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寶禎殺了慈禧寵奴,慈禧為何不怒,反而獎賞丁寶禎?

甘文飛

這個問題,說的是山東巡撫丁寶楨斬殺慈禧心腹太監安德海的事情。

回答問題前,先糾正一個錯誤。是丁寶楨,而不是丁寶禎。

此事,表面上看是丁寶楨殺了安德海,其實背後有慈安太后、同治皇帝和恭親王三方勢力的支持。

當時的事情是這樣的:安德海是慈禧的心腹太監,很受慈禧寵愛,但是安德海這個人比較張狂,仗著慈禧的寵愛,得罪人很多。甚至,連同治皇帝都讓他得罪了。

恰好,慈禧令安德海出宮採辦,但是清廷並未向各地發出上諭通知此事。丁寶楨正是以此為藉口,殺了安德海——因為按照律法,太監擅自出宮是死罪。

丁寶楨這個人,確實比較剛正。但是,斬殺慈禧心腹這樣的事情,單憑他自己,是不敢做的。事實上,自打安德海出京後,同治皇帝就一直派人監視著。在安德海進入山東之前,同治皇帝和慈安太后的密旨就已經送到丁寶楨手裡了。

即便這樣,殺安德海也是需要膽量的。

丁寶楨殺死安德海後,很多大臣都拍手稱快,比如曾國藩說“稚璜豪傑士也”(丁寶楨字稚璜),李鴻章說“稚璜成名矣”,由此可見安德海犯怒之眾。

而慈禧得知此事後,知道木已成舟,不可挽回,又知道同治皇帝、慈安太后和恭親王,以及眾多大臣的態度,因此只好順從眾意,褒獎丁寶楨。

同治皇帝、慈安太后和恭親王為何要殺安德海呢?除了安德海的張狂外,還因為一個傳言。當時宮內外流傳,安德海是一個假太監,因此得到慈禧的寵愛,二人在宮闈內幹了一些腌臢之事。

這種事不管真假,都會有損皇家聲譽。因此,他們一定要把安德海殺死。

安德海之死,為後來的太監們提了一個醒。比如後來的大太監李蓮英,不管慈禧多麼寵愛他,他一直不敢張狂,對待大臣們都是畢恭畢敬。


趣談秘史

簡單三條:安德海有取死之道,丁寶楨有可用之才,慈禧有容人之量。

安德海為何被殺

安德海在1861年辛酉政變中,充當了兩宮皇太后和恭親王奕訢之間的秘密聯繫人,為政變成功立下大功,被晉升為總管大太監,成為具有干涉朝政能力的大太監。

此後,安德海狂妄自大,仗著是慈禧太后心腹太監,甚至連恭親王奕訢都不放在眼裡,同治皇帝也對其恨之入骨,丁寶楨也曾經被他在慈禧太后面前羞辱過。



1869年,安德海奉慈禧懿旨出京辦事,所到之處過於招搖和放肆,敲詐勒索,公然索賄,造成怨聲載道。他被丁寶楨捕獲誅斬,完全是咎由自取。因為他犯了兩條致命錯誤:一是順治皇帝為防止太監干政,立下太監“非經差遣,不許擅出皇城”的禁令。二是安德海自以為有太后撐腰,出宮前未攜帶任何公文或證明身份的“傳牌勘合”。

當時,圍繞權力鬥爭,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慈安皇后、恭親王奕訢等都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丁寶楨擬斬安德海的奏摺上報軍機處,同治皇帝和恭親王奕訢商議以後,命軍機大臣寶望擬旨,以六百里加急送往山東,將安德海就地正法。

丁寶楨其人

丁寶楨是晚清名臣,貴州平遠人,淮軍名將,曾任江海關監督、山東巡撫、四川總督等職務。1886年死於四川總督任上,葬於濟南。 他為官做事重大義,知變通,重實效,約束部屬甚為嚴厲,為政清廉。以勇於任事、吏治嚴整聞名於世。

他是晚清洋務運動中的重要人物,以開放的眼光看待世界形勢,痛斥“墨守綱常”的人,在臺灣推動了電報、煤礦等民用企業開發。 在山東創辦了尚志書院、山東書局。以“靖海安邊”為名,建山東機器局,引進國外機器設備,製造火藥、馬梯尼洋槍,成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典範。



丁寶楨一身正氣,有膽有識,勇於擔當、清廉剛正,他看準了安德海罪證昭然,又有上層之間的權利鬥爭,正好可以置他於死地。

真實的慈禧太后

一提前慈禧太后,我們腦海裡就會出現“禍國殃民”四個大字,似乎晚清一系列積貧積弱、喪權辱國都和她脫不了干係。

但是,慈禧無疑是一個十分精明的政治家。咸豐在世時,她已參加國政決策,北逃熱河時,她曾堅決反對咸豐皇帝“北狩”熱河,主張皇帝應當留守北京,維護社稷宗廟。在咸豐身後,26歲的她聯合30出頭的恭親王、醇親王幹掉了輔政八大臣,顯示了超乎其年齡的成熟與老到。



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時,她大膽啟用漢人,重用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胡林翼等官員,平定太平天國,贏得了“同治中興”。假如沒有她,也許清朝的滅亡會大大提早。她決不是一個僅靠皇室位置貪慕權力的女性,而實在是近代中國的一位政治家。

心地狠毒的慈禧太后也有深謀遠慮、寬容仁慈的一面。如她在鬥敗顧命八大臣後,從肅順府裡搜出很多朝臣的信件,她看都不看,一把火燒了,意思就是過往不咎。曾國藩本是肅順提拔的漢人大臣,慈禧太后重用了他。不象順治皇帝那樣,只要是政敵多爾袞擁護的就反對。

當安德海被誅殺後,按理說,慈禧太后應該懷恨在心,想方設法殺掉丁寶楨。但事實上,丁寶楨在此後一直官運亨通,不斷得到重用,壽終正寢後也是備極哀榮。由此可見慈禧的容人之量。

丁寶楨殺掉了慈禧太后最寵愛的太監,實在是不給慈禧太后面子,可是慈禧太后卻寬容得對待他,讓他官運亨通、壽終正寢。從這一件事上,慈禧太后表現得極為寬容,有政治家的氣度。

慈禧是天生政治家,她有著出類拔萃的政治才能,雖然她心地狠毒,但也有深謀遠慮的一面,也曾表現過她的寬容仁慈!


於一粟端見十方剎

這個安德海得罪人太多·····同治想殺

慈安也想殺

奕訢也想殺

那麼多人想殺他,其實更關鍵的是,慈禧也想殺他

因為安德海知道慈禧太多的秘密了,而且太過招搖,到處替慈禧樹敵,坊間還流傳自己跟太監的流言。這些對慈禧都是不利的

從開始看,安德海出宮就有大漏洞。《欽定宮中現行則例》規定:太監級不過四品,非奉差遣,不許擅自出皇城,違者殺無赦。慈禧太后明知此規定情況,卻未知會任何官方衙門,也為給安德海攜帶任何公文。這不是故意借刀殺人嗎?

反正最後丁寶楨瞭解自己的心思。當然要獎賞丁寶楨了。


銫媒體

安德海不僅是寵奴,還有流言蜚語說安德海是假太監,與慈禧有一腿。

當然,這是慈禧政敵故意散佈的。

想想也不可能。

說清廷內宮混個假太監,那是小看了清代內務府的制度。清代不僅有內務府管理,太監管理機構的敬事房更有嚴格的兩年複查制度,就是為了防止出現假太監混入的情況。天理教起義後,清廷對太監的管理更加嚴格,除非隨同皇帝,否則出京城就是死罪。

但是老百姓相信啊。

所以,山東巡撫丁寶楨按同治密令以擅自出京也未接到通知為由斬殺安德海並曝屍三日。實際在側面幫慈禧解除了流言,畢竟慈禧不可能正面做出任何公開回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