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賢人物——張保玉

文/張成良

張莊村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清朝乾隆年間,曾經出過一個武舉人,因為有功名,曾立過大旗杆,髙達20多米,旗幟飄揚威震四方。村子因此被稱為“旗杆大張莊”。一九八五年全國人口普查,村莊改為西張莊村。

孝賢人物——張保玉

孝賢人物——張保玉

他們有難同當,從不在眾人面前叫苦說難。起早貪黑,洗衣做飯,先喂老人再喂小孩。夏天炎熱,蚊蟲叮咬,兩人輪流給老媽扇扇子降溫,讓老人涼快。冬天,砸碎冰層取水洗尿布,一天換幾次。當時農村條件差,又沒有自來水設備,用水很困難,一個村的幾百人吃水同用一個土井取水用。所以,妻子的雙手凍得又紅又腫,裂手流血很疼。每天,還得給老媽放熱水瓶取暖,有時還陪伴老人暖被窩。怕老人感冒受寒。經常給老人洗腳,剪指甲,勤換衣服被褥,老人家即衛生又健康。妻子給老媽喂藥更困難,老人怕藥苦不肯服用,妻子就用糖水和藥品拌勻一塊服下。因為他們辛苦的付出三十年,奉養臥床的婆婆,老婆婆活到了九十九歲去世。

孝賢人物——張保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