收效不大。
所以說,至今以色列人與阿拉伯人矛盾重重,分岐越來越大,由於古老歷史上的原因,宗教信仰的原因,對共同祖先認識和看法的不同,導致了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的不合,仇恨太深,同父異母的兄弟具有血緣關係也不可調合。
以阿關係是西亞,中東,仍至全世界,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基督教陣營與伊斯蘭教國家最重要的關係。雖然表面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在近幾十年與中東,北非,南亞,北亞,西亞東南亞等地區的伊斯蘭教國家關係挺好,但實際上這些國家的政府和人民是怎麼樣想的,我真不知道,請大家自己思考吧!
總之,當事者迷,旁觀者清。從第三者觀察來看,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的關係屬於同祖同宗兄弟之間的家園之爭,即中國所說的同室操戈之爭。但是以色列的猶太人與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以及整個阿拉伯世界,怎麼看,怎麼說,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
世界需要和平,安定,是人類永遠追求的最高,最理想的目標!
難得糊塗DAvid
首先為什麼要爭奪這塊一共2.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呢?這就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了。
在很久很久以前,原始人在這裡幸福的生活著,突然有一天,南伽人出現,KO之並佔領這塊土地。突然有一天,埃及人來了,南伽人OUT。後來亞述人來了,埃及人OUT,以色列人(主角)出現了,埃及人OUT,巴比倫出現了,以色列開始了流亡的生活,再後來是快進的劇情,亞歷山大→馬其頓→羅馬→Seleucid(希臘分部)→希伯來人→羅馬人又來了→羅馬分裂→阿拉伯的哈里發(建立聖城耶路撒冷)→埃及又來了→土耳其...→貝都因人→英國殖民(現代史)
主題劇情開始了,猶太人(以色列)說這塊土地流淌著奶與蜜。阿拉伯人說世界上的美麗,百分之九十在耶路撒冷。。所以這麼一看這塊地就灰常重要了,另一方面請參考一下咱們3.91平方公里的寶島。。。不管怎麼說總之很重要,我的土地神聖不可侵犯哼。
英國說我在巴勒斯坦還有塊兒地不要了,那猶太人你們去吧(猶太人從英國手上買了巴勒斯坦6%的土地),猶太人說好,阿拉伯人說好屁,我肖你啊。以色列建國,巴勒斯坦,黎巴嫩,敘利亞,埃及,也門,沙特這些阿拉伯國家主動開打。以色列面臨著要麼贏,要麼被滅國的狀況,同仇敵愾,全民皆兵,當時還組建了一支女子軍隊。而阿拉伯國家大多心裡想著別的事兒,不想出力,最後拼命打的其實也就巴勒斯坦本地人,敘利亞的裝甲師,埃及也門的空軍戰鬥力雖然不強,但是也只在外圍轉悠轉悠。加上以色列有美國和英國在背後撐腰,最後贏下了戰爭,並奪得了加利利地區。
後來大概又打了四次,分別叫做第二、三、四、五次中東戰爭,原因不一樣,過程也不一樣,但是結果都是以色列一次次的胖揍阿拉伯國家。看上去很容易,實際上能保護住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地盤就已經是超水平發揮了。(這裡缺不了美爹 蘇爹 英爹的暗中相助)
再說說為什麼不能用搶來形容,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土地)6%的土地都是白紙黑字,猶太人正兒八經從英國手裡買來的,而巴勒斯坦人沒有文獻記載他們曾經擁有巴勒斯坦任何土地。(只是名字一樣罷了)
所以一定程度上說這很公平了,誰打過誰,土地就是誰的。
在這裡順便說說寶寶心裡苦的巴勒斯坦,其實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在英國賣地之前並沒有任何關係,之前俄國迫害過以色列人,法西斯殘害過猶太人,歐洲也驅逐過(也是因為這個賣地給猶太人),但是這些和巴勒斯坦沒有半點兒關係,說白了,以色列其實是超級大國插入中東的棋子,一方面大國用他來謀求籌碼,制約中東,使中東碎片化。另一方面,專打穆斯林的以色列,也不會放過名正言順胖揍ISIS的機會,這樣美國可以抽身中東,把精力放在亞太,至於為什麼我就不明說了。但巴勒斯坦只是巴勒斯坦的原住民,大概生活了一千三百年,他們吃著清真食品,念著古蘭經,莫名其妙土地就是猶太人的了?打還打不過人家?周圍兄弟也就是加加油?米國搞房產的說耶路撒冷是猶太人的首都了......
別抱著太多慈悲心看這個回答,這不過是大國利益較量的一小部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